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也许我们失去的是国家,也许用人民的生命换取了时间
2017-04-28 10:50:39  来源:铁血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对于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大家有不少争论,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看了各方的争论。结论无非是两样:一是炸开花园口的确是当时战事所迫,二是蒋介石为了阻击日寇而使得人民遭受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先看看当时的战况是怎样的再讨论吧。

  1938年6月9日 国民党军队炸开花园口大堤。

  日军攻占徐州后,准备集合南北两路兵力,夺取中原,进而占领武汉。为此,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在豫东战略撤退,同时指定商震第二十集团军负责开决黄河大堤,阻止日军的进攻。

  4日,商震派第五十三军一个团在河南省中牟县赵口决黄河堤,水流不畅,未获成功。6月5日,日军攻占开封,进逼郑州,企图打通平汉、津浦、陇海三线。

  6日,国民党新八师师长蒋在珍提出改在花园口另行决堤,被采纳,得赏金2000元。蒋在珍在掘堤前,先把花园口一带的群众都赶到10里以外,然后密布岗哨,选出身强力壮的士兵800多名,分5个小队,日夜轮流掘堤,夜间以汽车上的灯光照明。6月9日上午9时许,蒋在珍部在花园口决堤成功,河水奔腾而出,水流由中牟、尉氏沿鲁河南犯。

  他们唯恐决口太小,急电薛岳调来两门平射炮及士兵一排,在一名连长带领下,连射六七十发炮弹,决口扩大至370公尺,全河改道。汹涌的黄水居高临下,一泻千里。堤脚下的邵桥、史家堤、汪家堤和南崖四个村庄刹时被洪水冲毁,荡然无存。口门外刷成深13米、方圆2500多亩的深潭。洪水沿贾鲁河、颖河、涡河等河道向东南漫卷,由十几里扩展到一百多里宽,在人口稠密的大平原上横冲直撞,而后在正阳关至怀远段涌入淮河。黄水入淮后,又溢出两岸,继续泛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44个县中因此受灾,3911354人外逃,893303人死亡,经济损失10.9176亿元。

  据中央社等报道:滔滔大水,由中牟、白沙间向东南泛滥,水势所至。庐舍荡然,罹难民众,不知凡几。洪水所致,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间多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魄荡魂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寻,往往横尸道路,亦九死一生。艰辛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花园口下的中牟首当其冲,全县三分之二陆沉。幸存的难民扶老携幼,纷纷两逃,郑州附近,集难民数千,食住皆无,情景堪怜。县西北十余里的沙窝地方,集有难民三千余人,十数日来,树皮草根已食之将罄,幸派出三人求救,否则再有二三日,恐全部饿毙矣。

  有的人是这样说的:

  看看中国地图就知道了,华北都是平原,对日军的坦克机械化部 队太有利了!而那个时候我们的大西北很穷,刚刚打完凇沪会战,大量从上海无锡义乌的民生物资工厂和我们在国府南京的国宝文物还在去重庆迁徙的路上,如果北下的日军推进拦腰折断,前期在凇沪的牺牲就白费了,花园口决堤是有苦衷的,是为了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因为坦克机械化部队最怕泥泞。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写到:“6月10日前后,中国军队在京水镇(郑州以北15公里处)附近,掘开了黄河南岸的堤防。因此,黄河浊流向东南奔流,中牟首先进水,逐日扩大,从朱仙镇、尉氏、太康,一直影响到蚌埠。第二军6月13日为救援孤立在中牟的第十四师团一部,从第五、第十、第一一四师团兵站抽调工兵各一个中队及架桥材料一个中队,配属给第十四师团。随后于16日又从第一军调来独立工兵第二联队主力及渡河材料一个中队。6月15日以后,由于泛滥的河水扩大到尉氏的第十六师团方面,第二军除调回第十四师团两个工兵中队外,又逐次增加架桥材料两个中队,折叠船40只,独立工兵第十一联队主力支援,然后向泛滥地带以外撤退。方面军于6月17日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师团方面的补给。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在6月16至24日之间给两个师团投下补给粮秣、卫生材料等,合计约161.5吨。29日,方面军在徐州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到7452名之多。”

