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共产党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1)
2017-12-15 10:17:04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一、中共力量北上大青山地区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起集宁以北的灰腾梁(即辉腾锡勒),西至包头以西的乌拉山,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100余里,平绥铁路沿大青山南麓伸展,将集宁、归绥、包头三大重镇连接起来,形成了绥远省的腹地。大青山以归绥以北的蜈蚣坝为界,以西山势陡峭,多沟壑峡谷,以东山势渐趋平缓,直至灰腾梁与察哈尔低山丘陵相连接。以大青山东段的卓资山为坐标,西南是凉城蛮汉山、马头山山区,西面是土默川平原,东侧是丰镇丘陵地带,南与山西的左云、右玉、偏关交界,通往晋西北。中国共产党在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可以威胁平绥铁路和牵制集宁、归绥、包头等城镇的日军,便于打击乡村里的小股日军,以促进蒙汉人民团结抗日,扩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并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相互配合,保卫抗日大后方陕甘宁边区,打通与苏、蒙的交通线,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的先头阵地。

  鉴于大青山地区的重要性,1937年10月,中共派120师宋时轮支队500余人挺进山西雁北地区后,北上凉城县马头山地区,驻军于厂汉营。他们一面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一面武装群众,扩大队伍,开展建党工作。在左云、右玉、凉城接壤的山区开辟了左右凉根据地,并在11月中旬组建了中共左右凉县委。12月,中共晋绥边区特委派张生瑞任左右凉工作团团长兼凉城县动委会主任,开始建立党支部,其时左右凉地区有党员18人。

  1938年1月10日,宋时轮支队再次进驻马头山地区,2月察绥游击军第一支队在队长刘苏(刘仲义)和安汝涛的率领下,从右玉西山沟挺进凉城,收复了厂汉营,收编了国民党王茂宣的自卫队,经整训后编为绥东游击队。同年2月10日左右凉县委在二蛮沟召开会议,确立了区划,下辖凉城厂汉营和右玉东山沟两个区。在5月份由于宋时轮支队撤出左右凉地区东进,根据地被破坏。

  1938年6月初,中共358旅抽组政治部主任张平化深入到凉城、丰镇一带活动两个多月,准备筹集资金,补充兵源,扩大中共的影响,以便重组地方组织。同时派出由孙超群、张达志的警备六团和刘华香、胡一新率领的雁北独立第六支队500余名步兵,经常跨长城在凉城厂汉营三号村驻防,并在右玉杀虎口和丰镇红沙坝对日伪军作战。

  在中共雁北地委的领导下,成立左右凉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委会,主任先后由张生瑞、吴秉彝担任,组织部长任一川,宣传部长李登瀛(1938夏—1939)。战地动委会成立后,7月7日,由刘华香主持,在凉城厂汉营召开了由动委会、绥东抗日游击队、骑5师等参加的“七·七事变”一周年抗日军民联欢大会,有军民7000多人参加,扩大了中共抗日的影响。

