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寰(1896—1989),男,字彦和,惠州人,余汉谋亲信。早年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辛亥革命后,入北京陆军医学院。旋留学法国,获里昂大学博士学位。 从法国归国后,初从事秘书工作时,即出类拔萃。拟办文稿,处理案件,既快捷,又稳当,同僚莫不佩服,号称“秘书王”。
人物生平
李煦寰(1896-1989),字彦和,清归善县城(今惠州城区桥东)上塘街人。1921年(民国1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军医大学。后赴法国留学,获里昂大学药物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在上海开办西药房。因集资办药厂失败转而从政。1928年,任北平政治分会机要秘书,起草文稿、处理案牍,快捷稳妥,同僚称之为“秘书王”。后回广东,投靠余汉谋。1930年,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升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时值“华北事变”,日本已吞并东三省,华北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南天王”陈济棠此时却竟暗中勾结日本,卖国求荣。李煦寰一面说服军中将领实行抗日,一面劝谏军长余汉谋,促其“反陈拥蒋”,迫陈下台,以推动国共合作,实现团结抗日。1938-1945年,先后任第四、七战区政治部主任,起用进步人士800多人,其中有中共党员200多人,成为军政治部和师、团的政工骨干,为团结抗日发挥重要作用。1940年10月后,蒋介石再次掀起反共高潮。李煦寰对其属下的中共党员和民主人士比较照顾和宽容,危急之际能网开一面,放走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共人士。1947年,被国民党粤桂选区推举为监察委员,以弹劾孔祥熙的扬子江公司渎法营私一案而名震朝野。1949年(民国38年)夏,多次劝谏余汉谋起义,余未采纳。策反工作失败后,逃往香港定居。先后执教于九龙华仁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夜校。1989年2月4日于香港病逝。著有《李煦寰文存》。
抗战主任
后历任第一军政训处主任,第四路军总司令部、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余汉谋任长官)政治部主任,擢中将衔。广州沦陷固然是余汉谋的奇耻大辱,而李煦寰亦深引为咎。他跟随余从撤退至翁源后,深感无地目容,他认为要提高军队战斗力,非认真改造军队素质,加强政治工作,提高战斗力不可。于是献谋献策,帮助余汉谋训练官兵,整编部队,重振军容。随即在翁源南浦成立第十二集团军军官补训团,分期分批抽调各级军官予以训练,同时招收大批青年学生,先后在翁源香泉水开办政工人员训练班和始兴东湖坪设立政工人员训练班。
他很崇拜同乡邓演达,极其希望自己训练出来的政工人员象北伐时期的政工人员同样有威信、有能力与权力。故他成立政工队时,起用了大批的第三党人员,如吴今、郭翘然、黄若天、陈柏麟、杨樾、叶粤秀、黄桐华、杨启祥、曾天斛、陈伟霖等,都先后在广东部队当各级政治部主任或政治指导员。还有一些人虽不是“第三党”人,但与“第三党”有较深的社会关系,也被罗致去搞军队政工,如陈卓凡。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毛主席“最普遍地推动友军友党进步”的方针,也打蛇随棍上,先后派李静筠(女)等十二个党员进入国民党第四战区政治部政治大队(后属第十二集团军),1939年初,又派廖锦涛等二百一十多个党员进入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同时进去的还有六百多进步青年。
这些队员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分发下到部队协助连指导员工作。他们向士兵演讲、上政治课、上识字课、作各种形式宣传、写标语、出墙报、同时也向驻地民众作宣传、办夜校、教唱歌、设军民合作站。行军时他们打前站、找向导、向军民合作站要民夫,设茶水站、找宿营地、动员民众交稻草、借床板、还要作调查访问等,还要向士兵鼓动打气,编顺口溜、照料伤病官兵;打仗时更忙了。他们组织担架队,在火线上抢救伤员;帮设军医站;组织运输队,送茶水、饭菜到火线,或者运送弹药,必要时还担任临时通讯员,侦察敌情等。他们跟连、排长在火线上指挥作战,鼓励士气。打仗完毕后,要调查伤亡、慰问伤兵和民众、调查敌情、写战报。临战前,又要探寻道路、疏散居民、坚壁清野。政工人员确实非常忙,且身处险境;他们没有枪,每人只有三几个手榴弹,个别的自备刺刀、铁棍以作自卫。
如大部队集中时,他们要在驻地出墙报、演话剧、编士兵课本、学习理论、讨论国内外形势。他们个个都能讲、能写、能唱、能演戏。不少人还有着音乐天才,且善于就地取材,制造乐器:削一根小竹管,就可以做哨呐;取几个碗盛不同份量的水,就可以打出琴样的声音,作为敲打的乐器;在路上摘一片树叶就可以变成笛子吹。写标语时他们找到各种色素的泥石,当作石灰来用;没有颜料作画,他们可以用各种山花、树叶、泥土、灶内烟灰,加工制造。抗战时期物资非常缺乏,演戏用的道具、服装、灯光照明、音响效果、都很难得到;他们千方百计,自想办法,从不花钱。他们还排演话剧,不但在部队内演出而且还到社会上公演,获得好评。如《放下你的鞭子》、《李二嫂送鸡蛋》、《捉汉奸》等等,都经常在宣传时演出。他们还自编粤曲、山歌、花鼓戏,唱春牛等多姿多彩,搞得非常活跃。
不畏权贵
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曾弹劾孔祥熙的扬子江公司渎法营私。
下野之后
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认识了周恩来,据说还时有往还。后来在解放前夕,苦劝余汉谋起义,不过余汉谋这次没听他的,他觉得很没面子,遂前往香港定居,以教书为生。曾执教华仁中学、官立文商夜学院,1989年2月在香港病故。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8-22 14:40: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腾九
下一篇:李锡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