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首次对外开放的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的负一层展区。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的负二层展区内的避难者群雕。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内的沉浸式剧场“致命时刻”。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长长的阶梯两旁是避难者群雕。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长长的阶梯两旁的群雕是避难者逃出隧道涌向洞外的样子。
不能忘却的记忆
——纪念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80周年系列报道
从1941到2021,历史的年轮碾过了80圈。
80年来,和平鸽翩翩飞舞,白菊花年年盛开。
但一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却从未随着时间的久远有丝毫消褪。
这份记忆,和一段隧道有关。
抗战时期的1941年6月5日晚,日机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轰炸,渝中区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数千民众伤亡。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六五”大隧道惨案。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它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见证了重庆市民团结一致、“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遗址下的防空隧道时隔80年后,将于7月首次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揭开伤疤虽然痛苦,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才是最好的纪念。
正如这座深埋地下近20米的洞穴,它是历史无言的证人,守着时光流逝,无声地、坚定地告诉全世界——勿忘历史,祈愿和平。
黑暗降临
大轰炸让重庆陷入血与火的境地
“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走进大轰炸惨案遗址的序厅,雄壮激昂的《抗敌歌》和正中摆放的“重庆人民反轰炸精神永在”主题雕塑墙,将人瞬间带入到重庆空前苦难的岁月里。
沿着灰白色的水泥阶梯向下,来到负一层展区。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以大轰炸时期重庆老照片为背景的数据墙,墙上镌刻的文字触目惊心——
“持续时间6年零10个月。”
“直接伤亡32829人。”
“财产损失100亿元法币。”
……
这是重庆大轰炸期间,日机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据。
数据墙左侧一块大型LED屏由顶部延伸至地面。LED屏的左边是时间轴大事记,右边是动态电子相册,共同展示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战略地位的变化,以及侵华日军空袭重庆的目的、计划、轰炸经过。
屏幕中播放着纪录片《重庆大轰炸》,以“国难迁都——重庆之殇——英雄之城”的线索,讲述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实施的无差别轰炸,以及重庆人民在反轰炸斗争中的英勇行为。
沿着参观路线,来到负一层另一个展区:“‘六五’惨案——大隧道惨案的酿成”。
在这个展区中,策展人采用了艺术图文、动态沙盘、影音等多媒体形式,打造视听空间,介绍重庆“六五”大隧道惨案的发生背景,讲述日军实施“六五”轰炸的战略部署、轰炸过程及与以往数次轰炸的不同之处。
展厅四周布满了破碎的青砖瓦砾、残垣断壁,墙上挂着当时日机投放的炸弹及燃烧弹的模型。置身其中,仿佛回到80年前重庆城陷入战火的场景:耳边是急促的警报声,一架架日机飞过,密集的炸弹向市区倾泻而下,形成一条密集的弹道,地狱般的景象,笼罩了美丽的渝州半岛。
再往前走,一个拱门形的屏幕出现在眼前。屏幕中的画面以“1941年重庆隧道地图”为史料依据,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复原当年重庆防空大隧道的走向及其内部环境。站在指定区域做踏步动作,如同身临其境漫游在隧道中,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战时隧道的建设情况。
在负一层展区的两侧墙上,挂满了珍贵的老照片、亲历者的口述文录、当时的漫画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六五”的记忆空间,让游客能静静追忆那场惨案。
历史重现
死亡般的沉寂降临了
从负一楼展区向下,经过一坡长长的阶梯,就来到负二楼展区。这里就是“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
从楼梯盘旋而下,仿佛穿行在战时被轰炸的山城重庆颓败却不掩抗战决心的街道,眼前是抗战标语,耳边是奔走呼号。两侧的避难者群雕,展现的或是牵着孩子满眼焦急的母亲,或是扛着被褥急急奔走的壮年,抑或是迟暮之年神情悲伤的老人。穿行其间,犹如亲历那场震惊中外的窒息惨案。
来到隧道入口,木质洞门、泥胚墙面、洞口一侧的防空洞避难规则、杂乱堆放的生活物品,无不真实生动还原当时的场景。
伴随着警报声、脚步声、呼喊声,进入到隧道内部,能切身感受到:死亡般的沉寂降临了。
昏暗的洞穴、狭窄的隧道、湿热的空气,仿佛正身处1941年6月5日那天下午。
这天,刚下过小雨,临近傍晚,街道上一片繁忙,饱受阳光照射的城市,开始慢慢散发着热量,正是夏日季节,一丝风都没有。
晚上6点警报响起,高处的红灯笼从一个增加到两个,这是防空紧急信号,避难的市民纷纷涌入防空洞。
晚上7点轰炸声响起,日本飞机分3批,每隔一小时一批,持续轰炸重庆。
到了晚上9点左右,防空洞里的油灯开始一盏盏熄灭,温度骤然升高,缺氧的人们发出一阵阵哀嚎。人们呼出的水汽在防空洞的石壁上开始凝结成水珠。
晚上10点,洞内的哭喊声渐渐暗哑下去,死亡降临了。
……
隧道内,虽然大多数石壁已经被加固处理,但有一块不到一平方米的凹陷处,还保留着“六五”大隧道惨案发生时的一块原始石壁。
抚摸那坚硬的石壁,能感受到在高温潮湿的防空洞中,在阳光照不到的防空洞中,人们掰着指头熬过的每一天。
策展人把这块原始石壁称为——触摸历史。
往隧道深处走,在交叉口的开阔空间,有一块巨幕。这是一个沉浸式的剧场,取名“致命时刻”。
视频里播放的是重庆大轰炸期间,重庆市民乐观生活、躲避警报,消防灭火等珍贵的历史画面。
随着视频中人们逐渐消失的呼吸声,影片陷入寂静黑暗,隧道顶部的孔明灯一个个逐渐亮起。象征着在80年前的那场浩劫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
走向曙光
炸不垮的城不服输的人
走过最压抑的黑暗,曙光就在前方。
从“致命时刻”出来,有一条上行阶梯。
阶梯右侧的雕塑,是轰炸结束后避难者逃出隧道,涌向洞外的样子。他们有的高举右手,指着洞外的阳光匆匆奔去。有的爬行在阶梯上,仰着头呼吸新鲜空气……
从下往上看,一束强光照射下来打在地面,代表着黑暗后的曙光,生的希望。
阶梯的左侧为游客参观路线,左右两侧形成“今昔对比”。让游客能看到前人的苦难,从而铭记“六五”大隧道惨案,珍视现在的和平时光。
走完阶梯,近百米的遗址展览接近尾声。出口处摆放着一幅集合了重庆现代标志性建筑的铜制艺术画,上面有大剧院、解放碑、洪崖洞……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庆。
80年前的重庆大轰炸,是重庆永久的伤疤,它和难以泯灭的痛苦记忆连接在一起。
彼时,一家报刊曾经刊载了一首七十余行的长诗,题为《防空洞》。诗中写道:“是谁把我们从二十世纪的闹市赶到了荒野的岩洞,我们快要窒息了,却连咳都不敢咳,只让年轻的母亲暗暗流泪在心底。宝贝乖巧些吧,你别怨妈妈不宠爱你,你说是谁,害你哭泣的权利都被剥夺。”
无论经历多少苦难,乐观的重庆人倔强地活着,就像街道两旁不屈的黄葛树一样,生动诠释什么是“炸不垮的城,不服输的人”。
80年后,在车水马龙的磁器街,人们会驻足在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遗址前,静默凝息,反思对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而言,80年前那段惨痛记忆到底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严娜 最后更新:2024-09-28 17:29: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大隧道惨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