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深度聚焦 台儿庄的抗战记忆 被鲜血浸透的黄土
2017-09-06 10:32:43  来源:北青深一度  点击:  复制链接

  记者/郑林

  编辑/宋建华 刘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80年之后,台儿庄仍然保存着53处战争遗迹,墙壁上深浅不一的弹孔,记录着对那场血战的记忆。

  “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有很多,诸如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等,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台儿庄,中国京杭大运河岸边的一个有着古老城墙的小镇。”

  这是1938年4月,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生活》周刊对运河古城的这场战役给予的评价,台儿庄大捷被写入世界战争史。

  1938年3月23日到4月7日,中国将士与日军展开了长达半个月的激战,毙伤日军上万人,取得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台儿庄大捷”。

  双方反复争夺城池,死伤枕藉。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回忆起战争的惨烈程度,还忍不住战栗。“你害怕的事情肯定记得清楚。”

△战斗间隙,在瓦砾中护理伤员 摄/罗伯特.卡帕
 

  黄土变血泥

  今年84岁的李敬善老人,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之一。战争过去79年,那时刚刚记事的孩童,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不过,每每回忆这场战争,李敬善依然觉得“身上的汗毛会竖起来”。

  记忆里,李敬善总忘却不了一个场景:战争结束以后,台儿庄城内的土是黑色的,就和倒了一盆酱油在地上的颜色一样。“那时候我们年纪小,不知道是血,一下雨,雨水落在地上就变成了黑褐色,那真是黄土变血泥。”

  “你想想当时的情况多么惨烈,土壤让血染到了什么程度才能是这样,死十个八个人肯定不能。”李敬善忍不住感慨。“1951年,台儿庄建了一所中学,我们学生就去挖土坑。随便挖两锹,就能看到白骨。”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2008年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增添了不少商业气息,但只要细心观察,战争的记忆远没有消失,古城内受伤士兵的雕像、战场的照片,以及弹痕累累的墙壁仍然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

  台儿庄古城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城中尚存53处战争遗迹,是保存二战遗迹最多的城市。

  古城内袁家后巷李家老宅,是台儿庄古城大战遗址纪念园一处著名景观,灰白色的砖墙上,深浅不一的弹洞清晰可见。“墙上的大坑是手榴弹的弹片崩的,小的可能是步枪机枪打的,因为重修的原因,现在墙上的弹孔少多了。”

  李敬善正是这座老宅的主人。当年,李家在此开设了“义丰恒”字号杂货铺,以经营糖茶、糕点、丝绸、棉布为主,兼营南北水果、干制海鲜等杂货,算得上是台儿庄规模较大的字号。

  这里,也是战斗最惨烈的地方之一。敌我双方的巷战就在这里发生,向城南进攻的日本人遭遇国军的机枪阻击,最终被困,没有能够往南再进一步。在这里,守城部队吹响反攻号角。

  战场上官兵尸体来不及处理,李家老宅的三间屋子被用作临时停尸房。李敬善的父亲是战后第一批返回台儿庄的逃难者,他和村民帮助部队掩埋了这些尸体。李敬善听父亲说,多数都是国民党部队的尸体,统一的灰色军装。

△至今台儿庄的墙壁上还留有不少弹孔 摄/郑林
 

  “逃反”保命

  一开始,台儿庄的老百姓并不明白战争的危险性。

  “幸好跑了,要不跑肯定都活不成了。”李敬善回忆说,在战争开始之前,老百姓都不相信日本人真的会来,直到国民党部队进城,才意识战争真的来了。

  在村民“逃返”之前,当时守卫的台儿庄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队已经进驻台儿庄,开始布防。四个城门,只留下南门供老百姓出城逃难。当时部队向老百姓宣传,“战争马上就要来了,这必定是一场恶战,愿意走的,赶快收拾东西逃难去吧。”

  战争的阴霾在台儿庄上空笼罩,城内贴满了写在红黄绿各色纸上的标语:“誓死不做亡国奴”、“与日寇血战到底”。不远处,藤县传来的枪炮声越来越近,在柳树发芽的时节,台儿庄村民不得不走上逃难之路。“我记得很清楚,我坐在拉货的车上,车子走到柳树底下,我就折柳条吹口哨。”

  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听说日本人从北边过来,所以往南逃。在祖父的带领下,5岁的李敬善以及全家三十多口人,牵着牛车,带着可以置换口粮的货物,离开了台儿庄。

  一路上,尘土飞扬,逃难的队伍长达好几百米,一眼望不到头。李敬善的周围,随处是熟识的乡邻。

  最初,人们抱着侥幸心理,前行的速度很慢,一天不到十里路,而且“一步三回头”。台儿庄枪炮声响起时,他们还没有走远。

  “因为还是恋家嘛,谁想把家给扔了呢,很多人心里的想法就是,这个仗到底能不能打起来。”李敬善回忆说,听见枪炮声音越来越近,人们才着急逃命。最终,李敬善一家人在“大榆树”落脚,现在的江苏省邳州市。

