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淞沪会战是一场绝对不应该打的战役,因为这一役几乎将当时中国军队的精华全部葬送,蒋介石以硬碰硬的方式在上海这样一个错误的地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役,事实也证明,三个月的战役,最后不但没有阻止日军占领上海,而且还将整个中国军队的精华几乎全部葬送。导致之后的多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几乎一溃千里。如果当时选择能将军队撤到远离日本海空火力的地方,比如南京,集中中国军队优势兵力进行对决,也许战况会大不一样。
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在楼顶观看,日军轰击中国军队阵地。
从古代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军队想从占领全中国,都是依靠速度从北方快速通过华北大平原南下,无论是蒙古南侵,明朝燕王陛下,还是满清入关......几乎都是一路主力过河北,下徐州,直插江南。一路过河南进湖北,从上向下,直冲下来,几乎没有任何天险可以拦阻,进攻方占据着地理优势。
日军自然也不例外,战后日本政府披露的史实资料来看,日本大本营和日军参谋本部在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便决定向华北增兵打击国军,而对于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原则上不给予增兵,但可以让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出动一定的兵力到长江下游和上海一带保护当地的日本侨民集体撤到上海,而且这个行动只限于海军范围。
1937年9月17日,淞沪会战,上海江湾镇,向中国军队阵地轰炸的日军炮兵部队。
中国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冯.法肯豪森将军曾经担任过德国驻日本武官,还专门在柏林大学学习过日语,在第1次大战担任过在俄国和亚美尼亚德国集团军司令。他在1935年秘密文件[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里明确指出,由于日军占据了长城一线,一旦日军攻击,陇海铁路和黄河就是前线,山东是容易被夺取的。
而上海决不能轻易的放弃,那样会使沿海省份迅速沦陷,最重要的工厂和进口通道将相继沦陷。最坏的可能就是,导致两广的将领置身事外,西方国家也会寻找途径适应新出现的日本控制下的中国,国军会被边缘化,只要日本可以保障治安和基本生活,则居民对异族统治虽极仇视亦渐安之,到哪个时候一切就真的完了。
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日军配发了防蚊面罩。
所以冯.法肯豪森将军建议把主力集结在南昌,南京,武汉,徐州一带形成内防御圈。只有中国的全力抗战,才或许会有外来的支援。
对此中国其他高级将领也已经看出,陈诚表示:日寇会在华北动用其优势军队,沿平汉铁路南下,直取武汉,不如扩大沪战以牵制之,不如此则局势会变的于我不利.............陈城.[陈城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民国档案87年1期14页]。
蒋介石本人则表示:国军不应该在平津以南的平原上寻机决战,在那种地形上,日本人易于供应军队并发挥机动性和炮火上的优势........[蒋委员长指示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程潜修正战斗序列手令.37年8月3日]。
日军步兵炮在抵近轰击对面的中国军队街垒。
中国军队的正式指令是;第一战区以有限的攻击来吸引日军,第2战区[山西,热河,绥远],以行动防止日军大范围的迂回包围运动为目标,但是要避免决战。第3战区[苏南,浙江]则随时准备击退新到来的日军。第4战区[福建,广东]尚无行动,第5战区[苏北,鲁南]防止日军登陆和占领....[大本营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训令稿.抗战正面战场上卷3页]。
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防止日军速战速胜,迫使日军分散展开,而不要从北方直插长江。而且如果日军只占领华北就不打了,那将是最糟糕的情况,中国不怕大打,就怕日军蚕食。所以一定要开辟第2条战线,强迫日军打一场全面的,漫长的消耗战。
日军炮弹直接打穿墙壁,在屋子里面据守的中国士兵估计已经非死即伤。
中国军队为什么不在华北大平原与日军决战呢?依照当时的实情进行计算,国军1个师即使标准师也只有9000人,各种枪械3800多支,按编制计算有2673名战斗步兵和12门75mm山炮, 1个师的战力指标为步兵战力100,炮兵战力100。
而日军为4单位师团, 总兵力22000人,步兵为2个旅团,战斗步兵数量高达11264名,仅依靠数量就达 421战力基数!炮兵方面日军为1个炮兵联队,48门150~75mm榴弹炮或野山炮,仅依靠数量就达400战力基数。此外日军师团的辎重,工兵单位均为联队,而国军的正规师均为营,而且同样差距很大,而且日军的辎重工兵单位是机械化单位,而国军的辎重工兵单位则是徒步单位,数量相差2倍,效率相差16倍,包括通讯在内,国军1个师与日军1个师团比较,后勤支援能力差距高达1比16!
