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许昌保卫战(中)(众神的黄昏,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五)
2019-01-16 09:31:34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庞大的日军攻城部队

  经过3天惨烈的外围作战,到26日,庞大的日军各部击破国军的拼死拦截,攻击前进到了许昌附近。

  鉴于条件成熟,日军于26日下达了直接攻击许昌城的最后命令。

  具体部署为:

  (一)各进攻部队,于4月28日日落后至29日5时,开始隐密的向许昌以北20至25公里的地区集结,即:

  第62师团位于许昌西北赵庄、罗庄一线;

  第37师团位于许昌以北和尚桥车站铁路两侧;

  独立混成第7旅团位于许昌东北董村、郭桥;

  62师团应在4月29日拂晓,向前对石固镇之中国军队进行急袭并占领该地。

  (二)进攻许昌城的时间为4月30日。

  (三)各部队之具体任务是:

  1、第62师团,于29日日落后,隐密行动,30日拂晓对以南之灵井砦、泉店地区之中国军队进行急袭并占领该地,之后进至许昌西南地区,阻止中国军队由许昌向西南撤退,并对西南之襄城方向进行警戒,以掩护37师团进攻许昌。

  2、第37师团于29日日落后,由和尚桥地区隐密向以南之许昌前进,20日拂晓对许昌城以北、西、南3个方向发起进攻,占领后向以南郾城地区之沙河一线进行追击。

  3、独立混成第7旅团于29日日落后,由董村、郭店隐密向许昌东郊之唐岗前进,20日拂晓即由该地进攻许昌。另与骑兵第4旅团,各派出一部对尉氏方向进行警戒。

  4、骑兵第4旅团在29日日落后,从长葛东南的南席,经许昌以东之五女店、东南之石桥镇至以南之繁城一带,向郾城方向进行警戒和掩护37师团之南翼。

  5、第27师团于28日晚,从新郑以北之杜庄向南开进,30日到达许昌西北约6公里之许庄、东北约6公里之郭庄一线,以策应37师团之进攻。当37师团向郾城方向进攻时,准备派出一部予以协助。

  6、坦克第3师团在许昌攻击开始后,以一部参加攻城作战,当37师团到达郾城,战车部队主力,应进至郾城西南地区,一部在郾城以北之临颖附近,作尔后向西进行右回旋突进之准备。

  敌12军参谋长对进攻许昌的指示为:

  (一)各兵团29日在驻地进行作战准备时,应注意分散、隐蔽和防空。

  (二)封锁消息,禁止中国居民、行人去许昌。

  此次主攻许昌城的日军为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以及炮兵部队,总兵力约为3万人。

  其余部队负责阻援、协同和策应!

  为什么以近10万重兵包围许昌,只用2万多人去打?

  主要是没必要用这么多兵力!许昌城市太小,真的把10万重兵都去攻城,恐怕在许昌城内都站不开这么多兵力。

  日军估算国军守军不过二三千人,使用2万多兵力已经绰绰有余。

  以往日军攻击国军,对于新编29师这种3000多人的部队通常用不了什么兵力。如果只是击破,多使用1个大队兵力,也就是1000多人。即便是包围歼灭,一般日军使用一个联队,也就是3000多人。

  在长沙会战期间,日军攻击抗日铁军74军这种2多万人的王牌军,也不过使用1个师团而已。

  现在以1个师团又1个旅团配属大量炮兵、坦克部队,去对付新编29师区区3000多人,已经属于抗战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巨大兵力调动。

  日军期望用10倍兵力和20倍战力速战速决,尽快占领许昌,然后大范围迂回合围豫中地区汤恩伯集团主力12万人。

  围攻许昌的日军有近10万重兵,直接攻击的有近3万人!那么,许昌守军有多少人呢?


--------------日军调动了庞大的部队,使得辎重部队不堪重负。此次豫中会战中,日军辎重部队和工兵部队苦不堪言,他们负担极重!

 

  三千对三万

  保卫许昌城的国军,为刘昌义暂编15军的新编第29师,师长吕公良中将,黄埔六期毕业生。

  新编第29师属于中央军,但并不是中央军一流部队。

  该部是豫中会战前2年的1942年,由河南周口警备团这支地方部队为骨干,同汤恩伯集团其他部队以及大量新兵混编而来的。

  理论上,这样一支部队应该没什么战斗力!

  很多人惊讶于朝鲜战争爆发之时,为什么数量只有十多万的北朝鲜人民军轻松击溃12万南韩军!而志愿军进入朝鲜以来,在前几次战役对于南韩军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个营能对付南韩军一个团!

  其实究其根本,就在于南韩军是没有战斗经验的新部队,这种部队一般是大不了硬仗的。

  而志愿军和北朝鲜人民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其中北朝鲜人民军中的3个主力师,均是在解放军中经过3年以上残酷解放战争锻炼的中国朝鲜族精锐部队。

  朝鲜战争爆发第一天,和这些中国朝鲜族交手的南韩军,普遍伤亡高达八成甚至九成,几乎全军覆没,自然会崩溃了。

  但新编29师却不同,这是一支颇有战斗力和斗志的部队。

  他们装备不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关键在于他们有无数优秀的指挥官,其中之一就是师长吕公良将军。

  成立以后的1942年11月,吕公良就任该师师长,军部新郑对部队进行整训。吕公良对部队进行强化大练兵,很快将新编第29师训练成一支可以打硬仗的部队。

  一开始该师官兵多没有战斗力经验,战斗力很不可靠。

  吕公良经过申请,从汤恩伯序列中央军中,调来一大批连以上军官。这些军官都是身经百战的黄埔系将领,平均每个人受伤过一到二次。国军中有句名言:受伤一次的军官是银子,受伤两次的军官是金子,受伤三次的军官金银难比。

  有了这些军官作为骨干,新编29师战斗力大大提高。

  同时,吕公良也从其他部队调来一批经验丰富军士,也就是班长。这些班长的作用绝对不比连长营长要小,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更有用。在这些班长的带领下,新兵们迅速成长,部队也形成了顽强善战的作风。

  除了军官很不错以外,新编第29师的装备算是相当可以!

