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共开辟和创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2018-01-18 11:59:29  来源:宁波档案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一、浙东沦陷 中共宁波地方组织始建地方武装

  宁波镇海在1941年4月前,是中国沿海各省唯一对外通航的港口,且象山有砩石矿,日军早已眼红故必欲夺取而后快。

  1940年7月17日~7月22日,日军曾纠集几十艘兵舰、飞机和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在镇海甬江口两岸登陆。守军第194师师长陈德法将军率部奋勇抵抗,把日军阻止在戚家山和镇海县城内。7月19日,驻上虞的16师48团赶来增援,并和194师一起投入反攻,七次肉搏,于22日把日军赶下东海。此战日军死伤1000余人,我军死伤1100余人。1941年4月19日,日军发起宁绍战役,强行登陆镇海甬江口两岸,4月20日宁波沦陷。到4月下旬,浙东大地基本沦陷。宁属和绍属特派员纷纷用各种方式组织地方武装,直到浦东部队南下和区党委成立,先后有4支地方武装,五、六百人编入新四军三五支队。其中就有慈东游击队与镇海江南巡夜队合并的独立中队。

  第二、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央两个决策性电报、三支力量和四块根据地

  两个决策性电报。皖南事变发生后的2月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在华中作战的战略部署作了新的安排,明确指出:“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经过上海党在该地区创立的游击根据地(以松江等处原有少数武装作基础)……。”电报第一次提出“沪杭甬三角地区”是“战略基地”,“松江等处”指1940年7月建立的青浦支队(又名淞沪支队、纵队),1941年3月遭到重创。后为中共路南特委领导下的浦东工委两支武装:新四军六师淞沪五支队和伪军第十三师五十团武装。1941年4月19日,日军发动“宁绍战役”,浙东沦陷。4月30日,毛泽东、朱德又给在苏北的刘少奇、陈毅发出第二份电报,电报中说:“4月23日敌占宁波、奉化、温州、福州,如系久占,你们应该注意组织该地区游击战争。有地方党者,指导地方党组织,并派少数人帮助之;无地方党者,派人组织之。从吴淞经上海、杭州、宁波直至福州,可以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

  三支力量。第一支是浦东我党领导的武装。1941年5月,姜文光、朱人侠率领50余人,最先从杭州湾渡海到达三北地区,争取了一个国民党宗德公署的番号“宗德三大”。6月16日,蔡群帆、林达率领的五支四大136人到达三北。6月18日,两支部队在相公殿伏击日军,日军一个30多人小分队8死8伤,溃不成军。相公殿第一仗在三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1941年10月,浦东武装已发展到七批900人,这是第一支主要力量。

  江南区党委书记和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派王耀中、吕炳奎到三北,建立中共浙东军分会,宁属和绍属地方党也联系五支四大,动员三北党子弟参军,支援自己的武装。1942年6月,华中局和军部又陆续派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等300多位重要骨干来浙东。7月、8月在慈北白洋湖畔成立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统一领导浙东地区党、政、军,此谓第二支力量。由于当时日伪军控制了海上和陆上的交通工具,第一支力量和第二支力量都是乘木帆船从浦东或苏中渡海在慈北海边古窑浦上岸,后来我们称杭州湾为“红色通道”,古窑浦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海上门户。”

  第三支力量,就是浙东党直接建立的四支武装五百余人。这三支力量,经过四年艰苦奋战,与浙东人民血肉相连,才建成了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四块根据地。分别是三北、四明、浦东(淞沪)、会稽(金萧)。三北根据地于1941年5月最先开辟,由于此地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首先要通过三北,城镇较多,又相对富庶,是整个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依托。1942年10月,区党委决定“坚持三北,开辟四明”,才正式向四明山挺进。

  1943年4月,我三五支队发起对盘踞梁弄的伪十师某营攻坚战,梁弄解放。区党委和司令部进驻梁弄,在姚南和虞东的许多山村建立了我军的后勤部门,如报社、印刷厂、修械厂、被服厂、后方医院等,后发展到奉西、嵊新奉地区。会稽地区后来叫金萧地区。淞沪(浦东)地区于1940年6月秋开辟,1941年5月-9月,谭震林、路南特委、浦东工委组织900人武装南渡后,划归浙东区党委领导。1942年8月,区党委成立后,派朱亚民同志带一个武工队重返浦东,经过艰苦斗争,粉碎日伪军清乡和封锁,建立了淞沪游击支队。

  三东地区,即定海东部、镇海东部、鄞县东部、奉化东部象山港北岸。此地既有反共顽固派势力,也有日伪军,我党和军队采取隐蔽游击作战,建立三东地委,后改为三东特派员制。

  第三、 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党和军队、政权机构的建立。浙东区党委,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浙东敌后根据地党的最高机构。1942年7月成立时,区党委委员分别是谭启龙、何克希、杨思一、顾德欢,书记谭启龙。下辖3个工委、一个地委,即三北工委,书记王仲良;四明工委,书记王文祥;会稽工委(后与金华特委合并为金萧地委),书记杨思一;三东工委,负责人王起;浦东地委(1944年11月改为淞沪地委),书记姜杰。1942年9月,三工委分别改为三地委。1943年春,三东地委又改为三东特派员,特派员吕炳奎。1943年5月,建立杭州临工委,书记柯里;浙南的党也向浙东区党委请示和联系工作。