  8月2日,以太原成成中学学生为骨干,吸收天津流亡学生组成决死队,与保德来的一个团活动于厂汉营一带,在左云十二窑与日军决战,经8个小时的战斗,决死队牺牲队员200余人,只有四、五十人突围。中旬,120师在警备六团团长王兆祥、副团长孙超群、政委张达志的率领下,开赴马头山地区,打击日伪军队,在厂汉营烧窑贝村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组建游击队和动委会,发动了袭击厂汉营据点的战斗,全歼日伪军队300余人,并在永兴梁消灭伪蒙疆政权的一个连。其后再次成立中共左右凉县委,下辖右玉一区、凉城一、二、三区和左云区。9月14日,为配合掩护大青山支队的北上行动,警备六团奉命由五寨出发北上,进入凉城中、南水泉一带,袭击了驻防厂汉营的日伪军100余人,将其全部歼灭,缴获战马数十匹和一些武器及军用物资,俘虏蒙古军军官9人。9月间,中共雁北特委书记赵仲池,组织部长谢林来到厂汉营重新整顿左右凉党组织。雁北地委派李登瀛带领工作团赴马头山整顿工作,组成了左右凉中心县委,县委驻二蛮沟村,活动范围为左云西北境程家窑山区,新高山公路以北、右玉东山沟,凉城厂汉营、双古城一带。并重新调整了动委会,主任吴秉周、副主任张升、武装部长李子华、参谋长鲁平。10月又成立了左右凉县。警备六团派该团三营教导员李子恩在大丰凉左地区进行清剿土匪,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发动合理负担,支援抗日部队等工作。10月在原左右凉动委会的基础上组建左右凉工作团。11月间,120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深入到丰凉地区,发动袭击圪臭沟、雾柳沟、蓝旗马厂三个村的驻军和厂汉营据点,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早在1938年初,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中共巩固和扩大了晋西北根据地。4月18日,毛泽东、滕代远致电贺龙、关向应和肖克,征询大青山脉、平绥铁路沿线创建游击队的问题。电文中指出平绥“铁道南凉城一带亦是山地,枪支亦多,游击队可跨铁道发展,并往来穿插铁道都不成问题……”5月14日,毛泽东又致电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肖克,指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贺龙、关向应等开始着手组织大青山支队。在6月下旬,由八路军120师派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营1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也称李支队。由358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员,姚喆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715团团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参谋长李文清。下属3个营:第一营营长傅传作,副营长邹凤山;第二营营长唐金龙;第三营营长陈刚。每营下属4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共计15个连,每连120多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是一支素质高,装备强的部队。同时共产党还派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工作委员会(简称总动委会)部分工作人员及总动委会游击第四支队,同时北上,总计2300多人。组建后,立即进至长城南的山西左云、右玉等县境内。这时由杨植霖组建的蒙汉游击队派人与大青山支队取得联系,要求支队尽早赴归绥。 6月15日,朱德、彭德怀将进军大青山的行动计划致电贺龙、肖克、关向应,发出了向大青山出动的指示。7月29 日,大青山支队在李井泉、姚喆的指挥下,由王尚荣率领三营为先锋,从杀虎口越过长城,进入凉城,沿长城脚下向东北进军到厂汉营,做继续北上的准备。大青山支队越过长城的消息传开后,日伪军惊恐万分,从大同、右玉、左云、丰镇、凉城等地调集5000余日伪兵力分7路向大青山支队围堵。日伪军采取分路突进的战术,各路进军到合击的位置后,先不攻击而首先占领制高点,然后逐渐跃近,着意寻找主力决战,企图将大青山支队消灭于长城脚下。大青山支队只派一部分兵力在厂汉营一带牵制日伪军,主力部队冒雨急行军130里跳出日伪军的包围圈,连续行军两夜,撤至山西偏关县贾堡一带整休。在厂汉营负责牵制日伪军的支队师直骑兵营一个连,利用山地巧妙与日伪军周旋,采用快速多变的战术,完成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相机撤到长城以南与支队会合。日伪军围歼大青山支队的计划落空了,但支队的第一次北上也受阻。贺龙指示,不要停留,抓紧时机速进大青山。

  7月下旬,大青山支队从贾堡第二次北上。部队从右玉过浑河,沿浑河东岸向北急行军经杀虎口越过长城,安全进入凉城境内。先头部队第3营为了给大部队创造条件,直捣岱海滩以东天城村的敌人据点,炸毁了10多辆汽车,吸引了敌人的视线。主力部队趁机从岱海以南穿越归绥至凉城的公路,顺利到达蛮汉山主峰脚下的太平寨,建立了北上大青山途中的第一个立足点。

  在太平寨,李井泉、姚喆、武新宇和“动委会”领导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井泉、武新宇等人带领八路军2个营、“总动委会”和第四支队北上进入大青山腹地,开展游击战争;另一路由姚喆带领1个营留在蛮汉山区大榆树、韭菜沟一带,一面宣传抗日,一面等待转运晋西北根据地为大青山部队准备的1400多件皮衣。

  经过三四天的休整,李井泉率主力部队集结于平绥铁路以南旗下营和三道营之间的山区。日军在平绥铁路沿线布防严密。8月31日夜,正值阴雨,乘敌守军松懈,李井泉率部于拂晓前顺利通过平绥路,于9月1日到达预定地点——位于绥中陶武公路中段的大滩(今察右中旗境内)。千里行军转战,历时月余,终于进入了大青山地区。