  根据当年老兵回忆,步兵班大部分是新造的中正式步枪,只有少量旧式的老套筒。一个排3挺捷克式轻机枪,大部分也是新造的。团一级还有几门迫击炮,配备多挺重机枪,但全师没有长身管火炮这类重武器。

  显然,新编29师的装备相对日军不值得一提,但在国军中还算第一流的。同属于暂编15军的暂编27师,一个排只有1挺轻机枪,步兵班装备很多老套筒步枪,有的还是清末制造的,打几枪后枪管就塞住了。

  豫中会战爆发之前,由暂编15军负责防御中牟和许昌!汤恩伯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让新编第29师防御更为重要的许昌。

  相比暂编第15军另一个师暂编第27师,还是新编第29师战斗力更强一些。暂编第27师原来是反正的伪军,装备很差,兵员素质也不太好。这样的部队,只能让它防御在最外线的中牟。

  汤恩伯很清楚,中牟黄河防线是肯定会失守的,暂编第27师只需要尽量拖延日军前进步伐,杀伤日军即可。

  换句话说,对暂编第27师的要求不高,能打就打,真的不能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新编第29师防御的许昌不同,是尽量要保住的。

  许昌的军事意义非常重要,是豫中的重要军事交通枢纽。一旦许昌丢失,日军就在豫中地区占有绝对的主动权。

  即便汤恩伯并没有死守许昌的意图,也不可能希望许昌瞬间就被日军占领。

  这个重任最终交给了吕公良和他的新编第29师!

  为什么汤恩伯这样任命?主要是对于吕公良的信任。


----------------许昌保卫战没有悬念,敌人兵力过于强大,根本无法守住。但许昌也不能放弃,能够尽量多拖住日军一天也是好的!

 

  儒将吕公良

  该师有一个难得的好师长,吕公良。

  吕公良是中央军中有名的儒将。接触过吕公良的人都说,他不像一般高级军官那样强悍雄健,看起来比较温和,谈吐很有礼貌。他的身材非高大粗壮,而是高而瘦削。吕公良作风正派,一不抽烟二不喝酒,赌博狎妓更是从不染指,业余时间多以看书作诗写毛笔字自娱自乐。

  这样一个秀才一样的军人,就是今天的主角吕公良。

  吕出生于清末1903年,父亲是浙江衢州开化县华埠镇一个小商人。吕父在镇上开油坊,以制油卖油为生。吕家算不上很富裕,也是小康人家,衣食无忧。

  吕公良从小就聪明伶俐,异于常人,父亲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光宗耀祖。刚满六岁,父亲将他送入当地私塾求学。

  吕公良博闻强记,举止不俗,深受私塾老师喜爱。这个老师也不是常人,而是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在他的教导下,吕公良受益很多,终生酷爱古典文学,善作诗文,更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书法。

  如果吕公良实在古代,估计就按部就班的考秀才中举人,为官作宰,成为社会精英。但此时国家已经残破,濒于瓦解,深深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自然也包括吕公良。

  清末民初,传统科举考试早已废除。吕公良在1920年抛弃传统教育,转而考入新式的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中专)。学习3年后,该校并入衢州省立第八中学。

  此时,吕公良在求学的20岁时,奉父亲之命成婚,娶的是当地富商之女王笙玉。王笙玉不是普通的乡绅家妇女!她上过私塾,有小学文化,也不缠脚,有一些新思想。夫妻两人的感情很好,妻子很支持丈夫的事业,为此做出很多牺牲。

  吕公良求学很顺利,于1925年从中学毕业。当时他22岁,已经是高中毕业生了。在教育普遍落后的中国,高中生极为稀少。大名鼎鼎的文人鲁迅,其实学历不过是中专。毛主席和周总理,也不过是中专生,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

  吕公良这个高中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回乡做个老师毫无问题,也可以在社会轻松获得各种职业。

  此时北伐还没有开始,中国四分五裂,列强四处横行。即便在衢州这种浙西山区,市面上也是很乱。浙赣军阀今天你来明天我走,混战连连。山区土匪众多,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从杭州运来的大量洋货,挤垮了浙西山区的手工业经济,使得人民普遍贫困。

  吕公良作为一个有着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不满足于自己小家庭的丰衣足食,而是将复兴国家民族作为己任。

  他经常说:军阀混战,革命尚未成功,如何能够拿得住毛笔当秀才,还是应该拿枪做军人!

  在1926年 ,时年23岁的吕公良毅然南下投靠黄埔军校六期,同廖耀湘、戴笠、唐纵等700多人成为同学。

  吕公良的父亲(吕的母亲很早就去世)坚决反对儿子去读军校。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吕公良是家中独子。

  吕家本来有4个儿子,前三子死于各种疾病,仅剩小儿子吕公良一人。谁都知道,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可能会战死。

  父亲一向将忠厚孝顺的小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怎么可能让他参军去冒险呢!谁都

  吕家虽非大富大贵,毕竟还有不少家产需要唯一的儿子继承。吕的妻子家也是当地富商,也需要吕帮忙打点生意。

  从任何角度来看,吕公良这一生根本就是丰衣足食,有什么必要冒险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像鲁迅著作《药》里面,夏瑜被牢头红眼阿义打了,反而说阿义可怜可怜一样。有些人的志向,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

  最终,吕公良毅然南下进入了黄埔军校。

  吕公良原名为吕周!

  报考黄埔军校时,他以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为一生根本信念,将名字改为吕公良。

  在黄埔军校,吕公良表现出色,于1928年顺利毕业,分配到后来号称第六大主力的国军精锐13军89师担任见习排长。

  之后的十多年,吕公良参加了13军几乎所有的大战!

  早在1936年,我军14年抗战第一场大胜,也就是绥远抗战击溃日军操纵的伪军时,吕公良就是第13军89师参谋处长。

  抗战爆发以后,吕公良所在13军历经无数重大会战,官兵伤亡了几遍。吕公良侥幸没有牺牲,率领所部奋勇杀敌,很快受到军长汤恩伯的赏识。

  汤恩伯观察吕公良多年,认为他不怕死,极有胆识而且富有指挥才能。

  在1937年抗战刚刚打响时,13军奉命开入南口,同日军进行了抗战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激战:南口会战。

  吕公良缩在的89师乘坐火车刚刚到达张家口,就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车上官兵纷纷跳下火车躲避,但吕公良并不下车,神色自若的和战友聊天。自然,吕不是不怕死,而是希望借此稳定部下的紧张情绪。

  惨烈的南口会战结束以后,89师奉命赶赴山西中部支援商震部。升为师参谋长的吕公良和师长王仲廉配合,一举救出被围困的商震,重创日军。

  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中,89师作战得力,歼灭大量日军,迫使日军迅速攻占台儿庄的计划泡汤。此战后,指挥能力突出的吕公良被提升为85军参谋长,后又因为师长李雪中的强烈请求,将吕调回到89师继续担任参谋长。

  1938年规模宏大的武汉会战,吕公良表现相当出色。激战中,89师师部一度被日军包围。危急时刻,吕公良给师部每个人发了2个手榴弹,自己也带了2个,要求大家一旦被日军发现务必自尽,绝对不能做俘虏。

  武汉会战以后,汤恩伯认为吕公良可以担当大任,任命他为嫡系第13军参谋长。

  13军是汤恩伯起家的部队,也是汤恩伯集团的中坚力量,是主力的主力。13军在抗战中战功卓著,从抗战第一场打的不错的南口会战开始,一直到最后大败日军的湘西会战,都以13军为主力。

  13军也曾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初期,于第一战也就是山海关附近击溃解放军主力,随后势如破竹杀到锦州,杀得林彪差点崩盘。

  日军在豫中会战之前认为,汤恩伯集团虽有12万之中,但核心部队仍然是13军。13军是该集团进攻和防御的中坚力量,一旦被日军歼灭就会导致整个汤恩伯集团战斗力失去大半!

