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抗日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和“三三制”原则,逐步建立起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历了初创、发展巩固和建政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是指党和军队的领导机关设在三北游击根据地、开始建立办事处时期。1941年七八月间,浦东武装初到三北时,“五支四大”就建立了办事处,“暂三纵”也建立了办事处。这些办事处对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开辟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浙东区党委成立后,加快建立部队和地方联合办事处。
7月,“五支四大”总办事处改组为三北总办事处,统一领导三北各地的办事处。11月改建为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下辖余上办事处、慈镇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在交通要隘设税卡,征收进出口货物税,为部队提供给养;担负交通联络和情报传递工作;发动群众支援抗日;进行统战工作,维持社会秩序。这些办事处,是带有政权性质的机构,行使政府的某些职能。
发展巩固阶段,在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梁弄后,三北、四明、会稽、金萧等根据地在地区和县一级都建立了办事处。这些办事处机构进一步完善,行使更多的政府职能,是抗日民主政府的雏形,同时,逐步展开对旧基层政权的改造工作。
正式建政阶段,是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以后开始的。1943年12月29日,华中局批准成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1944年1月15日,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四明山茭湖村成立,作为抗日根据地的临时最高行政机关。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
浙东抗日主力部队在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开始后,为公开树立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坚持敌后抗战,1943年12月22日,新四军军部命令浙东抗日游击武装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任命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刘亨云为参谋长,张文碧为政治部主任。并于1944年1月5日在梁弄镇横坎头正式向全军宣布。8日,在梁弄镇召开庆祝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成立大会。
这时,各地除了以部队名义设立的各级办事处外,原有的区乡旧行政机构已不适应斗争发展的需要。为了团结浙东敌后各阶层人士、各党派、各团体,抗击日伪,反对内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逐步改造旧有的基层政权机构,在成立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同时,向华中局报告了建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的安排。
1943年12月29日,华中局致电浙东区党委,同意成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
1944年1月15日,在四明山茭湖村正式成立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临时最高行政机关。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连柏生,委员朱人俊、罗白华、黄源、张文碧、王耀中,朱人俊兼任秘书长。
华中局致浙东区党委的电报中,对制订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作了指示:“纲领内容应包括下面各条意思:1、坚持抗战,建立敌后各阶层各党派联合抗日的民主政府;2、团结一切抗日人民与抗日党派团体为共同事业而巩固团结并奋斗到底,誓达驱逐日寇出浙东及浙江各地;3、组织与武装人民,坚持敌后抗日斗争;4、肃清根据地内汉奸与破坏抗日、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特工分子;5、实行抗战与民主的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抗敌胜利信心;7、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改善人民生活;8、废除苛捐杂税,在公平负担原则下建立一定的抗战税收制度来保证抗战经费;9、建立公粮制,保障敌后抗战机关与部队给养;10、救济难民,实行优待抗属。”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于1月15日制订和颁布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这个施政纲领,是根据华中局的指示,按照中共中央制定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制订的,它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的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善工农生活和镇压汉奸为基本出发点。