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仇亮
2023-03-18 16:08:39  来源: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主编:刘国铭 副主编:王叔凯 张秀平 朱显龙  点击:  复制链接

  仇亮(1879—1915),字韫存,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生性笃实、意志轩昂;少年时期能文善诗;青年时期留学日本,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先后编辑过《游学译编》、《民报》、又与留日学生陈家鼎、杨毓麟、宁调元等人创办《汉帜》等报刊,宣传民主革命;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09年仇亮回国后,先在清政府军咨府任职,1910年被派往山西太原督练公所任督练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仇亮策动新军响应,太原光复。中华民国成立后,仇亮任陆军部军衡司长。南北议和后,仇亮辞去军衡司长一职,创办《民主报》。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身亡,袁世凯复辟阴谋日益暴露,仇亮前往上海谒见孙中山和黄兴,共谋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凯称帝野心猖獗,激起全国人民声讨,仇亮忧心如焚,决心再去北京进行革命,不料被袁世凯侦知,不幸被捕。仇亮在狱中屡遭刑讯,但始终坚贞不屈,赋绝命诗六章以寄志,视死如归,以身报国。1915年6月9日,仇亮在袁世凯复辟称帝的逆流中英勇就义,终年36岁。

  人物简介

  仇亮(1879—1915),字韫存,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性笃实、意志轩昂;少年时期就能文善诗;青年时期即留学日本,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先后编辑过《游学译编》、《二十世纪支那》(后改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又与留日湖南籍学生陈家鼎、杨毓麟、宁调元等人创办《洞庭波》(后改名《汉帜》)等报刊,宣传民主革命;1905年加入孙中山、黄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盟会员中的“铁血丈夫团”成员。从此,仇亮以文武兼备的才智投身于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

  1909年仇亮回国后,先在清政府军咨府任职,1910年秋被派往山西太原督练公所任督练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仇亮策动新军随即响应,亲率革命军围攻巡抚衙门,太原光复;中华民国成立,仇亮任陆军部军衔司长。

  南北议和,政府北迁,仇亮辞军衔司长职,创《民主报》于北京,以舆论针砭袁氏弊政。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派特务刺杀身亡,袁贼复辟阴谋日益暴露,仇亮前往上海谒见孙中山和黄兴,共谋二次革命;《民主报》先以宋案抨击袁贼,受军警迫扰,继而二次革命事起,乃被查封,亮潜离北京回湘。1914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称帝野心猖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声讨,仇亮忧心如焚,决心再赴北京进行革命,不料被袁贼侦知,不幸被捕入狱。仇亮在狱中屡遭刑讯,但始终坚贞不屈,赋绝命诗六章以寄志:自比文山,视死如归,以身报国。1915年6月9日,仇亮牺牲于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反革命逆流中,时年36岁。

  生平介绍

  人物传记

  《记外祖父仇亮在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中的贡献》

  我的外祖父仇亮,1879年阴历五月十六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归义乡下马桥(今汨罗市城郊乡上马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仇亮的父亲和伯父都是秀才,仇亮的父亲叫仇道南、号味恒,同盟会会员,曾赴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学习,回国后曾任教于长沙明德中学,并创办了湘阴师范,1912年初被委任为湖南省图书馆馆长,1920年病逝。外祖父仇亮幼年聪颖,伯父教他作文章,父亲教他读经史;习文以韩愈为宗,作诗就学杜甫;对诗词古文颇有造诣,对“八股”也用了很多工夫;13岁应童子试,列甲等第一名;16岁进学,成了年轻的秀才;随后就读于长沙求实书院,潜心研读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的学说,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思想。①

  1903年2月外祖父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在日本宏文学院学习文学,因悟“革命非武力不为功”,两年后转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毕业后再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继续深造,四年后毕业回国。

