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3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四十九-五十四)
2024-07-27 09:14:21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早期的黄埔军校,大门口有着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真的有这么一幅对联,抑或这只是早期黄埔师生中间流传的一个相互激励的口号,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就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一样。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全国各地不少离经叛道、胆大妄为之徒已经陆续行往此处了,尤其是南方的年轻人;因为一来周边各省信息通畅交通便利,二来东南诸省素有南下粤港闯荡的传统。而对于北方人来说,第一消息闭塞路途遥远,第二奉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的居多,知道广州大元帅府的人少。那时的广州,是造反之地,是革命之地,而真的不是升官发财之地。

  对于某些同样不贪生怕死的黄埔3期生来说,进入斯门,可谓“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他们因为身体的原因(当然也有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和环境等诸因素的原因),有的未出校门、有的刚刚毕业、还有的风头正健时,就早早病故了……

  以下是193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们,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以死亡时间排序: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四十九):朱俊(1905-1930),湖南汝城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不详。

  1924年12月,朱俊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

  1925年10月,朱俊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

  1930年12月23日,朱俊在江苏南京病逝,年25岁。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五十):朱云卿(1907-1931年5月22日),原名:朱云,广东梅县城西油箩街人,共产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长,没有军衔。

  朱云卿的父亲朱深渊是私塾教师,母亲彭招妹是搬运工人;朱云卿于本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

  1922年秋,朱云卿随叔父到印尼万隆做工。

  1924年,朱云卿回到广州。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入伍生队受训,参加“青年军人联合会”。

  1925年夏,朱云卿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曾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军事部工作人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朱云卿被中共党组织派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员,韶关北江农军学校主任。11月,首期农军学校开学,朱云卿制订了《培养训练政治觉悟和军事水平较高的农民武装斗争骨干》的办校宗旨,并兼任军事教官。

  1927年3月,朱云卿带领北江农军学校第2期学员,击退了曲江县龙归乡地主武装对农会的袭击。4月下旬,北江地区各县农军千余人集结韶关,成立广东北江农民自卫军北方总指挥部,朱云卿出任参谋长。6月15日,朱云卿率北江农军抵达武汉,任农政训练班主任。9月,朱云卿随部参加湘赣边秋收暴动,随部队上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长余洒度,黄埔2期)第1团(团长陈皓,黄埔1期)参谋长。

  1928年夏,朱云卿出任红4军(军长朱德)第31团团长,取得草坳、龙源口大捷。7月,红4军第31团反击江西吉安永新,朱云卿担任中路行动委员会指挥,围困县城25天后主动撤离。8月下旬,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率第31团留守井冈山,取得黄洋界战斗的胜利。

  1929年1月,朱云卿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4军主力,进入赣南闽西。在大柏地、长岭寨战斗中,朱云卿率第31团承担主攻任务,屡立战功。3月,红4军在长汀整编,朱云卿升任红4军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主持起草并组织实施战役战斗计划。10月,朱云卿随朱德率红4军第1、第2、第3纵队开向东江,协助朱德制订出击东江的作战计划,取得虎头砂、松源、新铺、梅城几个战役的胜利,活捉了国民革命军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12月,朱云卿参加了在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成为毛泽东的支持者。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朱德)在长汀成立,朱云卿任参谋长。8月,红1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在湖南永和成立,朱云卿任参谋长兼第1军团参谋长、红4军参谋长。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项英任代书记和军委主席,毛泽东、朱德为副主席。3月,中革军委任命朱云卿为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总参谋长),年仅24岁的朱云卿成为了红军第一位总参谋长。为了粉碎第二次围剿,红1方面军总部连续于3月7日和17日发出《通令》、《训令》,其中,3月7日的《通令》是朱云卿主持草拟的。此《通令》将赣西南地方武装已组织起来的五个指挥部,进一步划为九个作战区。命令地方武装除在指定地域作战外,均须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这些战术原则在第二次反围剿、以及其后的几次反围剿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1年5月22日,朱云卿在江西吉安东固红军后方医院病逝,年24岁。

  1937年,朱德为朱云卿写了传略。

  1983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将朱云卿列入193名对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

