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又回黄花塘——记开国将军刘毓标同志的曲折光辉人生
2023-01-30 10:25:31  来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 作者: 于兆文  点击:  复制链接

  黄花塘,是江苏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地处淮安市旰眙县境内;黄花塘又是一个红色的名字,1943年1月至1945年2月新四军军部曾经移驻于此,华中抗战史在此掀开了一段烜赫的记忆。

  2021年6月初的一天,薄阴天气,天幕上还断断续续飘起了雨丝。就在黄花塘,我遇到了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刘华明,开国将军刘毓标之子。对于黄花塘,老人有着特殊的情愤,这里是他父亲刘毓标战斗过的地方,更是他的出生地。

  ”又回家啦!“老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绪,看着那一座座泥草垒成的旧院落茅草房看着纪念馆里那一张张旧照片,他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

  “今天的专访,我们专谈您的父亲刘毓标将军!"见到刘华明,我开宗明义,老人欣然应允,话匣由此打开。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信仰忠贞、百折不挠的一生,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在枪林弹雨中,还是在蒙冤受屈时,他对于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始终无怨无悔,对党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对党的事业始终忠贞不渝,忠诚坚毅,这是父亲一生最为宝贵的品质。”提起父亲刘毓标,刘华明的心中流溢出尤限的爱戴和敬仰:父亲刘毓标,从大山中走出,像无数开国将军一样,有着太多的传奇,太多的经典,如山,如海,如风,如雨,时时辉映于脑海中,澎湃于记忆里……

  方志敏是刘毓标的领路人

  1908年的秋天,刘华明的父亲刘毓标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一个贫苦农家,世代佃农,靠租种地主的田地过活。家里穷得上无片瓦遮风挡雨,下无寸地立锥存身,住的房子只是在别人家的墙头搭 的一个草披子,一家十多口人就挤在这个二十平方左右的"披嘴子”里。刘毓标兄弟姐妹9人,有6人因病穷饥饿相继死去。

  苦水里泡大的刘毓标,目睹着民不聊生的旧社会,从小就有着强 烈的反抗意识。他7岁开始放牛、种田,10岁时受族人资助读了两年半私塾,17岁外出当学徒,经历的都是高利贷逼债,地主逼租,富人欺压,师傅打骂。

  1927年,江西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方志敏领导的江西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四一 二”反革命大屠杀的前夕,方志敏派程伯谦来到葛源,组织起农民协会。这一年的清明时节,走投无路的刘毓标第一次听到了反压迫的“革命的声音”,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农民协会,从 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11月25日,方志敏在飞阳县烈桥乡窖头村召开的飞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的党员会上,传达了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他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在赣东北武装起义、建立苏维 埃政权的重大决定。12月底,刘毓标参加了方志敏领导的“飞(阳)横(峰)暴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农村的反动统治。其后,刘毓标参加了创建赣东北苏区的斗争,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葛源区委书记,1933年任县委组织部长。

  葛源区是赣东北省委、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闽浙赣省委的所在地。在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苏维埃、闽浙赣苏维埃、闽浙皖赣苏维埃,都是方志敏亲手发展创建的红色政权。方志敏提出的建立坚强 的党组织、在农民武装的基础上创建正规红军、扎口子、打埋伏、斩蛇头、切尾巴、打小仗、吃补药”的战略战术原则、“见钱见物“独立自主地开展经济文化建设等等,独具特色,富有创新进取精神,在总结红军和根据地的

  初创经验时,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在创建红色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刘毓标在方志敏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他积极工作,被评为“模范” ,这为他日后独立开展根据地创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34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闽浙赣苏区的封锁和进攻,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省委决定要大 力扩大苏区和红军,努力开展皖南和浙西的白区工作,逐步创建新的 苏区和根据地,把闽浙赣苏区与皖南、浙西连成一片。1934年2月, 在闽浙赣省委的共产主义学校,举办了一期白区工作训练班,学员均为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刘毓标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时,方志敏亲自和刘毓标谈话 ,决定派他到皖南去开辟新的苏区。临行前,方志敏又叮嘱他:派你去皖南,是为了扩大苏区,打破敌人的封锁。敌人在皖南的白色恐怖很严重,但人民要求起来革命的愿望很强烈。你去了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皖南离苏区远,开展工作困难一定很多,经济上也接济不了,你要自谋职业做掩护,先解决糊口生存问题。

