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六十二)
2024-07-27 14:47:18  来源:“大宋讲古”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早期的黄埔军校,大门口有着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真的有这么一幅对联,抑或这只是早期黄埔师生中间流传的一个相互激励的口号,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就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一样。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全国各地不少离经叛道、胆大妄为之徒已经陆续行往此处了,尤其是南方的年轻人;因为一来周边各省信息通畅交通便利,二来东南诸省素有南下粤港闯荡的传统。而对于北方人来说,第一消息闭塞路途遥远,第二奉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的居多,知道广州大元帅府的人少。那时的广州,是造反之地,是革命之地,而真的不是升官发财之地。

  对于某些同样不贪生怕死的黄埔3期生来说,进入斯门,可谓“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他们因为身体的原因(当然也有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和环境等诸因素的原因),有的未出校门、有的刚刚毕业、还有的风头正健时,就早早病故了……

  以下是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们,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以死亡时间排序:

  黄埔3期生中的早期病故者(六十三):王尚志(1906-1947),字:子成,山东昌邑市南逄乡大营村人,国民党员;最高职务或军衔:国民革命军第8军独立旅司令,少将军衔。

  王尚志出生于富裕家庭,先后在昌邑县育秀中学和青岛市胶澳中学读书。

  1924年,广州军政府派邵力子到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王尚志弃学来到上海,后追随邵力子赴广州。12月,王尚志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学习。

  1925年10月,在校期间,王尚志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

  1928年,王尚志加入汪精卫的改组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尚志参加国民党中委朱霁青的“东北国民救国军”,任参谋长,不久返回山东。

  1935年,王尚志加入中华民族复兴社,成为复兴社在山东的骨干人员。同时,王尚志加入青帮,成为帮内“通”字辈大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尚志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山东纵队司令秦启荣(复兴社山东负责人,黄埔6期)委派为“别动总队鲁冀边区游击队”副司令,同李笑文、李资廉、王豫民等,按照秦启荣的指示,从鲁北地区转到胶济线的临淄,发展队伍。

  1938年1月,日军沿胶济线东下,时任胶济铁路张店机务段段长的李熙光,率领七、八十名青年职员和工人,带着铁路警察的一百多支汉阳造步枪,投奔王尚志。王尚志以此为班底,加上地方民团的武器和人马,组成了第一个大队,任命李人凤为大队长,在临淄宣告成立“军事委员会别动队鲁冀边区第2游击司令部”,自任司令。

  1938年春,王尚志派杨秀峰、王豫民到昌邑、潍县扩充队伍。王豫民昌邑复兴社人员张星坡等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鲁冀边区第4梯队”,王尚志任命杨秀峰为司令,下辖六个大队,召集了5000人枪。然而,因其下属的第1大队大队长李人凤被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策反,王尚志在临淄的司令部被上级解除了武装。王尚志本人躲入博兴县复兴社人员刘中起家,后到昌邑与王豫民、杨秀峰汇合。

  此后,王尚志把所属六个大队改为“别动总队鲁冀边区第2游击司令部直属大队”,在昌潍一带持续扩充队伍。12月,日军再度进攻昌邑,王尚志率部撤至安丘、博山一带,被编入秦启荣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5纵队,王尚志出任第5纵队第5指挥部指挥。

  王尚志自幼性格粗犷豁达,不拘小节,黄埔3期毕业后先投改组派,再赴东北,最后回到家乡“自谋生路”,走了不少弯路,因此与同期同学相比升迁较慢。但以他一个堂堂的黄埔3期生,岂甘做一个黄埔6期学弟秦启荣的部下?因此,王尚志并没有对外宣布这个第5指挥部的番号。

  1939年3月底,王尚志率部到了博山县的太河峪,司令部设在峨庄,第7、第8、第9、第11等四个大队进驻太河镇。博山县太河镇位居胶东半岛淄河上游东岸,四周群山连绵,是兵家必争之地,从1938年夏开始,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和第4支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

  3月30日,奉中共山东分局之命,鲁北清河地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选派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特务团团长潘建军等62名军官,由营长吕乙亭率两个连八路军护送,前去鲁南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全队共400余人,其中学员200多人,护送队202人)。队伍于30日凌晨自井筒村出发,第3纵队第4连在前,第7连后卫,中间为受训干部。王尚志经请示秦启荣后,决定在太河镇设伏。太河镇南北狭长,周围有一丈多高的石围墙,围墙与淄河之间,是一条三、四米宽的通道。八路军在中午时分来到镇西北角,顺着狭窄通道往南走,当大部分人员走近太河镇西门外的围墙时,王尚志部从围墙上向毫无防备的八路军队伍射击,将其压制在狭窄的河滩上,走在前面的吕乙亭营长当场阵亡。随后,太河镇西门大开,王尚志部从四面包抄过来,八路军第4连长许子敬与受训干部孙晓东等向东南方向冲击,率领38人突出重围;尚未进入西围墙下的后卫部队20多人从河滩上向北突出。除此60余人脱险外,王尚志指挥部下共打死打伤和俘虏210余名八路军干部战士,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特务团团长潘建军等被俘后被处决,是为“太河惨案”。