  所以,此次豫中会战日军的头号目标,就是全力歼灭13军,为此要不惜一切代价。

  那么,吕公良能够担任13军的参谋长,足可以证明他的能力超群。

  随后,吕公良历任31集团军高级参谋,华中抗日总队第五纵队司令、安徽界首警备司令、河南因江警备司令。

  在1942年,汤部分明组建全新的新编29师,要求迅速将一支地方部队训练成一流中央军。

  汤恩伯思考良久,将这个重任交给能力出色的吕公良,任命其为暂编15军新编29师师长,中将军衔。

  吕公良在中央军服役近20年,身经百战,是中央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在黄埔六期生中,吕公良属于升的最快的几个人。

  他治军严格,军纪严明,擅长练兵,更擅长打硬仗。

  早在担任89师参谋处长期间,曾有一个金铺老板找到军队,控告3个89师士兵持枪抢劫了他的金铺。

  吕公良秉承汤恩伯严格治军的理念,决定对这几个家伙严惩。他从近万官兵中,找到了这3个犯罪的士兵,将他们押赴金铺所在县城公开枪毙,还补偿金铺老板300元损失。

  这类严格维持军纪的例子还很多!

  吕公良还是一个作风严谨,对自己和部下要求非常严格的人。

  吕公良的外甥孙浩回忆:当年我在他的部下当一个小参谋。他告诫我,军人要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不能中途退却。如果做不到这点,现在离开部队回去当老百姓还来得急,他绝不强求。

  还是孙浩回忆:吕公良作风严谨,凡事以身作则。一次,我写了几份人员升迁的命令,把副团长的“副”写成了“付”,“爲”(为)的下面少了一点。他便把我叫去训斥到:“你今天‘付’一个团长,明天能给我再‘收’一个团长吗?‘爲’字下面写成了三点,摆得平吗?作为一个军人,执行公务必须准确细致。如果下达作战命令,一字之差就会贻误战机,是要杀头的,千万粗心大意不得。”吕公良主张官兵同甘共苦,经常说官兵如何不能互相关爱,部队就没有战斗力。他规定营以下军官不准设小灶,与战士一起吃大锅饭,共同生活。在军需困难的情况下,官兵一律穿草鞋,他自己也跟着我们穿草鞋。常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养成了注重军容军纪的好习惯。大热天上衣扣总是扣得整整齐齐,寒冬腊月也从不把手伸进裤袋中取暧。有一次冬季行军中,我实在冷的受不了,将手插入裤袋。吕公良看到了,严肃的说:你是军人不是老百姓,这成什么样子!连冷一点都受不了的军人,能打仗吗?

  他常说军风军纪不好的部队,是打不好仗的。夏季他身先士卒,率部摸爬滚打,苦练三伏。他当时已经是30多岁的人,每天都和我们这些20岁的小青年一起跑个把小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仍然坚持跑完全程。在日常工作事务中,军训计划的拟定、作战命令的起草下达,他都要亲自过问修改,从不嫌麻烦,更不会偷懒。

  孙浩又说:吕公良这个人为人诚恳正直,从不搞歪门邪道,官兵们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当年国军军费严重不足,每个士兵分到的军费连吃饱饭都很难。所以,几乎所有部队都有吃空饷的行为,用多出的钱补充军费缺口。有些军阀部队军官,就借此中饱私囊,这是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到了上级点名的时候,这些部队一般从其他部队借一些兵来凑数,上面军官也知道是什么回事,一般不予戳破,大家都见怪不怪。但吕公良从不搞这套。每次点名他都亲自抽查,随机点出几个人,然后问连长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什么地方人,什么时候入伍。如果连长答不出,立即追查这个人是不是吃空饷的。一旦确认是吃空饷而弄虚作假,吕公良立即给予当事人严惩。久而久之,吕公良麾下没有这种现象,部队都是满员的。军官也不能借此捞钱,士兵们对军官也比较尊敬,生活苦一些一般也不抱怨。对部下要求严格,吕公良自己更是从不贪污受贿,清廉两个字做的很好。吕公良曾担任周口警备司令!周口是极为重要的前线交通枢纽,也是日伪走私的要道,很多走私商人和鸦片贩子混迹其中。当时敌我控制区因为战争导致一些物资短缺,只要能够运过去就可以争取数倍甚至十倍暴利。但这从客观上,帮助日寇稳定了日占区的局面,对我国抗战是不利的。一些商人和贩子不顾民族大义,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出巨资行贿吕公良。他们希望吕公良能够给个方便,让他们做走私生意。这种事,只要吕公良点个头,半年赚个一二万银元如探囊取物,但吕断然拒绝。期间吕公良的部队查获大量鸦片等毒品,价值也是高达十多万银元。在当年中国很多地方,鸦片等同于流通货币,就是钱。吕公良部队负责销毁鸦片,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随便销毁一小部分,将大部分转卖谋取暴利,但他从没这么做过。

  除了以上的东西以外,吕公良还是一个擅长练兵的将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之也是这样。在吕公良的训练和教导下,新编29师迅速由一支下三流的地方警备部队,锻炼成中央军准一流部队。

  当时吕公良几乎天天到营团驻地去指导整训,工作极为繁忙劳累。他身边几个年轻参谋都累得不行,好几个都病倒了被迫到后方长期住院。但吕公良不怕苦不怕累,硬是将部队训练了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萨沙客观来说,新编29师战斗经验仍然偏少,同13军这些百炼成钢顶尖部队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吕公良师长和杨尚武团长!

 

  许昌是无法守住的

  此时,新编29师下辖3个团,分别是:

  第85团,团长杨尚武(此战牺牲);

  第86团,团长姚俊明(重伤后失踪,推测已经牺牲,只是没找到遗体);

  第87团,团长李培芹(此战牺牲)。

  另外还有1个补充团。

  这4个团里面,姚俊明的86团先是被暂编15军军长刘昌义拉走了一个第2营北上前线督战。该营经过几次血战,剩余不到三分之一。

  后来,因为一线兵力实在吃紧,姚俊明的86团又奉命北上增援,和日寇多次激战,伤亡近半才回退许昌,只相当于半个团!

