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武汉重点在外围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在抗战时期是中国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200万,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汇入长江,平汉、粤汉两大铁路在此交会,因此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再加上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大部分政府机关和军事统帅部却先迁到了武汉,使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真正意义上的战时首都,毫无疑问就必然成为日军在1938年的最重要的进攻目标,日军大本营认为攻占武汉就可以迫使中国放弃抵抗,为此日军华中派遣军投入当时所能集结的最大力量,第2、第11军调集总共9个师团140个大队约25万兵力(会战期间多次补充兵员,实际参战总兵力达到了约30万人),另外还有120余艘舰艇、500余架飞机的支援,决心一举攻占武汉。
这样,保卫武汉也就成为中国在1938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整作战序列,新成立了第九战区,以第五、第九战区所属部队为保卫武汉的主力,总计投入14个集团军、50个军,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约100万人。其中第五战区的23个军负责长江以北防务,第九战区27个军负责长江以南防务,另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武汉以南迂回。
整个武汉保卫战的中心思想就是立足外围,充分利用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赢得时间来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训军队为长期抗战做准备,同时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援,期待国际形势的变化。这次会战吸取了南京、太原保卫战的教训,防线尽量前推,长江南岸防线以九江至瑞昌为正面,沿鄱阳湖部署兵力;长江北岸防线则是从大别山南麓就开始布防,防御纵深比较深远,同时还采取以外线进攻为主,阵地防御和游击为辅的战略防御格局,也就是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因此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当时中国军队的实际情况和武汉周边地区的地理特点。
序幕就是个大惨剧
日军在占领徐州之后原来计划沿陇海线直取郑州,再从郑州沿平汉线南下攻取武汉,按照这一路线沿途基本都是平原,极其适合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日军行动。如果日军沿这一路线进军,中国军队防守武汉就将非常困难,广阔的平原地区,便于日军发扬其火力优势,也便于日军充分利用其机动优势,无论是迂回包抄,还是后勤补给,都非常便利。
徐州会战末期,土肥原贤二指挥的日军第14师团就已经开始沿着这一路线突进,形成孤军深入之势,中国军队乘机试图围歼该部,挫败日军直取郑州的意图。兰封会战由此爆发。但在会战过程中,中央军桂永清、黄杰所部先后逃跑,导致会战失败,开封岌岌可危,并严重威胁到了陇海线与平汉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可事后,桂、黄两人并未受到严惩,只不过是撤职了事,最终还是平步青云;88师师长龙慕韩则成了替罪羊被处决,以平息非议。
由于军情紧急,军事委员会只得决定“以水代兵”,在花园口决开黄河,利用泛滥的黄河来阻挡日军的进攻。
决堤之后引起黄河改道流入淮河,然后黄淮合流涌入洪泽湖,使淮河、洪泽湖沿岸成为一片泽国,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共有44县市受灾,受灾面积2.9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200万人,140万间民房被毁,约2000万亩耕地被淹没。并最终在豫、苏、皖三省之间形成了长约400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达80公里,总面积最多时达到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几乎相当于半个江苏省。直到1947年3月,即8年9个月后,黄河才重回故道。在这8年9个月时间里,黄河在这一地区多次决口泛滥,洪水以及大量耕地被淹所引发的饥荒,直接导致约90万人死亡。
中国军队随后在豫东地区展开反攻,将日军击退到豫皖边界。不过,当时日军觉得14师团过于冒进,已经下令停止进军,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有没有决堤日军都会停止前进,所以决堤竟吊诡地没有起到多少直接作用。
当然,豫东大平原上的黄泛区确实影响了此后日军的进军,铁路重镇郑州由此化险为夷,并一直控制在中国军队手中,直到1944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时才告沦陷。日军进攻武汉的路线也只能改为沿长江两岸进军,而长江两岸要么是丘陵、山地,要么是河流湖泊密布的水网地带,便于中国军队利用地形组织防御。虽然长江可以成为日军后勤补给的水上路线,但同时也限制了日军的迂回机动,使日军的机动优势难以发挥。而且,日军既然在进攻路线上无从选择,中国军队便可以集中力量部署防御。
花园口决堤并无完备的预案,而是仓促之间、误打误撞地,以中国惨痛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代价,最终迫使日军按中国军队的期望,将进攻武汉的路线改为沿长江两岸进攻,并为武汉保卫战的准备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武汉保卫战的序幕就是如此惨烈,为整个战役都蒙上一层浓重的悲壮之色。