  1934年4月,刘毓标来到皖南,担任歙县县委书记。他通过当轿夫卖早点等方式,向最底层的人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积蓄革命力量。1934年6月,刘毓标悯任太平中心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下辖太平置多(县)祁(门)、泾县、石埭4 个县委,刘毓标在人地两生的情况下,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深入到贫苦农民中去,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那年夏季,皖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地主老财却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榨农民,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四个县委都反映,群众反抗的呼声非常强烈。太平中心县委决定顺应民意,组织暴动,并上报皖南特委和闽浙赣省委请求指示。闽浙赣省委负责人方志敏接报后很快同意了太平中心县委的暴动请示,还从江西派出了一批干部和一支200多人的武装力量前来支援。8月21日深夜,以 夥县柯村为中心 ,方圆百余里范围内的数千名农民参加了暴动,各乡村的共产党员带领贫苦农民,高举若铁揪、锄头、大刀、长矛和土枪,制服了地主家丁和反动武装,缴获地主武装枪支300余支,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烧毁了他们的账本、田契、借据,贫苦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分到了田地。10月,“皖南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并 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皖南游击总队。皖南苏维埃政府下属的县区乡,也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一个方圆百余里的红色苏区诞生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皖南地区领导的暴动有十 多次,但真正成功的只有柯村暴动,在皖南地区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4年12月18日,方志敏带领北上抗日先遣队近万人来到柯村苏区。在柯村三天休整期间,方志敏多次召集刘毓标等人开会。方志敏要求刘毓标等人认清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做好苏区要转为 游击区的准备。为了加强肖地的武装力鼠,方志敏决定,把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侦察营留下来,把太平中心县委和下面的县委、区委掌握的游击队集中起来,再加上从闽浙赣苏区来的游击队,合编为红军皖南独立团,由侦察营营长熊刚担任团长,刘毓标担任团政委。方志敏亲笔题词“紧握欃枪 任他风暴”勉励大家。自此,刘毓标由地方工作转入红军,第一个职务就是团政委,他的军旅生涯即由此开始。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柯村苏区前,方志敏给刘毓标等人明确了独立团的三项任务:一是开展游击战争,二是进行抗日宣传,三是大力配合发展臼区秘密工作。

  方志敏带领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柯村后,不久在怀玉山失利被俘,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刘毓标与他的革命领路人,从此阴阳永隔。直至晚年,每每谈起方志敏、追忆投身革命初期的桩桩往事,刘毓标还常会泪沾衣襟。

  鄣公山岁月

  “积极进取”,是方志敏毕生倡导的革命精神,这不仅体现在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上,而且体现在他所部署的发展皖南、浙西游击区的未竟事业中。刘毓标等人始终遵循方志敏“积极进取“精神,将其夙愿付诸实施,建立了以鄣公山为中心的皖浙赣边游击区,在三省边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面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斗争旗帜。

  1934年底,方志敏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后,国民党军队很快就对柯村进行了“围剿”,“围剿”的国民党部队有两个师,而红军只有一个团。面对敌人的绝对优势兵力,柯村苏区很快就陷落了。在陷落之前,刘毓标和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宁春生商單,决定由刘毓标和团长熊刚带领一个营到赣东北找闽浙赣省委,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宁春生带领两个营坚持原地斗争。

  1935年4月下旬,从柯村前往葛源的途中,路过婺源县的部公山,刘毓标发现这里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山高林密,物产丰富,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山,而且前期有过党的革命活动,群众基础也不错,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是建立根据地的理想之地。刘毓标遂与团长商量,决定留下一位指导员带领十几名战士,就地展开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发展党团组织等工作。等刘毓标从赣东北回来时,这里的工作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了。在刘毓标等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鄣公山石屋坑、高舍、里庄等数个党支部,并向邻近的江西省浮梁县和 安徽省休宁县、祁门县迅速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以鄣公山为中心的游击新区基本创立起来了。后来,刘毓标回到了柯村,发现苏区已经陷落,并得知宁春生已被国民党杀害。刘毓标寻找收拢了留下的两个营,带着这支队伍,以鄣公山为中心,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1935年8月,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等4人在前往皖南寻找刘毓标的途中,在鄣公山遇到了刘毓标。刘毓标向关英汇报了鄣公山的情况,关英很高兴,决定留下来。从此,鄣公山便成了闽 浙赣省委的所在地。

  1936年2月,皖南、浙西赣东北等七八个大小游击区的红军队伍陆续来到鄣公山会师。4月,在这里召开了一次省委扩大会,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更名为皖浙赣省委,红军皖南独立团改为皖浙赣独立团,刘毓标当选为省委委员,担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和独立团政委。在刘毓标等的领导下,皖浙赣红军独立团形成了“打回马枪”“八字形、六字形”“电光形”“长蛇形”“分进合击“”以拖对追”“分散对集中”“集中对分散”“牵着敌人鼻子打圈”等适合皖浙赣边区特点的新的游击战术把毛泽东、方志敏等人的游击战术原则用好用活了,取得 了两次攻克开化县城、奇袭昌化县城以及月岭、平鼻岭、休宁西乡伏 击战等多次胜利。