  目前,只有第85团和87团比较完整。至于补充团,不是作战部队,仅仅是作为一线部队的补充和新兵训练单位,类似于今天的新兵训练营。

  这个团大部分是刚刚征召来的壮丁,基本训练都没有完毕,步枪才刚刚下发,不具备作战能力。

  那么,原来新编29师大约有6000兵力,除去伤亡和不能作战的,实际能够打仗的还不到4000人,只有3000多人。

  协同新编29师防御许昌的部队不多,只有暂编27师。

  暂编27师主力经过中牟和郑州长达一周苦战,勉强突围退到许昌以北和尚桥一带,协同新编29师防御。

  该部作战伤亡很大,可以作战的也就在三分之一左右,师长萧劲负伤。该师被割断在日军腹地多日,经过苦战勉强突围,疲惫不堪,战斗力较弱,起不到太大作用。

  实际上,新编29师是独立防御小小的许昌的。

  第一战区给吕公良的命令是:务必死守许昌,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于是,吕公良就必须以三千多人面对10万日军的进攻。人家说以一当十,现在吕公良是以一当三十。即便直接攻打许昌城的日军最终也有近3万人(后续坦克第3师团等部陆续增援),仍然差不多是十倍。

  这种情况下,换做一般人恐怕早吓软了,摆明了是必死无疑!

  如果守城的是铁血论坛那票嘴炮爱国水军,恐怕日军还没打,直接吓尿裤子加下跪投降了。

  在如此劣势下,吕公良和新编29师官兵抱定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发誓同日军死战。

  兵力悬殊是一方面,更倒霉的是,许昌城自身防御能力也不行。

  许昌城市本来就不大,经过1930年中原大战,城市破坏严重。残留城墙基本都被毁掉,城门也毁坏大半,护城河不连贯,防御力很弱。

  自从3月进驻许昌以来,吕公良带领全师官兵尽量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在残存的城墙根基上,新编29师官兵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机枪工事,形成交叉火力网。

  阵地前,又挖掘了深宽各4米的战壕,同机枪工事和碉堡相连,也连通各营连指挥所。战壕便于沟通,同时又可以运送给养弹药。

  战壕外围设置了铁丝网、鹿砦和地雷区。

  许昌城外有几条小护城河,具有一定防御能力,很多都被淤泥堵塞。在民众帮助下,新编29师对河道进行疏通,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另外日军很有可能用到坦克,还在许昌外围挖掘了大量防坦克壕沟。这些壕沟成功阻碍了坦克第3师团的推进,让它在许昌保卫战最后一天才赶到第一线,不然日军的优势会更增加几倍。

  总体来说,许昌的防御阵地已经尽可能的修筑完善。

  当年的许昌老百姓回忆:因为修建工事必然会占用老百姓的土地。85团团长杨尚武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告诉我们现在因为抗战要打仗,只能在这里挖战壕修工事,占用了农民的土地。等仗打完了,一定会帮组农民把土地填平。

  吕公良判断城北的地形最不好,日军应该作为主要攻击点,优先强化了城北的阵地。

  部署上,兵力不足但经验最丰富的姚俊明第86团(缺一个营),负责防御许昌以北的长葛和尚桥村附近阵地,担起最重要地域防御责任。

  杨尚武的第85团负责守卫城东和内城。

  李培芹的第87团负责守卫城南和城西。

  补充团都是新兵,无战斗力。他们只能放在城中,用于各方面的增援。

  许昌民众自卫队等地方武装,也放在城内负责维护治安、防止汉奸侦查、传送弹药、消防灭火等。

  在修建工事期间,吕公良自知敌众我寡,仍然拼命练兵和做战前思想鼓动。

  吕公良打过无数大仗,自然知道许昌此战非同小可,很可能玉石俱焚。

  军民一家,不能让战火殃及普通群众。在战前,吕公良组织地方政府、商号和许昌民众向外疏散。开战之时,许昌除了少数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人,已经成为一座空城。根据后来日军沿途烧杀抢掠的情况来看,是吕公良救了许昌全城的人,不然这里会有第二个南京大屠杀。

  许昌外围长葛县和尚桥先打响了第一枪!

  日军调动两个大队兵力,攻击这里驻守的86团一部和刚刚退到这里的暂编27师残部。刘昌义军长亲自率领暂编27师残部和86团和日军血战数日,最终因寡众悬殊,被迫放弃阵地后撤。

  此战中,刘昌义军长竟然试图亲自拿着手枪冲上去和日军肉搏,算是拼尽全力,让后人读之惊叹不已。

  萨沙写到这里想起著名军人孙元良的一句话:说国军消极抗战,天理难容。

  孙元良作为黄埔军人中年纪最大的几个,一直致力于还原歪曲抗战历史,和一些身负使命的左派史学家笔战。

  期间,孙元良曾经多次拆穿包括无耻小人李敖在内的伪造证据,让他们名声扫地。

  这些家伙明着辩不过孙元良,就用阴招。大家也许都在网上看过什么飞将军孙元良这种文章,就是这些无耻之徒的杰作。这些东西在研究历史人的眼中,不但是胡编乱造,甚至可以说是荒唐可笑。诸如孙元良在上海抗战期间与师部强奸女学生,还有命令部下在抗战期间杀死情人,暗杀政敌等等。不但毫无根据,也存在基本常识上的种种问题。

  萨沙就问一句,你们知不知道淞沪会战期间88师师部是什么情况?是昼夜无休!所有参谋、军官、士兵均24小时工作,孙元良吃住也均是在师部,睡行军床,不能睡整觉,只能一天零碎睡几个小时!

  为什么这样,因为战况太紧急,每个小时都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必须时刻关注。此战88师经过多次补充兵力,退到南京包括新兵也只有约一半人。

  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孙元良如何在到处都是人的师部强奸女学生,就算有女人送上门来,孙还有这个闲情雅致和精力吗?

