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本是同根生——中原大战阵亡的黄埔1期生
2024-07-26 09:44:08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张学良除去了北京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归顺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北伐过程中,部分地方军事势力自愿或被迫投靠南方国民政府,被直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3、4集团军。北伐完成后,中国国民党大多在各地组建政治分会,而地方势力则掌控当地军事、人事、行政、财政大权,常与中央发生冲突,形同唐朝藩镇割据。中央对各省份影响力不大,不但无法介入各种事务,只能以谈判调停纠纷,甚至还必须支付预算给不受号令、独立自主的各地军队;全国军费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实际军费甚至是国家预算的两倍以上,加上各地军队之间征用民众人力、物力互相征战,深深威胁人民的生活、中央的地位以及国家的经济。

(北伐军进入北平城)

  早在1928年6月,蒋介石就提议中央设“裁兵善后委员会”,并屡次发电给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等地方大佬征求意见,以期协调一致,实施裁兵。1928年7月2日,何应钦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报告编遣计划,提到全国的国民革命军共有84个军、272个师,总编制人数在220万人以上,全年军费8亿元,而当时全国财政收入仅4.5亿元,缺额差距极大。7月,蒋介石发表整军意见及裁兵方案,并决定由第1集团军率先裁编,从我做起。蒋介石最初的构想是将全国军队缩编为80个师、120万人,军费降低至国家预算的60%。

  1929年1月1日,“国军编遣委员会”成立,商讨国军编遣、减低军费支出计划。依据德国顾问的建议,蒋介石决定推动“军队中央化”,计划将当时中国近300个师、220万人以上的军队,大幅减并至50个师、80万人,军费预算缩减至全国税收的40%,其中属于中央体系的第1集团军改编为20个师,其余集团军各编为为10个师。除了各集团军外,全国编制20万人的宪兵队伍,用于维持地方治安。由于裁军将大幅削弱各地方实力,遂引起各派系的疑虑,使得各军事派系之间的关系开始紧张,地方实力派如阎锡山、冯玉祥、与桂系李宗仁等不满军队被削,过去赖以为生的军权,等同被变相削弱,于是开始进行反南京国民政府的活动。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1929年3月,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先和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决裂,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一方面拉拢桂系部队,另一方面诉诸武力,结果桂系溃败,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于6月出走海外。5月,冯玉祥与蒋介石发生冲突,冯玉祥自任西北路救国军总司令,但其部下韩复榘、石友三则表示支持中央政府,冯玉祥不得不于6月出走太原,被阎锡山软禁。11月,李宗仁等桂系连同汪精卫通电反蒋。12月,唐生智、张发奎通电拥护汪精卫及阎锡山,在北平另立中央。

  1930年2月,阎锡山与蒋介石双方电报往复多时,时称“电报战”。阎锡山要求二人一起下野,由汪精卫领导改组扩大会议,并实行全体党员投票决定党的政策,以示公平。蒋介石表示愿意辞职,可以让位与阎锡山,但不同意汪精卫继承大统。最后,蒋介石特意赠送给阎锡山1250万现洋,阎锡山见钱眼开,表示愿意拥护中央,却避口不谈拥护蒋介石。17日,蒋介石向全国军队发布文告称“若割据称兵,胁制中央,擅改法令,破坏纪律,实为内乱”。2月21日,改组派王乐平被暗杀,引发反蒋各派的反对和抗议。2月23日,在阎锡山的主导下,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何键、韩复榘、石友三、杨虎城等45名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实行“全体党员总投票”,以建立“统一的党”。24日,汪精卫致电阎锡山,赞扬阎锡山的贡献,并赞同“党员公投法”,以解决三全大会和编遣军队引发的争端。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张学良,汪精卫)