  鄣公山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对皖浙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皖浙赣游击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以后,保留在南方的8省15块根据地中规模较大的一块,也 是最靠近宁沪杭国民党统治中心区的一块根据地。鼎盛时期,皖浙赣省委下辖5个特委,游击根据地横亘43个县、7万多平方公里,拥有红军游击队3000多人,其中 独立团就有1300多人。刘毓标作为鄣公山根据地的开创者,省委组织部部长、独立团政委,对皖浙赣边区游击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后来,皖南还成为新四军的集结地、成军地、抗战出征地。

  对于三年游击战争,对于鄣公山岁月,刘毓标刻骨铭心。多年以后,将军曾作诗纪念:

  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只为革命需要,甘愿洒血抛首。全仗赤诚群众,使我活动自由。敌虽进村驻守,省委高枕无忧。我登高楼议事,敌在村中盲游。我开群众大会,敌螅龟壳发愁。我军经村通过,无须丝毫担忧。人民功如繁星,恕我未能叙就。今日有幸尚存,更加怀念战友。胜利来之不易,先烈永垂不朽。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的党组织和红军,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 的意志,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局势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了 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高举着革命的红旗,发展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在南方八省15个游击根据地之中,刘毓标参与创建的皖浙赣边区游击根据地尤为典型。

  编入新四军

  1936年12月,刘毓标带领一个营,活动到宣城市宁国县西南乡一带,打下了乡公所,在报纸上看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非常兴奋, 决定打个胜仗庆祝一下。于是率部奔袭100余里,打开了浙江省的昌化县城。尔后返回鄣公山向省委书记关英作了报告。1937年2月,皖浙赣省委召开会议,分析了形势,认为“西安事变”之后可能会出现新的革命高潮,决定一方面要积极恢复与党中央的联系,一方面 要主动出击打击敌人。会议决定由省委书记关英、刘毓标、熊刚分别带一个连去浙江南部找粟裕、刘英的部队,通过他们取得与党中央联系。

  刘毓标所带的部队在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堵下被打光以后,转移到浙江衢县一个叫姜孟坑的村子,此时只剩下刘毓标、侦察班长和警卫员。三人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刘毓标拔枪还击打伤了两个敌人,自己身中一枪,并被敌人用砍柴刀在头上脸上砍了十几刀,血流如注、脑脊液外流,昏迷倒地,刘毓标和警卫员被 俘,侦察 班长逃了出去。(刘毓标头上被砍数刀,直到他晚年,子女们在给他洗头时,还能摸到三道深深的疤痕。)刘毓标被俘后,他的警卫员很快就叛变了,向敌人供出了刘毓标的真实身份。敌人知道刘毓标是个大官,就把伤重的刘毓标绑在轿子上,抬到了衢县,关进了监狱。刘毓标在监狱中被关了四个多月,身体刚刚恢复了一些,敌人就开始审问。面对严刑拷打,刘毓标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宁死不屈。

  实践证明,皖浙赣省委当时对形势的判断是失误的,“西安事变” 虽然和平解决,但蒋介石制定了“北和南剿”的政策,在陕北和红军停战议和,在南方却加紧剿灭留下的红军游击队。皖浙赣省委决定皖 浙赣红军独立团主力脱离根据地向敌人重兵集结地区出击运动,导致了独立团和皖浙赣游击根据地的重大损失。刘毓标回忆,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疯狂“围剿”下,皖浙赣游击根据地5个特委中,损失了4个,只剩下皖赣特委还在继续坚持开展斗争,最后和国民党谈判联合抗日问题,就是由皖赣特委来负责。

  1937年7月,刘英、粟裕领导的闽浙边临时省委,派出师参谋长陈铁君到衢县”闽浙皖赣剿匪指挥部”与总指挥刘建绪进行国共合作谈判。第一次谈判破裂,陈铁君在回程途中被捕,与刘毓标关在一间牢房里。开始刘毓标不摸底细,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很可能在杭州湾登陆,进攻沪杭地区,国民党迫切需要

