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藩(1897年7月12日-1968年6月12日)字卫之,本籍贵州盘县人(城关镇),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美术教育者。曾于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担任台湾当局立法机构院长。张道藩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上数人高中进士。他自幼发奋读书,十分刻苦努力,小学毕业后到天津一个族叔家里。
人物经历
1916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9年底西渡英国,凭着一身才气,于1921年入伦敦大学学院美术部就读。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1922年冬在伦敦加入中国国民党。次年为国民党伦敦支部负责人。此次来德国旅行,听说徐悲鸿也在柏林,便急匆匆地前来拜访这位艺术上的同道。后进英国维多利亚公园学校、克乃佛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巴黎最高美术学院深造。
留学期间,张道藩结识了陈立夫等人, 在认识陈立夫不久,张道藩即加入国民党,并终身与陈保持着密切联系。1926年2月,张道藩与一位名叫苏珊的法国姑娘结婚,收养一女。
张道藩加入国民党后,逐渐成为CC系骨干人物。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贵州省党务指导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1930.4-1930.10.18),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常务次长,中央执行委员,内政部常务次长,“国民大会”选举事务副总干事,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校务主任,教育长,中央宣传部长,海外部长,第一届“立法委员”。长期从事官办文化教育事业,参与控制国民党文宣与党务系统。
1932年与叶楚伧等成立中国文艺社。1934年组织公余联欢社话剧团。翌年创办国立戏剧学校,兼任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副主委。
1938年于武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又兼任教育部教科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电影企业公司董事长,南京市文化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中央训练团民间艺术训练班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年组织成立“国际文化合作协会”。
1946年,张道藩母亲逝世,他回乡料理丧事,他将夫人苏珊安排在云南曲靖(距盘县120多公里)住下,只身一人回家。在治丧期间,遍访亲朋好友、地方名宿,声明不收丧礼,对推辞不掉的亲朋丧礼金,在离开时亲自造册,全部捐献给了学校作教育之资。他母亲出殡那天,所过之处路人皆馈赠一人两个月饼。
赴台后,于1950年奉派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参与策划推动国民党改造工作,继任CC系首领。创设“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兼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华日报》董事长。
1952年10月当选“台湾立法部门”院长,主持院务近10年。不时支持CC“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问政,制衡陈诚“内阁”,多次遭院内团派“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攻讦。
1956年4月19日,奉蒋介石之命,以“台湾立法部门”院长身份访问日本,并参拜靖国神社。
1961年因电力加价案而辞职。1965年任“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会副董事长暨文艺创作奖审议委员会召集人。
1968年6月病逝。号称“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家”。
人物履历
(档案来源:南开学报档案)
南开中学肄业(1919年)
英国伦敦大学美术部思乃德学院毕业(1924年)法国国立最高美术专科学院毕业(1926年)
中国国民党驻伦敦总支部评议部部长(1923年-1926年6月)
中国国民党广州省党部党务指导委员(1926年6月-1928年)
(国民政府)广东省政府农工厅秘书(1926年6月-1928年)
中国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党务指导委员(1926年11月-1928年)
中国国民党组织部秘书(1928年-1931年)
(国民政府)南京市政府秘书长(1928年1月-1930年)
青岛大学教务长(1930年8月-1932年)
(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委员(1930年12月-)
(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930年12月-)
中国国民党组织部副部长(1931年6月14日-1931年12月29日)
中国文艺社发起人(1932年)
中国国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1931年12月29日-)
(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1932年12月7日-1936年4月8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11月-)
中央电影事业委员会委员(1933年4月-)
国立戏剧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35年-1936年)
国立戏剧学校创办人(1935年)
中国国民党文化事业计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35年12月7日-)
(国民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1936年2月12日-1938年1月14日)
中国国民党社会部副部长(1938年4月8日-1940年)