  那个刘姓的作者,你不懂历史就别写历史,乱写历史也是一种犯罪。

  这些所谓的攻击言论,都是出自孙元良曾经的部下葛天在文革期间的交代材料。葛天在1949年浙江被解放军俘虏,作为战犯经历了文革。文革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多少国军战俘军官被活活搞死。如果你不全力污蔑国军,你就是反革命,分秒整死你。葛天写出这些武侠小说般的东西,其实并不稀奇,不过是像郭沫若一样奋力求生而已。

  当年也有不少汤恩伯的部下在文革中,这些胡写汤恩伯。但文革之后,这些被俘国军军人多重写了回忆录,将文革污蔑的部分删除。


------------------------吕公良将军和家人!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长葛和和尚桥外围战斗失败后,留下86团继续抵御南下的日军。暂编27师和刘昌义军长则奉命南下先进入许昌,然后转到西边颖桥协同许昌防御。

  许昌城内的吕公良师长米,亲自接军长入城,招待军长和心腹参谋陈正风吃了早餐,又让他们去浴室洗了澡,换掉了满是血污的旧军装。陈正风回忆,当时一周苦战的紧张和疲劳顿时消除大半。刘昌义军长却并没有同样的想法,他对于许昌的防御忧心忡忡。

  刘昌义的作战经验比吕还要丰富的多,扛了30年枪杆子。两人多次商讨目前局势,都认为许昌防御很险恶。

  刘昌义认为,目前正面日军兵力庞大,许昌城市狭小,地形平坦,易攻难守,不太适合防御。更不利的是,许昌周边都是平原,一旦日军将许昌包围,国军增援部队就很难靠近许昌。

  从4月23日开始,许昌保卫战外围已经打响。25日汤恩伯命令各部进行反击,侧翼许昌保卫战。各部四面出击,第28集团军新42师反攻和尚桥村,和日军激战2个小时。该师也曾反攻新郑,破坏了日军通讯和后勤补给路线。泛东挺近军也反攻收复了尉氏县城,等等。汤恩伯精锐13军反攻密县,打的日军第110师团拼命招架。

  这一切,均不能扭转许昌地区的危急形式,日军主力仍然悉数南下。

  至此,刘昌义和吕公良两人均抱着必死决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决定和许昌共存亡。

  但29日,汤恩伯命令许昌保卫战由刘昌义作为许昌防御总指挥,统一指挥89军第20师、78军第42师、暂编15军的暂编27师和新编29师。第29军马励武军长统帅第91师和第193师,同刘昌义协同,一起防御许昌。

  许昌城的防御,由吕公良师长负责。

  汤恩伯认为许昌很可能会被日军包围,命令刘昌义军长不得留在许昌,限于30日下午3点转移到外围的颖桥镇,指挥第20师和42师部队发动对许昌的反攻。

  刘昌义本来要和吕公良在许昌死守,但预计许昌的通讯很快会被日军切断。如果军长失去对全局的掌控,只会有利于敌人。无奈之下,刘昌义军长只能离开许昌。

  陈正风回忆:刘昌义军长不忍心离开许昌和自己的部队,但上命难违。刘军长只得再三叮嘱吕公良师长,一定要不负使命,奋力守住许昌。临别时,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互道珍重。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战前,吕公良让许昌还没有撤退的老百姓,立即离开城市。刘昌义军长进入许昌的时候,城内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已经疏散。

  同时,也将周边新编29师家属向后撤退。

  此时,吕公良的妻子带着儿女从南召赶到许昌,想见吕一面。吕公良急着备战,在城外视察阵地,只得命令副官将她们安顿在师部住下。第二天上午,吕公良才从城外放回师部,与妻儿见了最后一面。

  作为久经战阵的老军人,吕公良自然知道此战凶多吉少,忍不住抱了抱孩子。

  吕公良的家庭生活是比较不幸的!由于他常年不在家,父亲衰老,又没有兄弟。家里内外事务全部交给妻子打理。当年的中国,农村的女人除非是寡妇,一般很少抛头露面的,吕公良的妻子作为一个富商的女儿,却被迫四处奔波,实在不堪重负。

  他和妻子一共生有5个孩子,有2个孩子很快夭折。还有1个孩子因他妻子体弱多病,只能交给别人抚养。抗战中那户人家全家失踪,这个孩子就失去音讯,从来没有被找到。

  目前,吕公良只剩下1儿1女。

  真的没有时间,一家人见面仅仅几分钟以后,吕公良就又回到前线。

  离开前,吕公良对妻子说:我这次受命固守许昌,同日军必有一场恶战。我已经保定与许昌共存亡的决心。假如我为国牺牲了,也是全家的光荣,你们定会受到国家的抚恤,民众的尊敬。你要多多保重,万望你把儿女们抚养好,一切都拜托你了。

  送走了妻儿以后,吕公良忍不住很感伤,他对身边的参谋孙浩(吕的外甥)说:作为一个军人,为国家为民族,抵御外辱,誓死抗日是我的天职。

  妻儿赶赴襄城后方,吕公良突然接到襄城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死伤众多的消息。因为在战场,无法确定妻儿是否还活着,吕当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写了一份信给妻子:今天下午听说襄城被炸,炸死了不少的人,都是逃难的车辆。我很担心你们母子的安全。不过,我想命运好的人,绝不会碰到这样不幸的事情,想想心里也就安稳下去了。敌人一定要南下新郑许昌的,我已经准备与敌人拼命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

  当然,伤感的不止吕公良一人。

  85团团长杨尚武是浑南沅江人,湘军出身,参加过北伐。他从排长开始干起,百战而不死,逐步提升到上校团长的职务。抗战爆发以后,杨尚武和吕公良一样,将家人留在后方,自己转战各条战线。

  到了1944年3月许昌保卫战爆发之前,杨尚武怀孕六个月妻子才带着女儿看到丈夫。

  军情紧急,杨尚武团长日夜指挥部队备战,经常工作通宵。当时老婆和女儿临时居住的村子,距离团部仅仅几百米,杨尚武却很少和他们见面。

  他的女儿年仅6岁,自从懂事后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

  前后住了1个多月,母子两人一共只见到他3次。

  4月26日,新编29师让所有随军家属向后方疏散时,杨尚武也没有时间去见妻儿。

  当天,杨尚武的妻子收拾好行李,让女儿杨若星去和父亲告个别。女儿杨若星见到杨尚武时,杨正在开会,只能严肃的点点头。

  坐上撤退的马车时,杨若星又忍不住跑到一墙之隔的团部对杨尚武说:爸爸再见!

  杨尚武还在部署作战,实在无法离开,只得又点点头。

  看到女儿出门,部下几个营长都说:团长,你就去送送他们吧。军情再紧张,也不在乎这几分钟。

  杨尚武忍不住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出团部,追上了已经在马车中的母女。

  女儿杨若星多年以后回忆:父亲在离我们20米的地方停住脚步,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然后走到了马车边,抱起我。他的眼泪不断的往下流!我从没看过父亲流泪,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呆呆的看着他。马车越来越远,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父女的永别。

  很多人说,汤恩伯是草包,许昌就放一个师对付10万日军,不是找死吗?

  这种人就属于完全不懂得军事。

  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防御作战不是部队越多越好,要合理使用。

  许昌不是莫斯科!莫斯科环城公路都有100多公里,可以放置很多部队,但许昌才多大?

