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冀东人民抗日暴动西撤遭受挫折
2018-11-24 17:20:21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点击:  复制链接

  9月初,中共冀热边特委和抗日联军李运昌部在丰润县霍庄召开会议,贯彻铁厂会议精神,研究部队整训、肃清土匪和建设丰润、玉田、遵化、迁安一带抗日根据地等事宜。会议进行中,宋时轮赶来,力主去都山建设根据地,认为应在山区建设一个比较巩固的根据地,才能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霍庄会议没有结果便结束。抗联李运昌部随四纵主力东渡滦河,向都山进发。进军途中,曾在青龙县和迁安县边界的森罗寨、包各庄一带消灭伪满军一个营,俘伪营长以下7名军官和200多名伪满军。但进军都山的四纵主力和冀东抗联,在抚宁、青龙边境,连续遭日伪军阻击,进军都山未能实现,不得不放弃在都山建立根据地的计划。

  四纵进入冀东地区以来,连续苦战数月,损失较大,人员、军需急需休整补充。此外,冀东抗联队伍虽士气尚高,但队伍庞大,成分复杂,指挥不统一;中共直接领导的队伍,虽多为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但缺乏政治、军事训练;其他各路起义队伍,鱼龙混杂,有许多打着抗日旗号,干着骚扰百姓的事。上述一切不经整顿,难以抗击日军进攻和完成创建根据地任务,加之此时日军开始部署“围剿”冀东。为此,四纵党委于9月中旬在迁安县莲花院(今属迁西县)召开有四纵各大队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商讨解决办法。会上,多数人认为:冀东是平原,且靠近平津和东北,交通方便,日军易于调动。另外,新组织起来的暴动队伍未经训练,很难应付青纱帐倒后日军将进行大“扫荡”的艰难局面。提议留八路军少数部队配合地方人民武装坚持斗争,四纵主力部队和部分暴动队伍撤至平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整训(史称“西撤”),待明年回来开展冀东游击战争。也有少数人认为,冀东形势很好,党有相当基础,群众条件也好,又有相当武装力量,是可以坚持的。会议最后决定:四纵主力西撤,留下三个各100多人的游击支队,坚持游击战争。其他暴动队伍去平西整训,人数各路自定。莲花院会议后,四纵将会议情况和意见上报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总部。这时,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马辉之按中央原指示来冀东与四纵会合,准备参加领导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工作。但此时四纵党委已决定西撤,正在等待总部指示。

  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及晋察冀军区均不同意西撤,并来电指示西撤是很不妥的计划,部队不巩固,纪律不好,不能长途行军,危险极大。9月26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少奇致电聂荣臻转宋时轮、邓华及冀热边特委,指出:“有全国坚持抗战有利形势与华北普遍的游击战争,加以八路军远近距离的配合,有广大群众的拥护,有雾灵山、燕山、五龙山东西千余里之大山脉便于回旋,冀东地方党有相当基础。根据以上各种条件,创造冀热察边区根据地,创造相当大的军队,是有可能的。但环境是严重的,工作是困难的,必须以高度的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克服斗争中的一切困难,坚持统一战线的原则,建立坚决持久抗战胜利的信心,克服起义的新军中不可免的复杂的严重现象”。“在整顿队伍与创造根据地的工作上,必须要有计划与工作中心,我们认为,目前主要的力量在白河以东之密云、平谷、蓟县、兴隆、遵化,以部分的力量在白河以西创造根据地”。10月1日,刘少奇致电中共河北省委:“宋部西移,冀东同志们应坚持游击战争,并进行创立根据地。”“李运昌等部队,如果可能的话,以改变成八路军为好。”10月8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致电宋时轮、邓华,再次指示不同意西撤,指出:“目前即将冀东游击队大部拉到白河以西,将要发生许多困难”,“邓华应尽可能争取在遵化、玉田、迁安地区,持久进行整理部队、建立根据地的工作”,并强调“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可率主力向白河以西转移”,但仍“应配备必要的基本部队及干部与地方工作人员原地区活动,坚持当地游击战争,但省委主要干部马辉之、姚依林等应随主力西进。”

  但是,四纵党委与中共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冀东抗日联军的领导干部把日军进攻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忽视了自身的有利条件,缺乏坚持冀东的信心。10月8日,由邓华主持,在丰润县九间房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四纵、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和冀东抗联主要负责人邓华、马辉之、姚依林、胡锡奎、李运昌、李楚离、王仲华、高志远、洪麟阁、杨十三等人。会上,多数人认为,在日军很严重的进攻面前,形势已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决定八路军主力和抗联西撤,四纵留下苏梅、陈群、包森、单德贵、赵立业等几位干部,组成三个支队,分散在基础较好地区坚持斗争。苏梅、陈群支队活动在以松山峪为中心的丰润、迁安两县山地;包森支队活动在以洪山口、茅山为中心的遵化县北部地区;单德贵、赵立业支队活动在以鱼子山为中心的蓟县、平谷、密云三县山区。三个支队的统一指挥是冀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为原四纵政治部副主任苏梅。周文彬负责地方工作。国民党七、九路军和其他方面暴动队伍没有随同西撤。

