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是常德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湘西北的澧水中游,北连湖北,南通桃源,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李白曾在这里留下“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佳句,元朝人何有成赞曰“县治十余里,天然石作门”。石门也是抗战名将郑洞国的故乡。1943年秋冬常德会战期间,一场异常惨烈的外围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湘西北重镇常德所在的洞庭湖平原,让日寇垂涎三尺,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发动细菌战,空投鼠疫病菌,造成近万名无辜平民死于非命。1943年5月,日寇又在南县厂窖制造屠杀中国军民3万人的厂窖惨案,中国军队73军和44军被杀害5千余官兵。厂窖惨案发生后,73军撤往石门补充整训,军部驻扎在石门县文庙,下辖的15师、77师、暂编5师在周边布防。
厂窖惨案后半年,1943年11月,日寇调集6个师团10余万人从湖北、江西首先向石门、慈利发起攻击,与73军并肩作战的44军稍一接敌即匆匆撤退到澧水南岸,独守石门的73军遭四面围攻,石门县城并无城墙,只能凭借城外红土坡等高地构筑工事顽强阻击。暂5师的一个加强营坚守数日不退,日军施放毒气,全营千名官兵英勇牺牲。笔者寻访到此,红土坡已找不到战争的痕迹,只有大片裸露的红土仿佛被烈士们鲜血染红,成为永不消褪的纪念。
红土坡失守后,日军进攻县城,多股敌军冲进城内发生街巷战,有一股日军甚至冲进驻扎文庙的73军军部。危急之中,军委会下令73军紧急突围。汪之斌军长命暂5师断后掩护,军部与15师与77师从老西门渡澧水突围,渡河时遭日军截击,溃不成军,逃往慈利。暂5师往西退往澧水与渫水交汇的三江口,欲从岩门古渡口浮桥过渫水撤退,又遭日军截击,彭士量师长身先士卒,被敌机扫射中弹壮烈牺牲在渫水河中。73军在慈利收容旧部仅余4000人,不足两个团,损失官兵达80%,这是73军在抗战中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笔者在石门县政协文史委唐明哲先生和研究学者曾平初先生带领下来到新关镇岩门口,这里有一座天然石门关隘,古渡口被命名为将军渡,岩门口峭壁之下修建“彭士量将军殉国处纪念碑”,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坡上初步复建了7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等碑刻,日军飞机轰炸留下的巨大炸弹坑战后用于埋葬死难官兵,坑边树立了说明牌。彭士量师长是浏阳人,英勇善战,清廉自律,临终前犹奋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牺牲后收殓遗体时发现遗嘱“余献身革命,廿年于兹,早以牺牲决心以报党国,歼彼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恨。”又留嘱妻子:“余廉洁自持,不事产业,望余妻刻苦自持,节俭以活,善待翁姑,抚育儿女,得以教养成材,以继余志”。国民政府追晋中将,安葬于南岳忠烈祠之下,1985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列入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入祀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和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塔。
抗战胜利以后,石门当地士绅出资在澧水河畔老西门当年暂5师指挥部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以示怀念。笔者在楚江镇第一完小操场见到这块小型方尖石碑。碑高约2米,三面刻字相同,据该校老师介绍,背面原有碑文已被凿去。因为学校扩建,先后三次迁移碑址,从校门口移到操场中再到围墙边。奇怪的是三次移动碑址,学校先后病死三位校长和老师,从此以后再不敢移动,这也许是冥冥之中昭示着抗日忠魂在此安息,擅自移动,岂得安宁?
据《石门县志》记载:日军侵占石门一个月内,造成平民伤亡3914人,烧毁房屋2848栋,抢夺粮食18万担,强奸妇女1095人。日军当时的口号“吃的剥皮猪,睡的美貌妻,烧的背时屋,杀的蠢东西”,侵略者的暴行让石门人民永志不忘。
2020.9.24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3-03-07 10:55: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