  利用红军牵制日军。在这种情况下,又把陈铁君请出去谈判。这时刘毓标才向陈说了自己的身份,并希望陈在和国民党谈判时,把皖浙赣根据地包括进去一块谈。经陈铁君与国民党交涉,刘毓标出狱。尔后,刘毓标和陈铁君在一起住了7天,陈铁君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情况,以及党中央对下一步行动的相关指示精神,特别是告诉刘毓标,项英和陈毅在南昌月宫饭店开设了一个南方红军游击队接洽处。刘毓标也向其介绍了皖浙赣根据地和独立团的情况,并说明了自己就是奉省委之命来找刘英、粟裕联络的。

  与陈铁君分别后,刘毓标只身返回鄣公山,寻找皖浙赣省委。当时,皖浙赣省委下辖的5个特委中,只有皖赣特委还在坚持。在此之前,皖赣特委经历了国民党诱降、叛徒带队袭击等情况,警惕性很高。虽然已经知道刘毓标的到来,但因为不确定他是否叛变,并没有与他见面,而是派了一个班跟踪了一段时间。刘毓标很焦急,通过各种办法向红军游击队不断传递消息,希望能尽快见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特委领导决定和刘毓标见面,他们约定在祁门县舍会山会面。见面后,刘毓标介绍了党中央关于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合作的指示精神,特别是通报了项英、陈毅在南昌月宫饭店的消息,建议派人去联系。特委领导听了,将信将疑,无法确定这些信息的真假,则是继续对刘毓标进行考察。在回到游击根据地最初一段时间,刘毓标是不被信任的,平时被软禁关押,部队作战和行动时,就把他捆起来,拴在马尾巴后面跟着跑,稍有不慎就会被自己人处决。

  不久,皖赣特委发布了《告皖赣同胞书》,提出了和国民党谈判的政治要求,并派特委组织部长江天辉作为谈判代表,下山和国民党当局谈判。接着,派特委副书记李步新和江天辉一起到南昌找党组织, 他们在路过江西婺源的时候,碰到了专门来找刘毓标的陈铁君,陈铁君此行是为了了解皖浙赣省委的情况,他的到来证明了刘毓标所说的情况属实。李步新和江天辉继续前往南昌,见到了陈毅同志,并陪同 陈毅来到了舍会山。陈毅和刘毓标彻夜长谈之后,让特委领导解除了对刘毓标的软禁。刘毓标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曲折而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皖浙赣省委交给他的沟通与党中央联系的任务,使得与中央断绝音讯达三年多的皖浙赣游击根据地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1938年2月底,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500余人,在江西浮梁县瑶里召开誓师大会,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奔赴抗日前线 。刘毓标也跟随陈毅同志,出任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总务科科长。这时,刘毓标虽然获得了自由,分配了工作,但对他的考察还没有结束。近一年的时间,没有恢复他的组织生活,这对于一个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是很难受的,刘毓标曾写报告给陈毅,要求给一个手榴弹,到前线 去与敌人拼掉算了。直到1938年12月,在陈毅的亲自关心下,终于恢复了刘毓标的党籍。

  随后,刘毓标参加了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和苏南、苏中、苏北、淮南等地的反“扫荡”、反“清乡”反摩擦斗争,在与日军作战中再次负伤。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担负新四军江北干部学校、抗大第5 分校、抗大第8 分校的领导工作中,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和军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军政干部。

  在抗大的日子

  1938年,21岁的赵倩到上海海宁洋行做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指引下,她成为工人救亡协会的骨干。1940年11月,由于积极参加罢工斗争,赵倩被资本家开除出厂,后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她 一路经季家市、黄桥、海安、东台,抵达盐城,投身新四军,成为抗大第5分校女生队第一期学员。刘毓标和赵倩,一个是赣东北大山里的贫苦农民,一个是东海之滨大上海的年轻女工,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在抗大第5分校相遇、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结成了革命伴侣。

  黄花塘原名“黄晖塘",又叫“黄昏塘",是一个有一片水塘的小村庄。皖东的半塔保卫战胜利结束后,新四军第5 支队及新四军第2 师一直驻于此地,在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第2 师师长罗炳辉的提议下,驻地有了新名字:黄花塘。

  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由盐城阜宁停翅港移驻黄花塘。1945年2月,军部从黄花塘移驻千棵柳 ,同时抗大第8分校从千棵柳移驻黄花塘。这时,赵倩怀着身孕随刘毓标和抗大第8分校来到黄花塘,4 月22日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刘华明。黄花塘,成了刘华明生命中的又一个故乡。因此,对于父亲母亲在黄花塘的日子,刘华明有着特殊的情感。

