2020年6月17日,是徐海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徐海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邓小平评价他“对党有一颗红心”。江泽民赞扬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徐海东同志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村(原属黄陂)一个窑工家庭,13岁进窑厂当学徒。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组织指派学习军事。1926年夏,他奉命南下广东,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任代理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战役中,他带领一个排冲垮敌人四个炮兵连,缴获大炮12门,受到师部通令嘉奖。
大革命失败后,徐海东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返回家乡,被黄陂县委任命为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他带着这支只有17人、一支手枪、8发子弹的队伍参加黄麻起义,随后转战木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鄂豫皖根据地正式形成后,徐海东率领的游击队被编入主力红军。他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先后任红四方面军营长、团长、师长,因骁勇善战,在军中有“徐老虎”的美称。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后,鄂豫皖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先后担任师长、副军长、军长。在国民党军对根据地残酷“清剿”的严重形势下,他和其他领导人一起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率部转战鄂豫皖,坚守大别山,使被摧残的根据地部分得以恢复和发展。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遵照中央指示挥师西进,开始长征,他主动要求从军长改任副军长,和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一道率部浴血奋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艰苦转战两个月后进入陕南,创建鄂豫陕根据地。
在坚持鄂豫陕根据地期间,红二十五军出奇制胜,打破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两次“围剿”和三个月内消灭红二十五军的军事部署。获悉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的消息,他坚决主张红二十五军西进北上,掩护中央红军长征,钳制大量敌军于自己周围。吴焕先牺牲后,徐海东同志再任军长,继续带领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于1935年9月中旬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组建十五军团,任军团长。
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军事围攻,巩固陕北根据地,迎接党中央,徐海东带领十五军团,先后发起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两军并肩作战,组织发起直罗镇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随后,徐海东率部飞渡黄河,挺进山西,与红一军团一道,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队31个团,毙伤俘敌17000多人。不久,徐海东又率部西征,作战3个月,开辟了纵横八百里的一片新区。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同志任旅长,纵横驰骋在抗日战场。1937年9月,徐海东率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参加平型关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此后,徐海东率部转战晋察冀三省,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在张店、町店战斗中毙伤日军近千人,威震华北大地。1939年9月,徐海东奔赴华中抗日前线,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指挥了周家岗战斗和定远反“扫荡”战斗,巩固和发展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紧张的战斗生活,长期的劳累过度,徐海东同志积劳成疾,于1940年1月病倒在皖东抗日前线。此后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病榻和担架上度过,一度抱病指挥作战,因身体不支被迫离开指挥岗位。解放战争期间,他始终心系战场,关心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同志的身体状况一直很不稳定,仍主动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徐海东同志是党的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徐海东同志是在战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和杰出军事家,他九死一生,身上留有17处伤疤。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以无限的忠诚、坚强的党性、出众的才华、高尚的情操、共产党人的本色,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身体力行地实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
我们纪念徐海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信仰、不忘初心的崇高追求。坚守信仰、不忘初心、敢于牺牲,是徐海东同志一生的写照。他怀揣着革命理想来到武昌,掏出从长江里挑水卖的钱交了第一笔党费。从那时起,他牢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庄严宣誓,始终不渝地信仰了一辈子、实践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这也是他在无数次斗争中不顾生死、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无论是生死关头,还是身处逆境,他百折不挠、坚守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移。战争年代,他浴血奋战、多次受伤,革命意志从未衰减。“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不公正待遇,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精神。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改变,我们都要像徐海东同志那样,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模范维护者,永远为真理而奋斗,永远为理想而奋斗。
我们纪念徐海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坚强党性。坚决听党的话、铁心跟着党走,是徐海东同志入党时就确定的人生目标。他言行一致,始终如一。长征途中,得知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他排除干扰,迎难而上,率领红二十五军毅然北进,成为中央红军的先导。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长途劳顿,经济困难,毛泽东写信找二十五军借款2500元。尽管红二十五军当时也很困难,可徐海东二话没说,从账上仅有的7000大洋中直接拿出5000大洋给中央红军,首先保证中央所需。他在《生平自述》中这样写道:“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今后我将像以往,虽然不能再为党更多地工作,但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他还说,“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我们要像徐海东同志那样,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地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纪念徐海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徐海东同志出身贫寒,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大革命失败后,他被迫离开家乡,大女儿徐文金被三伯父用箩筐挑着连夜逃走,从此隐姓埋名,成为“童养媳”。新中国成立后,徐文金的丈夫找父亲讨份工作。徐海东沉默了许久后说:“现在刚刚解放,政府负担还很重,我怎能搞特殊化呢?”从此,徐文金和丈夫一直生活在农村。徐海东同志对家人“抠门”,对家乡却很慷慨。他主动筹措40多万株茶树种到大悟,成为乡亲们的“致富树”。后来,他又想方设法筹资修通从大悟到武汉的公路,帮助家乡建起了烟厂、化肥厂、榨油厂。徐海东同志一生胸怀坦荡,功勋卓著却从来不谋私利,曾三次主动要求降职降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在生活上搞特殊化,不改布衣本色,不改为民情怀。我们要像徐海东同志那样,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凝聚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我们纪念徐海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求真务实、终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徐海东同志没有正规上过学堂,更没有系统地接受军事理论学习,却被誉为胸中有一部“活兵书”。他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中,他深入了解地理、民情和敌情后,提出“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军事策略,取得一系列以弱胜强的重大战绩,为根据地创建和红军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人生的最后30年,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始终顽强地坚持学习,关心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大事。董必武去看望他时,从谈话中了解到他学习得很好,赞扬说:“你养病这么多年没有落后于形势,完全跟得上形势,这是很不容易的,非常钦佩!”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我们更应该重视学习,尤其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把握规律,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学习徐海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敢于担当、克难奋进的英雄气概。徐海东同志身上有一股豪情,有一股虎劲。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来不向困难屈服,不向敌人低头。战场上,每到关键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甚至赤膊上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红二十五军由桐柏山向伏牛山转进时,在方城县独树镇与国民党大部队遭遇,敌人两翼包抄,形势万分危急。紧要关头,徐海东带领70多名机枪手扫射着向敌人扑过去,以排山倒海的英雄壮举,为全军杀出一条生路。他说,“共产党员,即使牺牲也要向前倒!”徐海东同志当大事而善任,临大难而无畏,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魄力。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正因为敢于担当,我们党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艰难险阻,由小到大、从弱变强,走过百年辉煌历程,创造众多人间奇迹。当今,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风云变幻,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扶贫攻坚进入决胜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向人类提出严重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要锐意进取、敢作敢为,尽责尽力、善作善成,努力开创新局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严丹 最后更新:2023-01-13 14:59: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下一篇:徐海东:抗日“虎将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