此外日军的师团还有骑兵单位,这骑兵联队实际是快速装甲侦察搜索部队,以24辆坦克或装甲车为基础,另有乘马骑兵或乘车步兵2个中队,而国军的师无这样的单位。当时按照国军计算标准,1门炮具有100个步兵的威力,1辆坦克也具备100个步兵的威力,1个骑兵具备2个步兵战力计算,则国军1个师总战力为145。而日军1个师团总战力则为640,相差7倍,而这仅数量差距。
1937年10月6日,上海闸北三义里附近,废墟里进行巷战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此外日军在掷弹筒与轻机枪的密度上超过国军1倍,还有国军所不具备的其他火力,武器效能方面实际相差4倍,同样素质的士兵进行接近交战使用国军武器接战与使用日军武器接战,保守估计损失比为4比 1。也就是说1个日军具备4个国军的杀伤力。此外日军步兵普遍受过4年军事训练,至于炮兵与其他技术兵种更不用说,日军的战术战技与武器掌握程度远超过国军,按最保守估计,1个日军至少相当1.5个国军,所以综合考虑最保守估计日军1个士兵至少具备6个国军的杀伤力。这样进行总体计算则日军1个师团总战力 至少达3840,而国军1个师145的总战力仅是日军1个师团1/26.5。1个师的实际作战兵力则仅是日军1/4不到,平原地区1个师对日军1个师团进行野战,双方杀伤比按蓝彻斯特方程计算为50比1,进行山地防御作战为18比1。
日军登陆舰运送来坦克。
这绝非骇人听闻,在长城抗战,中国军队十几个师与8千日军交战,中国军队还是山地防御,结果伤亡36000人,日军仅损失3000人。以十几倍人数优势,还是山地防御,按正常估算进攻有坚固工事对手,需要5倍兵力,按这样计算,日军应该出动几十万人,结果日军才出动8000人,最后的中日伤亡比竟然是至少10:1。如果真这样打下去,日军出动10-20个完整师团从华北大平原压下来,中国军队就是全军200万人一起开上去,也会迅速变成一场大败,遭到全歼的可能性非常大,3个月亡国不是不可能的。
日军专门进行巷战使用的单兵活动机枪掩体。
根据长城和128抗战的经验,国军成立了1个秘密的备战机关,就设立在中央军校之后在苏州的留园,对外称是中央军校野营办公室。实际上就是国军对日备战司令部,专门策划未来的对日战争,指导思想是以蒋百里将军的持久战理论为基础,这个司令部是国军当时最大的秘密,直到37年抗战爆发日军就不知道这个 机构的存在。
他们以野营训练为理由每天都在上海附近实地侦察,测量,绘制地图,进行战术作业和拟订作战方案。收集军事,文化,外交和社会方面的情报和资料.1935年由蒋介石为总裁判在南京以南的地区进行了军级别的对抗演习,1936年又秘密的京沪警备司令部,决心一旦战争爆发就将在上海先发制人。
1937年10月15日,上海闸北,民居废墟内扫荡的日军士兵。
为什么是上海?首先日军在上海有不小的利益存在,并有1个日租界,此外日军在上海的兵力部署非常薄弱,国军能够轻易的使上海日军陷入危局,这样上海一开打,日军就不得不从各地抽兵前来营救,而日军一抽兵营救上海,那么他的全局部署就被打乱了。
其次,当日军摸不清国军战役真实企图,战役计划规模时, 日军必然不会一次派遣出大规模的援军,这样国军就可以以绝对优势兵力使其陷入苦战,这样上海作战就将使日军陷入旷日持久伤亡惨重的血战,等日军抽调主力大军前来应战,那么在华北等地的日军就不再具备威胁力了,自然也将无法以南下方式席卷中国。
日本步兵在观看炮兵轰击对面的房子,房子里有中国士兵在顽强抵抗。
再次是,华北战场与上海战场距离遥远,两股日军难以相互支持,两股日军各自为战,这样日军的兵力就高度分散了,拳头就变成了巴掌,威胁力就大减了。
复次,上海战场处于江南水网地带,不便于机械化的日军机动,日军难以发挥重炮兵,装甲兵优势,尤其日军的重炮很难跟上部队的推进速度,这样日军的火力与机动性将大减,日军难以利用机动优势围歼国军,国军主力在日军主力抵达后,有把握安全撤离战场。
现在保存在博物馆的日军89式150毫米加农炮。
最为重要的是,在上海作战将彻底扭转日军的进攻方向,让他计划中的从北向南打,变成从东向西前进。.从古至今都没有人能从东向西打统一中国的,而且从上海向西,全部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崎岖湿热山地,让日军彻底快不起来,那地方也没有铁路,日军无法供应大军进行高强度作战。即使日军发动的攻势,也难以对新占领地区实施长期占领,因为日军必需要保证长江一线的绝对安全,容不得日军再从蛇身分兵出去搞占领,此外日军的补给将高度依靠长江航运,而国军在上游,可以方便的释放飘雷来干扰日军的长江航运,日军难以得到充足的作战物资保证,以后的几次战役也证明了这点,日军在平汉铁路打通之前,日军的攻势几乎最终都是无疾而终,原因就是物资储备不足,打着打着就断了弹药了,不撤也得撤,不然全灭了。这样就将日军变成了一条死蛇。
经过激烈巷战之后的上海吴淞。
日本参谋本部拟定的对华作战计划;用兵纲要明确提出,"不向华中方面派遣陆军,将战场局限于华北地区,仅以海军确保上海,作为用兵时的作战基地。'
果然一开战,日军就是一路依托平汉铁路攻击涿州,保定,一路依托津浦铁路进沧州,下德州,一路从察哈尔攻击山西,这日军对满清入关肯定是研究透了。