  抗大第8分校是1941年5月在皖东的天长县龙岗镇境内创办的,该校办学四年,至1945年8月胜利结束。分校先由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张云逸兼任校长,后由第2师师长罗炳辉兼任校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第8分校是新四军所属7所抗大分校中环境比较安定、教学质量较高的一所分。校天长和旰眙是当时津浦路东根据地比较安定的地区,龙岗镇远离日寇占领的天长县城,环境更为理想。第8分校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正规化办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身为政治委员的刘毓标和其他校领导一起,坚决执行毛主席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 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在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毓标担任政委时,抗大第8分校课程设置上除了军事课以外,很注重党政工作课程和文化教育课程。如开设了《党的建设》《政治工作》等课程,这对培养军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很有帮助。另外,针对 许多学员文化程度低的弱点,学校还开设了国文、历史、地理、自然常 识算术等文化教育课程,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参训学员的综合素质。分校还邀请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粟裕、郑位三、罗炳辉等 新四军领导同志给学员做报告、办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员的军政素质。

  1944年2月到8月,抗大第8分校开展整风运动。运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学习正面领会; 第二阶段,学习整风文件对照反省; 第三阶段,反省批判;第四阶段,审鉴定 ; 最后,撰写个人毕业自传,内容有个人简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人优缺点等。

  在整风学习后期,实际上是一次群众性审干,社会关系不复杂的学员,一般均顺利通过鉴定结论;如有曾参加过反动党团的则比较麻烦,动员他们坦白交代,个别的也被大会、小会批判斗争。在当时不可能外调弄清真相情况下,有的经不起批判斗争考验的则胡乱编造口供,甚至牵连到别人,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造成了一些冤假错误。刘毓标作为抗大第8分校政委,处理这类问题非常慎重,经常找本人谈话,耐心分辨事件真伪。学校在运动后期 ,根据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指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学员中认真组织学习中央文件,总结整风运动,既肯定整风运动的积极收获,又总结出在运动中出现了逼供信,使 一些同学受到委屈、制造假材料的教训。刘毓标指示学校各单位,根据中央指示,凡是搞错了的,都要一律实事求是进行平反。

  抗大第8分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华中抗大总分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时,陈毅军长就表扬了第8分校取得的优秀教学成绩。第8分校共进行了四期军政干部培训,其中有两期是学制超过一年的长学制,在战争环境下能办好这样的长学制班非常难得。

  ”在四年多的时间内,第8分校共为抗日根据地和部队培养了近3000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谈到这些,刘华明就为父亲刘毓标感到自豪不已。

  通榆线阻击战

  将军戎马佐惚,恶战尤数,枪林弹雨,九死一生。解放战争中的通榆线阻击战,就是将军念念不忘的一段战史。

  1946年夏,苏中“七战七捷” 战役之后,我华中野战军主力移师山东寻机歼敌,国民党军则向北进犯。华野首长指示第7纵队第31旅,要不顾一切在通榆线(南通至赣榆的公路线)顽强阻击来敌,坚决完成通榆线上阻敌300里、阻击时间2 个月的任务。

  第31旅旅长段焕竞、政委刘毓标领受任务后,首先统一旅领导班子思想,认识到这场阻击战是一次远距离长时间的连续阻击战,为我 军战史上极少有,面对数倍千我军的敌人空中、地面立体攻击,必须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要克服阻击战是消耗战的消极情绪,虽然敌人兵力多火力强,我方会有较大的人员伤亡和弹药消耗, 却难有俘虏和缴获,但是为了全局的胜利,局部付出消耗和牺牲是必 要的。刘毓标政委根据这次阻击战的特点,适时对全旅进行了战前政治思想动员,他提出了飞机不能捉俘虏,大炮不能拼刺刀”的口号, 使指战员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蔑视敌人、敢于斗争,还要保存实力、善千斗争。指示各部队抓紧战斗间隙进行形势和任务教育,大力宣传七战七捷的光辉胜利;指示各级党委、支部召开战前动员会,决 心打好通榆线阻击战,为人民再立新功。

  在第31旅完成了战前政治思想动员、地形勘察、兵力部署、工事构筑和实地演练的情况下 ,敌人的进攻开始了。从10月3日起,敌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率整编第83师和第65师、第67师沿运河北犯, 我第31旅第93团与敌首先在贲家集、富安一带激烈交锋,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下,指战员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以我伤亡百余人的代价,歼敌700余人,完成了阻敌6 天的任务。

