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震(1914.10.5-),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青年团,10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7月参加红军,参加了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6支队、八路军4纵、新四军4师参谋长等职,参与创建豫皖苏和淮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9纵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2纵副司令员,东南野战军1兵团参谋长,华野副参谋长,三野参谋长,参与指挥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参谋长、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第24军代军长兼政委、军事学院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回忆往事,缅怀先烈,简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进行抗日斗争梗概,以示纪念。
誓师东征,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8年9月,周恩来、叶剑英同志指示河南省委:要将领导重心转向豫东,创造苏鲁皖边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当时豫皖苏地区,包括豫东13个县、皖北8个县、苏北3个县,共24个县。该区是我军在华北、华中地区联系的纽带之一,是我军发展华中敌后抗战、向东挺进苏北、向西连接中原的前进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军委、毛主席决定,在河南省委部署下,由彭雪枫同志动员,组成了1个大队。为取得合法地位,便以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名义,并由延安派来一批干部,向豫东挺进,建立敌后根据地。
1938年10月27日,游击支队渡新黄河东进,首战窦楼,毙日寇少尉以下10余人。再战西陵寺、陈寨、宋庄、芦家庙、亳北坞墙集、水东大茴村,初步打开了豫东抗战局面,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1939年1月,支队主力(第1、第2大队)进入永城县境,在永城、萧县、宿县地方党组织、革命知识青年、人民群众及友军的支援下,积极打击日伪军和杂八队。马村桥战斗,重创日寇。在永城、萧县地区先后歼灭杂八队共1000余人。3月份,部队再次进行整编,建立了3个主力团和随营学校。
1939年5月,支队主力进军淮上,开辟宿县、蒙城、怀远、凤台地区,并于9月返回涡阳以北之新兴集。在此期间,永城县地方抗日武装领导人鲁雨亭同志受其父鲁紫铭老先生教育,在我党的团结争取下,毅然接受我党领导,遂将其部队改编为第1总队,辖2个团,共960人。随后,因国民党企图消灭我党领导的西华部队第7路军,胡晓初、侯香山同志根据豫东特委决定率部东移,改编为第2总队,辖2个团。我党领导的萧县、宿西地方武装,整编为第3总队(耿蕴斋任总队长),辖2个团。这时全支队已有3个主力团、6个简编团,连同地方武装共1.2万余人,并与新四军军部取得了联系。11月份,在作战胜利、壮大部队的同时,地方党政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成立了豫皖苏边区党委,发展了各级地方党的组织,先后建立了永城、夏邑、萧县、宿西、亳北五个县的政权,较为广泛地开展了群众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一些“会道门”组织,并在打击日寇、清除汉奸、保卫家乡、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1939年冬,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并且展开了全面建设根据地的工作。
1939年11月,刘少奇同志经豫南到达涡阳以北之新兴集,检查了豫皖苏边区的工作,并在11月7日纪念“十月革命节”大会上,检阅了6支队的大部分主力。12月份,派张太生同志率第1团及党政军干部百余名,到皖东北张爱萍同志处,归张爱萍同志领导,加强皖东北的武装力量。
1940年3月中旬,日寇以3000余人的兵力“扫荡”我永城、萧县地区,我支队第1总队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企图。这时日寇深感我军的壮大,确实已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遂于4月1日,纠集伪军3000余人,对我第1总队进行合围,企图消灭我第1总队。总队长鲁雨亭同志率部于芒砀山西南之李黑楼与日寇展开血战。激战竟日,打退了日寇的数次进攻,杀伤了大量敌人。但鲁雨亭同志等200余人亦以身殉国,壮烈牺牲。6月1日,我支队于新兴集召开“五卅”纪念大会。日寇趁机分数路袭击我军,纪念大会的会场变成了杀敌报国的战场。我参加大会的各部队,分数路与日寇激战于新兴集附近周围,打得敌人首尾难顾,不得不于黄昏时败退。6月3日,我军在新兴集附近的鸭子刘家,继续召开“五卅”纪念大会,表达了我军誓雪国耻的坚强意志。“六一”战斗后不久,萧县成立了“萧县抗敌纵队”,各县均成立了自卫团司令部。与此同时,又成立了“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作为地方武装的统一领导机关,以便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至1940年7月,6支队共有1个特务团、3个主力团、4个总队(均辖两个团)、萧县抗敌纵队、永城独立团、宿县独立团、睢杞独立团和亳北独立大队共19500余人。以永城县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5个县的政权、淮上办事处、5个县的办事处,以及津浦路东的皖东北和新黄河以东的睢杞太两个地区,各级党的组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时,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撤出路西,巩固和扩大皖东北根据地
