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1期生们(之三十一-三十三)
2024-07-17 10:59:01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早期的黄埔军校,大门口有着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真的有这么一幅对联,抑或这只是早期黄埔师生中间流传的一个相互激励的口号,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就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一样。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全国各地不少离经叛道、胆大妄为之徒已经陆续行往此处了,尤其是南方的年轻人;因为一来周边各省信息通畅交通便利,二来东南诸省素有南下粤港闯荡的传统。而对于北方人来说,第一消息闭塞路途遥远,第二奉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的居多,知道广州大元帅府的人少。那时的广州,是造反之地,是革命之地,而真的不是升官发财之地。

  对于某些同样不贪生怕死的黄埔1期生来说,进入斯门,可谓“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他们因为身体的原因(当然也有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和环境等诸因素的原因),有的未出校门、有的刚刚毕业、还有的风头正健时,就早早病故了……

  以下是在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1期生们,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以死亡时间排序:

  黄埔1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三十一):丁炳权(1897-1940年1月25日),字:御伯,湖北云梦县朱祠后丁村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97师长,中将军衔。

  1924年春,丁炳权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作战以及与杨希闵、刘振寰的战斗。

  1926年,丁炳权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北伐军占领武昌后,丁炳权奉令回到家乡云梦,组织别动军配合北伐军作战,任总指挥。后别动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补充营,又改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第1营,丁炳权任营长。不久,该营扩编为警备第3团,丁炳权任团长,率部参加龙潭战役。后调任国民革命军第22师第66团上校团长。

  1928年,丁炳权率部参加二次北伐作战。年底,进入陆军大学第1期深造。在校期间,先后出任郑州军事特派员、襄河剿匪司令。

  1932年8月,陆军大学肄业后,丁炳权任湖北省保安处参谋长。

  1934年,丁炳权升任湖北省保安处处长,并任鄂东清剿指挥官、湖北省保安副司令等职,率部参加围剿中共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丁炳权调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97师中将师长,第8军编入第9战区序列后,丁炳权兼任长沙警备司令,担任长沙铁路段护路事。

  1938年6月,丁炳权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驻守阳新的燕厦、龙港、慈口、辛潭铺一带。在与日军激战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官兵英勇抗敌,给日军以重创,掩护了粤汉铁路北段中国军队的撤退。11月,第197师奉调鄂南通山,丁炳权兼任鄂南游击区指挥官,以九宫山为据点,与日军转战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带的湖北四新、大冶、鄂城、通山及江西瑞昌、武宁等地对日军作战,激战百余次,毙敌2300多人。

  1939年3月,日军第11军的四个师团十多万兵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发动南昌战役,丁炳权率部参战。第197师的具体作战任务是在长江南岸到瑞昌、阳新之间实施游击战,伺机消灭日军的小股部队,截断日军进攻南昌的水路补给线。22日19时,战斗打响,丁炳权率部向日军发起进攻,激战至24日午后,日军撤退,丁炳权师收复西崇山、洞口源刘及马鞍山。25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和战车掩护步兵向洞口源刘、马鞍山的一九七师阵地狂攻,丁炳权指挥全师官兵顽强地抗击敌人,毙敌三百多人。午后3时,日军调动六架飞机和十余门大炮向一九七师阵地猛轰,敌战车、步兵、骑兵相配合多方位进攻,丁师长率部拼命抵抗,激战至晚上9点,一九七师伤亡严重,阵地几乎全部被毁。26日至29日,丁部虽有十几次的进攻,但伤亡很大。28日后,南昌、武宁相继失守。丁炳权奉命率部绕袭日军后方,实施游击战,阻截日军的交通和补给。4月22日,第九战区发起反攻南昌的战役。丁炳权率师先后攻克通山、葛店、鄂城、金井等日军据点。同时破坏赣北鄂东南公路多处,使日军车辆无法通行。5月,日军对鄂南地区进行扫荡,第197师在平江截击逃敌,缴获日寇大量弹药辎重,击毙日军数百人。这期间,丁炳权率部与敌军激战十余个昼夜没有休息,时值酷暑炎热,中暑病倒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导致病情日渐加重。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及同事劝他到后方就医,丁炳权表示:“国难当头,作为一个军人,应坚守岗位,拼死御敌。”

  1939年,丁炳权率部与敌军激战十余昼夜,时值酷暑炎热,丁中暑病倒仍坚持指挥战斗。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及同事劝丁炳权去后方就医,他表示:“国难当头,作为一个军人,应坚守岗位,拼死御敌。”

  1940年1月25日,丁炳权在江西武宁中暑病故,年43岁。

  丁炳权一生廉洁,死时遗物仅有铜镇纸一对,上镌“努力东方民族解放,促进世界人类平等”。

  丁炳权去世后,蒋校长在“南岳会议”上为丁炳权师记杀敌一等功,发奖金六万元。

  1940年11月30日,国民政府对丁炳权予以明令褒扬。

  黄埔1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三十二):刘鸿勋(1898-1940),别号:子勤,陕西城固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西北战时干训团第4团第6学员大队大队长,少将军衔。

  刘鸿勋之父经商,家境富裕。

  1918年,刘鸿勋高级县立小学毕业。

  1919年,刘鸿勋赴武昌文宇中学学习。

  1923年,刘鸿勋转入上海化工工业专门学校学习,肄业。

  1924年,由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筹备处保荐,刘鸿勋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4队学习。军校毕业后,刘鸿勋历任军校教导团第2团排长、连长、营长,随部参加了二次东征作战,以及与广州商团和杨希闵、刘振寰部的战斗。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刘鸿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补充第4团上校团长,在龙潭战役中负重伤。后任中央军校第1师补充旅少将旅长,率部围剿中共鄂豫皖苏区和追击红4方面军的作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鸿勋任西北军第196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西北战时干部训练团第4团第6学员总队少将总队长,曾率部在陕西潼关、河南灵宝等地与日军作战。

  1940年春,刘鸿勋于西安病逝,年42岁。

  黄埔1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三十三):冯士英(1902-1940),又名:世英,四川渠县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第18军新编师副师长,少将军衔。

  冯家从事农业,经济中等,每月收利两千元。

  冯士英县立高等小学校、上海浦东初级中学、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毕业。

  1918年8月,由罗平安、成卓(均系国民党渠县党部执行委员)介绍,冯士英加入国民党。

  1924年春,冯士英来到广州,由谢持(四川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及刘其渊(四川省国民党临时党部执委)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3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作战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师排长、连长。

  1927年后,冯士英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7补充团营长,第1军第22师第1团上校团长,补充旅少将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士英任第18军新编师少将副师长,随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诸役。

  1939年7月,冯士英获授陆军少将军衔。

  1940年秋,冯士英病逝,年38岁。

责任编辑:吴盈盈 最后更新:2024-07-17 11:19: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30年代病故的黄埔1期生们(之三十)

下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1期生们(之三十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