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银行首任行长龚意农
▲在全国19块主要的抗日根据地中,先后建立了15家银行,其中有7家在新四军驻防的根据地
▲淮南币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安徽境内建立了淮北、淮南、皖江三块抗日根据地。为了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新四军采取灵活策略,针锋相对与日伪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斗争,保护人民财产,发展抗战经济,保障军需民用,安徽三块抗日革命根据地均筹备组建了银行,发行抗币。当时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就成立了淮南银行,并发行抗币——淮南币。
淮南银行的由来
“行政公署于九月八日出布告,为了一面对敌进行货币斗争,一面稳定社会金融,平抑物价暴涨,确保根据地人民财富,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最近下令淮南银行发行新边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六种。新边币一元合法币五十元计算。”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44年9月20日《淮南大众》刊登的《淮南银行发行新边币》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而说起淮南币,就不得不提到淮南银行。那么淮南银行是哪一年成立的?为什么要成立淮南银行呢?
说起淮南银行,我们又要从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说起。淮南抗日根据地是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的,它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路、瓦埠湖,北抵淮河,南濒长江,津浦路纵贯其间。以津浦路为界,分路西、路东2个地区,津浦西路地区全部在安徽境内,包括定远县、凤阳、滁州的大部分和嘉山县(今明光市)、全椒、寿县、合肥、和县、含山、怀远、巢县各一部分。浦津路东地区包括来安、天长、盱眙、嘉山县的大部分和六合、仪征的大部分,以及高邮、宝应(今金湖县)、江都、江浦的各一部分。该根据地是新四军二师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一块重要战略区。
1943年2月,华中局决定成立淮南苏皖边区党委,辖路东、路西两个地委;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辖路东、路西两个专属。1943年,淮南根据地军民主动对日出击,夺回部分失地,成为扩大解放区的先锋。抗日战争时期,淮南军民共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新四军二师也从最初东进时的一个3千多人的游击队,发展成为5万多人的正规部队。到1945年9月,淮南根据地共建立2个专员公署、17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人口约300万,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
毋庸置疑,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日根据地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敌人采取金融措施,掠夺根据地物资。根据地只有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货币,发展生产,才能做到自力更生。在这样的背景下,1942年2月,淮南银行在津浦路东的盱眙县葛家巷(今安徽天长市张铺乡)成立,与淮南行署总金库合署办公,属淮南行署财经处领导,首任行长龚意农,行内下设会计、营业、出纳三课。1942年5月成立印制课,1944年改为淮南印钞厂。1945年8月,淮南银行并入华中银行,成为华中银行第三分行。淮南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淮南币。淮南币的价值很高,初发行时每元相当于法币3元。
据史料记载,淮南币流通时间从1942年2月到1945年10月25日结束,前后不到4年时间。
打击伪币有妙招
那么淮南币总共发行过多少金额呢?它主要在哪些地区流通呢?至抗战胜利,淮南银行先后3期印制发行淮南币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6种面额24种版别,累计发行总额为38827457.27元。主要流通于安徽的来安、天长、嘉山、盱眙、定远、凤阳、滁县、全椒、和县、含山、合肥、巢县、寿县和江苏的江浦、六合、仪征、扬州、宝应、高邮等县。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44年9月20日《淮南大众》发表的一篇答读者问——《淮南票和淮北票为什么不能通用》的档案。这份档案这样记载,“答老子山刘怀宝问:为什么淮南票子淮北不用?淮北票子淮南又不用?是不是闹经济斗争?”“淮南淮北票子的发行,是为了和敌人进行经济斗争的,自己绝不会闹什么经济斗争。那么为什么又不用呢?首先,不用也不是绝对的,银行里必要时也能兑换。一般在下面不用的原因,主要是我们今天处在敌后,各根据地都被敌人包围着,互相流通联系还不够灵便。我们印票子的技术比较起来是不高的,敌人时常伪造票子来跟我们捣蛋。票子在我们本根据地内流通,碰到伪造票子,识别还容易,如果出了根据地,流通很远,那人家伪造起来识别就困难。这样就会出纰漏,上敌人的当。因此暂时不用,倒是为了和敌人作经济斗争很必要的。”
显而易见,在当时敌伪封锁的情形下,根据地被分割成几块,淮北、淮南、皖江抗日根据地未形成统一的整体。根据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了区域性银行,印刷发行货币。与此同时,根据地货币都具有防伪性质。由于日伪破坏根据地金融、经济,伪造假币混入根据地市场,掠夺物资,为此淮南银行在淮南币印刷中先印上精美的底纹,在背面图案的花纹中刻有“淮南银行”四个极小的字,散藏在图案之中。同时采取多种不同的颜色印刷,正反两套色和四套色,使防伪性能大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淮南根据地组织、宣传群众,积极开展反假币斗争。首先动员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识别假币,比如由淮南银行、公营商店等处把假币张贴出来,让群众识别。其次对坚决揭发制造、使用假币的人员给予奖励,并对有意带进假币者严惩。
发行兑换券支持纺织业发展
据史料记载,淮南币的发行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生产和贸易,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淮南银行发行贷款促进根据地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使根据地内物资丰富,市场活跃,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根据地货币发行主要用于农业贷款和工商贷款。农贷包括耕牛、种子、水利、植棉、植麻、垦荒等项目。工商业贷款主要贷给公营、合营、手工业、合作社等,帮助因缺少资金而停业的油坊、手工作坊业主、小商店得到必需的周转资金,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繁荣根据地经济,提高自给能力。
这一点也在档案中得到了佐证。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44年11月1日《淮南党刊》中刊登的《盱嘉县委关于整理农贷的工作报告》档案这样记载:“盱眙、嘉山两县自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从一九四一年起就开始施行了农贷政策,以帮助和解决农民在春荒和生产中的困难,并为了照顾各阶层又举放了业主、贫商贷款。其种类计有耕牛、水利、贫农、救灾、种子、移民、棉贷、小本、边币等九种之多。”
1942年,淮南银行成立之初就及时发放耕牛贷款,资助农民饲养耕牛,贷给贫农买牛,推动他们组织耕牛合作社,实行“专款专用”。不仅如此,淮南银行还授权来安县半塔镇“杨言德合作社”发行“直一区民众合作社兑换券”,在县境流通。
当时为何要发行兑换券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一个重要物资——棉纱。棉纱是日伪对根据地封锁的重要物资,一度造成根据地内纺织厂原料紧缺。为自力更生解决这一问题,来安半塔民众合作社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手工纺织,由于合作社资金不足,便向淮南银行申请贷款。1942年,半塔民众合作社经报请淮南银行批准,印制发行了58万元1、2、5角券小额兑换券,合作社用这笔贷款打造纺车750辆。后淮南银行又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合作社收购棉纱,打破敌人的封锁,促进了根据地纺织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2-07-16 11:17: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淮南地区的坚强战斗堡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