  3月1日,改组派在北平、南京、广州等19个省市的支部和海外支部通电,攻击蒋介石,称“蒋逆不弃,则革命之势力益被其摧残。深望全国同胞全党同志,一致奋起,共同除贼”。当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全体会议,决议开除汪精卫党籍。3月15日,原第2、第3及第4集团军的57名将领,派代表赴太原商讨反蒋事宜,列举蒋介石六宗罪行,共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李宗仁、冯玉祥及张学良为副总司令。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及李宗仁分别在太原、潼关、桂平宣布就职,石友三再度倒戈,加入反中央行列,而张学良并未表态。4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通缉阎锡山。

  5月,蒋介石誓师讨伐阎锡山、冯玉祥,并前往济南,慰勉韩复榘。5月11日,中央军发起总攻击,大战揭开序幕。

  一句话概括:中原大战就是1930年5月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在中国河南、山东、安徽等省进行的一场混战,主要起因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以后,各派系因军力编遣肇生不满,加上党内左派汪精卫联合西山会议派及地方实力派张发奎兴风作浪,所发起的挑战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战,中共党史习惯称之为蒋阎冯李战争。

(李宗仁,蒋介石,白崇禧)

  中原大战的战场大致分为南北两方面:北方主战场在河南,副战场在山东,分别沿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三条铁路线进行;南方战场主要在湖南的岳州、长沙一带,沿湘江进行。参战的反蒋军有五个方面军60余万人,其中西北军和晋军是主力。桂军李宗仁指挥的第1方面军,由广西出兵湖南,北进武汉;西北军冯玉祥指挥第2方面军,由郑州地区沿陇海铁路、平汉铁路东取徐州,并防守许昌以北地区,与桂系在武汉会师;晋军阎锡山指挥第3方面军,由河北沿津浦铁路南下进攻济南,尔后与冯玉祥部会攻徐州,进兵南京;“摇摆将军”石友三指挥第4方面军,由新乡东进,主攻济宁、兖州,配合阎锡山部会攻济南;河南樊钟秀部为第8方面军,集结临颍地区。反蒋军还联络了东北、四川、湖南等地方势力参加讨蒋,另外拟定东北军为第5方面军,内定湖南何键部及四川刘文辉部分别为第6、第7方面军。

  蒋介石方面,按德国顾问格奥尔格·魏泽尔中将制定的作战计划,在分析多方优劣后,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先攻击较弱的晋军,以解除夹击之胁。蒋介石调集70余万人马编成四个军团,亲任总司令,令韩复榘指挥第1军团,在黄河南岸津浦路,防守山东禹城地区,阻击阎部南下;中央军刘峙(黄埔教官)指挥第2军团,集结于徐州、砀山、宿县等地;何成濬指挥第3军团,集结于漯河地区;陈调元指挥预备军团,集结于济宁、菏泽地区。

  战争一开始,缺乏重装备的中央军主动在陇海铁路发动进攻,并在豫东马牧集与坚守严密防御工事阵地的万选才第12军发生激战。西北军援军陆续投入增援,蒋介石命令刘峙率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3师、教导第1师、第11师兵分三路攻击。第1师代师长徐庭瑶以自告奋勇的第9连连长张灵甫(黄埔4期)为先锋,亲自突袭攻下工事险固的塞城谢集,接连攻占郑村、民权;中央军一路猛攻,抢下归德等重要据点,刘峙军团由徐州沿陇海铁路西进,5月16日,攻占商丘,严重威胁开封,冯玉祥部退守兰封、杞县一线。

  平汉方面,何成濬在平汉铁路北上发动猛攻,阻止西北军主力跟晋军会师。中央军势如破竹,击溃西北军战线,让许昌为之动摇,大有与陇海中央军会师河南之势。反蒋联军中,以西北军战力最强,拥有全中国战力最强、数量最多的骑兵军和铁甲车队,以善筑高大的垒楼、挖掘深长壕沟的野战防御工事闻名,让严重缺乏自动武器及重火力的中央军难以应付。5月底,西北军孙良诚、吉鸿昌于陇海铁路正面击败陈诚(黄埔教官)。5月22日,反蒋联军主力进入兰考地区布防。

(何成濬)

