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后,日军相继占领武汉、南昌、徐州、岳阳等重镇,湖南省长沙市成为了供卫大西南的战略要冲。1939年9月,遵义人柏辉章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102师受命撤出衡阳驰援长沙,奉九战区长官薛岳之命在湘潭一带布防,配属第4军(军长欧震)指挥。102师有第304团,团长许世俊,第305团,团长刘威仪,第306团,团长陈希周,补充团,团长王宪武,凤冈籍战士多在306团。同属第4军的59师(师长张德能)、90师(师长陈荣机),也有不少凤冈人,主要参加了第二、第三次长沙保卫战。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开始后,师长柏辉章亲率306团和304团投入长沙外围战斗,1939年10月1日,侵占长沙的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强力还击后打算撤退,第4军102师、59师、90师成为追击日军的主力部队,一直将日寇追到新墙河北岸,共歼日军近2000人。10月15日第一次长沙保卫战结束后,第4军接防新墙河,第102师被放置在防线最前沿。是年夏天,凤冈在全省率先成立“凤冈抗日志愿兵团”,由县长陈势涛任团长,于1940年1月16日离开凤冈开赴抗日前线。8月初,志愿兵团1500多人到达长沙后暂住在浏阳附近训练待命,不久军部取消“凤冈抗日志愿兵团”番号全部划入第4军序列,其中第1营划入张德能的第85师,第2营、学宣队、团部划入陈荣机的90师,第3营划入柏辉章的102师,就这样凤冈籍的1500多名热血青年投入了第二、三次长沙保卫战。
102师在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固守新墙河阵地达两年多,立下赫赫战功,使102师9000多贵州籍子弟兵只剩下600多人,时任参谋总长的何应钦特致电柏辉章说:“该师临战英勇,阻击强敌,保卫长沙,克尽厥功,致予嘉励”。柏师长为悼念阵亡袍泽,于1940年11月25日在湖南湘阴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同年11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在贵阳大南门外修建一座“国民革命军第一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1年5月27日纪念塔落成,塔上刻有102师几次主要作战经过和阵亡将士名单,师长柏辉章,副师长陈伟光撰写了铭文,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等题写了挽词和挽联。阵亡名单中有凤冈籍子弟兵的名字,可惜该塔于1952年被拆掉,只留下一个“纪念塔”的地名沿用至今。据《中华民国忠烈抗日阵亡将士名录》记载,102师306团在长沙保卫战中捐躯的凤冈官兵有6人,分别是306团3连上等兵余彦丹,306团2连中士杨素荣,306团7连下士兰永祥,306团3营营部二等兵林兴和,306团3连上等兵付廷映、304团7连中士王其三。
凤冈志愿兵团第1营划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59师后,多数牺牲在长沙战场。据新建乡长碛村参加第二次长沙保卫战的朱光表2005年7月回忆,划入59师175团的有新建乡的朱绍杨、朱克全、朱明洪、朱太云,永安镇的有王德高、毛志周。1940年2月在长沙附近叫“小岗山”的地方打了第一仗,永安镇的有王德高、毛志周便牺牲在敌机的扫射中。后来,阵地沦入敌手,朱光表所在的排全部阵亡,朱光表因昏倒在死人堆里才躲过一劫。几天后才找到59师175团团部,团里也将他的名字列入阵亡名单,后经申报核实后才补回175团3连3排。是年11月,59师175团又在黄土岭与日军交火,撤离阵地时175团被打散,新建乡的朱绍杨、朱克全、朱明洪、朱太云阵亡,朱光表与部队失去联系,他在回忆中讲道:“我们的部队被打散了,官找不兵,兵找不到官,我转来转去的打不起主意,最后去黄土岭找我女友,得到她的帮助,我俩像逃难的一样,步行40多天才回到长碛老家”。据档案记载第4军59师凤冈籍牺牲在长沙的还有:175团1连上等兵梁海清、175团7连一等兵申茂友、175团7连一等兵刘元辉,还有90师270团6连上等兵徐明安、270团3连一等兵任达全。而与朱光表同去并牺牲在长沙战场的王德高、朱绍杨等6人却未列入阵亡名单,可见当时阵亡统计之疏漏程度。
当然,长沙保卫战其它参战部队中也有不少凤冈人,如今健在的抗战老兵池明亮讲述,他哥哥池明伦于1940年2月25日离开琊川老家,参加了长沙会战。另外刚满90岁的抗战老兵危榜荣也参加过第三次长沙保卫战,老兵危榜荣1939年被强征入伍,编入99军99师295团第3营8连1排1班。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打响后,薛岳将军继续使用“天炉战法”,危老所在的99师在新任师长朱志席的率领下,负责将日军引入“炉膛”,于是一路佯败。危老说:“为了达到战略目的,我99师要装着败得惨才能让日军上钩。为此,我们被日军一路追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少战士,最后,我军成功将日军吸引到“炉膛”进行歼灭”。据危老回忆当时与他同去参加第三次长沙之战的凤冈人就有近60人,大多死在战场上。还有琊川的刘其旅,长沙会战后因伤留在了山西省,再也没有回来。
凤冈志愿兵团记录在案的就有1500人投身长沙战场,再加之99军中近60名凤冈人,凤冈就有约1600人参加长沙保卫战。古往征战几人回,在这次大规模的会战中,凤冈1000余勇士别爹娘上战场,浴血奋战,为民族的存亡作出了巨大牺牲,可惜在那战火纷飞全民抗战的时期,他们多数没有留下姓名就为国捐躯,魂葬他乡了。(待续)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6-02-19 12:03: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第三次长沙会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