  留在蛮汉山区的部队,由参谋长姚喆率领在凉城的赵红眼窑子、崞县窑、韭菜沟一带宣传抗日,扩大八路军影响,吸引了日伪军从归绥、卓资山、凉城调集数千人前往围扑。八路军主力穿越平绥铁路之际,蛮汉山区八路军715团1营在崞县窑与敌人交火,激战半天后,转移退回平鲁境内。八路军警卫6团,为配合掩护大青山支队北进,于8月14日包围厂汉营,全歼伪军,缴获战马上百匹。蛮汉山区的作战配合了主力开辟大青山根据地的斗争,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为建立晋西北──蛮汉山──大青山之间的通道,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绥中游击区的开辟 绥中地区指归绥至武川公路以东,平绥铁路以北,集宁至土木尔台一线以西地区,包括武川、陶林、归武、归凉等4个旗县(即现在武川县、卓资县、四子王旗、达茂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全境和凉城蛮汉山区及呼和浩特市郊大部分)。大青山支队落脚在绥中大滩一带(今察右中旗西南部山区),日伪在这里尚未设立据点,反动统治比较薄弱,但老百姓对八路军还不了解,而八路军以实际行动打开局面。夜袭陶林、再战乌兰花、伏击蜈蚣坝,八路军三战三捷,揭开了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序幕。

  陶林县城(今察右中旗科布尔镇)位于绥中大滩以东百余里,是灰腾梁脚下有千余户居民的大镇,有各种商号50多家,是日寇在绥中设立的最大据点。除了陶林县伪政权机关外,还驻有日军1个中队、伪军3个中队,共约500人。为了鼓舞当地人民的抗日信心,扩大八路军影响,大青山支队在1938年8月5日,向陶林方向运动。傍晚在陶林县城西南隐蔽待命。深夜12点,李井泉下达攻击命令。大青山支队第3营首先攻破北门,进入县城。伪军仓皇应战,被击溃。日军龟缩在碉堡里顽抗,战事成胶着状态。其时敌人援兵乘汽车开进陶林,为避免腹背受敌,大青山支队撤出县城,返回大滩。八路军首战对敌人增援速度估计不足,未能全歼敌人,但打出了威名,扩大了影响。

  乌兰花(今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位于陶林县城西北百余里,与大滩相距100里,是牧区商品集散地,有蒙汉居民200余户和商行店铺30多家。由伪蒙古军第7师的1个连和四子王旗保安队驻守,受驻武川的日军指挥。8月8日夜,大青山支队第2营、第3营和骑兵连按李井泉命令,在天黑前赶到乌兰花镇。9日凌晨,趁敌人酣睡之际摸进镇内,一枪未发,将驻守的伪军和四子王旗保安队共180余名官兵全部俘虏,20分钟结束战斗。此战缴获机枪9挺,长短枪80余支和一批弹药,还缴获100多批战马。四子王旗札萨克派出代表与八路军谈判,表示今后不向八路军打一枪。为了搞好统一战线工作,释放了四子王旗保安队全部官兵,退还枪马。缴获的伪蒙古军的枪支马匹武装了部队,为发展骑兵准备了条件。

  八路军袭击陶林和乌兰花,使日寇大为惊慌。从1938年9月中旬起,日军连续从绥远向大青山以北运送兵员和物资,企图控制和消灭八路军在绥中的活动。李井泉决定在蜈蚣坝伏击日军。蜈蚣坝位于大青山中段、呼武公路的必经之处。1938年9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第2营夜袭蜈蚣坝附近1个伪警察小分队,活捉了所有警察,切断了电话线,部署了伏击兵力。第2天凌晨,满载日军的4辆军车爬上了蜈蚣坝,进入了八路军伏击圈。八路军以密集火力射击日军,第1辆汽车栽进了山沟,其余3辆汽车无法进退。八路军歼灭日伪200余人,缴获机关枪9挺和一批枪支弹药。

  大青山支队转战绥中三战三捷时,武新宇领导“总动委会”在第四支队的掩护下,于大滩、西河子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很快建立起区、乡、村各级动委会组织,为八路军筹措过冬的衣物。一个月的转战和各级组织的建立,使八路军在群众中扎下了根。

  回师绥南、建立骑兵部队 绥南指以蛮汉山为中心的平绥铁路以南地区,包括凉城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及归绥县、托克托县、丰镇县的一部分。八路军在绥南地区开展工作较早。1938年8月中旬,大青山支队进兵北山时曾途经这里。姚喆率八路军一部在此坚持斗争。10月中旬,大青山支队一营副营长邹凤山率1营第3连、动委会部分工作人员和四支队第1连,向南穿过平绥铁路,重返蛮汉山,开辟绥南游击区。日伪军绥南布防多在平原地区和较大的城镇,蛮汉山区主要是土匪和伪军危害群众。1营第3连返回蛮汉山后,根据群众要求,打击土匪,解放群众,夺回被抢劫的牲畜和财物,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根据蛮汉山区的特点和斗争需要,大青山支队要求绥南部队尽快由步兵装备为骑兵。通过购买、向富户募集、战斗中缴获等途径,很快就组织起八路军绥南骑兵。