  1904年外祖父与罗杰、余焕东、赵僚等,组织了“新华会”;同年秋又与刘道一、秋瑾等参加了冯自由等在日本横滨所组织的“三合会”(又称三点会),秘密从事反清活动。②此时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了“华兴会”筹备起义,外祖父得悉,就与赵僚、仇鳌三人兼程回国,准备参加行动。不料到了上海,得知长沙起义因事先泄密失败,马福益被捕就义,黄兴、刘揆一、宋教仁、陈天华等幸免于难,逃匿上海租界。11月7日外祖父与黄兴、蔡锷等三十九人,集合于上海英租界余庆里8号,决定:“拟即日分途运动大江南北之学界、军队起义于鄂宁等处,不旬日声势大振。”黄兴对外祖父及仇鳌等说:“湖南的组织未散,基础还在,仍可回去,继续进行。”外祖父与仇鳌、赵僚三人依照黄兴的指示,转道湖北回湘。同年12月外祖父与黄兴、宋教仁、程潜等百余人组织同志会,从事民族革命。③

  1905年外祖父与陈天华、刘揆一为革命一事会见了孙中山,先生勉励他们说:“革命是艰苦事,要流血。”8月20日,同盟会经筹备后正式成立,外祖父被选为湖南分会会长。当时湖南籍留日学生多由他介绍或主盟加入同盟会。如程潜、郑先声、黄觉生、李燮和、张宏楚、张昭汉、王峰、文国陶、文大炎、吴孙懿、杨时亮、方肇祺、喻义、胡国梁、邓泽、方德璠、刘枚、覃振、旷若各、周之汉,山西的杨亚东、谢崇飞、江西的钟大群等。④程潜入会后不久,外祖父还引他到日本东京赤阪区灵南阪日本人阪本金弥宅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先生态度和蔼可亲,与他们谈话谆谆不倦。程潜请孙先生面呈方略,先生指示三点:一、首先打败自己脑海中的敌人,抛弃富贵利禄观念,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服膺三民主义,不与敌人妥协;二、革命军占领的地区,必须立即成立政府以为号召,即使占领地区小至一州一县,亦应如此;三、慎选革命基地,以发展革命力量。……此外孙先生还给他们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与经验。程潜聆听了这次教诲以后,思想大为开朗,从此忠心服膺三民主义,并心悦诚服地敬佩孙先生。外祖父第一次引程潜谒见孙中山的事给程潜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他到晚年也不能忘怀。⑤在士官学校时,外祖父根据孙先生的指示,挑选同盟会的骨干成立一个核心组织“铁血丈夫团”作为回国后各省军事运动的骨干。“丈夫团”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团员的座右铭。“丈夫团”的成员有:仇亮、程潜、唐继尧、罗佩金、李烈钧、张风翙、李书城、李根源、程子楷等三十多人。他们回国后即分赴各省参加新军,掌握实力进行活动。暑假期间外祖父还与李根源、李书城担任留日学生创办的“大森体育会”的教员,教授军事知识。⑥

  1906年6月24日外祖父从上海寄信至日本给宋教仁。6月29日章太炎在上海因苏报案坐了三年牢期满出狱,由蔡元培等接送往中国公学举行欢迎会,并预先订好船票,当晚由同盟会本部特派代表——仇亮、龚练白、时功玖三人迎接章赴日本主持《民报》工作。船刚离码头,清政府的搜捕就追到岸边了。到日本后,同盟会又开欢迎会于锦辉馆,出席者二千人。⑧10月外祖父与湖南留日学生陈家鼎、杨守仁、宁调元等创办了革命杂志《洞庭波》。同年11月25日,湖南分会开会于启智译社,分会负责人仇亮因入联队实习,继任人选问题发生争论,后宋教仁不得不推黄兴暂为兼任。(9)1907年1月《洞庭波》改为《汉帜》月刊在东京出版。他们在《民报》第11号刊登广告说:“此刊宗旨:光复祖国、防护人权,唤起黄帝神魂,扫除白山鞑虏,建立二十世纪民国,还五千年神州,而尤以维持各国公共安宁,鼓吹汉人实行革命为要素,并且请宋教仁为《汉帜》作发刊词一篇。(10)1908年外祖父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时,黄兴赠联留别:“天生此才必有用,我与子别当谁从。”外祖父答词中有:“誓把雄心挥一剑,积尸不羡故人多。”之句。外祖父生性笃实敦厚,尤为众所赞美,故有“仇长厚”之称。时国内革命战役之始计定谋皆决定于同盟会东京本部。萍乡、钦廉、镇南关诸役,外祖父皆与密谋擘划。(11)