  4月4日,为了报仇,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第3和第4支队分别对王尚志部在太河镇的四个大队予以包围攻击,第8和第9两个大队的驻地当天下午被八路军占领,副大队长及三个中队长阵亡,余部逃往峨庄;第7和第11大队凭借石头围墙和两侧高地坚守了一天,夜间突围逃入峨庄。

  9月16日,毛泽东愤怒地反驳了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指责,同时指出秦启荣才是真正的“摩擦专家”。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讲,再次以山东“太河惨案”举例。4月,王尚志部被改编为鲁苏战区游击第4纵队,王尚志和杨秀峰分别出任少将正、副司令。

  1944年5月25日,日军由高密、坊子出动一千多人,清剿平度。王尚志率领一部分主力坐镇孙正村,其他主力部署在周围各村,由王豫民统一指挥。王尚志的作战方案是:以孙正村驻军为诱饵,等日军包围孙正村后,部署在周围的部队迅速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围歼日军。5月26日早上7点多钟,王尚志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将司令部的留声机放在南寨墙上大唱特唱,以示沉着自如。孙正村的圩子墙修得比较高大,有东、南、西三个大门,从高密、潍县、平度、昌邑四个方向进攻的日军完成了对孙正村的合围,日军首先在村北的埠子上设好炮阵地和机枪阵地,然后集中兵力对三个大门进行猛烈攻击。杨秀峰负责守卫南门,他命令士兵对日军顽强还击,但日军的炮火太猛烈,近半个小时后,南、东、西门同时被日军炸毁;日军通过干涸的壕沟从炸塌的大门往村里冲,一个多小时后,日军冲进村里,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肉搏。由于日军进攻的速度太快,王豫民指挥的其他几个反包围的支队没有及时赶到,只有驻小营村的新编第3支队(支队长张相武)从东门外向日军发起进攻,张相武身先士卒往前冲,无奈日军的机枪火力太猛,士兵成批地倒下,再成批地往上冲。张相武再次组织冲锋时,被子弹击中,卫兵立即将他抬了下去,失去了指挥的队伍攻击力大减,后因实在攻不进去就抬着张相武向小营方向退去,行至半路,支队长张相武牺牲。

  日军全力以赴在村内展开巷战,王尚志部一部分士兵通过圩子墙西北角的淌水沟向外突围,然而,设在埠子上的日军机枪向突围的士兵猛烈开火,士兵们在付出很大伤亡后,部分士兵成功突围。但王尚志和卫队被日军包围在了村中央的司令部,卫队士兵都是清一色的盒子枪,战斗力极强,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卫队长宋子高隐蔽在司令部的房顶,左右开弓,击伤击毙十余名日军,后来被绕到房顶的日军用机枪击中牺牲。杨秀峰被日军俘获后,由于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并且和一个伪军队长认识,被偷偷放回,不久,杨秀峰病逝。

  5月27日上午11点,王尚志在弹尽粮绝后被日军俘虏,日军占领了孙正村。这时,王豫民终于率部赶到,当得知孙正村失守、王尚志被俘、张相武牺牲的消息,立即率部撤退。

  5月28日,日军押着王尚志及一些俘获的士兵和10个老百姓离去。王豫民以其嫡系第10支队为骨干,重组鲁苏战区游击第4纵队,并任代理司令。

  随后,鲁苏战区撤销,改设山东挺进军司令部,由山东省主席牟中珩兼任司令官,统辖原属鲁苏战区在山东的所有部队。7月,鲁苏战区游击第4纵队被改编为“山东挺进军第15纵队”,王豫民任少将司令。10月,王豫民假借与日军谈判,消灭了押送王尚志的青岛日军谈判代表和随从人员,及驻昌邑县的伪军大队长牟敦友,将王尚志救回。

  1945年8月,王豫民将王尚志转移到潍县朱里,后被驻昌乐的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天佐接去。经山东省府高参黄公如等人策划,王尚志出山收拾余部,重新当上了纵队司令。

  抗战胜利后,王尚志赶赴济南,面见第11战区司令官李延年(黄埔1期,山东老乡),被委任为“威海保安司令”。

  1946年5月,王尚志部被第2绥靖区司令王耀武(黄埔3期,山东老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独立第3团,王尚志出任上校团长。不久,王尚志升任第8军独立旅少将旅长。

  同为黄埔3期同学,山东老乡王耀武此时已经是山东第2绥靖区司令部司令官,即将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省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官和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而王尚志还在少将的位置上打转,虽然此时有了老同学的照顾,但心情不佳是必然的。

  1947年7月,王尚志在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病故,年41岁。

责任编辑:吴盈盈 最后更新:2024-07-27 15:16: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五十九-六十一)

下一篇:有心杀敌,无力回天——1940年代病故的黄埔3期生(之六十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