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峰,坐落在长兴县煤山镇的巍巍青山之中,既有着古朴的历史风貌,又满载着革命烽火的红色记忆。这个有着约800年历史的小山村聚居着众多的韩氏后人,据说都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子孙。上世纪40年代中叶,这里成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的驻地,成为了粟裕大将指挥大军向江南日伪顽进击的“中军大帐”,被誉为“江南小延安”。走进仰峰,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司令部旧址、政治部旧址、供给部旧址这些被当地人称为土地庙、沈家大院、韩家大院、曹家大院的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在一片古木之中,巍然屹立。“嘎吱”一声,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一段红色的历史会扑面而来。和平年代的仰峰,人们沉浸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幸福之中,传承了百年的麦芽糖制作是他们感恩生活、享受幸福的生动写照。
韩世忠后人的聚居之地
在仰峰,韩姓是个大姓,据《咸安韩氏宗谱》记载,他们都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后人。村里的韩家大院是其中的证明之一。韩家大院曾是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旧址,属清末建筑,原为三进五开间加对称侧屋的砖木结构楼房。现有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说起韩世忠的后人是如何迁播长兴的,的确也是颇有一段渊源。韩世忠是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先后封咸安郡王、蕲王。卒后葬于苏州灵岩山麓。
韩世忠的长子韩彦直,是南宋名臣,曾任司农少卿、江西转运使、权知江州、知临安府等职,拜龙图阁学士,封蕲春郡公。他出使金国,守节不屈,还把被奸佞吞没的岳家财产尽还岳家后人。同时,他还是位农业学家,写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学专著《橘录》。韩彦直在临安故世后,其家人欲归葬其于故乡延安,灵柩路经长兴泗安镇云峰村白杨岕时,见此地景色秀美,环境静谧,便安葬在了这里。韩彦直墓现在是县文保单位。
韩覆六,字文昌,是韩彦直的儿子,也是长兴韩氏肇基之祖。自幼聪颖,满腹经纶,著有《四书小说》、《五经会议》《涧谷文集》等。但他见朝事混沌,就不愿为官,本想回归延安故里,但祖父、父亲的墓都在江南,所以,思虑再三之后,决定率全家迁徙到长兴定居,一为“以守先王之庐墓”,二是“以训子孙之学业”。到长兴后,他率家人垦田数十亩,并开办学堂,教诲子孙及周边乡邻子弟。一时之间,长兴西北山林地区文风兴盛,大家都尊称他为文昌先生。大书法家赵孟頫就非常赞赏韩覆六这种播衍文明的举动,“不禁慨慕其高风而赓章以记之”。
韩氏后人从覆六公定居长兴后,已经传了近三十世,有约800年的家史。他们逐渐在长兴大地繁衍、散枝,如今在包括仰峰在内的长兴各地都有韩氏后裔的身影。都说好家风是个传家宝。祖先的光荣历史和优秀事迹在一代一代后人的口耳相传中流传,在数年一修撰的《咸安韩氏宗谱》中清晰地记录下来,这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养料和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勤恳做事,激励着他们为家族的荣耀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不息。
“江南小延安”的红色记忆
1943年的秋天,银杏叶已经飘零,仰峰岕被一片金黄掩盖,马头墙顶、小青瓦上、村道泥泞的小路上、略带寒气的半空里,都是翩翩飘落的鸭掌一般的银杏树叶。天气看起来有些萧索与寒凉。但仰峰的父老乡亲却拥有一种多年未有的喜悦与激动,抗战已经打了6年,长兴这片土地已经大部沦陷,今天,他们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子弟兵,他们知道,从此这里将不必担心日军的侵扰。新四军十六旅在虎将王必成的率领下悄悄进驻仰峰。沈家大院的主人很快把房屋主动让了出来,作为新四军的旅部。沈家大院位于仰峰岕西南面,座西朝东,背面紧挨仰峰岭,是一幢清光绪年间的徽派建筑。前后三进五开间二层楼,左右两侧房,为沈家三兄弟所建。接下来的日子,十六旅深入贯彻党的群众政策,军爱民,民拥军,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十六旅将士发扬南泥湾精神,利用战闲时间,在槐坎北山园开垦了几十亩荒山,种上了元麦、马铃薯、蔬菜等早春作物,这一来不仅解决了部队的给养,而且给老百姓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时间在十六旅将士一个个战斗的胜利和仰峰百姓对胜利的渴盼中,如白驹过隙,飞快流逝。
转眼到了1945年1月。浙北大地迎来了入冬过后的第一场大雪,山村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1月6日晚,在万千仰峰群众自制的竹篾火把的引导映照下,粟裕将军率领着新四军一部来到仰峰。长长的队伍在山间蜿蜒前行,像一条火龙,把整个山岕照得如同白昼,仰峰的乡亲们眼噙着泪水,亲切地呼唤着子弟兵们,他们知道,山村的春天在不久就要到来!
粟裕最先落脚的地方是村里的土地庙,建于清代末年,砖木结构,为三开间一天井再加一间一天井,旧址建筑面积224平方米。过了一些时间,王必成的十六旅改编成一纵队,司令部搬往仰峰岕东南方四公里处的温塘,粟裕就搬进了沈家大院,这里既是他的办公场所,也是他和夫人楚青以及长子粟戎生的生活的地方。粟裕住在大院第三进二楼西侧,里间为卧室,外间为办公室。睡的、用的是房东家借用的雕花木床、三屉桌、竹靠椅、油盏灯,连取暖用的火盆也是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的破铁锅。
在这里,人们见证了革命军人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至今,仰峰的老人们还会津津乐道于粟裕送一张桌子给长工侯阿苟、楚青为侯阿苟缝被褥、粟戎生爱与侯阿苟玩乐的故事。最让仰峰人难以忘怀的是,粟裕教当地百姓科学除虫的事。沈家大院背后有个小山坡,杂草丛生。粟裕从老乡家中借来?头、锄头等劳动工具,开辟了六七分菜地,种上茄子、苋菜、辣椒等。于是,粟裕经常迎着朝霞,同夫人楚青以及他的警卫员们一起掘地、种菜、锄草、浇水。这年夏天,虫子特别多,农民们不懂科学除虫方法,费力费时,收效不大。粟裕先在自己的菜地实践,然后让司令部办了一个“科学除虫展览会”,教士兵和农民如何除虫。在粟司令和新四军指战员的帮助下,农民们学会了多种科学方法,既省工省油又收效甚大。
在这里,粟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月13日,中共中央电令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并以华中局党代表名义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皖南党政军工作。2月5日,苏浙军区在槐坎乡温塘村练兵场上召开了万人参加的盛大成立大会。粟裕和刘先胜等军区领导在军乐声中绕场一周检阅部队,并作重要讲话。粟裕说:“我们将竭尽一切力量,完成准备反攻、驱除敌寇,争取抗战胜利的重任。”慷慨激昂的声音,划破天空,鼓舞着饱经磨难的苏浙军民。从此,粟裕指挥苏浙军区军民一面打击日伪,一面反击国民党顽军的进攻,首创“山地运动战”,取得了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的巨大胜利,建立了浙西抗日根据地,使浙西和苏南连成一片,成为对日寇大反攻的坚强基地、我党领导的十九个大的解放区之一。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3-22 11:39: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主要抗日根据地: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红色记忆: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