  1909年外祖父在北京应朝考,得步兵科举人,分军咨府工作。

  1910年下半年由军咨府派往山西太原督练公所任督练官,与阎锡山等训练新军,暗中组织领导培养革命力量。

  1911年7月外祖父与继配许徽结婚。许徽原系黄兴的学生,字印兰,善化(今长沙)许景韩之长女。聪慧好学。幼从叔母许黄萱佑夫人肄业于长沙隐储学校。时湘士教育学者始知注重女学,萱佑夫人持之尤力。于是1905年女师生二十余人东游。(12)其时年已44岁的许黄萱佑考取官费留日,进了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师范班,与秋瑾女侠同学,与许黄萱佑一道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的还有许馥(范旭东之妻)、许徽(仇亮之妻)、许壁(章勤济之妻)吴双(胡迈之妻),师生五人同班共学一时传为佳话。(13)许徽毕业归国后益精研美术,尤耆音乐、图画。暇则教授诸弟子以为乐,为同盟会会员。

  1911年10月10日鄂军起义于武汉,各省相继响应。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次日宣布独立。其时,山西巡抚陆钟琦反对革命。山西新军第三十四混成协统是谭振德,他的第二镖(86镖)计有三个营全驻在太原城内,镖统是阎锡山;他的第一镖(85镖)驻在南门外,离城十里,镖统是黄国梁。巡抚已命第一镖开差,发给子弹,实时开拔。黄带着一营离开省城开往黄河边西防“陕乱”。第二营营长姚以阶却于10月29日拂晓率兵起义,返兵进攻省城。有个巡警队官杨沛霖(人称杨麻子),是同盟会员,带着几个巡警开了城门,起义军从新南门进了城,便分成三路,一队进攻火药局(军械局),一队布防阎营,两队进攻巡抚署。外祖父参加了进攻巡抚署的一路,指挥作战。守卫巡抚署的标兵抵抗一阵之后就逃散了。而当时陆抚台坚决不肯赞助革命,袍服坐在大堂上不言不动,外祖父便命令开枪将陆击毙。进攻军械局的一队队官张煌占领了军械局后,便叫阎锡山的三个营都来领取子弹,并要阎锡山到谘议局开会。会议中众推外祖父仇亮为山西都督,外祖父执意不肯,让与阎锡山。(14)

  此时清政府命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前往山西讨伐,而吴没有执行给他的镇压山西“叛乱”的任务。11月3日吴派副官周维桢持函前往娘子关与外祖父联络,11月4日吴又单身由正太铁路赴娘子关与外祖父相会,把臂而谈,及至半夜。吴是晚遂宿于民军之营中。11月5日外祖父率部下500人归石家庄车站,宣言于众曰:“吴统制亲说叛将,而使其降,更降其部下500人。”其后民军大部队又相继而至,与外祖父之兵500名相会,统归于吴之部下,受吴节制。外祖父暗推吴为燕晋联军大都督。同时与吴致密电于张绍曾及奉天的蓝天蔚进行联络,并订立了进攻北京的秘密协议,决定会师丰台,响应革命军,同心协力,直攻北京,结束清朝统治。不料清政府启用袁世凯,袁贼侦知吴要起义,便派奸人于11月16日将吴杀害于石家庄。当时外祖父所率兵屯于七里外正太铁道之附近。外祖父闻讯赶至见状悲愤已极发誓:“革命还要继续下去。”“要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当时推吴部下参谋长何遂接替吴统制,两人领兵将军械弹药转娘子关,严阵防守。此时清政府又派段祺瑞接统吴禄贞进逼山西,情势更危重。为免战祸,外祖父冒险突围,当即草家书略云:“晋事急,不冒死求援,无以对禄贞及山西国民,倘亮为国死,吾父母勿悲痛。”随带山西国民代表公文来到段营,晓以民族大义,动以形势利害,激昂慷慨、声泪俱下,终于说服段仃止进攻。(15)

