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国接受飞行训练
邢海帆,原名邢文卓,1916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凉水乡。1939年7月13日,考入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成为第12期学员。
邢海帆学习飞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一期学员,原本应于1938年元旦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报到,接受由陆军代训的入伍生训练。因南京失陷,学校迁至南昌,邢海帆等人遂至南昌报到。但入校不到两个月,由于战事逼近,学校再次西迁,训练被迫中断。11月,才正式在四川成都恢复办学,邢海帆等学员被安排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5期。这样,前后接受了一年半的训练(正常训练只需要半年),于1939年6月毕业,经各项考试和体检合格后,于次月到昆明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正式接受飞行训练。
1941年2月10日,邢海帆所在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第12期共计103人正式毕业。此时,他们却面临困境。原来,在1940年夏秋之季,侵华日军将最新研制的零式战斗机投放到中国战场,中日空军经过几次较量后,中国空军使用的苏制战斗机全面败下阵来,被迫采取避战策略。同时,苏联与日本于当年的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中国空军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由于没有可与日本空军抗衡的作战飞机,邢海帆等人毕业后,也只能滞留在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无法分配至作战部队,参与对日作战。
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Lend -LeaseAct),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经中美两国政府磋商,美国决定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并提供各类飞机,以重建中国空军。
为此,邢海帆所在的第12期学员,被全部派往美国接受培训。
10月,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学员,从昆明乘飞机至香港,然后坐海轮到菲律宾。在菲律宾停留一周左右,直航至夏威夷,再由夏威夷抵达美国旧金山。第二批接受培训的学员,于11月底从昆明出发,于12月1日乘美国的克鲁兹邮轮由菲律宾前往美国。在海上航行途中,突然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当地时间12月7日)的消息,为防止日军舰艇或飞机的攻击,轮船被迫改变航线,朝澳洲方向航行。在大洋中航行了一周,至16日左右又接到通知,重新驶向夏威夷的珍珠港。20日,轮船抵达港口。在完成补给任务,并搭乘部分在珍珠港事件中受伤的美国官兵后,轮船再次启程,终于在24日抵达美国旧金山。上岸后,全体受训人员立即被受训学校接往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
受训学员首先集中在亚利桑那州的威廉斯军用机场(WilliamsField)接受飞行前学科训练,课程包括气象学、空气动力学、飞机构造学、飞行学、发动机学、兵器学、通信学等。此外,还安排了专人教大家学习日常的英语会话。上课时,均有中国的翻译官对美国教官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现场翻译。
学科完毕后,学员被转移至雷鸟机场(ThunderBird)初级飞行学校,接受初级班飞行训练。这所学校在战前是一所训练民航机驾驶员的民间学校,后与政府签约,代为训练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初级飞行使用的教练机为PT-17,初级飞行学校的教练机全部由政府提供,教官则从民间召募而来。
初级飞行训练结束后,学员进入马拉纳(Marana)中级飞行学校受训。中级飞行训练使用Vulttee中级教练机,其科目与初级差不多,仅多了编队飞行、夜间飞行、长途飞行、仪器飞行等。