  富安保卫战刚刚结束,刘毓标立即指示第93 团及时表彰了一批英模人物,并指示旅政治部配合第93团迅速出版了《守备在富安阵地 上(英模事迹纪念手册)》油印小册子,有效地激励了士气,鼓舞了广大 指战员的斗志。此后,第31 旅又在安丰、梁跺两次阻击来犯之敌,并在东台周边多次主动出击,都给了敌人较大的杀伤。10月26日,第31旅奉命撤离东台,至此,该旅以 3个团的兵力正面抗击了现代化装备的8个团敌人在飞机重炮掩护下的轮番进攻,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 以伤亡近200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近 2000人的战果,迟滞了敌人北犯的时间,胜利完成了通榆线阻 击战第一阶段的任务。

  11月中旬,敌整编第83师和第65师以6个旅的兵力再次北犯,继续沿通榆线向阜宁、盐城进攻,第31旅则沿途设防,在丁溪、草捻节节阻击杀伤敌人。12月4日,第31旅在伍佑顽强阻击敌人,在兄弟部队的支援下不仅守住了阵地还大举反攻,至12月8日共歼敌6000 多人迫 使敌人全线崩溃,成多路向后跑步逃窜,轴重全部丢弃。伍佑阻击反击战是第31 旅在通榆线阻击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战斗,不 仅 大量杀伤了敌人,还大量缴获了武器装备,计有汽艇一艘、各种火炮20门,轻重机枪88挺,电台3 部,其他枪枝弹药不计其数这 一仗奠定了通榆线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1947年1月初,华中野战军电令,第31旅结束通榆线的阻击任务。至此,第31旅用以少胜多、与敌军恶战3个月的战果,圆满完成了原定阻敌2个月的任务,以局部的消耗和牺牲保障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力在鲁南战役中夺取了全胜。

  其后,刘毓标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历任华野第11纵第32旅政委, 第三野战军第29军第86师政委,第29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 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进军福建解放漳厦等战役,历经了多次大战恶战,一直到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厦门岛。

  组建华东军区装甲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立了华东 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从1950 年12 月至1954 年4 月,刘毓标先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副政委、政委,与前后两任司令员何克希、刘涌一起,携手组建、整训了华东军区装甲兵。

  在装甲兵组建过程中,要把一支主要由文盲和半文盲农民战士组成的步兵队伍,改 造成现代技术兵种,难度可想而知。刘毓标首先狠抓了部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从思想工作入手,亲自找师级领导干部谈话,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克服畏难情绪,鼓励他们不懂就学、边干边学,尽快从外行变内行,带领广大指战员努力完成从步兵到坦克 兵的角色转换。当时的老部下提起老首长刘毓标,就直竖大拇指: ”由于老政委人品好,党性强,阅历广,经验多,既善于团结同志,又密 切联系群众,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他与司令员 一道,带领党委一班人,团结奋斗,不但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而且为装甲兵部队的建设理出了头绪,并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加速特种兵的建设,华东军 区装甲兵进一步加快了建设步伐,开始成建制地装备苏式 T-34坦克 。 由于接装工作的需要,大批苏联顾问来部任指导接装,但因语言不通认识差异,在日常工作 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和矛盾。这时,刘毓标又亲自找千部谈心,理清思想、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使接装任务顺利完成。

  在刘毓标担任华东军区装甲兵政委期间,还遇到了一件大事。1952 年 10 月 28日 ,毛主席亲临华东军区装甲兵视察。领导上确定将装甲兵的外宾招待所作为毛主席的歇息之地,对内外保卫工作也作了周密的布置。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向明同志专程来徐州迎接毛主席,他在检查接待主席的准备工作时,发现为主席准备的是张软床。他说“主席历来睡硬木板床,要换。”一时间哪来合适的木板床 呢?时间紧迫,又不能为此而张扬泄露了秘密。刘毓标参加革命前学 过木匠手艺,当即决定,调用一些木材,自己动手,在招待所的小院内,为毛主席打了一张木床。后来,虽然毛主席未在招待所住宿,但刘政委为毛主席打床的事,在机关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认为 政委放下架子亲自动手做木匠,保持了工农干部的本色,亲自为主席打床,也足见他对主席一片赤诚之情。

  那一次,毛主席听取了刘涌司令员、刘毓标政委关于部队编制装 备和训练情况的汇报,并对技术兵种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领袖的关怀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工作劲头和练兵热情,华东军区装甲兵的建设突飞猛进,很快就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两个坦克师、两个师级编练基地、三个独立坦克团、一个水陆坦克教导团等部队的钢铁之师,养成了敢于战斗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其间,刘毓标于1953 年率领年轻的坦克部队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所部坦克第4 团215 号坦克不畏强敌、英勇奋战、战绩辉煌,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了“人民英雄坦克“光荣称号。

