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代意外死亡的黄埔1期生
2024-07-09 09:58:53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早期的黄埔军校,大门口有着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真的有这么一幅对联,抑或这只是早期黄埔师生中间流传的一个相互激励的口号,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就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一样。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全国各地不少离经叛道、胆大妄为之徒已经陆续行往此处了,尤其是南方的年轻人;因为一来周边各省信息通畅交通便利,二来东南诸省素有南下粤港闯荡的传统。而对于北方人来说,第一消息闭塞路途遥远,第二奉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的居多,知道广州大元帅府的人少。那时的广州,是造反之地,是革命之地,而真的不是升官发财之地。

  对于某些同样不贪生怕死的黄埔1期生来说,进入斯门,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没有倒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而是因为种种突发的、意外的原因,就早早去世了……

  以下是在1930年代意外死亡的黄埔1期生们,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以死亡时间排序:

  黄埔1期生中的意外死亡者(四):肖洪(1900-1931),别号:翼青,湖南嘉禾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华民国中央军校管理部主任,少将军衔。

  肖洪的父亲从事农业,家庭经济中等。

  肖洪于本县城南高等小学及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公立商业学校;毕业后曾任本县高等小学教员。后来到北京,入北京法政大学经济科、北京戏剧专门学校肄业。在北京学习期间,曾参加俄罗斯研究会及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活动。

  中央军校战术研究班毕业。

  1924年春,由北京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李大钊、谭熙鸿、石瑛保荐,肖洪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1队学习。

  1925年起,肖洪随部参加两次东征作战和北伐战争,历任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干事、编纂股长,入伍生团连长、营长;

  1927年,肖洪随军校迁往南京,历任中央军校管理处上校处长,管理部少将主任。

  1931年春,肖洪被暗杀身亡,年31岁。

  肖洪是黄埔1期生中最早获得将军衔的毕业生之一,几乎一直在中央军校任职,并在管理部少将主任任上被人暗杀了,是被谁暗杀的?为什么?

  黄埔1期生中的意外死亡者(五):李正华(1902-1931年7月30日),湖南酃县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第18军军官教导大队大队长,少将军衔。

  李正华之父名李荣辉,母张氏,妻陈氏;祖辈务农,家庭经济中等。

  李正华于酃县第三队西乡八合围高等小学、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毕业。

  1924年1月2日,由王祺(建国湘军总司令部参议)、邹永成(湖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李正华加入国民党。

  1924年春,由谢晋、刘况(均为湖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李正华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3队学习。11月,军校毕业。

  1925年2月,李正华随部参加第一次东征作战。10月,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任东征军第2纵队(纵队长李济深)侦察队长。

  1926年1月,李正华任黄埔军校第4期入伍生部训练员。7月,随部参加北伐战争。11月,东路北伐军进入漳州后,李正华任东路北伐军漳州后勤司令部参谋长。

  1928年,李正华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2师第4团副团长。7月后,任第10师第30旅补充团团长,第10师第28旅第55团团长,第10师第30旅少将旅长。

  193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10师番号撤销,李正华改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军官教导大队少将大队长。

  1931年7月30日,李正华在江西省东固因车祸遇难,年29岁。

  黄埔1期生中的意外死亡者(六):萧乾(1901-1935),字:坤和,福建汀州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0师师长,中将军衔。

  萧乾早年曾任职于汀州工艺传习所。

  1920年,萧乾来到广州,进入粤军入学兵营;毕业后,曾任粤军第1师第3团中士、上士、司务长、排长等职。

  1923年,萧乾入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

  1924年,萧乾与杜从戎、伍诚仁、陈武、徐敦荣等同学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3队(队长金佛庄),兼任分队长(班长)。5月15日,由邓演达、金佛庄介绍,萧乾加入中国国民党。11月,军校毕业后历任军职。

  1926年,萧乾任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步兵第1团(团长张治中)第2营第5连连长。10月,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毕业,萧乾出任国民革命军第21师司令部副官处长(师长严重)。当年的第21师人才济济:陈诚任第21师第63团团长,周至柔任团附,袁守谦任师司令部经理处长。