  冯玉祥重新调整部署,分四路反攻,激战旬余,刘峙部退至定陶、曹县、民权地区。西北军的铁甲车队,让中央军损失惨重。为了对付铁甲车,徐庭瑶下令在火车中山号上装上大铁钩,亲自上火车高速向铁甲车撞击,火车遭西北军炮火击中翻覆出轨,徐庭瑶受重伤,由胡宗南(黄埔1期)代理第1师师长。双方僵持不下,惨烈鏖战超过一个月,在民权、野鸡岗一带相互僵持,拉锯战超过三个月以上。

  5月16日,何成濬部进攻樊钟秀部,向许昌进逼,但在西北军的重压下,何成濬部溃退。5月31日,西北军第2方面军骑兵集团司令郑大章率千余骑兵奇袭中央军后方的归德机场,烧毁飞机12架,俘虏飞行员和地勤50余人,并进攻附近的朱集车站。郑大章遭到顽强抵抗后,认为车站有重兵把守,自动离去。实际当时车站守军只有200余人,蒋介石的指挥列车就停在此站,而且是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如果郑大章坚持进攻,历史或许将就此改写。

(蒋介石总司令)

  6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飞机队在许昌前线偶遇西北军樊钟秀于战场指挥,便抓准时机向樊钟秀与其随行人员发动空袭,樊钟秀被炸成重伤,隔日伤重不治阵亡。作为冯玉祥麾下优秀的野战指挥官,樊钟秀的阵亡对西北军的平汉线战事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西北军攻势放缓,使得何成濬的第3军团得以喘息,并继续与西北军进行消耗战。6月13日,何成濬部退守漯河,并在漯河成功重组部队,与西北军展开阵地战。在平汉铁路线,中央军攻势压制了西北军调来支援的主力精锐,冯玉祥被迫回到前线亲自坐镇指挥。

  另一方面,晋军由傅作义指挥,于5月下旬沿津浦铁路进攻德州,迫使韩复榘部向南撤退;在石友三部的配合下,晋军于6月25日攻克济南,6月27日进至泰安、曲阜。晋军在中央军主力西调时,奇袭兵力较少的山东,以数百门重炮打击缺乏炮兵的中央军,并遣派别动队从东阿偷袭,主力强渡黄河,进占德州、东明等地,拥护中央的韩复榘部与马鸿逵部败退。但晋军却也未能给伤亡惨重的西北军提供援助,西北军随后渐转守势。

(何应钦与蒋介石)

  在南方战场,5月下旬,李宗仁指挥所部由广西分三路入湘,5月27日占衡阳,6月8日攻占长沙、岳阳。蒋介石令粤军蒋光鼐率三个师夺取衡阳,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令何键率部由湘西反攻长沙,李宗仁部再夺衡阳受挫。蒋介石调动第11军(后来的第19路军)进攻桂系,加上滇军响应南京国民政府号令,自云贵等地出兵进军桂系根据地广西,腹背受敌的广西军队只好草草收兵,于7月初撤回广西根据地防御。

  除了桂系部队,根据地在福建省北部的地方实力派卢兴邦也呼应反蒋,于1930年6月7日指挥国民革命军第52师向福州发起攻势,被驻扎在福建的国民革命军第56师(师长刘和鼎)击退。失败后的卢兴邦随即向南京政府投降,并送还了在1930年1月时掳走的福建省政府委员和福州水上公安局局长。南京国民政府取消了国民革命军第52师的番号,将部队减编为四个团编制的福建省防军第3旅,卢兴邦被降职为该旅旅长。

(蒋介石与胡宗南)

  回过头来再说西北军:在开封,西北军修筑高垒深壕,密布鹿砦,击退了中央军张治中(黄埔教官)率领的教导第2师的攻击,并与晋军联合包围了中央军。7月,蒋介石亲赴前线督战。阎锡山发动的曲阜包围战与中央军激烈攻守,陇海线中央军胡宗南奉令率第1师北上增援,西北军在陇海线大筑防御工事,与中央军进入僵持状态。蒋介石显然没有接受朱集车站的教训,坚持在前线的柳河车站指挥车里坐镇指挥,稳固中央军战线。