还有不少经典战例
6月11日,日军波田支队突袭安庆,正式打响了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枪。到8月初长江南岸的马当要塞、九江、瑞昌等重镇相继失守,但日军在随后进攻南浔路的作战中遭到了中国军队极其顽强的抵抗,进展缓慢,日军便以第106师团实施穿插迂回,企图打破僵局。
结果第106师团的行动被中国军队察觉,在德安万家岭地区遭到合围。中国军队在围歼106师团作战中,围绕制高点张古山,展开了多次激烈争夺,最后是74军51师305团团长张灵甫建议仿效《三国演义》中邓艾偷渡阴平攻蜀的战例,并亲自率领突击队从张古山南面的陡峰攀藤附葛而上,一举得手,张灵甫也因此一战成名。虽然此战106师团侥幸逃脱了全军覆没的下场,但也遭到重创,仅仅被击毙的官兵就在3000人以上,这一战也是赣北系列战斗中歼敌最多的一役,史称“万家岭大捷”。也因为这一战役,日军在江西一线的进攻遭到了严重挫败,赣北要地德安直到武汉失守后才被日军占领,可以说在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很好地完成了阻止日军的任务。
在长江北岸,战斗从安徽桐城、潜山开始,中国军队利用沿途有利地形,逐次展开顽强阻击,黄梅、广济、田家镇无一不是经过惨烈的鏖战,其间在日军侧后活动的李品仙兵团还曾一度收复太湖、潜山,切断了日军第6师团的后路,虽然未能歼灭这支在南京犯下累累罪行的禽兽之师,但还是给予第6师团以沉重打击。日军在田家镇久攻不克,最后还是用出了迂回夹击的战术才突破田家镇防线。
在大别山地区的作战中,最激烈的要数36师坚守富金山了。36师是战前少数几个完成了德械装备和训练的德式师之一,尽管在淞沪、南京等一系列苦战中已经损失很大,但毕竟王牌部队的老底子还在,顽强抗击了日军在飞机重炮掩护下连续几天的猛攻,完成了预定任务,而36师也从近万人最后只乘下了800人,伤亡几乎达到了90%!日军直到10月下旬才突破了小界岭防线,穿过了大别山,但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放弃武汉了。
日本开始陷入了泥潭
最终放弃武汉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南信阳失守,导致平汉路正面门户洞开。二是日军10月中旬在广州大亚湾登陆,随后于10月21日占领广州。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再死守武汉意义就不大了,而且日军北、南、东三面大军也已经逼近武汉,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果断决定放弃武汉,日军于10月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整个武汉保卫战历时四个半月,根据日军自己公布的数字,伤亡就有约3.55万人,而中国军队宣布毙伤日军总数为25.6万人。显然,日本的数字偏低,中国的数字则偏高,客观来说武汉一战日军的伤亡约在10万左右是比较可信的。中国军队的伤亡约在40万,几乎要超过了参战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代价也相当巨大。
武汉保卫战中国军队充分利用纵深宽广的优势,采取逐次抵抗战术,消耗迟滞日军,最后主动放弃武汉,保存了有生力量,综观整个战役,尽管最终武汉还是沦陷了,但还是在整个抗战大战略中,还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说抗战初期比较成功的城市防御战。
而日军方面,虽然攻占了武汉,但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而且中国依然没有屈服,还在坚持抗战。占领武汉等地后,日军所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大,这就更应了冈村宁次的名言“敌非敌,地形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中国广阔的地域面积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本来兵力就不足的日军,由于战线的延长,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从此之后,除了在1944年孤注一掷地组织“一号作战”外,就再也无力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性进攻,抗战也从战略防御阶段逐渐过渡到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开始则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淖之中。
此外,日本除了兵力不足以外,为了维系日益扩大的军队,国内资源也已经逐渐枯竭,武汉保卫战时日军甚至连军校学员的步枪都回收起来,用以装备新组建的部队。到1939年,日本的军费支出已经达到了61.56亿日元,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本的黄金储备和货币发行准备金加在一起都只有13.5亿日元!可以想象日本的经济已经窘困到了何种地步,在各种压力下日军在武汉会战后就只好将原来以军事打击为主的侵华政策逐渐转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了。同时国力和资源的提前消耗,也迫使日本走向了发动更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的不归之路。这正是武汉保卫战在战略上胜利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9-11 14:24: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武汉会战对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