  2、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而据我方目击者说:“洪水到处,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马、人员淹没不计其数。”

  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所承受的极其惨重的牺牲。也正由于这一惨重的牺牲,才改变了严重不利于我的战争态势,粉碎了气焰嚣张的日寇夺取郑州后(当时统帅部已决定放弃郑州)迅速南取武汉、西袭潼关的企图。如果没有黄泛区阻隔,郑州沦陷后,敌人必然直逼武汉;而由豫至鄂,不仅有铁路运输,而且地势平坦,极利敌之机械化部队纵横驰骋。我军能据险堵截的,仅一武胜关而巳,一遭突破,战局不堪设想。

  花园口决堤后,由于形成黄泛区这一钜大地障,终于迫使敌人止步于平汉路以东,我唐、白河流域及汉水中游方得以免遭敌铁蹄践踏。唐、白河流域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正由于有了黄泛区这一地障,我第一、第五战区才分别得以在洛阳、老河口立足,与江南诸战区遥相呼应,从而确保西北、屏障陪都。

  单纯从军事角度讲,花园口决堤,乃是我国处于经济、军事、科学、工业全面落后的情况下,面对强敌不得不采取的“断臂图存”之举,事关国家危亡,华胄存续。作出局部之重大牺牲,而换取民族之惨胜,后人是应该理解的。

  有的人是这样说的:看看中国地图就知道了,华北都是平原,对日军的坦克机械化部队太有利了!而那个时候我们的大西北很穷,刚刚打完凇沪会战,大量从上海无锡义乌的民生物资工厂和我们在国府南京的国宝文物还在去重庆迁徙的路上,如果北下的日军推进拦腰折断,前期在凇沪的牺牲就白费了,花园口决堤是有苦衷的,是为了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因为坦克机械化部队最怕泥泞。

  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不一定是最真实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它是片面的,有些成分因素在里面的。华族多难!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写到:“6月10日前后,中国军队在京水镇(郑州以北15公里处)附近,掘开了黄河南岸的堤防。因此,黄河浊流向东南奔流,中牟首先进水,逐日扩大,从朱仙镇、尉氏、太康,一直影响到蚌埠。第二军6月13日为救援孤立在中牟的第十四师团一部,从第五、第十、第一一四师团兵站抽调工兵各一个中队及架桥材料一个中队,配属给第十四师团。随后于16日又从第一军调来独立工兵第二联队主力及渡河材料一个中队。6月15日以后,由于泛滥的河水扩大到尉氏的第十六师团方面,第二军除调回第十四师团两个工兵中队外,又逐次增加架桥材料两个中队,折叠船40只,独立工兵第十一联队主力支援,然后向泛滥地带以外撤退。方面军于6月17日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师团方面的补给。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在6月16至24日之间给两个师团投下补给粮秣、卫生材料等,合计约161.5吨。29日,方面军在徐州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到7452名之多。”

  2、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而据我方目击者说:“洪水到处,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马、人员淹没不计其数。”

  有人是这样描述的: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死日军1000多人,赢得3个月的抗战时间。但是使黄河改道7年,受灾人口1000万,死亡中国农民80万!教训如此惨痛,值得吗?

  下这种命令,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的,甚至是残忍。

  老蒋徐州战役失败以后,日本鬼子就进攻河南开封了,国民党的20万军队竟然挡不住土肥源的2万日军,开封被占领了,老蒋都觉得丢人。日军马上进攻河南郑州,如果守不住,日军通过平汉铁路(就是京广线)很快可以占领湖北武汉,而武汉的国民党临时政府搬家都来不及,所以要炸黄河。

  可恶的是蒋介石没有考虑民众的伤亡,只有秘书陈布雷提出意见,但是被老蒋骂为‘妇人之仁’。民众死亡太多,老蒋让陈潜报告西方记者,说花园口是日本人炸的,但是,日本不想‘背黑锅’,向世界说明不是日本炸的,于是成了当时的悬案?