  7月,湖南战事结束后,蒋介石决定自山东津浦线展开反攻,中央军自青岛登陆增援韩复榘。8月初,晋军全线溃败,阎锡山为挽回劣势,出重金收买冯玉祥,支援武器补给,请求西北军进攻徐州。

  然而,在郑州附近与中央军对抗的西北军此时已成强弩之末,冯玉祥决定搏命发动最后一击。精锐尽出的西北军攻势猛烈,一度攻下归德等地,双方伤亡在20万人以上。西北军攻势仍被蒋鼎文部(黄埔教官)挡下,筋疲力尽的西北军攻势受创,无法得到同样溃退的晋军支持,结果西北军战败。蒋介石调动三个军加三个师进行反攻,至8月15日,相继攻占曲阜、泰安、济南,晋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山东。

(蒋鼎文与蒋介石)

  蒋介石决定不渡过黄河追击晋军,而转调主力集中于平汉铁路及陇海铁路,对西北军发动最后攻击。津浦铁路战事结束后,中央军转向陇海铁路,分三路向郑州发起进攻。8月底到9月初,向西北军发动总攻。9月6日,中央军全面攻击郑州,兵分十八路突破迂回西北军阵地,胡宗南第1师深入敌后,截断了西北军后路。9月10日,蒋介石亲征,一日内击溃民权战线正面主阵地的西北军主力。至10月6日,中央军攻占兰封、开封、郑州等地,冯玉祥部退守郑州外围。因阎锡山部撤退,洛阳失守,西北军全面溃败,一路逃出河南,转入晋南。

  西北军主力溃败后,善变的石友三败逃河北,宣布中立;西北军猛将庞炳勋被冯玉祥留下断后,部队死伤惨重,投诚蒋介石,并协助中央军夜袭西北军张自忠部,让中央军得以轻松长驱直入华北;冯玉祥则在亲兵护送下只身逃至山西。川军、滇军面对此状,也纷纷表态支持中央,加入追击行列;滇军领袖龙云通电拥护蒋介石,派卢汉、朱旭率军进攻广西,直逼桂系根据地南宁,后因不敌桂军,败退回滇。

(蒋介石与张学良)

  在蒋介石的亲自调度下,中央军攻陷洛阳,截断西北军溃逃后路,战况渐渐明朗,但奉系东北军则一直在隔岸观火。此时此刻双方都在试图拉拢张学良,蒋中正以高官厚禄、让出华北地盘相许,并提供东北军出兵华北的军费(先后汇出500万出兵费,另筹公债1,000万元资助东北财政),争取到了张学良的支持。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发出《巧电》,呼吁大战双方停止内战,随即遭到联军的拒绝。两日后,张学良率东北军数万人进入山海关,攻占北平。

  10月,中央军攻下陕西等地,重兵包围困在山西的残军败将。10月上旬,张学良占领河北,阎锡山部退入山西,张学良趁势大举接收冀东地区,并呼吁停战。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所部被蒋介石、张学良改编,中原大战结束。

  战后,阎锡山由日本人协助出走天津,西北军则被张学良收编接管,反蒋同盟土崩瓦解。张学良以东北军30万人入主华北,势力大增。在这场空前规模的中原大战中,双方共伤亡30余万人,是北伐战争之后,中国最大的内战,战事蔓延冀、鲁、豫、陕、鄂、湘、桂等省,各方投入兵力超过130万。中原大战的后果之一,首先是大批优秀军人的伤亡和广大黎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其后果二,是本来准备剿共的军队被多数调出参战,让中国共产党得以喘息发展;其后果三,是东北军发兵入关,接收西北军的华北地盘,造成了山海关关外防务空虚,亦间接成为日后中国东北在“九一八事变”中沦陷于日本关东军之手的原因之一……