  1927年,萧乾出任福建省保安处处长。

  1928年7月,蒋介石建立国民革命军第11师,由投向蒋介石的福建周荫人旧部与警卫司令陈诚部合并而成,曹万顺出任师长,陈诚任副师长。同年冬,国民革命军第11师第62团团长陈又新入陆军大学深造,初由中校团附李守维暂代团长职务,后由萧乾继任第62团团长,关麟征任第61团团长,冯圣法任第63团团长,霍揆彰任第64团团长,皆为黄埔军校第1期同学中的佼佼者。

  1929年1月,萧乾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1师特别党部执行委员。6月,陈诚亲信、时任第11师参谋长的罗卓英,联合在第11师任旅长的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生李默庵和任团长的萧乾和关麟征,撵走曹万顺,并向上级推荐陈诚任师长。从此,萧乾成为陈诚的土木系(第11师、第18军)重要干部之一。

  1930年,萧乾随第11师参加中原大战。杞县之役,该师第31旅旅长李默庵(黄埔1期)肾囊中弹,身负重伤;由吴良琛升任第11师参谋长兼代第31旅旅长,萧乾升任第11师第31旅副旅长兼第61团团长,所遗第62团团长由方靖(黄埔4期)继任。10月,萧乾率部攻占河南郑州,颇有战功,旋升任第31旅少将旅长。战后,萧乾因患肋膜炎住院治疗,由张鼎铭(黄埔1期)继任第31旅旅长。

  1931年夏,萧乾病愈,回任第31旅旅长,率部入赣剿共。

  1932年2月,萧乾率部驰援赣州,击败共军,解赣州之围。5月19日,国民政府任命萧乾为国民革命军第11师副师长,1期同学黄维为该师第31旅旅长,莫与硕(黄埔2期)为第32旅旅长。

  1933年春,萧乾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1师第四任师长,为黄埔军校毕业生担任第11师师长之第一人。他率部参加了江西第四次围剿之役,隶属于中路军(总指挥陈诚)第1纵队(指挥官罗卓英)。2月下旬,第1纵队第52师(师长李明)、第59师(师长陈时骥)南下驰援,欲解南丰之围,行抵蛟湖、霍源时,分别遭受共军伏击,损失惨重,师长李明阵亡,陈时骥被俘。中路军于是调整部署,将第3纵队第5师、第9师(师长李延年,黄埔1期)拨归第1纵队指挥,继续南下,寻求共军主力决战。3月20日,国民革命军第11师越过东陂南进,进抵草苔岗,发觉共军集结,指挥官罗卓英乃指示萧乾,立即后撤至东陂,与东陂的第9师合力反击共军。但萧乾以下雨,与共军太近、夜间撤退会造成混乱有损士气为由,坚持不后撤,决定留在原地与共军决战。21日,第11师遭共军全力围攻,伤亡惨重,损失约三分之二,残部向北撤退,萧乾与第32旅旅长莫与硕(被处决的“天子门生”——黄埔2期(之五、之六))负伤,团长孙嘉傅(黄埔3期)、曾孝纯(黄埔3期)阵亡。战后,萧乾获准赴后方养伤,第11师师长由罗卓英兼代。7月,第11师第32旅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7师,傅仲芳(黄埔高教班4期)任师长。12月,萧乾被免去第11师师长职务,由同学黄维继任。

  1934年2月17日,萧乾出任福建省保安处副处长(处长陈仪),晋升中将军衔。

  1935年1月29日,萧乾被免福建省保安处副处长,由赵南继任;萧乾改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0师师长。3月,部队移防时,萧乾乘船落水而逝,年34岁。

  本应该在抗日战争中再立新功的黄埔战将,就这样憋屈地溺水而亡了。

  黄埔1期生中的意外死亡者(七):蒋孝先(1900-1936),字:昭卿,号:啸剑,浙江奉化溪口人,蒋中正的堂侄孙,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参兼第3组组长,少将军衔。

  蒋孝先是蒋中正堂兄蒋谨藩(谱名蒋周益)之孙,父亲蒋正寅,称蒋介石为族叔公,早年毕业于甬江师范学堂,回到奉化后以教书为业,曾在奉化鲒埼乡担任教师,后在镇海县立中学任教。

  1924年春,蒋孝先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1队学习。军校毕业后,蒋孝先任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排长,随部参加了两次东征作战,因在惠州之役中作战勇敢,升任连长。

  1926年,蒋孝先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经湖南、湖北诸战役,在攻克汀泗桥后,因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营长。