  直到1978年,蒋介石去世2年以后,台湾的教科书才婉转的承认黄河是国民党炸的。

  黄河炸开以后,7年不能合龙,80%-90%的黄河水冲入两条小型河流,最后灌入淮河,流进大海。这条路线称为‘黄泛区’,有400公里长,50-80公里宽,而且河道不固定,淹没了44个县,1000万人受灾,80万人死亡!许多良田7年无法耕种。

  黄泛区成了‘新黄河’,从原来的河南、山东改道到安徽、江苏。黄泛区东部成为日军地盘,西部成为国民党军地盘。可惜只有4个月。武汉就被从长江东部进攻的日军占领了,蒋介石逃到四川重庆。

  7年以后,1945年日本投降,又有了新问题:原来的河南、山东的黄河故道有800公里长,因为7年没有多少水,所以800公里堤防损坏不少,而且有许多贫穷的农民住进了河道里种地开荒。这时候,老蒋要求恢复黄河河道,修补花园口堤防。 据说在炸花园口之前,先想炸黄河赵口的,由于扒赵口大堤不成功,日军占领开封以后又逼上来,所以国民党军队向西移动,炸开了更接近郑州的花园口。连美国将军史迪威都不同意,认为蒋介石在黄泛区“播下了仇恨”,注定会失败。

  这种愚蠢的做法确实是近代战争史上的败笔。

  也有人这样写:

  “花园口,四十五军炸了花园口,黄河已经改道了!”

  传令兵刚把这个消息说出口,人们立时就如五雷轰顶般傻了眼,紧接着哭嚎声鼎沸成一片。谁不知道,花园口一炸开,黄河会把整个河南东部和山东北部变成汪洋黄汤。那些家在东部的战士们跪在地上哭爹喊娘痛不欲生,有人立刻就要招呼着大家跑向北面。不但老屌的喝令不起任何作用,而且有人用枪指着老屌的头,嚎叫着要回去。

  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让骚乱的人群静了下来,麻子团长一手举着一只步枪骑在马上。“弟兄们听我说话!”大家被他威严的声音镇住了,泪水汪汪的看着他。团长语气凝重的慢慢说道:

  “炸开花园口应该是上面的命令。因为不炸不行啊,我们在平原上和鬼子作战吃尽了亏,这我们不是不知道,我们即使死守黄河也只是几天的事,鬼子的飞机和重炮会让我们吃不消。如果让鬼子占了郑州沿着铁路线南下,我们整个三个军都会陷入包围。如果再让鬼子占了武汉,整个华东战区十五个兵团也全部得完蛋,那样中国离彻底亡国也就不远了!炸了黄河,我们很多人的家可能都得完蛋,可是曰本人的装甲部队和先头部队也得完蛋,日军就不能发挥他的优势,达不到南下分割我们军队的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这是不得已的牺牲啊!家人死在曰本人手里还是死在黄河里,横竖是一死,你们要把这笔帐记在曰本鬼子身上!要把这笔血债要从战场上赢回来!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兵,只要有我们在,我们早晚会打回来!磕完头跟我走!”

  老屌清楚地看到,大串的眼泪从团长脸上滑落下来,团长从马上跳下来,跪在地上面向黄河的方向喊道:

  “儿子不孝,不能救你们,也不能替你们收尸,等将来打赢了曰本鬼子,再来堆个坟,在上面给你们烧纸了!”