  总之,中原大战,是一帮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的高级将领及“黄埔八大金刚”大显身手(张治中除外)和一群初出茅庐的“黄埔毕业生”崭露头角的大好时机,也是一场深刻影响国运的残酷事件。

  黄埔1期生中的中原大战阵亡者(一):侯克圣(1896-1930年6月29日),别号:钦明,江西新淦(今新建)人,共产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第2师第4团团长,少将军衔。

  侯克圣毕业于县立勤修小学,肄业于南昌私立心远中学;毕业于江西省立南昌第二中学和上海南方大学。

  1923年冬,侯克圣来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

  1924年,侯克圣随队并入黄埔军校第1期,编入第6队学习,11月毕业。

  1925年2月1日,侯克圣随部参加第一次东征作战,任军校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营(营长陈继承)排长。4月24日,中山主义学会(孙文主义学会前身)成立,侯克圣积极参加活动。7月,侯克圣升任副连长。10月,侯克圣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攻克惠州后,侯克圣因战功提升为连长,他与其他幸存的同学,与加伦将军在惠州城下合影留念,照片见于《惠州潮》校刊上。

  1926年3月8日,侯克圣调升中央军校第4期军官预备团(团长张与仁)任营政治指导员。7月,随部参加北伐战争,调升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何应钦)第1师(师长王柏龄)第1团(团长王俊)第2营(营长胡宗南、黄埔1期)副营长。9月23日,侯克圣随部参加第一次南昌之战,第1师损失惨重。10月初,侯克圣调升第1军第2师(师长刘峙)辎重营少校营长。此后,又参加第二、三次南昌之战。11月8日,北伐军占领南昌。

(刘峙)

  1927年初,侯克圣随部参加浙江龙游、桐庐之战。3月,随北伐军进军上海、江苏。5月,随部参加渡江北伐之战。8月底,随部参加龙潭大战。9月26日,第1军扩编为三个军,分别由黄埔教官刘峙(黄埔军校第1期生的老师们 ——八大金刚(之四))、顾祝同、钱大钧任第1、第9和第32军军长;侯克圣调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4师(师长卫立煌)第41团中校团附。此时的国民革命军第14师下辖四个团:第40团(团长黄杰,黄埔1期)、第41团(团长楼景越、黄埔1期)、第42团(团长刘汉珍,黄埔1期)和补充团(团长陈兆麟)。

  1928年夏,第二次北伐时,侯克圣任国民革命军第2师(师长顾祝同)第4旅(旅长楼景越)第4团少将团长。

  1929年2月2日,《民国日报》“2师参观团赴徐”一文说,“第2师前为考察第2集团(军)关于训练整理之进行,及补助地方建设之成绩,以备采择起见,曾组织参观团,准备于12日赴豫考察。旋因师长顾祝同晋京,展期缓行。兹悉该参观团准予30日,由第4旅旅长楼景越(《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1930年代病故的黄埔1期生们》(之十七-二十三)),率同侯克圣、赵强华、王敬久、冯剑飞、黄继香(三期)、李维藩(三期)、黄逸生(三期)等,自蚌乘车启程,往开封、郑州、洛阳、巩县等处参观。”16日,“皖北积匪潘亚东就逮”一文说,“皖北泗县,东濒洪泽湖,南临淮河,港汊交错,芦苇丛生,向为土匪出没之处,当地土匪,何止数十股”,潘亚东即是积匪之一。“泗县县长马馨亭,于去年12月间,曾电请准此间第2师师长顾祝同,派遣第4旅第8团第1营营长梅萼(二期),率部会赴泗会司警练痛剿,潘即率众分踞半城、青阳两处。而军警因居民困在圩内,不愿用大炮轰击,以致玉石俱焚。旋经马县长用招抚办法,引其入壳,然后聚而歼之。经几度接洽,潘乃表示投诚,由第2师委潘以补充营长之职,令其率部暂驻长淮卫,听候检阅。所部不足百人,经其从新招募而来之溃兵败卒,居其小半,其余尽是土匪。潘从此一变而为招安之军官,彼以为有马县长为其保障,亦深信不疑,本月7日,潘由长淮卫来蚌,晋谒第2师当局,接洽一切。当地第2师司令部卫士将潘扣留拘押。当日即密令第4旅第7团侯克圣部星夜往长淮卫,将其众迅为解决。(8日)拂晓,侯团将该部团团包围,众匪不及抵抗,被官兵立逼缴械,当场捕获50余名;所缴枪械,数亦如之,闻事先有匪首韩某(潘部下充当军官),率匪10余名携枪逃去。是日将所俘众虎及枪械押解来蚌,尽送至师部,严加看管。”经过军法审判,3月3日上午,潘亚东等七人在蚌埠被枪决。