中级飞行训练结束后,根据个人的志愿和领队的考量,将学员分为两组,一组学习轰炸机,一组学习战斗机。轰炸机组回到威廉斯基地继续接受训练,战斗机组则送往路克基地(LukeField)进行训练。
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靠近墨西哥,远离美国的发达地区,一夜之间,城市里突然出现了上百名东方人面孔,自然引起当地人和媒体的好奇。美国著名杂志《生活》甚至在1942年5月4日这一天,专门报道了中国空军在美国受训的情况。邢海帆的同学郑兆民(1944年7月在对日作战中阵亡),还上了这一期杂志的封面。
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一共派出1242名学员赴美接受飞行训练,其中,有10余名学员在训练时因飞行事故而殉职。由于美军实行非常苛刻的淘汰制度,这些学员中,仅有384人顺利毕业成为飞行员,他们经印度回国参战。
邢海帆等人在美国完成飞行训练后,先至迈阿密,再到巴西乘船,经过大西洋、地中海、中东到达印度,时间大约在1942年11月。此时,中国空军军官学校为了躲避日机的轰炸,已将初级飞行训练班迁至印度腊河。邢海帆由于飞行技术优秀,被留在印度腊河的训练基地担任教官,培训新入校的学员。
转赴作战部队出击武汉
1944年4月,中美空军混合团总指挥部从广西桂林转移至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后迁至重庆白市驿机场办公。此时,驻防重庆的中国空军实力大增。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11大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第1大队、第3大队,均将兵力集中于重庆及周边地区。面临日益强大的中美空军,日本空军被迫采取守势,不再深入我大后方内地进行轰炸。 中国空军的主要任务也由从前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其作战方式也由从前的对日空中作战为主,转变为对日本空军基地、交通运输线及陆军阵地打击为主。
虽然作战方式发生了改变,但高密度的出击任务,也造成作战人员伤亡率居高不下,使得前方急需飞行技术优秀的作战人员。听到这个消息,一直渴望上前线的邢海帆跃跃欲试。经申请后,他被调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第28中队担任分队长。1944年秋天,邢海帆从印度回国,来到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所在地——梁山机场。
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下辖第7、第8、第28、第32中队,4个中队于这年5月在梁山机场短暂集中后,立即按各自担负的任务,被安排驻防不同的机场。其中,大队部仍设在梁山机场,第7、第8两个中队主要驻防地也为梁山机场。第28中队则进驻湖北的恩施机场,第32中队进驻湖北的老河口机场以及陕西的汉中、西安、安康机场。
从现有文字资料记载来看,邢海帆第一次参加对日作战的时间是1944年11月17日。这一天,第3大队集中第7、第8、第28、第32中队的15架作战飞机前往长沙,目标是寻找在长江和湘江上航行的日军运输船队,并予以打击。此次行动,由第7中队的中方队长叶望飞负责指挥,同行的中方飞行员有阳永光、邢海帆、刘超、萧连民、刘敏堂、刘博文等人,其余8架战机则由美方飞行员驾驶。
当我机群临近长沙时,发现江边停放的日军汽油筒,叶望飞立即下令8架美机和萧连民、刘博文驾机俯冲下去,将其摧毁。 他则率领阳永光、邢海帆、刘超、刘敏堂驾驶战机在高空担任掩护任务,以防止日机偷袭。
紧接着,我机群在湘江的江面上再次发现目标——一艘日军的汽轮,于是将其击沉。飞过长沙时,在南边又发现30多艘日军运送物资的木船。叶望飞一声令下,我机轮番俯冲下去攻击。很快,这些木船被打燃下沉。
19日,邢海帆再次随叶望飞出征,同行的还有刘敬堂、刘超、董汝泉、刘博文、郭汝霖等人。此次任务主要是为轰炸机护航,轰炸汉口至长沙铁路、公路和水路沿线的日军运输队伍。这场战斗下来,一共击毁日军的7辆卡车、1个火车头、9艘运送物资的帆船和多处兵营。
到1944年底,中美空军已成功地夺回大后方的制空权。日本侵华空军因彻底失去在空中与中美空军抗衡的能力,被迫将在华中地区的空军力量收缩集结在武汉附近的几个机场内。掌握日空军这一动向后,中美空军随即将主攻目标锁定,准备展开攻击。
1945年1月5日,邢海帆所在的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出动P-40战斗机23架、P-51战斗机5架,从湖北老河口机场起飞,袭击武汉的王家墩、徐家棚、南湖3个日军机场。担任攻击任务的我军战机每架携带两捆(6枚)带降落伞的炸弹,这种炸弹便于低空投掷,专门用来破坏飞机和杀伤地面人员。由于我方已对上述3个机场进行了空中照相,并展开周密部署,故而每位参战飞行员对作战任务和目标了如指掌。