  台儿庄战役研究会顾问、83岁的任世淦,在战役爆发时只有2岁,父母抱着他死里逃生。“在藤县保卫战爆发后,父母带着我躲进了后面的大山里。”

  距离台儿庄约12公里的一个村庄,没有出去躲难的20多口人被日本人杀害,只剩下一对八岁和六岁的兄妹,因躲在高粱秸秆里面才幸免于难。兄妹俩亲眼看到祖父被日本人用刺刀捅死。

△战斗间隙,在瓦砾中护理伤员 供图/时培京
 

  57人敢死队

  战斗打响了。

  1938年3月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目标是台儿庄的北门。

  中日双方围绕古城北门的清真寺反复争夺。清真寺的望月楼,是当时整个台儿庄的最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拉锯战持续了六天七夜,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官兵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尸体遍布清真寺内外。

  位于清真寺旁的186团指挥部,是目前古城遗址中留有弹孔最密集的一处。清真寺院内的一颗柏树也难逃战争的摧残,树干处留下了一个个弹孔。

  “清真寺周围一栋完整的房子都没有,全都是烂砖破瓦。”李敬善回忆说,即使没倒的屋子也都不完整,很多地方都是扒开的机枪眼。

  台儿庄的守城部队是第2集团军的31师,按照战斗部署,坚守三日便可完成任务,但没想到和日军争夺了半个月。

  今年82岁的屈令婉,是31师参谋主任屈伸的二女儿,她现在还有些懊悔,父亲在世时没有了解更多的战争故事。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一生最难忘的就是台儿庄大战。每次回到父亲曾经战斗的地方,看着破败的街区,子弹穿透的弹孔墙,屈令婉忍不住哽咽流泪。

  在台儿庄战役中,屈伸带领部队开赴台儿庄布防,在徐州面见李宗仁接受任务并领取作战地图。战斗打响后,指挥所设置在台儿庄一河之隔的铁路桥下,就近指挥台儿庄及附近的战斗。屈伸每日进寨巡逻,随时掌握战斗进展情况。

  屈令婉回忆说,父亲深知此战非同一般,出发前曾向住在武汉法租界一家医院中的母亲去了一封短信,说道:此次作战不同以往,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如果我不再回来,你就带着儿女回三原老家去吧。

  战斗后期,师长池峰城因劳累吐血,参谋处长屈伸临危受命,代副师长之职,负责制订司令部计划,主持部队的调遣和指挥作战事宜。

  日军的炮兵阵地,在台儿庄以北的刘家湖附近,白天是大炮、飞机的轰炸,夜晚放火焚烧。整个台儿庄,无时无刻不在炮火中颤动。在炮火轰击下,台儿庄上空硝烟笼罩,城内屋塌垣断,血肉横飞,官兵相继阵亡。

  在一次观察指挥炮弹着力点时,一枚炮弹皮落到屈伸脚下。他俯身捡起这块发烫的弹片,上面还有淋漓的鲜血。他递给身边的战士,沉痛地说:“这是敌人的铁,我们战士的血!”

  3月31日,日军已占领台儿庄五分之四的街区。为了夺回台儿庄的西北角,屈伸征集组织了20名敢死队员,加上请愿杀敌的37人,凑成了57人的敢死队。敢死队员集体立誓,“反正不活着回来,我们的生命换得成功那最好,不成功便自杀以报国家。”

  57名敢死队员分成6个小组,手持大刀、长枪从日军侧背冲入城西北敌军阵地,与日军开展白刃战,活着回来的只剩下13人,其中1人因为觉得没有完成任务在返回途中自杀了。屈伸不得不派人将幸存的队员监视起来,怕他们自杀。

△战争爆发时,任世淦还只有2岁 摄/郑林
 

  “给部队留点种儿”

  400年繁华的运河古城化为废墟。

  一名日军士兵事后在日记里写道:“四小时下天津,六小时占济南,小小台儿庄,谁知道竟至于这样困难!其惨状实为人间地狱。”

  在台儿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第30师176团3营营长忤德厚事后回忆,街道里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

  守城部队死伤无数。31师师长池峰城曾向指挥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请求,撤退到运河南岸,给部队“留点种儿”。

  孙连仲也电话请示李宗仁,“我们把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能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

  这一请求遭到李宗仁的拒绝,“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指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将于明晨亲来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

  孙连仲回复,“长官有此决心,我第二集团军牺牲殆尽不足惜,连仲亦以一死报国家。”

  为了稳住军心,参谋长屈伸向31师官兵下令 ,如果擅自撤退,一律格杀勿论。“我同师长一道进城共赴国难,决不让官兵牺牲而我们苟活。”

  战场形势逐渐扭转。一直到4月3日,战斗进入尾声,日军残部开始突围。

  在尸体遍布的城池上,有幸存的官兵高声哼唱抗战歌曲:“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亡国的条件不能接受。”

△战后的泰山行宫庙 摄/罗伯特.卡帕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9-06 10:34: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徐州会战中的郁达夫与陈钟书

下一篇:徐州会战(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