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邱清泉:【我武维扬】
2023-07-13 15:44:39  来源:华文出版社  点击:  复制链接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男,汉族,字雨庵,浙江永嘉人。

  早年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上海大学社会系求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和击溃刘杨叛军诸役。1925年9月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排长、连党代表、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工兵营连长。北伐开始后,工兵营随军入湘,配属第4军,参加武昌攻城和南昌之役。1927年初,率学生返军校完成学业。任工兵大队第1队队长。1928年后,任第9军营长、团长。1932年5月,为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科长。1933年,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处长。1934年7月赴德留学,主要研习战略战术。1937年5月学成回国,在南京任教导总队参谋长。

  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上海抗战。1938年,新部编入第1战区参加兰封之战。10月,任第5军第20师师长。1940年5月,升第5军副军长。9月调重庆,任军事委员会侍从室参议。1941年调军训部第16补充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3警备区司令。参加滇西作战,打通中印公路。

  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1945年10月,帮助蒋介石强行改组了云南省政府。12月,率第5军镇压昆明“一二·一运动”。1946年8月,率部进攻鲁西南。1948年春,邱部在解放军围击下几乎全军覆没,邱受申诫处分。9月,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第2兵团副司令官。10月升司令官。在淮海战役中,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其在逃亡中被击毙。

  人物年表

  1902年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蒲洲乡中埠(今温州市龙湾区蒲州),原名青钱。

  1908年,就读基圣小学。

  1916年,入县城高等小学就读,以第一名毕业(应为现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小学)。

  1919年,“五.四”时发起并参加永嘉膺符区青年联合救国会。

  1920年,与同乡黄氏夫人结婚。

  1921年,以第二名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的温州中学),毕业后担任家庭教师并准备大学考试。

  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校长为于右任先生。

  1923年,生子国贤。

  1924年7月,至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被录入工兵科,1924年8月黄埔军校第二期举行学生入学典礼。邱清泉决定投笔从戎,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在校期间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

  1925年1月6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总队、第三期入伍生第一营及教导第一团、第二团编为校军,参与东征。

  2月15日,淡水之役。

  3月13日,棉湖之役。

  4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以校军教导团成立党军-国民革命军。

  6月13日,党军由潮汕回师广州,驱走杨希闵滇军、刘震寰桂军。

  9月6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

  9月28日,国民政府下令第二次东征,邱清泉任第一纵队第一师工兵队少尉排长兼任连党代表。

  1926年1月,任改制过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校入伍生工兵营第三连上尉连长,配属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作战。8月18日,强渡汨罗江,指挥架桥。9月开掘地道围攻武昌,武昌于10月10日克复。10月续向江西推进,于赣江架设木桥,供部队渡江。11月7日攻克南昌。清泉赋联:“壮志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

  1927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大队第一队上尉连长。5月,宁汉分裂,邱清泉在武昌与“孙文主义学会”分子一道反对国民党左派和革命师生,曾被武汉当局关押于军校禁闭室。十余天后逃往南京,又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工人员关押,后以书信报告总司令蒋中正后获释。6月,调为总司令部训练处少校科员。11月,调为总司令随从参谋。

  1928年4月,任第九军第三师补充团第三营少校营长,驻南京栖霞山。12月,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队中校队长。

  1929年2月,调任第二师直属工兵营中校营长。

  同年6月18日,与叶蕤君小姐结婚。

  1930年3月,第二师开拔洛阳参与中原大战。10月,进驻潼关。

  1930年生子邱国渭。

  1931年4月,升任第十师第五十九团上校团长,驻江西南昌。

  1931年8月,赴汉口担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训练科上校科长。

  1932年,兼任江西庐山军官训练团工兵组组长,讲解碉堡战法。

  1933年11月,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少将处长。

  1934年5月,参加留德考试,名列九人中的第一名。7月前往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攻读,先至工兵专门学校接受半年入伍训练。

  1935年10月,完成工兵学校专业训练,进入德国陆军大学。

  1937年5月毕业回国,并撰写留德报告,建议现代化国防军的建设。任教导总队参谋长,参与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城陷,至次年2月方行逃出。

  1938年3月,任陆军第二OO师少将副师长(师长杜聿明)。5月,兼任突击军第一纵队司令,以战车营为主,编配工兵营、装甲汽车队、高射炮队、摩托搜索队、战车防御炮队及步兵营,编入第一战区司令部战斗序列。10月,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

  1939年12月,率新编第二十二师随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将军的指挥下参加桂南战役,血战昆仑关。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40年5月,任第五军副军长。9月,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议。

  1941年3月,任军训部第十六补充兵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

  1942年,任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副主任。

  1943年1月,任第五军军长。

  1945年冬,驻防昆明,下令镇压学生运动,称为“一二一事件“。

  1947年9月,第五军整编成第五师,任整编第五师师长。1948年春,以整编第五师为基础扩编成整编第五军,任整编第五军军长。

  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10月,任第二兵团司令官。

  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中被解放军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突围时被击毙,年47岁。