  1912年各省代表齐集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黄兴为陆军总长,外祖父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及陆军部军衔司司长。2月21日外祖父与黄兴等发起并创立陆军将校联络会。27日又与黄兴等发起召开吴禄贞追悼会,稍后又与黄兴等致呈孙中山速设国史院,遴员管理、撰辑中华民国建国史。(16)南北和议成,孙以总统让袁世凯,外祖父独持异议,极力反对,指出:“袁老奸巨滑,包藏祸心,其后必祸国也。”(17)

  政府北迁,他愤辞军衡司长职,主持北京《民主报》阐扬齐民为治之理,力斥君主立宪之非。袁多次派人用重金收买,只要求不反袁,许以全国都督任其挑选,外祖父峻拒不纳。袁贼恨之入骨非常恼怒。一次,熊希龄(袁当总统时他任总理)在北京请了外祖父与徐复苏等湖南同乡宴会,宴会上外祖父当面质问曾在求实书院的同学、后见袁有势力与梁启超一起投机附和袁并写文章攻击南京临时政府为“伪政府”的徐复苏:“什么叫伪政府”徐辩解说:“伪者,假也,假者,伪也。伪就是临时的意思。所以把临时政府称为伪政府没有错。”外祖父气愤不过,顺手打了徐一个耳光。

  8月同盟会合并各党派为国民党,外祖父任本部会计部长。复与黄兴办垦植协会推黄为会长自己任副职。垦植协会设北京,鲁、沪、湘、鄂、豫及东北三省均先后成立支部,以垦植为务;设垦植学校于苏州,以育人材;设银行于北京、上海,以集经费;设汞砂及银矿公司于贵州、陕西,以事开采,其规划甚宏阔也。

  张振武在辛亥年前便从事革命多年,武昌首义时,由于孙武生病往院,蒋翊武出亡,而与蔡济民共挑重任,主陆军部。1911年l0月26日孙武出院主陆军部,张为之次,号称“首义三武”。但这个武昌首义的领袖人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政府成立后不到四个月,即被袁世凯以“破坏共和,图谋不轨”的莫须有罪名突然捕杀。张之死,是袁勾结黎元洪打击革命党人的严重步骤,为了追悼纪念张并揭露袁贼的阴谋,外祖父作了《张振武传》发表。

  1912年10月9日外公仇亮被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18)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遇刺殒命,黄兴急电北京主持《民主报》的外祖父详告宋被刺经过,请登诸报端。电云:“叠接都中诸友来电,殷殷垂问宋钝初先生受伤情况,刻值治丧忙迫,未及一一拟答,殊深歉仄。兹特详述如下,乞登报章,以慰哀感。钝初于20日夜十时四十五分由沪赴京,在车站被奸人由背后施枪,弹由右脊腰上部掠肾脏、穿大肠,直透下腹皮肤停止。当即送入附近铁路医院疗治。此时钝初伤虽重,而精神如常,然自知必死,即口授致大总统电文并述对将来之政见,一一告别同志绝不提及家事,唯云老母年高,不可使之变状。十二时三十分即将子弹取出,21日午后二时,复集医士五人剖治,又将肠伤缝补,涤尽遗出食物及污血,仍合其口。此后神思虽困倦,然脑筋尚明晰,犹不能不作万一侥幸之想。乃今晨四时四十七分气出不及,口呼:“我调和南北之苦心,世人不谅,死不瞑目矣!”竞尔绝命。呜呼!当此国势飘摇之际,而有如此奸徒不顾大局,戕贼人遁,行此暗杀手段,痛何如之。想诸君也同声一哭也。凶徒正在密探,尚未缉获。谨此讣文。”外祖父即在《民主报》旗帜鲜明地申张了正义,痛斥袁贼称帝阴谋。又亲赴上海会见孙中山、黄兴共谋二次革命。(19)

