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纵队诞生:344旅升格为军级
“194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八路军一部分主力南下,新四军一部分主力北上,控制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地区,开辟苏北、皖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打开华中抗战局面的战略部署。”安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朱贵强说,“2月,八路军总部命令,以344旅和冀鲁豫支队为基础,组建八路军第2纵队。纵队部由原344旅旅部组成,另由下属的687团、689团机关各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344旅新旅部。第2纵队下辖新编第1、2、3旅和344旅,总兵力2.5万人。司令员由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兼任,政委黄克诚,当时正在豫北大展手脚的杨得志任副司令员,韩振纪任参谋长。从此,八路军老344旅升格为军级建制。”
4月底,黄克诚率领新组成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独立游击支队、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越过平汉铁路,进入冀鲁豫边区,与杨得志带领的冀鲁豫支队会合,到达内黄南部的南张保村、李官寨、牡丹街一带,这里是冀鲁豫的中心区域,在这里成立了冀鲁豫军区和整编八路军第2纵队。
4月30日,冀鲁豫军区成立大会在内黄县南张保村召开。南张保村抗日政治气氛浓厚,党组织、农会、妇救会、民兵自卫队、青抗先等组织健全。
南张保村位于内黄县城南10公里沙区中心地带,为了弄清这段历史,朱贵强和内黄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怀恩带领记者来到南张保村。这里沙丘连绵,错落环绕,枣树遍野,过去的寨墙已不存在。
据张怀恩介绍,杨得志、崔田民(曾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第689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进驻村后,司令部和参谋人员住前街路南汪文宾家平楼大院,崔田民住路北周望岐家,电台和译电员住汪丙寅家,杨得志家属申弋军住电台东边汪连汉家,供给处住后街葛汉章家,与卫生处相距不远,通讯排、警卫连等分别住街道两头。本村民兵自卫队肩负着村外放哨、送信、铡草喂马、运送给养等任务。
南张保:见证冀鲁豫军区成立全过程
召开军区成立大会那天,南张保村像过年一样热闹非凡,锣鼓喧天,村内墙壁上到处是标语口号。参加会议的有军区直属部队3000余人,八路军总部代表,区党委代表,军区领导分别讲了话,冀鲁豫支队编入第2纵队。黄克诚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第2纵队政委,杨得志任第2纵队司令员,崔田民任冀鲁豫军区政委。第2纵队下辖344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克强,下属687、688(由687团2营、五大队和内黄县大队组成)、689团3个团;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朱程任旅长,闻允志任政委,下属1、3团。新编第2旅,田守尧任旅长(8月到职),吴信泉任政委,下属4、5、6团,分别由原冀鲁豫支队第1、2、3大队改编而成,4团团长傅春早,政委周正华;5团团长覃健,政委贺大增;6团团长胡继成,政委鲍启祥(直南特委游击第二支队改编)。新编第3旅,下属7、8、9团,由独立游击支队与地方武装改编而成,韩先楚任旅长,副旅长赵基梅,政委谭甫仁,政治部主任黄惠良;南下支队,司令员赵承金,政委谭冠三。
在整编八路军第2纵队和组建冀鲁豫军区期间,除了扩编了在冀鲁豫边区活动的地方武装以外,还扩招了一大批农村青年参加了八路军,保证了武装部队编制的完整。冀鲁豫军区下设直南、豫北、鲁西南3个军分区,内黄属第一军分区。同时,为加强冀鲁豫边区的党政军的统一领导,成立了军政委员会,黄克诚、崔田民先后任书记。
“至此,冀鲁豫边区基本上完成了建党、建军、建政三大任务,军事上形成了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区党委、军区机关驻在沙区,内黄沙区成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和基本区。”张怀恩自豪地说。
沙区深处:追寻八路军战斗踪迹
离开南张保村,记者先后来到内黄县南部的李官寨、牡丹街,试图找到当年八路军战斗过的踪迹。遗憾的是,这里连一块纪念碑都没有,当年富有纪念意义的老房子被农村新建的楼房取代。
第2纵队成立后,黄克诚考虑到2万多部队集中在冀鲁豫边区,不利于今后的发展,遂根据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向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建议:将第2纵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坚持晋东南根据地斗争,另一部分越过陇海路,向华中发展。3月,毛泽东致电朱德、刘少奇,完全同意“将344旅调陇海路南增援华中”,“应速开动”。4月,黄克诚留新1旅坚持晋东南根据地斗争,自己率第2纵队机关和344旅东出太行,于月底进入河南濮阳,与那里的新2旅(原冀鲁豫支队)、新3旅会合。
1940年6月,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分两梯队南下。第一梯队由344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率687、688和新2旅6团,从内黄沙区经山东菏泽、东明、成武、单县,在黄道口越过陇海铁路。在跨越陇海铁路时,6团与日军遭遇,经激战击溃敌人,牺牲近100人。6月下旬,第一梯队分两批到达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并在油张集再次与日军激战,歼敌150余人。第二梯队由新二旅政委吴信泉率领新二旅4、5团和344旅688团,在冀鲁豫区粉碎敌人的大扫荡以后,东进到范县,然后经定陶、郓城、韩城、金乡一路南下。
黄克诚和韩振纪率教导营、警卫连在韩城与吴信泉会合。在横跨陇海铁路时,留在冀鲁豫军区的杨得志来电报称,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不足,黄克诚即命新2旅4团返回冀鲁豫,自率新二旅5团和344旅688团2个团南下。在南下途中,先后与日伪军遭遇,经激战突出重围,6月下旬到达安徽涡阳地区,与先期到达的第一梯队胜利会师。此后,黄克诚率344旅和新2旅分两个梯队跳出日伪军2万多人的包围圈,继续南下,先后到达涡阳(今安徽省亳州市辖县)以北之新兴集和涡河边的李园、赵旅屯一带,与新四军彭雪枫率领的第6支队会合。按照中央军委命令,这两支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下辖第2、4、5、6旅。其中2旅和4旅都是原第2纵队的。7月底,中央军委电令黄克诚留一个旅在彭雪枫处,执行“向西防御”任务,自率一个旅进军皖东北,执行“向东发展”任务。于是,八路军第4纵队重新整编,黄克诚带来的领导机关分出,和第2旅及第4旅687团越过津浦路,与先期进入皖东北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会合。
“这个苏鲁豫支队可不简单,前身有共产党领导的最早武装——叶挺独立团,红军时期为红1军团第2师,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在所有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中,其历史是最老的,也是最早南移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张怀恩带领记者一边在一望无际的枣林中寻找老八路当年的战斗踪迹,一边向记者讲述。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9-06 14:58: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万里在冀鲁豫战斗的岁月
下一篇:湖西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