对于平均1万人才4门压制火炮的国军来说在华北平原和日军主力决战就是自己找不自在,比如涿州.保定会战.国军30多个师,被日军的3个野战师团一路爆打,毫无还手之力。
日军坦克部队在追击撤退中的中国军队。
这3个日军野战师团分别是,第20师团[重火力单位有野战重炮第3联队,野炮兵第26联队,独立机枪第4大队,战车第1大队,野战高射炮两队],第14师团[重火力单位有野战重炮第6联队.野炮兵第20联队.战车第2大队.迫击炮第5大队]。第6师团[重火力单位有野战重炮第2联队,野炮兵第6联队联队,独立机枪第9大队.独立装甲车第6中队]。
不到1个月,这3个重火力实力强大的日本野战师团就在大平原的快速行进中重创了国军10多个师,根本无法阻挡,国军部队还没有展开就被日军260门大口径重炮铺天盖地的炮火打下去了,140辆战车一冲击,空中则以约60架轻、重轰炸机轮番进行攻击。步兵坐着卡车就快速突进来了。
日军的3个师团在铁路及以西地区采用齐头并进向保定以北、以西地区迂回,日军在大平原上以优势的炮兵、坦克、空军为火力骨干,采用多路迂回,相互策应的进攻战术.国军根本无法对付。
经过一场激烈的近战,日军机枪把这座中国军队据守的仓库,打的千疮百孔。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抗战,不像电视剧那么轻松惬意,全员战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随着淞沪战役的不断升级,原来准备前往山东,河北的日军师团纷纷坐船南下上海。当时,计划去华北的日军有10个师团又3个旅团,还有独立重炮兵3个大队,野战重炮兵4个旅团又1个联队,山野炮兵10个联队,超过10个野战高射炮部队,独立战车和装甲车1个联队又3个大队7个中队.................去华南的只有2个师团。结果淞沪大战一下子成了日军吸铁石,将日军不断向南吸引而来。
顺理成章的,淞沪战役后,日军主力也就一直沿着这条路线向西攻击,国军利用有利的南方山区地形,坐拥两湖四川云贵人力,背靠两湖产粮大省,依托长江运输迁移到西南的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依次抵抗依次作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3次长沙会战........将战争拖入到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成功的将日军进攻方向转到了泥泞多雨的南方山地,迫使日军也采取轻装部队,减少了师团汽车,重炮和装甲力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日军对中国军队的机动力和重火力优势。
正是凇沪会战才使长期持久抗战成为了可能。这一扭转改变了二战历史,1937年-1941年是世界大战两大阵营最后冲刺的时间,大家都在拼命的制造重型武器和进口资源。而日本大军却在中国中部的湿热潮湿崎岖,没有尽头的山区,消耗着宝贵的资源,由于出动的重火力部队众多,为了支持中国战场上日军庞大的弹药支出,日本在1937-1941年耗费了大量资源来生产弹药。甚至日本军工70%的生产力都被用来生产弹药来供应中国战场,耽误了日本其他重型武器的生产和石油进口,极大的干扰了日军备战。
国军抗战,也为美国争取到了4年宝贵时间,使美国可以从平时转换成战时经济,对军队动员争取到了时间。而由于中国牵制和消耗了日本陆军和物资,也使得日军在没有1个安全的大后方的前提下不能贸然对苏作战。
凇沪会战天才的把日军设定的从北向南的高速进军路线,扭转为从东向西,沿途全部是山区水田的无法快速前进的路线。这才让日军的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失败,日军在武器,训练,纪律,战术上都远超国军。但是就是差那么一点,最后日军功败垂成,那就是战略。
对于这种动辄几十里,几百里的烂泥地,日军也是苦不堪言。
蒋介石后来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中说:这场战争迄今为止都是按计划进行的,我们已经按照我们预定的战略陷敌军于困蔽失败莫能自拔的地位,我们在上海开辟了第2条战线,而没有把全部军队集中在华 北。是应为如果那样,我们的主力或许早就被敌人消灭了。国家也许早就有灭亡的危险!而要将我们的主力部队,做机动使用,节节抵抗,逐步消耗敌人,一定先要引诱他到长江流域来。如今我们能诱敌深入,国军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作战,敌人已经派到中国的许多部队,随着战区之扩大而力量分散,且已疲敝不堪,没有什么大的战斗力量。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4-24 08:44: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大抗战:淞沪喋血——桂军上场
下一篇:淞沪会战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