  说罢团长放声大哭,两千多名战士们也都跪了下来,有的相互抱头痛哭,有的人面向北方磕着头,还有的放着枪。老屌终于也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想到家里虽然不会被黄河水淹了,却不知自己能不能平安回家?要是命大能回家,却不知家还会在不?——鬼子这般攻势要继续下去,自己家乡迟早会遭殃啊。一时大家还在哭,看团长上了马,众人忙止住,含着眼泪,恋恋不舍地继续前进了。

  花园口大堤被炸开后,日军进攻部队果然被挡在了一望无际的黄泛区外面。大量的装甲和辎重都泡在了泥里,日军不得不放弃由北向南的攻击计划。国军暂时不用担心日军自北往南长驱直下了,国军各方面撤退的部队安全进入了武汉外围。

  也有人这样写:

  日军进攻开封、郑州。蒋介石国民党部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企图阻止日军南下。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泛区。

  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里的黄河花园口大堤溃决,眨眼之间,“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毫无防备的中牟百姓无处躲藏。河水伴着大雨快速推进,两天之内便袭淹了中牟全境。据档案记载:“11日,黄水猛涨,赵口口门出水;次日,中牟三刘寨、油坊头、七里店、王庄、关家、六堡、闹市口等村全部被洪水淹没;13日,花园口与赵口两处黄水在中牟西北部的茶庵汇合,分成三股南下,泛滥区域东西已达15公里宽。西股主流黄水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

  1938年6月23日出版的《大公报》记述了当时的中牟景象:“县城西北十余里的沙窝地方,集有难民3000余人,十数日以来,树皮草根已食之将罄,幸派3人求救,否则,再有二三日,恐全饿死矣!”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自1938年6月至1946年6月,河南省12个行政区的110个县中,计有中牟、尉氏、西华等20个县沦为黄泛区。数年间,计有146万间房屋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150多万人。

  档案显示:“1944年8月,仅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就有9000余人,同期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更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灾民的六分之一;截至1944年年底,河南黄泛20个县逃亡人口约631070人……”

  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下泄,被淤塞的赵口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向豫东南流去。

  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颖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

  黄河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彻底改道。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豫、苏、皖三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也就是黄泛区。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

  历时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回归了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继续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直到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转。

  还有人这样写:

  时间:1937年6月9日事件:豫、皖、苏3省44个县市,2.9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水淹没,成为黄泛区。600余万人民遭受洪水侵袭,加之蝗旱兵祸,9年间共有89万人丧失生命。从军事上,日军约4个师团陷于黄泛区,损失两个师团以上,其沿陇海线两侧进犯武汉的计划被粉碎。据日本军部透露,由于黄河决口,日军夺取武汉的时间推迟了3个月。

  “以水代兵”———一个艰难的决定

  1937年,徐州失守后,造成了日军进逼郑州威胁重地武汉的严重局势。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在豫东兰封县(今属兰考县)发动了“兰封战役”,但功败垂成,反而使整个豫东门户大开,被迫西撤郑州。1938年6月6日开封陷落。郑州危在旦夕。

  部署西撤的同时,蒋介石还作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就是“以水代兵”,掘堤,放黄河水阻敌西进。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正式作出了掘堤的决定。

  掘堤可保郑州,但几省的土地和人民怎么办?牺牲惨重可想而知。早在两年前,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就提出了类似建议。这个决定对蒋介石而言并不容易。

  跪向黄河,官兵们放声大哭

  6月9日的掘堤放水,终于让花园口这个郑州北郊的偏僻地带的小地方,成为抗战史上抹不去的符号。

  6月7日凌晨,国民革命军53军1团奉命在中牟县境内掘堤。当时的郑(州)中(牟)河防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卢继东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壮情景:在决堤前,参与掘堤的工兵营营长黄映清来到河堤上的一座关帝庙里,对着关公磕响头,热泪长淌:“关老爷,中华民族眼下遭了大难,被日本鬼子欺侮得惨。我们万般无奈,只好放黄河水淹,淹死了老百姓,你得宽恕我们。”这样一说,官兵们“齐刷刷”地全跪在地上,面向波涛汹涌的黄河,放声大哭……

  两昼夜的奋力苦战,6月9日上午8时开始放水。熊先煜在日记中写道:“……预料不数日将波及若干县境,心甚痛焉。”在熊先煜看来,6月10日突然暴雨倾盆,竟日不停,实有利于决口之加大,乃“天公相助”。

