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后,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中国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重建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直至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等各支军队陆续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曾先后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驻扎过。其中,在江苏省境内即先后驻扎过盐城、阜宁、盱眙黄花塘和淮阴等地。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驻盐阜期间,即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和根据地建设的辉煌业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四军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阜宁县,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中南部,是著名革命老区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的一个县。该县早在1925年就有共产党员顾正红在上海带领日本纱厂工人开展反抗日本资本家的罢工斗争,被日本资本家开枪杀害,由此酿成“五卅”惨案,使反帝爱国运动烈火迅速燃遍全中国。
阜宁县于1928年1月建立中共阜宁县委,领导工农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38年4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到阜宁县,国民党军官兵进行了英勇抗击,不少将士誓死抗击几天几夜,但因指挥与配合不力,阜宁县城及全县大部沦陷。而阜宁北沙3000余民众为了阻止日军在北沙设立据点,自发地拿起土炮土枪和棍棒,与日军奋战三天两夜,终将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狼狈地窜回阜宁城。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申了全党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把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
1939年2月,周恩来抵达皖南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共中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东南局和新四军领导人共同确定了“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并提出了新四军在敌后发展方向的三条原则。当年4月2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北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工作,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区,在战略上华中为连接华北、华南的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
为了加强党对华中抗日斗争的领导,大力发展华中,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和军委的命令,将统一整编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约两万人)南下盐阜,增援新四军黄桥保卫战。1940年10月初,八路军第五纵队在黄克诚司令员兼政委率领下,攻克阜宁县,阜宁人民重获新生。
1941年7月,日伪军组织1.7万余兵力对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为重点的盐阜区发起第一次大规模“扫荡”。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第三师部队一边阻击、伏击日伪军,开展反“扫荡”斗争,一边保护军部和华中局领导机关顺利地转移到了阜宁县。从而使阜宁县不仅成为新四军第三师部队领导和指挥苏北盐阜区和淮海区军民开展抗日斗争的军事政治中心,而且成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领导和指挥全华中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事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日伪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扫荡”中,由于敌强我弱,新四军军部暨华中局领导人于7月10日撤离盐城,21日转移到老阜宁县境,8月19日暂驻板湖侉周庄,11月10日移驻陈集停翅港,在阜宁县共驻扎了1年零5个月时间。
日伪军在第一次大规模“扫荡”企图破产后,毁我军部之心不死,又于1943年春组织2.4万余日伪军,对以军部驻地阜宁县为重点的盐阜区实施第二次大规模“扫荡”。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为便于第三师部队反“扫荡”,实施有效歼敌,于日伪军发起大规模“扫荡”前的1942年12月25日,从阜宁县向淮南黄花塘转移。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陈毅在阜宁县战斗工作了10个月之久。
八路军第五纵队暨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的部队自1940年10月开辟阜宁后,其领导机关及第8旅部队在阜宁县驻扎达了5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师长兼政委于1945年9月率第三师全体将士开赴东北新的战场。
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驻扎在阜宁县的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最为艰难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顽的军事夹击之中,惨遭日伪军的“扫荡”、“清乡”与蚕食、伪化,及国民党顽军的袭击,加之日伪顽疯狂的经济封锁和掠夺,抗日军民几乎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领导全华中军民浴血奋战、艰苦坚持、顽强拼搏,不仅粉碎了日伪军残酷的“扫荡”、“清乡”及国民党顽军的猖狂进攻,保卫、巩固和全面加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建设,而且为战略反攻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开创了辉煌的业绩。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03 09:38: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开创华中抗日根据地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