  永远的遗产

  将军一生荣耀无数,但也曾有过一段蒙冤受屈的历史。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由于肃反审干工作 中的“极左”思潮影响,刘毓标 1937 年被俘问题成了一段被定为有疑点的 悬 案”。 因为“悬案”的结论,1959 年南京军区党委要求刘毓标将军转业 。脱下军装离开心爱的人民军队,他当然不能接受,这是对他政治名誉的严重伤害。他不断地申诉,但都没有结果,直到1961年,刘毓标才被逼迫 转业到地方工作。视政治名誉为生命的将军 ,为了能够获得继续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不惜蒙受政治名誉的巨大伤害,坦然接 受了连降几级的屈辱的工作安排,并且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党和 人民的事业,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强党性。

  他到江苏省民政厅任党组书记、副厅长后,经常深入农村访贫问 苦,哪里有灾情就到哪里去,深 入到第一线组织救灾救济工作。好几次在灾区因脑伤复发而昏倒,被随行人员送回南京住院治疗。他每 逢新春佳节,都冒严寒亲自带领慰问团到部队慰问,送去党和人民对 子弟兵的关怀。他十分关心全省的社会福利工作,千方百计地解决 鲸寡孤独和残疾人的生活困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在十年动乱中,刘毓标再一次因“历史问题“受到严重冲击和残 酷迫害。在一次被批斗中,一个丧心病狂的家伙竟将他连头发带头皮撕下一块。1968 年冬,刘毓标在“五七“干校受审查,造反派让他睡在阴冷潮湿的猪圈里,连稻草都不让铺,使他落下了肺气肿的病根。

  阳光总在风雨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江苏省委组成复查小组,经过数月艰苦细致的工作,终 于还原了历史真相。江苏省委千 1980 年 7 月 10 日作 出《关于刘毓标同志被俘问题复查报告的批复》,指出:“ 刘毓标同志1937年3 月被俘问题,已经审查清楚,没有间题。刘毓标同志被俘期间的表现是好的,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 节……`悬案'结论,予 以 撤销。”后 经中央批准,刘毓标被定为省长级待遇。

  刘华明告诉我,有人曾不止一次地问他们几个子女:“你们的父 亲在经历了如此残酷的冤屈打击下,为什么还能不改初心,坚守信仰这样坚强的党性来自何方?”

  刘华明说“我们感到,父亲的坚强党性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阶 级立场和诉求。父亲出身于旧中国受压迫受剥削的最底层阶级,这个阶级的诉求,与'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二是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和党组织的引领;三是革命思想、革命理论的启迪和滋养。在葛源老家闹革命的时候,父 亲就参加了多次党的理论学习,之后的革命历程中,又多次得到方志敏、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等领导人的耳提面命,这些学习帮助他完成了从'造反者'到'革命者'的转变; 四是残酷斗争的锤炼。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人奋不顾身地投入了 严酷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烈倒在了父亲面前,他们为了信仰,抛弃 了自己的一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对父亲那一代 人党性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刘毓标为祖国、为人民奋斗了整整 70 年,为了他一生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想,他无怨无诲地奉 献了毕生精力。在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保存了两本封面磨损、纸张泛黄的特殊日记本,里面记载了刘毓 标和夫人赵倩当年的战斗生活和革命恋情。1941 年 6 月,根据组织安排,刘毓标从抗大第5 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的任上被调到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工作。临别前,他赠给赵倩一本日记本 ,并 在耶页写下一段话:"共产主义者必须以马列主义的理论来确定与坚强自己为人类解 放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同 时要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锻炼自己。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去努力学习,从工作中去追求经验,从思想上去检 讨自己。”这就是信仰的力鼠,这就是精神的光芒。

  刘毓标将军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终生保持了克已为民、勤俭朴素的美德。他一生没有什么嗜好,每到休息日,他最喜欢做的事,是 坐在小板凳上,戴上老花镜,取出自备的工具箱,用参加革命前学到的木匠手艺,修理公家配发的家具。家中的门窗、桌凳、厨具,处处 留下了他修缮的痕迹。为了从小培养子女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他常常 带领孩子们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菜、种玉米,和大家一起挑水抬粪。农民出身的将军指点孩子们翻土、平地、整畦,教他们间苗、除草、灭虫,并 且亲自撒种施肥。

  当子女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后,将军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刘 华明至今都记得1996 年春节的那场“家庭支部会” ,父母带领子女及配偶共14 名共产党员参加。刘毓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我有'三个不死';小时