  西撤的抗联部队总计约5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由冀东各地集中到遵化县,再由遵化县经蓟县向平谷县、密云县进发,计划过潮白河,再经平北进入平西根据地。由于沿途没有根据地可依托,缺乏粮草准备,部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在前面的还能勉强维持,越走在后边的就越难支应。各部竞相觅食,纪律无法维持。加之时已深秋,暴动战士尚身着单衣,还不断遭日伪军阻击。刚刚拿起武器的群众,没有经过训练,没有坚实的政治工作基础,他们舍不得抛弃妻儿老小,不愿远离家乡,因此逃亡现象无法控制。上级领导机关在电报中预言的严重情况终于发生了。抗联先头部队高志远部1000多人和蓟县、遵化县一带暴动队伍几百人,在四纵掩护下,通过潮白河封锁线进入平西。随后跟进的洪麟阁、李运昌两路抗联部队行至密云县潮白河边,遭日伪军重兵阻击,损失、逃亡极为严重。有的总队几天之内全部失散,不少抗日志士牺牲在西撤途中。10月10日,西撤刚刚开始,冀东抗日联军高志远部副司令陈宇寰在蓟县马伸桥北老山头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10月15日,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一路总指挥洪麟阁,在蓟县马伸桥台头村战斗中牺牲。此后,由李楚离代理第一路总指挥。抗联部队在西撤途中,与日伪军作战牺牲的还有:滦县南部抗联第十四总队政治主任吴少舟(共产党员)和第十五总队长曾生远。

  10月17日,刘少奇又电示河北省委:“冀东游击队四五万人一齐西退,是很不妥的计划,危险极大。因此,我们不同意总退却。可组织一万人的适当部队西退,由宋、邓护送至察南交八路军收编,其余部队都坚持在冀东打游击,扩大抗日游击区。”然而,收到这些电示时,西撤的抗联部队在日伪军的围追堵截下,大部已经失散了。

  在四纵和高志远部等先头部队突破封锁线后,日伪军对潮白河、平古(北口)路的封锁更加严密,战斗艰难且残酷,抗联部队减员严重。此时李运昌、李楚离所率两路抗联队伍只剩下6000多人,且军心动摇,难以通过有重兵把守的两道封锁线。如果继续西进,将腹背受敌,有全军覆没危险。在这严重时刻,胡锡奎、李运昌、李楚离在平谷县樊各庄召开部分抗联负责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抗联余部停止西进,返回冀东坚持游击战争。李楚离部走南路,计划由三河、蓟县南部,经宝坻县返回丰润县,不料部队行至玉田县南部窝洛沽遭日伪军围追堵截,部队溃散;李运昌部由北路,经平谷、蓟县、玉田北部山区,返回丰(润)滦(县)迁(安)地区。

  抗联部队东返途中,适逢日军大“扫荡”,返回的抗联部队在滦县西安河和杨柳庄附近又打了两场遭遇仗,减员严重。第二十三总队政治主任阮务德、特务二总队长石占山牺牲。长途行军已相当疲惫,加之连日苦战,抗联战士处境极为艰难,不少人员又自动离队,保存下来的只有1000多人。由于日军“围剿”形势严重,多数人要求回到本地,于是在迁安县莲花院集中开会,决定回乡分散坚持,待机集中。最后李运昌部直属队只剩下130人。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其余则是大暴动中的非党员骨干分子。为坚持冀东抗日斗争,11月初,李运昌在迁安县柳沟峪(今属迁西县)主持召开重整旗鼓的会议。会议以冀热边特委的名义,决定学习红军长征精神,攻坚克难,坚持把抗战进行到底。会后,一些共产党员分散到各地,恢复地方党的组织,收容失散暴动人员,坚持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

  冀东抗日暴动虽然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却发动20万人参加,组织起10万多人的工农武装队伍,暴动轰轰烈烈,震惊中外。11月25日,毛泽东、王稼祥、杨尚昆致电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并转宋时轮、邓华,指出:“宋、邓纵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并促成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了冀东的中国政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的游击区,扩大了我军在敌深

  远后方的政治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姚依林在1939年撰写的《一年来的冀东游击战争》一文中指出:“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是抗战以来全国各地所仅有的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斗争”,“冀东人民在敌人残酷的镇压之下的这种坚决的斗争,与八路军孤军深入敌人深远后方的英勇的行为,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将永远是光辉的一页。”

  但是,冀东抗日暴动失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主要是四纵指挥员违背中央指示,实施部队西撤,造成了严重损失。冀东抗联部队和解放地区损失了90%以上,有4万多人在西撤中溃散,大批失散的抗日战士遭日伪军屠杀,死伤惨重。西撤途中,抗联队伍5万多人不断遭日伪军围攻、袭击,最后只剩下3000人。毛泽东等在11月25日的电报中对四纵领导提出严肃批评:“没有尽可能地保持并发展这一胜利,没有很好地团结地方党及军队,没有很镇静地应付那里的局面,以致退出原地区,军队及群众武装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冀东抗日大暴动的胜利成果虽受到严重损失,但转移到平西的和在冀东保留下来的抗联人员仍有3000多人。这些革命火种,与四纵留下的三个支队,一直是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他们是创造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为创建冀热辽部队并使之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1-24 17:21: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杨秀峰领导下的“冀游宣传队”

下一篇:永远的丰碑: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