(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用书编辑委会主任委员(1938年6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1938年1月14日-1939年8月18日)
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1939年9月-1940年8月)
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1940年8月-1941年)
中国国民党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1941年1月6日-1949年7月28日)
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部长(1942年12月7日-1943年10月4日)
中国国民党海外部部长(1943年10月4日-1944年11月20日)
中国国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1944年7月10日-)
中央电影企业公司董事长(1946年6月-)
(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6年-1947年)
台湾当局立法机构(第一届)委员(1948年1月-1968年6月12日)
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创办人(1950年)
“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1950年-1968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26日-1952年10月9日)
中华日报董事长(1950年1月-1968年)
台湾立法部门(第四任)院长(1952年3月17日-1961年2月24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指导小组委员(1956年11月28日-1957年10月26日)
1956年台湾立法部门院长张道藩参拜日本靖国神社
中国国民党宣传工作指导小组委员(1957年4月29日-1957年10月26日)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1965年-1968年)
文艺创作奖助审议委员会召集人(1965年-1968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68年6月12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57年10月26日-1968年6月12日)
个人著作
张道藩不但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著名政治人物,而且也是民国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 ,著有《近代欧洲绘画》、《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三民主义文艺论》等。
晚年,张道藩在台北写过一本回忆录《酸甜苦辣的回味》,其中一首题画诗有“红云出岫非有意,落叶归根实有情”的诗句,表现了他对故乡的难舍之情。
贵州入狱
1926年,张道藩在广州国民政府农工厅任秘书、代厅长。同年底由陈果夫推荐,偕黔籍人士李益之、黄宇人、商文立回贵州指导筹办国民党党务。张道藩是贵州省党务指导员,商、黄、李三人则是党务筹备员。1927年1月到达贵阳。张道藩等人常出入于贵阳各学校,遭到贵州军阀、省长周西成的猜忌。
四人与周西成洽商组党事宜连报不谐,于是四人商议对策,张、商二人在上层社会人士中游说,谨慎行事;李、黄二人则在下层社会中策动组织工厂工人、学校师生反对军阀的罢工罢课,两者并行。李益之的表兄罗宗英时在周西成军中任军需官,在李益之等人的影响下,联络军中有识之士,相机行事;张道藩则活动担任贵阳电报局任局长的亲戚余志明,活动担任贵阳发电厂厂长、贵州大定人、曾留日攻读机械土木工程的陈樵荪,在电厂工人中进行组织和宣传活动。李益之、黄宇人、吴桂贞等还分头到贵阳电厂、贵阳女师、贵阳高中、省立农校等处,向部分师生员工,宣传国民革命打倒地方军阀的主张。四人还分别投书外县志趣相投的亲友,启示北伐革命之理,指出历史发展之趋势,以便筹组国民党组织。广州国民党代表的活动,从贵阳向外县开展,加之北伐战争的迅速推进,贵州很快地掀起了一场反对贵州地方军阀周西成的地下运动。
适逢贵阳南门外兵工厂失火,周西成借口张道藩等人与这件事有关,勒令他们交出与广州、南京联系所用的密电码,遭拒绝后将道藩,李益之逮捕入狱,严刑拷讯。后张道藩经国民党元老平刚保释出狱后于9月逃离贵阳,经广州、香港回到上海。1935年张道藩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成剧本《密电码》,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成电影。
压制学潮
1930年6月,杨振声以及聘请的青大教授到职。青岛大学向全国招生,有400余人报考,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经审核录取150余人,山东省籍占80%,其他省籍占15%,青岛本地占5%。
青岛大学7月份后正式开课,张道藩以负责的精神辅佐杨振声,确立了青岛大学的运转机制。1930年11月,青岛大学甄别大一新生的考试中,张道藩在审核中发现不少学生使用假文凭报考,按学校规定勒令离校,引起一部分学生的不满。
1930年12月4日,青大部分学生发起反甄别罢课活动。学生分成两派,一派成立护校团,拥护学校决定,反对罢课学生停课。一派罢课成立纠察队,反对学校当局处罚“假文凭报考”。两派在楼梯发生争执,教务长张道藩打电话调来警察保安队包围校舍。
学校当局布告开除闹学潮的学生,被除名者38人,罢课失败。据梁实秋称,对这次学潮的压制,张道藩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警察不敢捉人时,是张道藩给警察壮胆”。梁实秋对校长杨振声的处境表示同情,写信给徐志摩说,“事变之来如疾风暴雨,其衷心苦闷可以想见”。
12月9日,青大召开校务会议,会上决定校务会议每星期四下午举行,公推张道藩、赵太侔和杜光埙起草校务会议规则;并规定“每年九月二十日为本校成立纪念日”。
12月,张道藩辞去青岛大学教务长职,调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8-14 16:31: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陈树人:【誓雪国耻】
下一篇:蒋作宾:【捍卫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