  7月湖口李烈钧讨袁事起,《民主报》被查封,侦骑四出,外祖父潜至天津寓所避难。

  时外祖母已生下一子名第强。外祖母久患肝疾,分娩后闻讹言,以为外祖父在鄂被捕,忧哀甚,卧病医院。及外祖父来津,则外祖母病势增剧,医误以凉剂投之,越四日而逝。外祖父只得间道走沪上继而辗转携强儿入湘,忧患抑郁,无安枕日。他在“许夫人墓志铭”一文中追忆道:“追忆吾妻在时,煮茗潭心,此唱彼和,不知泪落之涔涔也。余倡革命之义,夫人归余时颇以为忧。后余共晨夕二年,方知余以奔走国事为乐,虽伉俪之爱,恒割弃之不顾,尝讽余以谓君之爱妇,不如其爱国也。余性阔疏,旅京时散万金以济友朋之困,恒规余以习俭治生。及夫人殁后而京,旅萧索囊无宿储,不得己典夫人所遗簪饰以充资。夫人卒之前一夕,彻夜呼余名字,嘘欷痛哭,不忍离余及襁褓之儿。”……(20)

  1914年底外祖父在家乡与刘氏结婚。其时时局紧张,乡下纷纷传言“袁世凯要做皇帝了。”外祖父忧心如焚,誓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决心再去北京,联络同志,东山再起,继续革命。遂于1915年春,拜别父母告别新婚妻子和儿女,来到北京,住在同乡梅蔚南家。不料为袁贼侦知,被捕下狱,系于军政执法处。迭次刑讯,外祖父均慷慨力辩,始终不为所屈。自知不免,在狱中作绝命诗六章以寄志。自比文山,视死如归,以身报国,悲壮激昂,沉郁不忍卒读。1915年6月9日外祖父就义于北京二龙坑。临刑前意气昂扬,直立不跪,身中六弹,犹声讨袁贼。时年三十六岁。袁贼暗杀宋教仁、明杀外祖父后,肆毒海内,帝制自为,肆无忌惮。外祖父痛恨袁恶大奸,口诛笔伐,不避斧钺,至遭杀害,为国牺牲,事迹伟烈,未可淹没,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载史册,永垂千古。

  注释:

  ①黄和钩《仇亮烈士事略》湘阴县档案馆(1959年立)

  ②仇鳌《辛亥革命前后杂忆》《回忆辛亥革命》

  ③冯自由《革命逸史》

  ④田桐《同盟会成立记》及《中国同盟会成立初期(乙已丙午两年)会员名册》《辛亥革命资料选辑》上册

  ⑤程潜《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断》《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

  (6)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回忆辛亥革命》

  (7)《宋教仁日记》

  (8)田桐《中国近代大事记》及《辛亥革命资料选辑》上册《同盟会成立记》

  (9)《宋教仁日记》、黄和钧《仇亮烈士事略》

  (10)《宋教仁日记》及冯自由《革命逸史》

  (11)程潜《仇亮传》《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集

  (12)仇亮《许夫人墓志铭》

  (13)许佩琅《辛亥革命前的女子教育》《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集

  (14)黄和钧《仇亮烈士事略》

  (15)郭孝成《山西光复记》《辛亥革命》及《吴禄贞》《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任艺铭《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吴禄贞》、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胡汉民《胡汉民自传》《辛亥革命资料选辑》上册、元柏香《吴禄贞被刺事件鳞爪》、李俩之《良弼印象记》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八期

  (16)《黄兴集》

  (17)《中华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第二辑及王啸苏《仇亮传》载湖南文献汇编》第二辑

  (18)《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予将军全名录》(百度空间)

  (19)《黄兴集》

  (20)仇亮《许夫人墓志铭》

  (21)胡达《仇亮事迹》《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

  (仇亮的外孙刘德威、外孙女刘亦农、刘亦工根据前辈回忆和收集有关资料整理)

  2011年7月于长沙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3-18 16:43: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毛瀛初

下一篇:仇广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