  1990年,大陆出版有《朱云卿传》。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五十一):龙其五(1902-1935),别字:美南,别号:其伍,广东文昌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16旅旅长,少将军衔。

  龙其五幼时在乡塾启蒙,后从会文乡立高等小学毕业。

  1924年12月,龙其五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

  1925年10月,在校期间,龙其五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龙其五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第30团见习官,第11军第25师步兵连排长、连长等职,随部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起,龙其五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营长、团长,率部参加对闽赣红军及根据地的围剿作战,其间还参与了对“福建事变”的第19路军的作战。

  1932年6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李默庵,黄埔1期)第58团上校团长的龙其五率部参加对中共鄂豫皖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作战。8月11日,在攻占冯寿二、冯秀驿作战中受伤。

  1934年,龙其五出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6旅少将旅长,率部驻防福建龙岩地区。

  1935年5月,龙其五获授陆军步兵上校军衔。6月,因染鼠疫,龙其五在福建龙岩病故,年33岁。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五十二):毛挺芳(1904-1936),又名:毛廷芳,原名:毛德生,湖北襄阳人,共产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共中央军委机要科科长,没有军衔。

  1924年12月,毛挺芳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

  1925年10月,在校期间,毛挺芳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毛挺芳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排长、特别大队第三队队长,北伐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毛挺芳随部参加南昌暴动,南下途中战斗负伤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

  1931年,毛挺芳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共(长)汀连(城)县委组织部部长,红1方面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

  1933年,毛挺芳任红军总司令部秘书兼管机要科。

  1934年,毛挺芳任中革军委机要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曾任红军大学政治教员。

  1935年9月,毛挺芳随红军总司令部留在红4方面军,不久因译发朱德拥护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电报被张国秦撤职、关押。

  1936年8月,毛挺芳在西康炉霍(今属四川)病故,年32岁。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五十三):吴淡人(1901-1936),四川威远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4军第104师第1旅副旅长,上校军衔。

  吴淡人进入黄埔军校前已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12月,吴淡人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被推选为黄埔军校第3期中国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

  1925年,在校期间,吴淡人参加孙文主义学会活动。9月13日,被推选为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第三届候补执行委员。10月,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吴淡人考取赴苏联留学资格,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一期学习,并被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指定为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旅莫斯科支部执行委员。

  1927年,回国后,吴淡人随部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特别党部执行委员。

  1929年1月,吴淡人被中央指派为四川省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参加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31年冬,吴淡人在南京参加中华复兴社,任中央干事会上校课长,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独立步兵师政治部主任兼组织科科长,补充团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副官、副组长,南京黄埔同学总会驻南昌办事处副主任兼调查科科长,中华复兴社江西分社副主任等职。

  1935年11月,吴淡人出任国民革命军第44军(军长王缵绪)第104师(师长李家钰)第1旅(旅长李青廷)副旅长。

  1936年3月,吴淡人获授陆军步兵上校军衔。同年冬,吴淡人因病逝世,年35岁。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五十四):曾伯熹(1905-1939),江西兴国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中华民国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少将军衔。

  1924年12月,曾伯熹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

  1925年10月,在校期间,曾伯熹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曾伯熹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32年,曾伯熹出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第11师少将参谋长。

  曾伯熹去世较早,能找到的资料并不多,但这一年有一段佳话不能不提:

  曾伯熹任第18军第11师少将参谋长时,与时任第18军特务营营长的黄埔4期学弟胡琏交好,便做主将自己的妹妹曾广瑜嫁给了后来官至陆军一级上将的胡琏,曾妹妹不但为这位黄埔4期最著名的国军将领连生了三个儿子,更是把自己的堂妹曾广仙也嫁给了胡琏,曾堂妹妹也一口气为胡将军生了五个女儿。据说,两姊妹相处融洽,分工合理:堂妹广仙在前线陪胡将军打仗,堂姐广瑜在家中照料胡将军的儿女,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伯熹任江西浔饶师管区少将司令官,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

  1939年11月,曾伯熹在赣州病逝,年34岁。

  曾伯熹葬于赣州城东天竹山国民革命军第18军烈士墓内。

责任编辑:吴盈盈 最后更新:2024-07-27 09:22: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2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四十七、四十八)

下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五十五-五十八)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