  许昌城市东西南北长度,不过几公里而已。这样一个城市,使用一个师防御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擅自将几个师塞入许昌,在日军重武器轰击下,恐怕还没和敌人交火就损失大半了。

  许昌防御应该以固守许昌为支点,以外围各点防御和反攻为主。

  目前,许昌外围西边不过25公里颍桥镇,就有89军第20师驻扎。南方50公里郾城,驻扎89军新编第1师,再南边不远的遂平还有2个师,也就是一共4个师的兵力。

  而侧翼不远的襄城(距离许昌40公里)、禹县(38公里)还有李仙洲的第28集团军其他几个师,及配属的马励五的第29军(3个师),随时给予支援。

  理论上部队确实不少,只要许昌能够坚守一段时间,外围各部夹击日军似乎可以获得很好结果。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许昌附近日军只有四五万人,周边这么多国军还是可以从容对付的。现在日军数量翻了倍,战斗力比国军还要强好几倍,周边国军自保尚且困难,如何能够救援许昌呢?

  这里都是平原地带,数量占优的日军以重武器的火力优势设置阻击线,增援国军仅靠轻武器根本无力突破,不能救援许昌。

  光是日军炮兵密集开炮封锁阵地正面的平地,你靠什么突破?白天根本无法突破,强行冲锋也是送死而已。

  著名砥平里战役,我志愿军3个团围攻联合国军1个团。虽敌人兵力少,但火力占绝对优势,激战2昼夜,我军伤亡大半,高达数千人,被迫撤退。其中,主攻之一的119师359团只剩三四十人,全团伤亡800余。而联合国军仅仅伤亡几百人。

  事实证明,人海是对付不了火海的,更别说许昌战斗敌人比我们多十倍,日军才是人海。

  而许昌外围都是平原,也无法长期防守,城市面积不大,即便修满工事又能阻挡日军饱和炮击和轰炸多久呢?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许昌防御并没有错误。蒋鼎文让汤恩伯在许昌放一个军,汤恩伯认为这样太冒险,只放了一个师,事实证明也是对的。

  许昌无论如何务必防御,不管战局如何也要在这里激战一通,不能随便放弃。

  事实上,新编29师在许昌打的也很不错,最终许昌失守和新编29师几乎全军覆没也并非汤恩伯指挥的问题,还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所致。

  毕竟日军集中近10万大军包围许昌,直接攻击许昌就有近3万人,许昌是肯定守不住的。新编29师虽伤亡殆尽,毕竟也给日军造成很大伤亡,就军事上来说也是足够了。

  所以,许昌防御战本身的战略部署没有丝毫问题,任何人都不可能随便放弃许昌,除非他疯了。

  如果像铁血论坛那些左派智障说的那样,随意将许昌放弃不打。那么日军就会提前几天,以重兵迂回合围嵩山地区汤恩伯集团主力,抢在该部突围之前将其全部包围歼灭。结果是,豫中会战结局就会更惨十倍,也不会有汤恩伯集团主力,尤其是13军成功从嵩山地区突围这回事了。

  战略上没问题,吕公良的具体战术部署更是没有问题,这从后面日军进展困难,伤亡惨重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


-------------------新编29师有一定的防御工事,还有这种竹签阵地!

 

  日军发动全面攻势

  日军4月23日发动许昌战役,外围作战打响。之后,日军同新编29师和其他部队陆续血战5天之久,到4月29日基本完成对许昌包围圈。

  29日夜晚,日军按照计划,以62师团攻打许昌西侧的颍河防线。

  这里的国军89军第20师拼死防御,无奈兵力和火力均不是日军对手,苦战后阵地失守。由此,62师团在许昌西侧建立了阻击线,阻止从西面而来的国军几个师的增援部队。

  因单靠第62师团1万多人,不能彻底封死西面国军援军,关东军第27师团也协同进攻。

  在29日晚上,第27师团占领了许昌西北约6公里许庄至许昌城东北约6公里郭庄,设置了西北面的封锁线。

  由此许昌西面日军高达2个师团,即便是美军或者苏军几个主力师赶来,几天内也难以突破封锁线,救不了许昌。

  许昌的南面和东面,则由骑兵第四旅团和后来赶到的坦克第3师团给予封锁,建立封锁线。

  由此,许昌西南东三面都有日军大量部队阻挡援军赶到,而北面则是日军后方,完全被合围。

  根据情报,日军判断许昌守军为新编29师大约4000人左右。

  日军为了保证对于新编29师的绝对优势,使用了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以及坦克第3师团一部的强大兵力,强攻许昌。

  其中以第37师团为主攻,另外两支部队配合。

  第37师团于4月29日9时在和尚桥,召集了所属部队长会议,由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下达了各部队的作战任务:

  (一)步兵第227联队第2大队长大贺荣一大尉,率大队及配属之无线电1个分队,于今夜24时,向南占领至尚集一线,以掩护师团主力向南开进,然后从北面进攻许昌。

  (二)步兵第225联队(缺第2大队)长镇目武洽大佐,率该联队及配属之山炮兵第2中队、工兵1个小队、无线电1个分队,由铁路以西之石庙刘、贾庄、孟店、冯庄、坡张、陈胡、前戴庄、大罗庄,击溃沿途守军,进至许昌以西之七里店、草楼李,从西面对许昌发动进攻。

  (三)步兵第225联队第2大队长远藤正五大尉,率大队及配属之山炮兵第4中队,无线电1个分队,经铁路以西之双李、杜寨、饶庄、李门、岗刘、张家,绕至许昌城南,从南面进攻许昌城。

  (四)步兵第227联队长皆藤喜代志大佐,率该联队(缺第2大队)及配属之山炮兵第1中队、工兵1个小队、无线电1个分队,组成袭击队从和尚桥东北秦公庙攻向李营、丈地街,然后攻向铁路以西之灵湾河、张家庄,30日拂晓到达任店街,首先侦察和打乱许昌以北、以西地区中国军队之部署,然后集结于任店街附近,作为攻击许昌西面和南面的机动增援部队。

  (五)炮兵队以山炮兵第37联队(缺第1、2、4中队)、独立野炮兵第11联队组成,由独立野炮兵第11联队长马场喜重大佐指挥,于今晚20时开始行动,明30日拂晓到达七里店一带进入阵地,直楼配合第225联队主力从西面进攻许昌。

  (六)师团预备队,由岗村文人大佐之第226联队担任,位于许昌以西之邢庄。

  第37师团负责攻击许昌的北门西门和南门,独立混成第7旅团则负责攻击许昌的东门。

  万幸的是,坦克第3师团一时赶不到许昌。

  坦克第3师团由于沿途道路完全被国军破坏,到处都是长达数米的反坦克壕沟,需要一边修路一边前进。

  许昌东郊于庄农民刘国华回忆:在国民政府督促下,战前沿着公路每隔一段就横着挖一条壕沟,可以阻挡日军汽车和坦克推进。

  当天坦克部队赶不到许昌,只能参加后期战斗。

  北门

  从4月29日晚上开始,日军1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强大兵力,向许昌发动猛攻。

  许昌北面的日军227联队第2大队发动攻势,攻击87团在前哨阵地俎庄、徐八庄、李庄。

  日军最先攻击的,是城北最外围第85团第2营第5连俎庄阵地。

  豫中土匪没有豫西那么多,但也不算少。俎庄是个大户居住的寨子,为了防御土匪修建了寨墙。

  这些寨墙一般是由泥土配合石料制成,可以有效抵抗子弹,也可以抵抗手榴弹的破片,但对付不了火炮。

  寨墙一般高达数米,步兵没有工具难以攀爬上去。寨墙上开有枪眼,便于向外射击!