  1928年7月,蒋孝先随部驻军北平,任宪兵第1团第1营营长。

  1930年,蒋孝先赴日本考察宪兵制度,同年秋回国后,任宪兵第3团上校团长,宪兵考选委员。

  1933年,蒋孝先任北平宪兵司令部副司令,辖中央宪兵第3、4团。

  1935年,蒋孝先从北平回到南京,担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高参兼第3组组长。

  天地良心,蒋孝先是黄埔1期中晋升将军较晚的毕业生之一,大概是因为校长家的亲戚,需要避嫌吧。网上不少胡言乱语说蒋孝先“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少将,就是因为他是蒋校长的侄孙,纯属一派胡言!不用跟别人比较,且看本文中的其他三位将军吧,哪一个不是在1930年之前就取得少将军衔的!而蒋孝先作为蒋校长的亲戚,恰恰是比众多同学落后五、六年才晋升少将的。

  1936年10月,蒋孝先获授陆军少将衔。12月4日,蒋孝先跟随族叔公蒋中正赴西安,作为蒋中正的主要警卫人员,入驻西安城外的临潼华清池五间厅。12月12日,在“西安事变”中,蒋孝先被东北军官佐、骊山捉蒋的卫2营营长孙铭九枪杀,年36岁。

  国民政府追赠蒋孝先陆军中将衔。

  在大陆,蒋孝先以镇压学生运动和西安事件中被杀而著名,对于他的死,也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而说法不一。前面所说的被孙铭九枪杀,是第一种说法。

  另外一种说法是:

  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许,张学良部队开赴临潼兵谏蒋中正,遭蒋中正侍从室警卫抵抗。蒋孝先率先进入蒋中正卧室,报告兵变,蒋中正大吃一惊,蒋孝先遂与蒋孝镇(蒋中正另一族侄孙,时任侍从室内务副官)一起搀扶护送蒋中正摸黑撤离驻地,上了附近的骊山。张学良的东北军包围骊山搜山。蒋孝先被首先发现,蒋孝镇被随后发现,被盘问蒋中正去向。蒋孝先为人倔强耿直,拒不交代,而蒋孝镇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似要透露蒋中正藏身之处。蒋孝先见机不妙,厉声阻止蒋孝镇,此举激怒了一旁的东北军,遂遭枪杀。

  最不靠谱的说法是最不靠谱的人说的:

  比如蒋中正的结拜兄弟兼政敌冯玉祥,是这样描写的:就在这个时候,蒋的侄子宪兵第三团团长蒋孝先,从西南向临潼来,走到半路上被士兵们把他截住,问他:“你是不是蒋孝先?”蒋孝先说:“是的。”士兵们说:“你在北平、天津杀了成千成万的爱国青年,今天应当要你的命。”拉下车来就枪决了。

  在冯玉祥笔下,哗变中的东北军士兵充满了“正义感”,用现在的话叫做“满满的正能量”。但是,我却对那个信息不发达、识字率偏低的时代,远在大西北的士兵们如此关注同样偏僻的北平(当时的首都是南京)所发生的一切如此了如指掌深表怀疑;对一枪不发就放弃了东北大好河山的这些士兵此时此刻却忽然凭空生出了为平、津两地的爱国青年“报仇雪恨”的念头不以为然。

  当然,反蒋的人大多持此说法不足为奇,比如汪日章在其《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对事变经过的叙述与此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蒋孝先被拦截后试图跳车逃跑、然而却没能逃开而被捕并被枪决的情节,但同样指出东北军击毙蒋孝先的原因“据说”是“他在北平任宪兵司令时作恶多端”。

  还有第四种说法,最为详尽,至于可信度嘛,读者诸君自己判断:

  1936年12月11日深夜,张学良卫2营营长孙铭九从西安到十里铺下令:“赶快集合部队,到临潼华清池扣蒋中正。”东北军卫队2营代理营长商同昌立即集合了部队,但因为两辆大汽车夜间怕冻坏水箱,把水箱水放掉了,一时找不到水,部队上了车,车却无法开动,孙铭九便带第7连先走了。商同昌和司机找来水,装满水箱,带第8连后行。就在这个当儿,从西安方面开来一辆小汽车,因为大汽车和部队挡住了路,只得停下。商同昌上前一看,里边除了司机还坐着两个人。商同昌问:“你们是哪里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干什么?”中间一个人说:“我是宪兵第3团团长蒋孝先,奉蒋委员长命令,到临潼有要紧事。这一位是蒋和昌(蒋中正的侄儿,时任侍从室会计)。”即掏出一张名片送给商同昌,上边印着两个头衔:一行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卫长,一行是宪兵第3团团长。商同昌看了以后说:“对不起,蒋团长!我们也是奉蒋委员长命令到临潼有紧要事,车马上就开。”商同昌同蒋孝先说话以后就把营政治指导员张××找来,商同昌告诉张指导员说:“这车上坐的是蒋孝先,你带两个士兵坐在蒋的车上,别让他跑了,跟着我的车后边走,扣完蒋中正再处理他。”商同昌又领着张指导员和两个手枪兵向蒋孝先说:“蒋团长,我们人多,车坐不下,叫三个人坐在你的车上。”这时,蒋孝先和蒋和昌面如土色,一声也没有吭。张指导员叫卫兵缴了他们的枪,以后就上了车。这时大汽车已上好水,商同昌乘兵车先行,张指导员押着蒋孝先后边跟着走。

  商同昌到华清池时,孙铭九带着第7连王协一部已经冲进大门,正和蒋中正的卫士、宪兵交战,商同昌即加入了扣蒋的战斗。战斗结束时,商同昌问张指导员:“蒋孝先在哪里?”张指导员说:“你们加入战斗以后,因子弹乱飞,我们下汽车在山坡下隐蔽,蒋孝先突然拔脚逃跑,我把他抓了回来,看见105师师长刘多荃师长和另外几个人,我们问怎么办?刘多荃师长说,把蒋孝先交给他们,我把蒋孝先交给他们以后,他们就把他打死在小花园里了。

  按照这种说法,“西安事变”事发时,族侄孙蒋孝先将军并不在族叔公蒋介石委员长身边,倒是跟最后一种说法有相似之处:

  西安事变头天晚上,杨虎城为来陕西的党国军政要员举行晚宴。宴会在西安城内新城大楼举行,蒋孝先应邀赴宴。宴会结束后,蒋孝先赴易俗社(戏院)观看西秦戏,戏后又与友人打牌,当晚没有回蒋中正驻地——临潼华清池。1936年12月12日,蒋孝先与蒋和畅(蒋中正另一侄孙,时任侍从室会计)一同搭车返回临潼驻地。途中被守路的张学良东北军拦下盘问。蒋孝先其实已经错过西安事变,根本不知道张学良东北军已经兵变,二话不说报出自己姓名。因为蒋孝先先前曾任北平宪兵副司令,负责整顿北平驻军军纪军容,曾与东北军有冲突,在东北军中较有影响,引起东北军记恨。此时自爆姓名,遂被东北军强行拉下车,当即枪毙。同车的蒋和畅,身着便服,见势不妙,谎报自己是过路商人,因生意顺路搭车,得以幸免。

  总之,“西安事变”之后,蒋孝先的家属将其尸骨运回家乡,葬于奉化溪口镇西北飞凤山的脚下。对于蒋孝先在“西安事变”中被杀一事,张学良说:“我曾送了一笔钱为他作佛事,超度蒋孝先之亡魂。”

  蒋孝先的死亡,我不知道应该把他列在何处,所以放在此处算作意外死亡,这也是张学良的意思,所以他厚恤其家属以表示疚悼之忱。

  蒋孝先原配夫人袁静芝,后娶陆氏;长子蒋友仑早逝,次子蒋友文,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教授,三子蒋友宁;长女蒋天英,次女蒋继蕙,三女蒋燕忆,四女蒋乃安。

  据说这位袁静芝夫人,亦是女中豪杰一枚。她曾经在雪窦山两次试图刺杀张学良,以图报丈夫之仇,奈何均没有成功,反而被当场捉获。不过那时的张学良已在“监视居住”期,身边的人都知道她是蒋孝先夫人,谁也没敢动她,只能上报。蒋介石得知袁静芝行刺张学良的事情后,为了安顿袁静芝,在上海买了一幢楼,让袁静芝离开奉化定居上海。1949年后,袁静芝随女儿生活,后移居宁波,曾为宁波市政协委员。

  此为后话,按下不表。

责任编辑:吴盈盈 最后更新:2024-07-09 10:10: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出师未捷身先死—— 1920年代意外死亡的黄埔1期生

下一篇:出师未捷身先死—— 1940年代意外死亡的黄埔1期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