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在山
中国少将
栗在山(1916年1月26日—2006年12月30日) ,河南省方城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广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直接参与组织指挥了第一发仿制导弹、第一发国产导弹、第一发导弹核武器、“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发射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栗在山,曾用名栗元恒,男,1916年1月26日出生,方城县广阳镇贾庄人。7岁入私塾,1933年初进入附近的嵩山公学读书。到嵩山公学读书后,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接受了革命教育,逐步奠定了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1933年10月,17岁的栗在山在嵩山公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共青团宛北支部书记。1935年夏,栗在山在许昌灞陵中学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栗在山历任中共许昌工委青年委员,区委书记,政治指导员等职。
1936年初,中共许昌工委成立后,他担任许昌工委青年委员,负责青年团和地下党的联络工作。6月,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成立,栗在山为县委委员。后以教员的身份到西华县开展革命工作,任西华县红花集区区委书记。
1937年初,中共河南省地下党重建后,栗在山任河南省工委秘密交通工作分责人,化名王文忠,到北平与中共北方局取得联系。此后,他机智勇敢的多次来往于河南于北平之间,为中共河南地下党初期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七事变”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河南省委,任命朱理治担任省委书记。栗在山作为朱理治的助手,参加了河南省委的筹建工作。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栗在山任省委秘书、中共开封市委组织部部长。为了开展工作,栗在山装扮成河南大学经济系的学生,组织上从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找来一位叫马沂的学生骨干,二人假扮成夫妻,建立了中共河南省委地下活动站,保持省委同各方的联系。半年后,栗在山和马沂正式结为夫妻。从此,他们共同为革命奋斗了55个春秋,直到1992年,马沂同志去世。
抗日战争时期,栗在山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后兼任开封市委组织部部长,纵队组织部部长,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处长,中共豫中地委书记兼豫中军分区政委等职,参与组织指挥了保卫鄂中白兆山、大山头根据地和大小悟山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1938年8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扩大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决定组建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并决定由刘少奇(胡服)、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胡服)任书记,领导中原广大地区的抗日战争。11月中旬,由于栗在山对中原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组织上把他从抗日军政大学调到中原局秘书处任秘书,并兼任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秘书,护送刘少奇同志到竹沟主持中原局工作。
1939年4月,栗在山离开竹沟奔赴鄂豫皖抗日前线。在信阳四望山他将自己的原名栗元恒改为栗在山。栗在山在鄂豫抗日根据地多次指挥部属进行抗日游击作战。由于栗在山、马沂夫妇无法顾及家人和孩子在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中,他们先后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皖南事变后,栗在山任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政治部主任兼汉(汉口)、孝(孝感)、陂(黄陂)工委书记。他带领旅部侦察连和三十九团一个多营的部队开辟了汉孝陂游击根据地。
1942年,栗在山任五师司令部参谋处长,负责部队作战计划的制定和作战方案的实施。在此期间他协助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成功转移边区首脑机关及所属部队8000余人,粉碎了日军在大悟山的扫荡行动。
1944年4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了河南战役,新四军五师抽出部分力量组建了河南挺进游击兵团。黄霖同志为司令员,任质斌同志兼任政治委员,开赴河南。不久,任质斌同志回到湖北,栗在山接任游击兵团政治委员。游击兵团广泛发动群众,先后歼灭顽固派石品侯部300余人,关振亚部1000余人;全歼日伪军2师张国威部和伪军西(平)遂(平)舞(阳)堰(城)四县联防司令吴春亭部,击毙日军松木指挥官;歼灭敌遂平县保安团徐耀臣部200余人,创建了嵖岈山抗日根据地,为挺进豫中,打通与南下八路军的联系奠定了基础。1945年八月,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陈先瑞部同嵖岈山豫中游击兵团合编为豫中军分区,陈先瑞任司令员,栗在山任政委。豫中工委改为豫中地委,栗在山兼任地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栗在山率部参加了桐柏山战役,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国、共、美”三方的停战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哈南地委书记兼哈南军分区政委,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剿匪,辽沈,平津,宜沙,衡宝等战役战斗。