  总体来说,寨墙虽算不上什么强有力的工事,仍然可以给日军造成一定麻烦和杀伤。

  第5连作为前哨阵地,一旦开战必然处于日军重兵攻击下。在连长欧阳步上尉指挥下,利用已经残破的寨墙修建了防御工事,增设了几个明堡和暗堡,并在寨子外设置了地雷阵。

  当晚,日军1个中队杀到俎庄。日军不惯于夜战,误入了地雷区。

  随着一连串地雷的爆炸,俎庄的第5连使用捷克式轻机枪,对准雷区反复扫射。日军被雷区阻挡,进退不得,又不知道子弹来自哪里,被打的头晕脑胀。

  混战半个多小时,日军朝着四面胡乱开枪,结果丢下几十具尸体,没有造成第5连一人伤亡。

  俎庄只是一个前哨阵地,日军完全可以绕过,它却不死心,持强硬攻,随后连续攻击3次,双方一直激战到中午。

  这股日军没有携带重武器,只能依靠掷弹筒和轻机枪。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和手榴弹威力差不多,不足以摧毁第5连的碉堡,连寨墙都炸不倒,进展全无。

  经过上午的激战,第5连受伤七八人,连长欧阳步腿部被弹片炸伤,但全连没有牺牲1人。

  此时日军主力已经绕过俎庄,第5连已经没有必要继续防御。在吕公良的命令下,第5连放弃阵地退回许昌阵地。

  第2大队虽有火力绝有优势,苦战整整10个小时,到下午13点才突进了俎庄村,距离北门还有2公里距离。

  继续向前推进,日军误入了87团设置的雷区,顿时炸死炸伤十多人,不能前进。87团利用迫击炮和机枪攻击陷入雷区的日军,造成他们很大伤亡。

  日军硬着头皮一面排雷,一面拼死前进。于5月1日凌晨2点,这股日军杀到北门附近。

  西门

  狡猾的日军第27师团长野佑一郎分析许昌的防御,并没有选择最容易攻击的北门作为攻击点。野佑一郎认为,国军肯定会在北门设置坚固防线。

  而南门的地理障碍较多,不适合进攻,所以最终竹下义晴选择西门作为主要突破点。

  为此,野佑一郎动用了大部分的炮兵力量和整整1个联队的重兵猛攻西门。

  225联队最早发动进攻,在中岳庙附近遭遇国军顽强拦截。这里国军依靠各种建筑物,设置许多暗堡。暗堡里面部署1挺捷克式轻机枪和多个弹药手。在远距离,暗堡是不开火的,等到日军进入几十米内才突然射击。捷克式轻机枪射击精确,子弹威力大,一般几个弹夹就扫倒十几个日军。日军很多时候被暗堡急袭了,还搞不清到底哪里在开枪,十分狼狈。

  双方激战3个多小时,225联队难以突进,伤亡累累。

  鉴于国军防御顽强,师团长野佑一郎下令用炮兵摧毁国军阵地。

  该师团配属的高达2个炮兵联队70多门75毫米野炮山炮,立即对西门国军守军阵地饱和炮击。

  日军前后炮击长达2个小时,西门阵地被破坏严重,大小建筑物被摧毁大半。

  225联队在炮火掩护下反复攻击,又激战了3个小时。到7点30分,西门外围的国军伤亡很大,阵地全毁,被迫撤至西关的烟草公司一带。他们利用该公司的坚固建筑物和附近民房,顽强抵抗。

  这里的建筑物比较坚固,日军炮兵一时不能摧毁。

  野佑一郎希望尽快占领许昌,督促部下士兵强行硬攻。日军只得多次人肉冲锋,杀向烟草公司一线。

  这里国军居高临下,等日军靠近30米才投掷大量木柄手榴弹,形成手榴弹雨。

  日军和国军不同,他们很少使用手榴弹,平时偶尔投掷1发。在手榴弹的密集爆炸下,日军被炸的鬼哭狼嚎。手榴弹造成的死亡并不算很多,但受伤的人非常多。日军一个小队长身边连续爆炸了两颗手榴弹,他被炸的浑身是血,被迫撤退下来。日本军医随后从他身上,取出20多块弹片。人随没死,也残废了。

  这种打法是绝对的近战,两军士兵纠缠在一起,日军炮兵就不敢开炮。

  这种情况下,日军225联队用尽全力,仍然不能突入城内,丢下累累尸体。

  日军从烟草公司杀不进去,只使用另一股主力从美国教会医院突破。

  87团3营1个连坚守医院,和这股日军死战。

  战斗中,第9连连长孙同治左臂被一发子弹击穿。战况危急,孙连长顾不上包扎伤口,继续指挥全连连续击退日军两次冲击。后因失血过多,孙同治连长不幸牺牲。

  全连打退日军多次冲击,伤亡殆尽,不剩几个活口,教会医院才宣告失守。

  日军随即从侧翼猛攻西关,一度逼到城门附近。

  第3营营长宋发魁见情况危急,亲自率部发动反冲锋。国军官兵挺起刺刀,冲入日军群中。如果是当年,号称拼刺全世界第一的日军自然是不怕的。可惜此时已经是1944年,日军兵员素质也有一定下降,有过实战拼刺经验的士兵不多。一些日本新兵,看到肉搏战就吓得心惊肉跳,根本不敢冲上去。这样一来,宋发魁营长率部靠肉搏两次击溃日军冲击,将日军打的溃逃出几百米,暂时稳住了城西阵地。


--------------------在这种近战中,日军伤亡也较大。

 