1940年6月上旬,蒋介石企图逼我新四军撤出华中,退至黄河以北,尔后凭借黄河天险,堵塞归路,置我军于死地。自此,苏北、皖北摩擦事件接连发生。为加强反摩擦力量,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黄克诚同志率八路军344旅及新编第2旅共5个团1.2万余人及教导营500余名干部南下华中,于6月20日到达新兴集,与第6支队胜利会师,并按八路军总部命令,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纵队司令员,黄克诚任纵队政委。不久,又由中原局报请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将陇海铁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铁路东西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统一进行整编,并区分了战略任务:以八路军344旅(欠687团)与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主力)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辖第4、第5、第6旅与教导团等部共8个团1.7万余人,以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以八路军新2旅、687团、苏鲁豫支队、南进支队,新四军6支队第4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辖第1、第2、第3支队共9个团近2万人,以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将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与抗大四分校合并,并确定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改辖3个独立团,担任坚持、巩固根据地的任务。
1940年8月,桂系国民党军、骑8师马彪部4个师的兵力,在我4纵队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之际,对我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骑2军何柱国对我态度亦趋恶化,皖北摩擦有一触即发之势。我第4纵队利用国民党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的矛盾,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并对顽方作了某些让步,同时也作了自卫还击的准备,使局势暂时得到了缓和。11月中旬,蚌埠、宿县等地的敌伪5000余人,附坦克20余辆,进犯蒙城、涡阳,我军为粉碎敌伪的“扫荡”,第5旅和特务团在蒙城以北的板桥与敌人发生战斗,激战3昼夜,毙伤敌伪千余人,击毁汽车、坦克10余辆,击落飞机1架,严重地打击了敌人。我第4纵队在与敌伪顽的斗争中,以军事打击和政治分化等手段,巩固和扩大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华中局势日趋紧张,在我第4纵队主力开辟淮上,永城以北地区主力较少的情况下,国民党王仲廉92军利用其萧县、永城地方关系,于1940年12月12日策动了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第6旅17团团长刘子仁、18团团长吴信容等部叛变。由于耿、刘、吴的叛变,使永城以北地区我方政权大部变色,豫皖苏边区形势迅速恶化。
1941年初,继“皖南事变”之后,蒋介石又调集30万反共大军向华中发动进攻,妄图首先“肃清”津浦路以西之我军,尔后向苏北、山东深入,以实现将我军“驱逐”到黄河以北,配合日寇聚而歼之的毒计。党中央、毛主席预计到华中反顽斗争的长期性,指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1月,对反顽斗争作了全面部署。其中,赋予第4师的任务是:坚持豫皖苏边区阵地,抵抗反共军的进攻,不让其向津浦路东和陇海路北深入,并着重指出了政治上的斗争策略,军事上战略战术的运用,如万一不能坚持时,可退到皖东北地区。
我第4师及豫皖苏边区党政军民,根据上述指示,展开了艰难困苦的3个月反顽斗争。集结在皖北、豫东的反共军,在日寇发动的“豫南战役”结束后,分3路向我第4师实施猛烈进攻。反共军渡过涡河之后,即策动日伪军对我进行“扫荡”。我第4师一面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一面奋勇抗击反共军的进攻。尽管在多次战斗中,对敌、伪、顽均给予大量的杀伤,但未能阻止反共军的进攻。4月中旬,国民党92军第142师的425团,在该团团长——我党秘密党员陈锐霆同志率领下,在淮上的褚集进行反内战战场起义。4月20日,我军又趁势集中两个团的兵力,在大小郭家歼灭反共军一个支队。其他部队在反顽斗争中,也先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