  1949年1月19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二级上将,发褒扬令明令褒扬,并追赠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事迹

  南京保卫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邱清泉于11月随教导总队移驻南京,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驻守于中山门与中华门一线,12月12日日军攻入中华门,部队撤退时被困在南京乡间,期间还曾被日军师团征服劳役,但未被发觉其身份。

  1938年逃出后,任由陆军装甲兵团扩编而成的第200师副师长。5月,日军进攻徐州,第200师之一部编组为突击军第一纵队,由邱清泉任司令,该部为机械化纵队,被编入第一战区司令部,抵兰封对抗沿陇海铁路进攻之日本陆军第14师团。9月调郑州,复率机械化纵队参与信阳之役。

  昆仑关战役

  1938年10月,第200师将战车部队交由第五军(军长俞济时未到任,副军长、代军长杜聿明)并纳入其编制,此时第五军下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新编第22师(以下简称新22师),第77师,不久77师改隶73军,调入原属8军的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邱清泉此时担任新22师师长,负责组训新兵,并修订步兵班教范(后推行全军)。

  1939年11月,日军登陆广东钦防,欲切断中国与越南之国际交通线,并于12月4日攻占昆仑关,柳州、桂林告急。

  12月16日,第5军在军长杜聿明率领下发动反攻。邱清泉原本奉命移防长沙,突然接到命令增援昆仑关。邱清泉用兵神速,接到命令后,迅速率兵掉头南下,于当日开赴战区,抢先于敌到达昆仑关以南的五塘,接着果断奇袭日军,占领六塘,截断日军退路,为中国军队取得昆仑关大捷打下了伏笔。日军在五塘受困后,被迫从台湾抽调精锐部队向五塘增援。邱清泉将计就计,以一团兵力与敌正面周旋,诱敌深入,主力埋伏两旁高山。

  12月19日,日军进占五塘,扑向六塘。邱清泉在工兵专业和装甲作战方面的优势得到体现。当夜,命工兵炸毁五塘、六塘之间的大桥,中国军队从附近高地向下攻击如泰山压卵,四塘、六塘的伏兵前后夹击如排山倒海,地雷不时在日军中引爆,邱清泉的装甲部队则开足马力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如砍瓜切菜。新22师奉命迂回昆仑关,于12月20日切断昆仑关的交通线。

  12月31日,第5军攻下昆仑关,并于1940年1月18日换防之前都在昆仑关周边高地与日军激战。是役,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阵亡,两个步兵联队与一个炮兵大队被歼灭,联队长亦阵亡,日军数千人毙命,车辆、轻重武器损失无数。日军不得不承认:“在此地带之上,蒋军比任何方面空前英勇,值得我军表示敬意”。

  战后,邱清泉获颁四等宝鼎勋章,升任5军副军长,也因在此战中之勇猛表现,获得“邱疯子”的绰号。邱也认为这是他平生最畅快淋漓的一仗,意气风发之余,赋诗道:“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天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滇西缅北战役

  1940年,邱清泉调委员长侍从室参议,1941年任军训部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1942年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第七分校副主任,升中将,调新编第1军军长,旋于1943年1月改任第5军军长。时值第5军远征缅甸大败而还,体力极差,士气低落,邱清泉提出“养兵重于训练”的训练方针,先重点恢复官兵体力,增强体质,然后分批轮训营以下军官,讲授美国军事教育训练方法,很快使5军焕然一新。

  1943年底,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北。1944年8月,第5军第200师与部份军部直属部队奉派前往滇西龙陵参战,归第11集团军节制,邱清泉亦前往督战。同年9月上旬,邱清泉奉派200师增援龙陵,负责切断缅滇公路上龙陵、芒市两地日军之间的联系。为达到第5军“扬威于国际”的目的,邱亲自飞临前线观察敌情。为减轻军队兵力损伤,邱清泉建设采取“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的策略,以水火当兵。消息传出,龙陵城日军未战先乱。10月19日,中国军队乘机发动第三次反攻,邱清泉亲自督战,先出奇兵迂回滇缅公路,断绝日军退路,将公路上的日军切成数断,使其不能呼应。龙陵日军见归路被断,只好弃城逃跑。10月,第200师切断龙陵交通线,助国军于1944年11月3日收复龙陵。此后,邱清泉挥师沿滇缅公路推进,一路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最终打通滇缅公路。11月攻占畹町周边要地,助第2军于11月20日收复畹町。之后第5军驻守昆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龙陵之役是邱清泉平生又一次得意之作。战后,邱清泉及时总结了这次作战的经验教训,在《龙陵是怎样攻下的》一文中提出了“火力重于兵力”,“补给重于作战,补给是战斗力的源泉”等观点。