  减租减息和统战工作。地委下设有县工委(县委)、区委、党支部。浙东区党委成立后,在三北、四明地区实行二五减租,使广大贫雇农生活有所改善,同时也保证了地主的合理利益。在农村和山区成立农会、自卫队、锄奸小组、打猎队、妇女会等,既稳固了群众基础,又保证了军队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补充。区党委还高举爱国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了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在三北和四明的虞家芝、虞才章、朱祖燮、叶志康、张志飞(后加入共产党)、毛契龙、李纪佑、邵之炳、朱祥甫、边春甫、钟士康等,金萧地区有吴山民(国民党县长)、何燮侯(曾任北大校长)、钱之棼等。他们对创建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吴山民参加浙东行署工作,国民党军“挺五”张俊升率部起义,连长期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王鼎山也率部参加了新四军浙东纵队。

  军事斗争为中心。从三北游击司令部到新四军浙东纵队,军事斗争、抗击日伪军是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任务。1941年5月,浦东部队南渡后,首战相公殿,血战横河、梅园丘突围,显示了我人民军队抗日的决心和力量。1942年8月成立三北游击司令部,仍旧打着国民党的牌子。三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何静(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下辖三、四、五三个支队,经过万岙伏击,全歼日军30人。杨觉殿战斗、竹山岙战斗、梁弄攻坚战,又连续重创日伪军,在三北、四明人民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1944年1月,军部命令正式打出新四军浙东纵队旗帜,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下仍辖三、四、五三个支队,并有三北、四明两个自卫总队,警卫大队、教导大队、海防大队等,有人员五千多人,并继续以抗击日伪为主要任务。如奇袭洪桥,一举俘虏日军少佐顾问吉永久寿秀和伪军上校等28人;大鱼山战斗,海防大队一中队76个指战员,与8倍于我的日伪军和兵舰、飞机激战一天,歼敌百余人,有42位指战员壮烈殉国,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1945年7月11日,“挺五”张俊升起义脱离国民党军队,接受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领导与指挥。7月13日,军部命令张部改编为新四军浙东纵队二旅,张任纵队副司令兼第二旅旅长,王仲良任二旅政委,朱人俊任二旅政治部主任。纵队原三个支队改编为一旅,纵队副司令张翼翔任第一旅旅长。此时队伍已发展到一万余人。

  政权建设进一步完善。1941年5月,浦东部队南渡三北后,在地方党的协助下,先在三北沿海建立了十个办事处,负责税收、民运、统战、交通联络、传递情报等工作。后建立三北游击司令部,1942年一度成立慈、镇、姚抗战建国工作推进会,吸收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后又改三北总办事处,是根据地的最高政权雏形。1944年1月,浙东敌后临时代表会议推选成立临时行政委员会,撤销三北总办事处。由连柏生任主任,临时行政委员会成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最高政权机关。会议通过和颁布了“临时施政纲领和抗战公约”等,各县成立县级办事处。1945年1月21日,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会议在梁弄召开,来自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三北、四明、金萧、淞沪四个地区的工商、文化、新闻等社会各界的代表共108人参加会议。会议正式通过“施政纲领”,选举产生浙东行政委员会,成立浙东行政公署,主任连柏生、副主任吴山民,下辖两个行政专员。四明行政专员罗白桦,下辖嵊新奉办事处、上虞县政府、鄞县县政府,南山县政府;淞沪行政专员顾复生,下辖南汇县政府、奉贤县政府、川沙县政府、昆山办事处、青浦办事处。另设三北特派员王耀中(王仲良),下辖余姚县政府、慈溪县政府、镇海县政府;会稽特派员杨思一,下辖路西县政府、金义浦总办事处,诸义东办事处,诸北办事处。县政府下设区。基层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由民主选举产生。如大岚区选举的4个乡长中,既有进步人士,也有中共党员。慈南车厩乡由国民党员、爱国民主人士李纪佑担任。政权建立后,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征收统一的公粮田赋及统一的进出口税,同时成立浙东银行,发行抗币,打破日伪之经济封锁,调剂金融,抵制伪币,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根据地的文教建设和后勤保障。1942年期间,由慈镇县委领导办起了凤湖初级中学,进行抗大式教育,后又在四明山办起鲁迅学院,为抗日根据地和军队培养了一批人才。浙东区党委还创办《新浙东报》,纵队政治部创办《战斗报》,在艰难条件下,用木刻刻出了《血战大鱼岛》几十幅木刻。举办的政工队和社教队,还创作和高唱抗日歌曲,如“梁弄之战”,“海防大队之歌”,“反内战五更调”,这些歌曲随着政工队的传唱,普及到山区和平原中、小学里。礼教队还第一次改造越剧艺人和演出,如依照李敏事迹改编成的《义薄云天》,还有“桥头蜂火”、“大义灭亲”等,男女合演,在穷乡僻壤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和战士的欢迎。在四明山南山(袁马、杜徐一带),还办起了兵工厂、被服厂,从开始只修理枪械到最后成功制造出各种小炮、榴弹、子弹,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第四、 三次反顽自卫战争

  沪、杭、甬三角地区是日伪的统治中心。1941年4月,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到内地天台一带,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孤悬敌后,处于日、伪、顽三角夹击之中。从1942年11月开始,不到三年时间,国民党顽固派曾连续发起三次反共围剿我军事件,且一次比一次派出兵力更多,更疯狂。很多部队指战员和地方干部在反顽自卫战争中牺牲。在1943年冬到1944年秋的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中,部队减员三分之一,700余人。在1945年6月1日到6月10日的第三次反顽战争,我军在上虞丁宅街一线,仅用10天时间就粉碎了顽军十个团。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18 12:00: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浙东抗日根据地大事记(1941--1943)

下一篇: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我党统战工作的成功典范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