但是,由于敌众我寡和敌强我弱的军事对比,顽军兼有适合平原作战的骑兵参战,又由于根据地还不是很巩固,正值春荒季节,军需民食均很困难;再加上我军轻敌麻痹和指挥上的某些失误,以致在3个月的反顽斗争中,先后几次遭受重大损失。3月初,在蒙城以南的半壁店、罗集战斗中,10旅29团损失较大。4月上旬,在永城西南的万楼战斗中,我12旅34团的一个营全部壮烈牺牲。4月下旬,在宿县以南的大小营集战斗中,与骑8师遭遇,我11旅32团和师直属队遭到严重损失。这时,反共军的进攻更加凶猛,叛军、地方土顽更加猖狂,敌伪与反共军相配合,对我军的袭击与“扫荡”也更加频繁。作战失利,人心不稳,部队疲劳,给养奇缺,根据地中心区被敌侵占,我军的处境已十分困难。
1941年4月25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鉴于第4师的危急处境,并为照顾抗战大局,指示我们留一部分主力及地方武装坚持豫皖苏边区的游击战争,主力转入皖东北地区,巩固和扩大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至此,我艰苦创建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除睢杞太及萧县的部分地区尚有党的组织和部分武装公开活动及永城等县党的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外,其余全部丧失。在3个月的反顽斗争中,我豫皖苏边区的党政军民各机关部队共伤亡、失踪4000余人,撤到皖东北的不足万人,枪不足5000支。第4师撤到皖东北后,邓子恢同志任第4师政治委员、淮北(即皖东北)区党委书记,加强了党的领导,取消了第4师党政军委员会,改为中共新四军第4师党委会。在淮北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皖东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淮北行政公署),作为皖东北的最高行政机构,先后由刘玉柱、刘瑞龙同志任主任。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9月,我第4师10旅与第3师9旅对调了建制,将红军部队全部集中到第3师;将开创皖东北的3师第9旅改建于第4师,这样便于发展建立根据地与培养部队作风。10月,以12旅机关为基础成立了淮北军区机构,主管地方武装的工作,加强了部队的整训,提高了军政素质。这时,整个淮北地区的武装力量共有1.3万余人。
反共军汤恩伯集团,在侵占我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后,又妄图东犯我淮北及苏北抗日根据地,江苏省顽主席韩德勤亦调动兵力接应汤恩伯部东进。1941年7月,韩顽以保安第3纵队的两个团,侵占我淮海区泗阳县西北之陈道口。我军为粉碎顽军东西对进的计划,决定攻占陈道口。10月21日,我军攻占陈道口,俘顽军800余人,残顽突围逃走。我军乘胜扩大战果,横扫了运河沿线的土顽武装。1943年春,蒋介石又命令在皖北阜阳、太和地区的李仙洲部北犯山东,王仲廉部向我淮北抗日根据地进攻,并令在苏北的韩德勤部侵占我淮北根据地,接应王仲廉部东越津浦路,东西对进,妄想夹击我第4师于洪泽湖以西地区而歼灭之。3月1日,韩顽侵入我里仁集、陈道口地区。3月中旬,侵入我淮北中心区的金锁镇、界头集、山子头一带。为了再次粉碎顽军东西对进的计划,制止蒋介石扩大内战的阴谋,保卫华中抗日根据地,经军部批准,决心在韩王会师前,首先打击韩顽,尔后转兵打击王部。2月17日夜,我部对山子头地区的江苏省顽主席韩德勤部发起自卫还击,至18日上午,战役胜利结束。歼韩顽总指挥部、独立第六旅、保安第3纵队全部,生俘韩德勤以下官兵千余人,击毙专员王光夏、独立旅旅长吕仲寰。已经越过津浦路进至灵璧县以北地区的王仲廉部,闻讯仓皇窜回津浦路西。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对日伪据点的不断拔除,使日本侵略者惶恐不安。1942年11月中旬,日寇及伪军6000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的配合下,向我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发动进攻。敌伪企图打通公路交通,增筑敌伪据点,烧杀奸淫抢掠,反复进行“搜剿”,破坏和分割我淮北抗日根据地。我淮北党政军民,在区党委和第4师的统一部署与指挥下,进行了历时33天的反“扫荡”作战,大小战斗30余次,其中以12月9日的朱家岗(宿迁南)战斗最为激烈。我9旅26团,在朱家岗与千余日伪军展开激战,先后打退敌人10余次的冲锋,毙伤敌280余人,迫使日寇弃械遗尸,狼狈溃逃。我11旅32团马公店(泗县东)战斗,袭击了进犯日寇,使其死伤甚重。后来,我们又提出了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部队乘胜扩大战果,拔除据点,收复失地,胜利结束了33天的反“扫荡”战役。日寇大规模“扫荡”失败以后,为巩固其以徐州为中心的战略枢纽,对我淮北地区采取了“蚕食”和“伪化”的政策。淮北区党委于1943年夏,主力、地方武装和民兵相配合,组成武工队深入敌占区,全面开展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拔除敌伪据点,恢复被占领的地区,建立新的区政权,开辟了70多个乡的游击区,坚决打击出扰的日伪军,从而使淮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巩固淮北,恢复和发展豫皖苏根据地