在政治上,建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各阶级、各党派联合抗日、按“三三制”原则组成抗日民主政府。在军事上,实行坚决打击日伪的方针,动员一切力量,保卫浙东抗日根据地,收复失地,为最后战胜日军而斗争。在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同时,保证交租交息;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改善工人生活,救济失业工人。同时,工人要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劳动效率。在文化教育上,以提高人民的抗日知识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实行抗战和民主普及教育,推行社会教育,奖励抗日书报的出版发行,等等。这是浙东地区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施政纲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纲领的颁布,进一步加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召开
浙东区党委为了把浙东首届军政干部会议上提出的新任务深入地贯彻下去,动员全区人民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在1944年11月初,决定召开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
这时,形势也很有利。浙东军民经过三年多的共同艰苦奋斗,开辟巩固和发展了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内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至1945年1月,浙东游击纵队发展到7000余人,根据地面积扩大到2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余万,建立三北、四明、金萧、淞沪4个基本区和三东游击区。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浙东战略支点的任务。
1945年1月21日至31日,浙东敌后各界临时各界代表大会在梁弄镇正蒙小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政府方面、军队方面及金萧(会稽)、四明、三北、淞沪地区和鄞、镇、奉沿海地区的代表,文化新闻界代表,以及工人、农民代表和民主人士等108人。会上,连柏生、何克希、谭启龙分别作了行政、军事和政治报告。
连柏生在行政报告中,总结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一年来关于民政、财政、文教等方面的工作。
何克希在军事报告中,总结了三年多来的斗争经过,分析了形势,提出今后的总任务是:巩固和发展浙东敌后根据地,坚持浙东抗战,发展浙闽沿海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从各方面准备力量,以便在反攻时夺取沪、杭、甬等大城市,解放东南数千万同胞。他在报告中向浙东各界提出了扩大根据地,缩小沦陷区;扩大武装力量;巩固与加强部队,提高战斗力;开展拥政爱民运动;进行生产运动;开展对敌占城市交通线占据点的工作等六项具体任务。
谭启龙在政治报告中指出:为了完成大会的任务,必须动员全浙东一切力量,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团结各党派及真正抗日各界层人士,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谭启龙代表浙东区党委,向大会提出了经中共中央批准的《浙东地区施政纲领》。到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于1月24日通过了《施政纲领》。这个纲领,是一年前颁布的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大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浙东行政委员会,它是浙东最高行政权力机关。主任连柏生,副主任吴山民,委员黄源、何克希、朱人俊、罗白桦、张文碧、郭静唐。
同时,浙东敌后临时各界代表会议通过《浙东临时参议会章程》,选举参议员60人,组成浙东敌后临时参议会。会议推选谭启龙为议长,郭静唐、何燮侯为副议长,楼适夷、夏六林、杨思一、骆京为驻会委员。临时参议会为浙东的民意机关。
大会最后通过《浙东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宣言》和《浙东各界临时代表大会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电》等8个通电。
这次大会是浙东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人民民主的大会,是动员浙东人民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誓师大会。浙东抗日根据各级党政军机关和人民群众及各界人士热烈拥护大会的召开,决心为实现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浙东行政公署成立