邢海帆率领分队攻击的目标为徐家棚机场。当他们临近机场上空时,发现停机线上整齐地排列着20多架盖着蒙布的日军轰炸机。目睹此景,邢海帆兴奋地大叫起来,命令僚机作好战斗准备。同时,他将机上的瞄准光环对准最近的1架日机,果断扣动扳机,6挺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齐发,日机顿时冒烟起火。紧接着,邢海帆又将瞄准光环移向较远的1架日机,又是一阵猛射,日机同样冒烟着火。随后,邢海帆一按电钮,将两捆降落伞炸弹投下,只见炸弹的白点沿着停机线散布开来,爆炸的浓烟滚滚而上。
此次出击,我空军摧毁地面日军飞机多架,炸毁机库4栋,并在空中击落日机数架。我方损失飞机3架,飞行员宁世荣、陈华薰阵亡,1名美籍飞行员跳伞,人安机毁。
次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再次出动P-40、P-51战斗机24架,袭击日军机场。这一次,邢海帆攻击的目标是武昌的南湖机场。在空中,他一面用机枪进行扫射,一面将降落伞炸弹投向隐蔽日机的机堡群,并击毁2架日机。由于多次进出日军的对空防御火网,邢海帆的战机竟中弹14发。此次出击,我空军击毁地面日机10余架,在空中击落日机1架。
1月14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又出动P-40、P-51战斗机22架,对上述目标进行轰炸、扫射。在空战中,我方击落日机7架,击伤2架。此外,击毁地面日机5架,击伤11架。我方有P-51战斗机3架、P-40战斗机1架未能返航。邢海帆在这次作战行动中担任掩护任务,未遭遇日机。
经过这几次成功打击,驻防武汉地区的日空军主力基本上被中美空军歼灭。
1945年8月15日,《中国的空军》杂志第86期专门登载了邢文卓(即邢海帆)发表的文章《空军第三大队捣毁武汉敌巢记》。他向人们讲述中国空军成功袭击武汉敌空军基地的过程,也让当时的人们记住了这位抗日空战英雄的名字。
远征上海击落日机
1945年4月,邢海帆所在的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参加了远征上海的作战行动。多年以后,他忆及当时的心情,激动地说:“大队在早上七点起飞,迎着东方的朝阳向上海进发,仰望祖国美丽的蓝天,俯视长江中下游的千里沃野,祖国的锦绣河 山,历历在目,一种还我河山、洗雪国耻的心情,油然而起。”
这次作战任务的起因,还得从这年3月26日说起。美军在付出牺牲6821人的沉重代价后,占领了日军重兵把守的硫磺岛。次日,美军开始实施代号为“饥饿战役”的航空布雷行动,对日本从海上进行彻底封锁。此时,侵华日军将在中国大陆上的空军主力集中于上海、南京一带各机场,不断起飞轰炸机和“神风”攻击队的飞机,攻击美军舰队,企图阻止美军向日本本土靠近。为了配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行动,中美空军决定远袭上海、南京等日军的航空基地,解除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4月1日,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出动40余架P-51“野马”战斗机,加挂副油箱,于7点整从陕西安康基地起飞,长途奔袭上海各机场。当我机群飞经武汉、南京侧边时,发现有少数日机在远处盘旋,却不敢靠近我机群。因其未形成直接威胁,我机群除予以密切监视警戒外,仍按预定航行方向前进。
邢海帆所在编队攻击的目标是上海江湾机场,另一个编队攻击的目标则是上海大场机场。此时,日军万万没想到中美空军居然远袭上海,机场上的飞机还在照常起飞和降落。
我空军却是有备而来。邢海帆跟随阳永光队长作为第一攻击队,率先向江湾机场俯冲下去,同时将1架正在跑道上强行起飞的日机打中,令其当场着火坠地。紧接着各攻击队依次向敌机场发起攻击,机场上到处是被打燃的飞机、汽车、建筑物。此时,阳永光队长又发现了新的目标,他分别用中英文呼叫道:“大家好好看看机场边上那些机堡里,都藏着飞机和车辆。”经他提醒,中美飞行员兴奋不已,纷纷向机堡发动攻击。突然间,一位美国飞行员又在大叫:“朋友们,快到机场西北角这边来,这里有很多机堡,里面都有东西。”很快,8架P-51战斗机闻声而去,机堡里隐蔽的飞机和一些存储的油弹,很快被打中并起火燃烧,爆炸声不绝于耳。
任务完成后,我机群顺利返航。
第二天、第三天,邢海帆又连续随部队出击上海,途中未遭遇日机的任何阻拦。此时的日本空军,已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23 16:17: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顽强抗战的中国空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