  3月,蒋桂战争爆发,国民革命军第2师奉命向西进攻武汉,第3师奉命北上驻徐州;第2师第6旅随第3师北上,第3师第9旅随第2师西进。4月2日,中央军进入武汉,桂系部队西撤,第2师师部移驻武昌。10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2师改为两旅六团制,第11、12团编入第2师,顾祝同任师长,黄杰升任副师长,邹文华任参谋长,下辖两个旅:第4旅(旅长楼景越)和第6旅(旅长柏天民);第4旅辖三个团:第7团(团长侯克圣)、第8团(团长赵强华,黄埔2期)、第9团(团长王敬久,黄埔1期);第6旅辖三个团:第10团(团长郑洞国,黄埔1期)、第11团(团长王仲廉,黄埔1期)、第12团(团长钟松,黄埔2期)。

  10月10日,西北军冯玉祥部起兵反蒋,国民革命军第2师奉命由平汉线北上讨逆。15日,第2师与第1师(师长刘峙)、独立第3旅(旅长郑廷珍)合编为第2军,由顾祝同兼任军长,李家鼐任参谋长,与西北军激战于临汝(今汝州)。

  郑洞国在《我的戎马生涯》一书中说:“待我们赶到临汝附近时,敌我双方正在该城周围打得热火朝天,副师长黄杰等都在第一线指挥作战,我这一团人未及休息便奉命投入了战斗。”

  12月,侯克圣奉命率部参加蒋唐战争。

(郑洞国)

  “石友三又在安徽发动反蒋战争,一直进逼到浦口,南京震动。第2师奉命紧急调往南京,拱卫京都。我们到达南京时,石部又已被击退,我们乃循津浦路展开追击,一直到蚌埠才停下来。”

  1930年2月,黄杰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2旅旅长,所遗第2师副师长一职由楼景越兼任;第2师增辖补充团,由朱炳熙(黄埔1期)任团长。4月,第2师补充团与收编的西北军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第23军(军长高桂滋)一部合编为独立旅,由李伯华任旅长,何文鼎(黄埔1期)与朱炳熙分任第1和第2团团长。5月,侯克圣率部参加中原大战。

  郑洞国说:“(11日),我第2师奉命由蚌埠紧急开往徐州,抵徐州后部队未及休息,即会同各友军沿陇海路以北地区向西快速推进。部队开至砀山以西地区时,与沿陇海路向东攻击前进的晋军先头部队遭遇,由此拉开了中原大战的序幕。”

  此后,中央军连克归德、宁陵、睢县等地,第2师迫近民权。6月下旬,第2师对民权县城发起多次攻击,但遭到西北军石友三部阻击,持续多日不下。29日夜,石友三部自东门出击,突破第2师第8团防守阵地,并给第7、9团以重创,随即远遁;战斗中,第9团王敬久团长负伤,第7团侯克圣团长阵亡,年34岁。

(石友三)