  粉碎日伪军第一次“扫荡” 1938年12月,日伪军7000多人从大同、丰镇、集宁、归绥、包头一线出动,分兵三路,发动对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第一次大扫荡。在绥南,日伪军数千人向绥南游击区的中心碾房窑子一带合围。八路军绥南骑兵立即分散兵力,及时跳出敌人的包围,转移到晋西北右玉西山。在绥中,日伪分兵为三路向大滩、西河子一带分进合击。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及时侦知敌人动向,由大滩向后脑包土城子转移,敌人阴谋未能得逞。在绥西,日伪军2000余人向巴总窑子一带“扫荡”,八路军党政机关撤向万家沟,同时派出三营骑兵连奔袭包头,减轻了正面日军进攻的压力。日伪军发动的对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第一次“扫荡”以失败告终。

  从1938年7月八路军挺进绥远到同年12月,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动委会、四支队等抗日力量在“北到沙漠、南至黄河、东至察绥边、西至五临” 的广阔地区,开辟了绥中、绥西、绥南三块游击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发展

  (一)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抗战形势急剧变化的紧要关头,在1938年9月—11月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抗战形势,11月20日,中共中央电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指出大青山地区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游击根据地,坚持长期游击战争。11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指出党与八路军在绥蒙工作的任务是唤起和团结蒙汉一切力量,一致联合抗日,以我党正确的扶持境内少数民族解放政策,去帮助消除蒙汉间的对立,以我们坚持抗战的模范作用,去提高蒙汉军民王公官吏抗战必胜的信心,广泛开展绥蒙抗日游击战争,把绥蒙全境造成敌人不可征服的游击区,逐渐在将来敌我力量变动中,形成坚强的抗日根据地,形成我反攻阶段的前进阵地。《决定》要求大青山支队,建立骑兵部队,努力在绥东、绥中、后套一带发展,把这一带造成坚强的抗日游击区,与晋西北及陕甘宁边区抗日斗争相呼应。决定成立以白如冰为书记的绥远省委,在北方局领导下,负责大同至包头铁路沿线和大青山后直至后套一带的抗日工作。《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是全面开展绥远敌占区抗日斗争的纲领性文件。

  (二)敌占区中共党组织和抗日政权建设

  敌占区中共党组织建设 1938年7月,中共晋西北区委根据中央指示,在山西岢岚县组建了中共大青山特别委员会(简称大青山特委),作为中共晋西北临时区党委的派出机构,随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开赴绥远。9月,大青山支队进入归绥、武川、陶林地区。大青山特委在武川大滩一带建立了武陶工委。

  1938年秋季以后,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组建了中共绥远省委。后改称中共绥远区委员会。1939年3月,中共绥远省委书记白如冰带领原绥蒙工委部分人员和晋西北派往绥远的160多名干部到达大青山,中共绥远省委(即中共绥远区委员会)正式组成并开始工作。绥东工委于1939年3月成立,驻蛮汉山一带,下辖归凉县委、丰凉县委、丰兴县委、集丰县委,主要活动范围是陶林县、集宁县、丰镇县以东地区及凉城、兴和、商都三县。11月,绥中地委成立,主要活动范围是平绥铁路以北,武归公路以东,即武川、归绥两县的东部及陶林县、集宁县、丰镇县以西地区和四子王旗等地。

  为了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连接起来,1940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共绥远区党委与中共雁北地委合并,成立了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隶属中共晋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1941年3月,中央指示,绥远工作应向东发展,以领导绥察地区的工作。雁北地区重新划归晋西北后,中共晋绥边区委员会改为中共绥察地区委员会,受晋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

  1942年10月,绥远沦陷区的形势十分严峻,绥察区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被迫转移到晋西北偏关。中央绥察分局将绥察边区党委和雁北地委合并成立中共塞北区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绥远与雁北地区的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2月,经中央批准,中共塞北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绥蒙边区委员会,仍由高克林任书记。绥蒙区委隶属中共晋绥分局领导,下辖中共绥西地委、绥南工委、绥中地委和雁北地委。