浙东行政委员会产生后,即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主任连柏生,副主任吴山民。后增补王耀中(王仲良)为副主任。
浙东行政公署第一、三两次会议决定,任命:朱人俊为秘书处处长;郭静唐为民政处处长,张志飞为副处长;陆慕云为财政处处长,张蓬为副处长;黄源为文教处处长,楼适夷为副处长。
浙东行政公署下辖两个专员公署和两个特派员办公处:四明行政专员公署,专员罗白桦;淞沪行政专员公署,专员顾复生;驻三北地区特派员办公处,特派员王耀中;驻会稽地区特派员办公处,特派员杨思一。
为了健全各级政权机构,浙东行政公署对各县、区的行政组织和干部进行了新的调整与配备,任命了四个地区的县长(县办事处主任):
三北地区特派员办公处,下辖3个县级政权:余姚县政府,县长张光;镇海县政府,县长戚铭渠;慈溪县政府,县长谢仁安。
四明行政公署,下辖4个县级政权:南山县政府,县长朱之光;鄞县县政府,县长严式轮;上虞县政府,县长陈子方,副县长王剑鸣;嵊新奉县办事处,主任丁友灿(后朱洪山)。
会稽地区特派员办公处,下辖4个县级政权:路西办事处,主任张子敬。后于1945年5月,成立路西县政府,县长寿松涛,副县长张之敬;金义浦兰总办事处,主任吴山民(后王夷平)、副主任何茂钟;诸义东办事处,主任崔洪生(后江征帆);诸北办事处,主任马青,副主任虞健、钱之棼。
淞沪行政公署,下辖5个县级政权:南汇县政府,县长吴建功;奉贤县政府,县长朱亚民;川沙县政府,县长鲍季良;青浦县政府,县长顾复生(兼),副县长石钟鸣;昆山办事处,主任陈杰。
1945年6月,成立绍嵊县办事处,主任由绍嵊县工委书记高阜平兼,直属浙东行政公署。
余上县办事处成立
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后,三北地区成立了专署一级的慈镇姚虞(慈北、镇北、姚北、虞北)办事处,主任王仲良,同时撤销了三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办事处及三北地区各县区级办事处和慈镇姚抗建工作推进会及各县的相关组织。慈镇姚虞办事处下辖10个区署,姚北地区成立了浒山(原姚东、姚山)、马渚、中和、临山四个区署和慈西丈亭区署。同年4月,由于人少事多,慈镇姚虞办事处直接领导三北各个区署有困难,浙东临时行委会决定撤销该办事处,同时,成立了慈镇、慈北、余上县三个县办事处,余上县办事处主任张光、秘书萧贻,财政科科长陈平之、副科长兼金库主任邢佐贤,民政科科长潘林儒(后汪秉铨),后又增设文教科,科长鲁山。4月12日,在泗门镇成之庄召开成立大会。余上县办事处下辖崧厦(上虞)、临山、马渚、中和四区署。临山区区长秦敏辉(后潘林儒),中和区区长潘林儒(后项旷),马渚区区长许介夫。慈姚县浒山区区长朱人侠,慈西丈亭区区长蒋子农(后杨照诚)。各区先后成立了区常备队。
党组织随着行政区变化而调整。姚北与姚东合并为浒山区,区委书记叶靳。后又建立分区委;中共余上县委由李国斌任书记,张光任副书记,先后充实张浪、杨明为委员。
四明地区成立了(宁)西和姚慈虞(姚南、慈南、虞东南)两个县级办事处。撤销了南山总办事处和县一级办事处及抗日自卫委员会。姚慈虞办事处主任朱之光,机关驻地大岚峙岭。由于临时行委会不久移至三北办公,不便于领导四明地区两个办事处,于3月,建立了四明特派委员办事处(简称四明特办)。并在特办之下重新建立姚南、(宁)奉、上虞三个县级办事处(简称县办)和慈南区署。姚南县办辖沿江、梁弄、大岚三个区署,县办主任朱之光,秘书马承烈,财经科科长薛诚,文教科科长林默之(后为张佐毅、马承烈)。慈南区区长陈之方(后改陆埠区,区长王甸)。各区署和县办相对应设民政、财经、文教指导员。随之,党组织因行政区变化亦有调整:1944年1月撤销(宁)慈县委,建立慈南中心区委,书记陈爱中。3月(宁)慈县委恢复,改称慈南区委,区委书记陈爱中(后罗异、徐野)。1944年6月撤销左雁区委,左溪乡划归梁弄,雁燕乡划归沿江。中共姚南县委仍由俞震任书记,县委领导班子不断充实,先后增补陈布衣、傅志评为委员。
姚南、姚北随着县区各级行政机关的建立,并逐步改造了乡的行政机构,财经、民政、文教等各方面工作全面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和根据地各项建设。由于日伪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给余姚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党和抗日政府在恶劣的环境下,除了领导余姚人民开展对日伪顽的斗争外,还在发展生产、救灾度荒、优抚抗日军人家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姚南县办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发动群众掩护抗日部队和抗日干部,组建武装,配合主力,侦悉汉奸、敌特活动情况,为主力输送兵源,在反顽自卫战中表现出色。余上县办除了保卫根据地,不断反击日伪军的“扫荡”,军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外,又因是生产粮棉的富裕地区,财税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征税、征粮,保证部队和机关粮食供应和财政收入,即使是最艰苦的岁月,他们也要冲破日伪据点和公路线及姚江的封锁线,把军粮、物资和资金源源不断地送上四明山。1944年6月,浙东临时行委扩大会议上,姚南、余上两县由于工作出色,办事处主任朱之光、张光受到表彰。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27 16:20: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慈东地区的红色堡垒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