1946年初,栗在山被调回中原军区司令部,负责侦查并拟定中原部队突围的作战计划。
1946年4月,中央要求中原军区派人到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参加谈判,栗在山被派往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参加“国、共、美”三方的谈判,并飞抵延安向中央直接汇报情况。先后受到刘少奇、任弼时、毛主席的接见,特别是毛主席听到栗在山的名字时,笑着说:“栗在山,你是在山上打游击呀。”这次接见虽然时间不长,却给栗在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1946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栗在山受命从延安转赴东北。10月来到黑龙江的双城,担任中共哈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领导部队剿灭土匪壮大队伍,建设根据地。组成独四师,王魁先任师长,栗在山任政治委员,先后率部歼灭了吉林周围乌拉街和司马屯、大南屯、范家屯、尖子山、九台之敌,并攻克了景家台,消灭了法库守敌六十二师。
1948年4月,独四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五师,栗在山仍为师政委。
1948年9月2日,辽沈战役打响。三十五师向沈阳进军,在辽沈战役中,栗在山率部歼敌5800余人。
辽沈战役结束后,栗在山率部参加平津战役。1948年12月4日,栗在山部从沈阳冒严寒行军750公里入关,1949年1月4日到达天津以西杨柳青一带。在追击逃敌的战斗中,三十五师俘毙溃散之敌500余名,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平津战役后,三十五师改为四十九军第一四六师,栗在山仍为师政委。不久,他来到北京,在香山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毛主席在接见东北、华北师以上干部会上,向全军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949年4月22日,栗在山率一四六师随同四野主力南下,经津浦路,过黄泛区,跨越陇海路,于6月初到达湖北天门县的渔薪河地区休整待命。7月中旬,我军发起宜(昌)沙(市)战役,一四六师奉命奔袭江陵。栗在山率部采取迂回包围、断敌退路而兼之的战术,迅速歼灭了江陵之敌,直取荆州。攻城战斗中,共歼敌64师140团1723人,解放了荆州。
7月下旬,一四六师从沙市横渡长江,进到益阳一线,执行军指挥部给予的断桃花江之敌逃向长沙退路的任务,以配合军主力歼灭桃花江之敌。在此过程中,栗在山率部先后收降了安乡、阮江、益阳等地的国民党地方军,歼敌1400余人。
1949年9月,一四六师奉命参加衡(阳)宝(庆)战役,在衡(阳)宝(庆)战役中,一四六师共歼敌1700余名。
新中国成立后,栗在山历任中共柳州地委书记兼柳州军分区政委,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委、政委,第二十兵团党委副书记,综合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政委,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政委兼综合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政委、党委书记,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广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直接参与组织指挥了第一发仿制导弹、第一发国产导弹、第一发导弹核武器、“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发射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贡献。
1949 年11月,广西战役开始。12月,一四六师奉命进军广西,经桂林到达柳州,为统一组织全区的武装力量,完成剿匪任务,12月11日,柳州军分区成立,王奎先兼任司令员,栗在山兼任军分区政委和柳州地委书记。 [2]
1950年7月,第49军合并到广西军区,栗在山被任命为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从1949年12月至1951年4月,柳州军分区部队共歼匪53978人次;缴获各种大炮98门,各种枪支34868只,子弹774791发,手榴弹6235枚,炮弹1403发,全部肃清了整个贵中及柳北地区的土匪,使瑶山及柳州地区获得了彻底解放,为广西地区的剿匪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1951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49军,曾国华任军长,栗在山任政委。
1952年春,48军军部和一个师与49军的145师同21兵团合编,陈明仁任21兵团司令员,陈仁麒任兵团政委,栗在山任兵团副政委。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49军军部改为空军第三军军部,栗在山任空三军政委。1952年底,空三军赴朝作战。
1953年夏,栗在山作为空三军第二批调换赴朝的军领导乘飞机到了朝鲜介川,兼任中朝联合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前方作战指挥。志愿军空军以弱胜强击落敌机数十架,空三军涌现出李汉、王海等多名战斗英雄,打破了美帝国主义空中霸王的神话。栗在山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订。9月底,栗在山奉命回国。空三军驻守大连。10月1日,空三军派出48架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参加国庆阅兵。
1953年,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栗在山被选为团中央委员。
1955年,毛主席、中央军委授予栗在山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1958年初,根据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发展战略武器的指示,中央军委选派栗在山率二十兵团及科技人员,在戈壁荒滩上创建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组建我国第一支导弹试验部队。1958年10月,栗在山担任基地首任政委。