  解放战争时期

  苏中战役

  1946年7月,苏中战役打响,邱清泉奉命率领第5军进攻淮南解放区。华东解放军为避敌锋芒,主动撤离淮南。邱清泉得以轻松占领几座城池。同年8月下旬,定陶战役打响,国民党重兵围攻晋冀鲁豫解放军,邱清泉奉命由东面围攻解放军。晋冀鲁豫解放军司令员刘伯承集中兵力对付西面之敌,邱清泉部又得以占领一些城镇。从此,邱清泉得意扬扬地宣称:解放军逢五(第5军)不战。甚至在《赠本军立功诸将士》一诗中骄狂写道:“从来王业归汉有,岂可江山与贼分。众多狐鼠遁逃外,河朔家家望五军。”

  豫东战役

  1948年6-7月,豫东战役打响,解放军先攻占历史名城开封,继而又作为诱饵扔给邱清泉。邱清泉不知是计,果然抛开友军,贸然进占开封空城,致使友军区寿年兵团被歼、黄百韬兵团被围困,邱清泉却在开封城内彷徨观望。蒋介石大骂邱清泉“与友军相处,不解围,不互救,殊堪痛恨!”邱清泉只好冒死救出黄百韬兵团以赎罪。战后,为了对付刘伯承,邱清泉还专门总结了《战胜刘伯承之秘决》,分发部队,指导部队作战。可惜他这一套还没用上,就因在豫东战役中因为坐视区寿年兵团被歼,受到上司的训斥,气愤之余,借奔丧之机请假回家守孝。

  邱清泉解甲归田后不久,蒋介石为笼络邱清泉继续为其卖命,又将第5军扩编为第2兵团,命令邱清泉为代理司令,不久升任司令。邱清泉接到命令后,如同被打了一针兴奋剂,当即重返沙场,扬言道:“我与共匪拼命去。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起,邱清泉兵团辖第五、十二、七十、七十四等军,于11月初集结于徐州以西黄口、砀山一带。人民解放军在徐州以东之碾庄地区围歼黄百韬第七兵团,蒋介石指令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去救援。邱率七个师东援,被“围点打援”的解放军强大兵力阻击,十一天只走出三十里,至黄百韬兵团已被全歼之时,邱还在碾庄以外四十余里。此时,碾庄以东陇海路两侧和津浦路徐蚌段两侧先后解放,宿县也已于16日升起红旗,徐州、蚌埠已成孤点,刚被蒋介石调来增援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又被围于双堆集。

  战陨毙命

  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军向陈官庄、青龙集地区发起总攻,邱清泉兵团随同杜聿明集团被全部歼灭。邱清泉在1月10日凌晨逃往张庙堂的途中被击毙。

  所获荣誉

  邱清泉因昆仑关之役与滇西战役而获颁四等与三等宝鼎勋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与解放军作战时,亦于1947年获国民党四等云麾勋章。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7月颁褒扬令。

  人物轶事

  与邓锡侯斗狗

  邱清泉从德国留学回来,带回两条喜爱的德国牧羊犬。后来他得知四川军阀邓锡侯很喜爱养狗,家里养了很多条重庆犬(川东猎犬)。邱清泉非要让自己的牧羊犬与邓锡侯的重庆犬打一架,结果,邱清泉的两条牧羊犬不敌,一死一伤。

  家庭成员

  父邱箴灿(1867年-1938年),母余氏。

  1920年,与同乡黄氏结婚,育有1子。

  1929年,与叶蕤君小姐结婚,生3子2女。

  两位邱夫人与4子2女均在大陆解放前抵达台湾。

  人物著作

  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建军从论》等一系列军事著作,现均传世。

  除了军事著作,邱清泉也留下了一些诗作,摘列如下:

  1、《昆仑关》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

  天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

  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

  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2、《哭母》

  海天遥望落霞红,机杼声消井臼空。

  常为远游违左右,徒劳征战转西东。

  寒霜肃杀悲慈竹,冷雨凄凉泣古桐;

  纵有俸钱多十万,承欢无路哭秋风。

  3、《秋夜守制》

  更泽危坐对寒釭,怕听空庭雨打窗。

  蜡烛烧残肠欲断,拼将秋泪落双双。

  帘卷潇湘夜欲沉,愁肠敲断五更砧。

  秋风吹入丝丝雨,似共劳人泪下襟。

  3、《滇南有感》

  万里云山北望频,南天立马一劳人。

  邑多衰落伤农圃,路有饥寒耻重臣。

  生意哀怜驱嬴马,道心消逝伴朱轮。

  烟村残野夕阳处,枉自风光画样新。

  4、《孤臣》

  安论经纬起斯民,终为浮云蔽日频;

  独仰云山遥万里,常挥涕泪泣孤臣。

  人物纪念

  1950年,入祀台湾忠烈祠。

  1951年,复颁褒忠状。

  1961年,台中装甲兵训练基地改名为“清泉岗基地”以纪念将军。

  1966年3月20日,台中公馆机场改名为“清泉岗机场”,以纪念邱清泉上将。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7-13 15:56: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卢汉:【前方流血后方流汗,血汗交凝史册昭焕】

下一篇:罗卓英:【民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