  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刘峙第1军关于陇海路正面阵地遭阎冯军阻击转移战场经过报告》一文中说,“(6月)29日,敌以大部向我李坦集之第8团袭击,进迫至铁丝网附近,以手榴弹齐向我守兵轰炸。同时城内民团,亦向我城上守兵射击,我守兵仓卒之措,一时阵线因之动摇,敌遂乘机一拥而入,我第8团不得已,由东门退出,在城外土堤、及距城一里许之小村庄附近,奋死抵御。当以第7团全部及第9团之一部,协同第8团立即反攻,敌以手榴弹、手提机关枪据城顽强抵抗,卒以城高火烈,在敌有效射击之下,不能构筑工事,虽叠次冲锋,迄无进展。是役,第7团团长侯克圣及第9团连长三员均阵亡,排长以下及士兵伤亡无计。”

  又据郑洞国说,“我军进入新阵地不久,尾随而至的晋军即向我各阵地发动猛烈攻击,民权县城一度为敌袭占,以后虽很快被夺回,但一时引起较大的混乱。蒋先生闻讯十分震怒,下令枪毙了防守该城的本师第8团团长。”

  据单栋(时任第2师特务营第2连连长)在《第2师激战陇海线》一文中说,“民权是石友三撤离归德(今商邱)后唯一的主阵地,工事完成后,坐等蒋军进犯。第2师和第3师奉令攻击民权县,并限三天攻克。其第4旅第7团团长侯**(名回忆不起)为攻击部队的前卫,白天配有三五架飞机到民权轰炸。第7团(此处有误,应为第8团)天天拂晓攻击,都无进展……后来蒋介石调集1、2、3、9共四个师的兵力,又增加飞机助战,致使民权城内外,所有掩体的木料都被炸得飞上天空。同时,飞机散发大批传单,限石友三某日上午12时前投诚,不然要把城乡所有房屋和城外全部工事,均予炸毁等。第7(8)团仍任先头攻击部队。就在这次攻击的当天,石友三利用夜幕,以小部队向西门外佯攻。第2师各级指挥人员也都判断,石部从西门突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位于东门的侯团(应为赵团)警戒疏忽。至凌晨2时左右,石部以团为攻击纵队,向侯(赵)团右翼衔接处猛攻。该团抵抗不住,部队往里一缩,石部突围出去,遂又实施反包围,第8(7)团包围起来。混战中第8(7)团团长阵亡,部队伤亡二分之一。石部平平安安离开民权西去,结果损失重大的是蒋军而不是石友三。蒋介石认为民权战役是奇耻大辱。这样多的兵力,以优势的装备放走劣势的石友三,反使第8(7)团遭到重大伤亡,若不严加惩罚,将来战争就无法继续,讨伐阎、冯就会落空。蒋介石在列车上,提笔写了一道命令:第2师第7(8)团团长侯(赵)**、第1营营长高祥华(第8团右翼营长),放纵敌人逃走,以致该师第8(7)团遭到重大伤亡,着即枪决。”(被处决的“天子门生”——黄埔2期(之一))

  侯克圣阵亡后,所遗第7团团长由赵公武(黄埔5期)接任;王敬久负伤后,所遗第9团团长由刘启熊(黄埔2期)接任;赵强华被处决后,所遗第8团团长由陈应龙(黄埔1期)接任。

  侯克圣阵亡后,国民政府追赠侯克圣陆军中将军衔。

  黄埔1期生中的中原大战阵亡者(二):黎曙东(1902-1930年9月19日),字号:明甫,陕西泾阳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补充第2旅参谋长,上校军衔。

  黎曙东家祖辈务农,家境贫困。黎曙东自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曾任本县高等小学教员。

  1924年2月,由直隶天津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韩麟符介绍,黎曙东加入中国国民党。4月,由于右任保荐投考黄埔军校。5月,黎曙东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3队学习。

  1925年,黎曙东随部参加两次东征作战。

  1926年,黎曙东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参谋。

  1928年,黎曙东任南京中央军校第6期步兵第1大队中校大队附、上校副总队长,补充第2旅参谋长。

  1930年9月19日,黎曙东在湖南汨罗县境内作战阵亡,年28岁。

责任编辑:吴盈盈 最后更新:2024-07-26 10:37: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被处决的“天子门生”——黄埔3期(之三)

下一篇:本是同根生——中原大战阵亡的黄埔2期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