  刀伤、刑伤);和平时期,冤不死(蒙冤 20 多年才得以平反)。那么困难的日子都 挺过来了。目前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有一条没有变,那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所以对党员的要求也没有变。你们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首先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绝不能做有损于党员形象有损于革命家庭的事。我和你们母亲,可以说是革命一生,清臼一世,所作所为,问 心无愧。希望你们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 做 一个对党忠诚对 人民有益的人,不 要留下污点。不仅你们要这样做,还要把这个道理讲给你们的孩子听。”随后,又召开了"支部扩大会”,吸收6 个第三代参加,父亲母亲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苦难家史,教育 子孙永不忘本,传承好红色基因。

  1997 年4 月4 日晚 ,刘毓标将军因呼吸衰竭而昏迷,被抢救苏醒后,他对守护在身边的亲属和医护人员说,“现在,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国家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看到今天,我们过去的血没有臼流。没有过去的奋斗,就没有今天;但没有今天,过去的奋斗也就等于零。” 他还说,“明 天,是 我参加革命70 周年的日子,这是比生日更重要的日子,我们要一起庆贺。没有党和毛主席领导闹革命,就没有我们一家。你们兄弟姐妹6 个,加上媳妇女婿6 个,一个也不要当孬种。”这是他留给子女们的最后嘱咐。

  刘华明说:“长期的革命战争锻练,造就了父亲刘毓标、母亲赵倩坚定无私的共产党人品格,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他们又逐渐培育形 成了`忠诚坚毅仁爱勤廉'的红色家风,在给我们讲授革命道理的 同时,父母更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率先垂 范,为我们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耳濡目染,潜 移默化,红色家风的影响,是我们兄弟姐妹健康成长、个个成才的巨大精神动力,令我们 终身受用。”八 字红色家风,是 将军夫妇留给子女们最为宝贵的遗产

  红色基因代代传,擎旗自有后来人。在红色家风的熏陶浸染下, 刘家一门忠烈,6 子女个个精英:

  老大刘华申,1962年毕业千南京工学院后,本可到工程兵当干部 他却毅然选择到东海舰队当了一名战士,从最基层干起。后调到一所军校提拔为干部当了教员,1969 年受其父”悬案”问题影响,复员到工厂当工人,又从最基层干起。他兢兢业业工作数十年,在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长任上退休。

  老二刘华明,196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也因父亲"悬案”问题影响,而被改行分配到内蒙古包头当了一名钳工,7 年以后才”专业归队”到了南京航空学院历任教员、系党总支副书记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学校党委副书记,最后在南京财经大学纪委书记任上退休。他长期担任高等院校的厅局级领导职务,但直到退休之前没有在他工作过的单位要过一平方米的住房。他身为高校领导干部,年年高考后还参加学校的招生工作,每到录取新生的日子里,真可谓宾客盈门、电话不绝于耳,各色人等想着法子来求助,他却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过任何私利。

  老三刘东东,中学毕业后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农业劳动5 年多巾粗不让须眉锤炼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后被推荐到华东工程学院火工品专业读书,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后调到上海工作。她脚踏实地、刻苦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原电信部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

  老四刘华苏、老五刘华建,都经过了到农村插队4 年的艰苦磨炼。入伍后从普通士兵做起,注重实干,子承父业,分别成长为共和国的新一代将军,一个是解放军原工程兵指挥学院政委,一个是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老六刘晓宁,在家中最小,是父母疼爱的“老小。"她在特区初创时就到深圳打拼,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勇敢闯荡,凭自己的才干从基层做起,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华润置地建设事业部纪委委员、人事行政部经理。

  一天的采访匆匆结束了,握别刘华明老人,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又见黄花塘,刘华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里的一草一木,刻在成长的岁月里,存在历史的记忆里。黄花塘,是连通他生命的起源地,是他血脉相连的第二故乡,这里曾留下父亲刘毓标革命的足迹, 曾留下刘华明最初的婴啼,曾留下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难忘记忆。

  又见黄花塘,我作为一个晚辈后生,精神一次次在聆听中受到洗礼,灵 魂一次次在寻访中得到净化。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致敬黄花塘:红色沃上,薪火相传,劫劫长存,生生不息。(完) 作者简介:

  作者:于兆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项目签约作家,淮安 市淮安区作家协会主席。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学报》《诗刊》《北京文学》《清明》《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散文》《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天路淮军》、长篇小说《大胡庄· 1941》散文集《有一缕阳光叫感动》《此心安处是吾乡》《梦是疼醒的思念》诗集《冷却的声音》《春天,放一只蝴蝶进去》、等,曾获“中国散文排行 榜”、“袁鹰文学奖”、“江苏报告文学奖金奖”等十多类奖项。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3-01-30 10:36: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马琮璜

下一篇:客家名人——曾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