  由于战争形势变化,绥远敌占区中共各级组织的名称、活动范围和隶属关系发生过许多变化,但组织健全,工作得力。广大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统一战线工作,成为绥远沦陷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大青山地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分为动委会和抗日游击政权两个时期。

  1939年12月前为“动委会”时期。

  1938年7月,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在山西岢岚组建了“战动总会”下属的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随八路军120师大青山支队开赴绥远沦陷区。在绥远沦陷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前,晋察绥工作委员会代行行政职务,隶属“战动总会”领导。晋察绥工作委员会采取统一战线的形式,吸收绥察境内各党派、各民族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组建了各级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动委会”的任务是动员、组织、武装群众参加抗战,动员财力物力支援抗战。1938年9月,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第一个“动委会”——武川三区动委会在武川大滩建立。经过一年的工作,到1939年9月,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各级“动委会”相继建立起来。“战动总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下辖的绥西、绥东、归武陶“动委会”,于1938年10月─1939年初建立。

  1939年12月以后,根据地政权建设进入了抗日民主政权阶段。

  根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指示逐步将动委会过渡到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在绥中成立了归(绥)武(川)、陶林县政府,在绥东成立了归(绥)凉(城)县政府。1940年3月─6月,绥西、归武陶、绥东动委会先后改称为绥西、绥中和绥东专员公署。

  1940年8月,绥远敌占区各族、各界、各党派抗日力量代表会议在绥西武归县小西梁村(土默特左旗境内)召开。这次会议也称绥察人民代表会议,简称西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无党派抗日人士、抗日部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地方士绅和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代表,共200余人。会议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共商抗日大计。会议决定正式取消动委会,成立晋绥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驻绥察办事处,简称绥察行政办事处,推选姚喆、杨植林担任正、副主任;批准绥察行政办事处下辖绥西、绥中、绥南三个专员公署和绥东游击区。绥西公署专员李维中,绥中公署专员武达平,绥南公署专员杨国兴。绥东游击区后改为绥中行署。专员公署下辖萨拉齐、固阳、陶林、武川、托和清、丰集、丰凉、归绥等9个抗日民主县级政府。从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由“动委会”完全过渡到抗日民主政权阶段。西梁会议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成的重要标志。

  1941年4月15日,绥察行政办事处改建为绥察行政公署,杨植林、苏谦益分别担任正、副主任,隶属西北行政公署领导。10月1日,绥察行政公署公布了《绥察行政公署施政纲领》,指出绥察抗日政权的性质和任务是“亲密团结绥察境内抗日的各党派各民族各社会阶层,消除民族隔阂,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绥察、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寇,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而战”。还制定了施政方针和一系列政策。

  抗日游击战争的独特环境,使大青山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形成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绥察抗日民主政权有高度的游击性。游击战争创造了游击政权,游击政权支持了游击战争。每个区级以上的政权机关,就是一个独立的游击活动单位,都有人数不等的步兵、骑兵或步骑兵组成的游击队来保卫区县政权的活动,被称为“马背政权”;二是组成各级政权人员的政治身份不同,共产党领导抗日民主政权,但又不包办政权。区级以上的干部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区级政权中绝大多数是进步分子,少数为共产党员和中间分子,乡级政权为革命的两面政权,由主张抗日的地主、富农掌握,据1941年统计,绥察行署10个干部中,共产党员占6人、国民党员2人、进步分子2人;三是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三三制”在绥察地区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绥察地区以政府名义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影响日伪的乡政人员,暗中为抗日办事,同时邀请开明士绅谈话,征询意见,聘请参议员,倾听各阶层人民的意见。

  1942年,日伪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多次扫荡。7月,驻蒙日军出动了1个机械化师团和1个骑兵联队,在伪军配合下,分兵五路对大青山地区进行“鉄壁合围”,抗日斗争形势恶化,大青山地区的部队和军政机关处于危险之中,绥察行政公署随党军机关转移到晋西北。1943年1月,中共晋绥分局将绥察行政公署改为塞北区行政公署,统一领导绥、包和雁北的工作。是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恢复和发展时期。中共塞北区工委采取措施,恢复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经过一年多的奋斗,到1944年8月,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基本恢复了1942年日寇大扫荡前的局面。1945年7月,抗日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中共中央将塞北区行政公署改建为绥蒙政府,云泽任主席,杨植霖任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2-15 10:19: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绥根据地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2)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