  其实当初掘堤首选是中牟县城北边25公里的赵口。但因工程设计不当,本定于6月5日放水却在6日早晨仍没有可执行的迹象,才临时改址花园口。

  6月9日掘堤之后,突入豫东地区的日军,有的来不及逃脱而被洪水淹没,有的为伤病所累而被丢弃,还有一部分为中国军队所歼灭,其他的只好停止追击,集结于黄泛区以东。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记载:“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到7452名之多。”

  当然,为这样的结果,中华民族付出的代价是无比惨重的。抗战胜利后,在花园口进行了堵口复堤工程。1947年建堵口纪念亭,亭内刻立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碑,碑上还刻有蒋介石题“济国安澜”和行政院题“安澜有庆”八个大字。

  蒋介石死后真相大白

  事实上,受命部队很清楚,花园口决堤真相一旦泄露,对中国民心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还会损及中国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就掘堤放水当日上午,一封事先拟好的电报到达蒋介石的案头,电文大意是“佳日(9日)上午8时,敌机三架炸开花园口河堤,职师正在抢堵中。”

  日军炸开花园口致使黄河决堤,就是国民党当局对外的一致口径。这一说法传出,世界各国舆论几乎一致谴责日军的这一暴行。但日本方面始终对中国的宣传竭力进行反驳。而当记者要求进行实地采访时,国民党方又编造了一套日机轰炸的材料,伪造了一个被轰炸的现场。

  蒋介石死后,在有关蒋传记的两书中,才将真相基本公开。

  评论对此事件过去史学界评价极低,认为这是“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及其反人民的政策指导下所造成的恶果”等。现在看来,此事应区别认识,既要看到国民党当局军事上举措的一定作用,也要指出其对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忽视,没有做好必要的事前疏导工作。

  基本就是这样了,既有比较极端的观点,也有中肯的观点。那么,那一种观点是较为客观的?

  总结的论点如下:

  1. 因为日军行动迅速,国军在淞沪会战和台儿庄会战之后已经没有力量阻挡日军进攻。如果任日军南下,国军的许多军队将陷于日军包围之中,武汉政府也来不及撤离,形势危殆。

  2. 阻挡日军是实,但是人民的牺牲太大。完全得不偿失。

  也许就向那位团长所说的:我们在平原上和鬼子作战吃尽了亏,这我们不是不知道,我们即使死守黄河也只是几天的事,鬼子的飞机和重炮会让我们吃不消。如果让鬼子占了郑州沿着铁路线南下,我们整个三个军都会陷入包围。如果再让鬼子占了武汉,整个华东战区十五个兵团也全部得完蛋,那样中国离彻底亡国也就不远了!

  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应该说首先排除蒋介石有意使中原人民死亡并生活在死亡的边缘这个理由,因为蒋介石绝对不会故意淹死人民。

  可以说完全是因为战事而出此下策。在这种战事紧急的情况下炸开花园口是否有必要?对日军的华北到中原的攻击4个师团是否真的阻滞?包括淹死那么多鬼子?

  炸开花园口有没有达到国军的目的?

  如果不炸开花园口,日军就达到迅速消灭国军力量的目的?当然如果日军消灭了国军败退的主要力量,国军就可能大部毁灭,国民政府是否就可能彻底失败,日军胜利,中国可能灭亡?

  如果达到了国军的目的,那么这样的牺牲是否是在不得已的状况下的选择?是否可以说中原人民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牺牲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要讨论一个历史事件,首先要假设自己处于当时的环境之中,否则作出的结论肯定偏颇。笔者也不敢做出结论来,只是个人认为:就当时的战况来讲,恐怕国军当局败退连连,情况危急,炸开花园口也是迫不得已的举动,但这个举动危害了千万人民。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4-28 11:00: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花园口”总裁显神威——水淹七军!

下一篇:花园口决堤:以水阻日军 同时吞没89万同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