1960年9月10日7时42分,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成功发射,准确命中目标。为了检验国产地地导弹的战略技术性能,中央军委批准年底前发射国产近程地地导弹的计划。11月5日,栗在山等基地领导陪同聂帅、张爱萍、钱学森等领导来到发射场,为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地地导弹举行了发射剪彩仪式,9时2分,导弹喷射着浓烈的火焰,在雷鸣般的轰响中,直射蓝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也连续获得成功。1966年3月1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西北导弹试验基地作为发射首区,进行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这次大型任务由周总理亲自部属,聂帅和国防科工委亲自领导,发射首区由基地组织领导。为确保试验万无一失,栗在山与一部政委高振亚、发射团政委张永鸿“三级”政委下到发射二中队,与中队全体参试人员同吃、同住、同操作,做好大家的思想政治工作。临近发射,聂荣臻元帅等领导同志亲临发射场。“热试”发射前,栗在山始终陪同聂帅在发射阵地,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在哪里坐阵,给参试人员以极大的安慰和鼓舞。10月27日9时,导弹点火起飞,按预定弹道飞行,核弹头准确在把心上空的预定高度爆炸,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这是中国人民在进一步加强国防力量、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取得的有一个新的重大成就。
“两弹”结合试验结束后,聂荣臻元帅把人造卫星发射试验地面测控台站的筹建工作交给了基地。在栗在山的亲自部署下,卫星地面测控台站的勘察、设计以及机构组建等项工作全面展开。1970年2月,国防科工委下达了执行“东方一号”卫星的发射试验任务,确定由李福泽、栗在山统一指挥卫星的发射试验。基地随即制定了发射方案,组织试验队伍,展开试验设备质量检查和综合操作演练。4月1日,两颗“东方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至基地发射试验场,开始进行发射前的各种测试。栗在山和其他基地领导深入试验第一线,全面了解试验情况,及时向周总理和中央专委回报,24日21时35分,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托举着“东方一号”人造卫星扶摇直上,沿着预定轨道飞向太空。全国各卫星地面测控站跟踪良好,及时通过调度报告跟踪情况。十几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响彻云霄,震撼全球。
“东方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之一,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5月1日“国际劳动节”,栗在山、李福泽带领基地的王盛元、鲍厚同等同志作为发射卫星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至此,栗在山相继参与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枚火箭、导弹、导弹核武器、人造卫星等发射试验,并领导组建了西昌发射基地、西安测控中心、太原发射场等基地,培养和造就了大批航天骨干和人才,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尖端武器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0年4月,栗在山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
1975年,国防科工委组织有关单位连续成功发射了三颗卫星,实现了“三星高照”,其中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又获得了新的突破。1975年8月11日,经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任命栗在山为国防科工委副政委。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国防科技工作更是蓬勃发展。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1981年9月20日,又成功的发射了“一箭三星”,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和航天技术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1985年3月,为培养年轻干部,栗在山主动提出离休。离休后,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防科技事业和武器装备建设,70多岁高龄还为大漠戈壁离休官兵职工安度晚年四处奔波,组织建立了北京、保定、济南、武汉等地的干休所,并组织创建了国防科工委老干部大学,亲自担任第一任校长。
1990年,栗在山同志身患重病,在此后长达16年的病床和轮椅生活中,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积极研究革命斗争史,撰写回忆和纪念文章,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6年12月30日22时45分,栗在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获得荣誉
栗在山是共青团中央第二届中央委员。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等荣誉奖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之一。栗在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
责任编辑:付誉 最后更新:2023-09-09 12:40: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袁也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