1944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在中国的敌后战场连遭我八路军、新四军的严重打击,战局对它非常不利。在上述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为了给进攻国民党军之日寇以打击,打开河南抗战局面,拯救沦陷区的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战略上将我华中、华北、陕北三大地区连接起来,制定了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的战略方针,并先后确定了各有关地区部队的行动方向和具体任务。
1944年7月下旬,党中央、毛主席在部署这一战略行动时,令“新四军第4师西进豫皖苏边区,首先恢复萧县、永城、夏邑、宿县根据地,然后打通与睢杞太地区的联系,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并对某些具体政策作了指示。华中局和军部据此作了具体兵力部署,命令我第4师以淮北路东为基地,主力西进豫皖苏边区。自1941年5月,我们撤到津浦路东后,在3年多的艰苦岁月里,豫皖苏边区人民,遭受敌伪顽残酷的压榨和剥削,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原由吴信容率领叛变的187团,后改编为国民党的一个支队,对受刘子仁指挥很不满,吴信容病死后,由其弟吴信元继任,在我党工作影响与地方抗日开明绅士影响下,决定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并派人与我们联系,表示愿意策应我军西进。我第4师部队的大多数指战员,均为豫皖苏边区人民的子弟,对打回老家去、恢复豫皖苏,有着极高的战斗热情。当得知我师将进军路西时,无不欢欣鼓舞,整装待发。8月15日,师长彭雪枫同志率4师主力西进。首战小朱庄,全歼顽、伪合流的顽支队长王传绶部3个团,吴信元派其参谋长孙子仁到小朱庄我指挥所来联系起义,随即改为新四军第4师独立旅,仍留萧县维护我后方交通。我9旅25团、骑兵团继续西进,先后击溃耿继勋、刘子仁两个纵队;我11旅进驻王寨(萧西)休整时,又击溃了日寇骑兵的袭击。
为进一步开阔战场,迎击顽军进攻,彭雪枫同志率领9旅25团、骑兵团向夏邑附近八里庄之敌进攻,全歼顽、伪、土匪三位一体的李光明支队。不幸,在八里庄战斗中,亲临前线英勇指挥的彭师长雪枫同志壮烈牺牲,中央军委遂令张爱萍同志为第4师师长,韦国清同志为副师长,继续指挥西进部队作战。为应付国民党军反扑,军部又增派第3师7旅西援,经过数次激烈的战斗,粉碎了日伪的“扫荡”,我军战果逐步扩大。11月中旬,王仲廉派暂编2军并14师洪显成部与骑兵第8师马彪部向永城以北进攻,与我在永城东北保安山形成对峙。为保证战役胜利,新四军军部命令组成临时指挥部,由韦国清任指挥,彭明治任副指挥,统一指挥7旅、11旅、9旅、25团和骑兵团。我以雪枫同志名义发电,请冀鲁豫军区杨勇、苏振华同志派兵支援,尽管当时他们反“扫荡”十分紧张,还是派王秉璋同志率部南下配合作战。在和顽军对峙中,我7旅20团一个营夜间袭击,一下打到洪显成的军部,使敌人惊慌失措,发生误会,自己打了一个晚上,拂晓时全线溃退。我即转入全线追击,并歼灭了涡河北岸之敌。
保安山战役结束不久,日寇打通了粤汉铁路,国民党战场发生严重危机。党中央指出:顽军暂时不会再次向我大举进攻,应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巩固涡河以北阵地。随后4师指挥机关及9旅主力和第3师7旅先后返回津浦路东,冀鲁豫军区的部队返回陇海铁路以北,我率第11旅留在路西工作,组成11旅兼路西分区,统一指挥独立旅、骑兵团,吴芝圃同志任路西地委书记,我和赖毅同志分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在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作战中,我军共歼灭了顽军、日寇、伪军1.3万余人,并先后争取起义、投诚7起,共计3700余人。同时,建立了各级农民救国会,组织了青年、妇女等群众抗日救国团体,在发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发展了3000余名党员,恢复和整顿了党的各级组织,建立了淮北第二专员公署和8个县的政权,53个区和315个乡的政权;组建了8个县总队及3个独立团,组织民兵万余人。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的武装部队,向敌人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如遇反抗,即予歼灭。8月11日,我各解放区部队开始了反攻的作战行动。我淮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开始了大反攻,先后攻克永城县,歼伪军自卫团全部,俘伪团长杜春台等以下千余人,攻克孙町集,歼伪军第15师一部700余人,迫使双沟伪军全部投降。同时,我4师主力在路东收复宿迁、泗阳、泗县,攻占曹村、夹沟、四堡、符离集等9个车站,歼伪军1000余人。随后,又攻克灵璧县城和时村集、永安集、灰古集,我路西部队又攻占萧县县城,总计歼伪军支队司令以下4000余人。在我党冀鲁豫军区联络部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派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王子光进行联系,帮助和领导了中共党员、酂县城伪军第18师师长杜新民同志以下4000余人的起义,由新四军军部命令编为解放第2军,杜新民任军长。至此,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23 15:15: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下一篇:新四军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