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恒(1890-1961),男,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近现代医学巨星。毕业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专擅外科。
个人简介
刘瑞恒(1890-1961),男,字月如,直隶南宫人。他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堂,1906年未毕业即送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读书。他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是中国首位哈佛医学博士。
个人生平
刘瑞恒(1890-1961),原籍天津,字月如。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回国后任教于上海哈佛医专,不久转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院长,兼协和医院院长;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常务处长、部长,创立中央医院、中央卫生实验院,兼任两院院长,并任禁烟委员会委员长等职,还协助成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九一八事变后主持抗战卫生勤务工作。日本投降后,任善后救济总署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61年病逝于美国。
个人履历
刘瑞恒于1909年获哈佛大学理学士学位后,专攻医学6年,1915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1915年返国任上海哈佛医学校教授;1918年被北平协和医学院聘为外科教授;1920-1921年赴美进修,专攻癌症外科。回国后,他任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华人院长和中华医学会会长。1924年,通州某乡村新生儿频繁死亡,时任协和医院院长的刘瑞恒派人调查,发现原因仅是产后破伤风所致,他对医院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卫生教育培训,便解决了这一难题。该事件深深触动了他。刘瑞恒认为,医学应该为更广大的民众服务,因此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外科本行,转而从事公共卫生事业。次年,他与协和公共卫生教授美国人兰安生(J.B.Grant)一道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创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河。刘瑞恒对协和医院学生影响最深的是鼓励他们学成后为祖国服务,而不是趋向于私人开业。因此,那个时期由协和医院出身而专心医学研究或服务医疗卫生机关者很多。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后改卫生署)于南京成立。中国政府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便以此为开端,刘瑞恒历任卫生部(署)次长、部长、署长,兼禁烟委员会委员长,兴建中央医院兼任院长,负责与国际联盟技术合作设立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一身兼卫生行政、技术及医疗三个最高机构之首长。1932年,他奉命成立军医总监部,并担任总监,兼陆军军医学校校长。由于医疗卫生工作大规模开展,需要专门人才,刘瑞恒认为推进和提高医学教育是公共卫生建设的根本,建议并成立了国立牙医专科学校、中央护士学校、中央助产学校、中央大学医学院及卫生教育系、中央卫生人员训练所等。
1938年,他辞卸部、署职务,赴港从事医药器材之筹备运济工作,在香港建立协和医药公司;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任善后救济总署卫生委员会主委;1949年去台湾协助发展医学教育;1959年因病赴美就医;1961年在纽约圣路加医院逝世,享年71岁。
为梁启超手术
1926年3月,梁启超因不明原因的便血住进了协和医院。按诊断的流程,依次排除泌尿系统中尿道、膀胱、输尿管病变的可能性后,判断病变部位在肾脏。医院对其双肾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发现肾脏排泄功能左侧强于右侧,而且左侧尿液“其清如水”,右侧排泄物则带血。至此,医生将病变部位锁定为右肾,并采用了在当时来说最先进的X光透视法,发现右肾有一个樱桃大小的阴影。医院多位专家认为:这个阴影应该是肿瘤,这是导致梁启超尿血的原因。由于肾脏肿瘤极少有良性,而恶性肿瘤不仅会引起血尿,更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医院建议切除右肾。手术由医院院长、外科专家刘瑞恒主刀,一名美国医生做助手。右肾顺利切除。
然而,争议也由此开始。首先,术后经病理检查,显示阴影部分非癌症。并且梁启超做了手术后血尿症并未根除,此后反复发作,而且每次严重劳累后都会加重,直到1929年去世时也未能痊愈。
由于手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梁启超的家人及学生难免不满,指责医院“腰子切了,病没有割”。倒是身为患者的梁启超,对此颇为大度,亲自于1926年6月2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为医院和医生辩解:“右肾是否一定该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但是那三次诊断的时候,我不过受局部迷药,神智依然清楚,所以诊查的结果,我是逐层逐层看得很明白的。据那时的看法罪在右肾,断无可疑。后来回想,或者他‘罪不该死’,或者‘罚不当其罪’也未可知,当时是否可以‘刀下留人’,除了专门家,很难知道。但是右肾有毛病,大概无可疑,说是医生孟浪,我觉得冤枉。”
此后,争议愈演愈烈,70年后更传出了“协和医院给梁启超手术时候弄错了左右,误切好肾保留了坏肾”之说,流传甚广。为平息争论,2006年,协和医院展出了当年梁启超的病历,以澄清误割右肾之说。2015年,资深出版人李昕结合多方调研和文献,发表了《梁启超与协和医院的“百年公案”》一文,才逐渐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4-02-25 09:12: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沈家彝:【士在江湖道更尊】
下一篇:郭沫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