  南门

  鉴于西门和北门攻击都不顺利,长野佑一郎师团长只得命令全力进攻南门,争取有所突破。

  由于南门开始没有定为攻击重点,此处日军集结比较慢。直到30日中午,日军攻击部队才开始发动进攻。

  皆藤喜代志大佐指挥其袭击队与进攻南门的第2大队回合起来,对南门疯狂攻击。

  这里地形较为复杂,天然的护城河和一些零散的小河阻挡日军的道路,国军还设有大量雷区和铁丝网。

  日军第2大队只能一步步缓慢推进,绕过河流和雷区!有些雷区不能绕过,只能一边排雷一边前进。日军每前进一步,就会遭遇南门86团守军枪弹精确射击,迫击炮弹也不断落下,只是炮弹数量不多。

  86团缺了第2营,其余部队也在前期战斗中伤亡近半,实际上只有1个多营的兵力,还不到1000人。

  就是这几百人,依靠城防工事死守,225联队第2大队就是无法突破。

  苦战整个上午,在皆藤喜代治大佐的数百人袭击队的增援下,日军才勉强杀到南门外的思故台,随后寸步难行。

  思故台是一个高10多米,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高台。86团以此为防御核心,修建了大量碉堡。高台周围挖掘了壕沟,还设置了密集雷区,用机枪封锁所有前进路线。

  日军有兵力上的数倍优势,自然不会示弱,他们连续多次冲击思故台。

  第3营凭借地形优势,用轻重机枪扫射进攻日军。

  日军连续4次冲锋,每次推进到高台下就被第3营枪弹打散,根本无法前进。

  4次进攻,日军伤亡数百人之多,毫无进展。

  激战几小时,日军伤亡很大,形同送死。

  联队长无奈之下,命令步兵撤下,用炮兵进行攻击。

  日军将75毫米山炮推到第一线,在600米外直瞄炮击,一个个打掉守军的碉堡。

  我军迫击炮此时炮弹几乎打光,无法对等还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炮兵逞威。在日军炮击下,思故台的碉堡损失严重,仅靠少数暗堡死撑。

  这样折腾了一下午,南门外一带的防御阵地基本被日军摧毁。整个南关外炮声震天,烟尘弥漫,成为一片火海。

  在日军第2大队三倍兵力猛攻下,守军第3营伤亡大半,思故台阵地几乎被摧毁。

  第3营残部只得放弃残破的阵地,退到南门既设阵地继续死守。

  此时天已经黑了,日军山炮难以直瞄炮击,步兵冲击有徒增伤亡,只得暂停。

  在日军猛攻南门时,始终遭受许昌东南角塔湾国军阵地的侧面射击,伤亡很大。这里守军为第85团第6连,他们使用一挺重机枪和几挺轻机枪,居高临下扫射。冲锋日军一个个被打倒,严重受阻。

  鉴于塔湾阵地威胁很大,日军联队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塔湾。日军使用整整五倍兵力,采用人浪冲锋,猛攻塔湾。第6连使用所有武器,拼死还击。

  只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第6连苦战几个小时,前后毙伤日军近300人。激战中,第6连机枪子弹全部打光,官兵伤亡100多人,基本全军覆没。而日军凶狠顽强,踩着自己战友的尸体连续疯狂冲击,终于占领塔湾。

  日军占领塔湾以后,架起机枪和迫击炮,开始轰击南门阵地,并向城内炮击。

  这样一来,许昌整体防御就遭到严重威胁。

  85团团长杨尚武发现塔湾失守,立即命令第3营营长黄希增率领第2连,从三里桥反攻塔湾,务必收复塔湾。

  第2连只有100多人,如何能够从数倍敌人手中夺回塔湾。只是仗打到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行不行了,就算明知不行,也要去做。

  第2连官兵抱着必死决心,杀向塔湾日军阵地。但不对冲到塔湾附近的罗庄,正好同增援的日军2个中队迎面遭遇。

  发现对方的时候,两军只有100多米距离,日军立即全力射击!两军火力悬殊,第2连只得奋力冲锋,展开肉搏以争取胜利。

  战斗无比惨烈!冲在最前面的第4班班长王合义,被一发子弹击穿腹部,肠子当场流了出来。军人都知道,一般腹部尤其是肠子被子弹击穿,就凶多吉少,很难救治了。在这种情况下,王合义班长并不考虑自己的生死,而是红着眼继续和鬼子拼命。他用力将肠子揣回肚子,挺起刺刀继续冲锋。当面的日军见王合义拖着肠子冲过来,吓得肝胆决裂,急忙转身就跑。王合义奋力追上一个日本兵,用力刺中他的后背,将他刺倒。虽明知战友被刺倒,另外几个日本兵却不敢回头,继续狂奔。

  在王合义拖着肠子拼刺的时候,第3班班长左庚辰也被机枪击中多处,血流满地,人就像从血里面捞出来的。但他也毫不示弱,挥舞盒子炮手枪冲了上去,连续击倒好几个日军。

  虽官兵都玩了命,无奈敌人数量使我们几倍,很快我军就占了下风。在较后位置指挥作战第2连连长吴超赤见情况危急,用力将自己上衣脱去。随后他大吼一声,一手持枪,一手持刀,一头冲入敌人群中。激战中,吴超赤连长中弹殉国。

  此时连杨尚武团长,也亲自持枪到最前线指挥作战。

  多年后,该团1连连长张访朋回忆:杨团长站在桥上,一手持枪一手持刀指挥作战,拼死也要夺回阵地。子弹就从他身边飞过,那情形真感人啊!

  两军混战半个多小时,这股日军人数虽多,但架不住第8连的勇敢,终于从罗庄被击退。但此时的第2连伤亡过大,包括连长吴超赤在内全连八成已经牺牲,难以继续向塔湾推进。

  由此,反攻塔湾不能成功,南门的情况危急。

  日军发现南门局势似乎占优,老辣的师团长野佑一郎立即变阵,集中主力攻击南门。

  而吕公良师长发现南门防御吃紧,立即亲自赶到南门指挥,调动86团剩余部队赶赴南门增援。

  此时日军已经杀到南门外大街,两军相聚不过几十米,到处都在混战,血肉横飞。

  面对日军重兵反复冲击,我军死守每个阵地,每栋建筑和每个散兵坑。

  人死光了,阵地才会被日军占领。

  这种混战中,敌我两军伤亡差不多。但日军数量多几倍,我军阵地还是一点点被日军攻占。

  激战中,86团用尽全力,军官部队伤亡大半。

  在几天前外围和尚桥一线战斗中,86团团长姚俊明负重伤后失踪,推测已经牺牲,团长暂时由胡光耀营长代理。此战中,代理团长胡光耀和营长何景明均操枪和日军肉搏,先后牺牲。

  至此,南门外阵地基本丢失。

  吕公良师长无奈,指挥部队退入南门继续防御。


-----------------------激战中,许昌逐渐成为一片废墟!日军为了攻坚,将山炮拆卸以后搬到第一线!

 

  东门

  在其他三个门血战之时,独立混成第7旅团也以兵力绝对优势,强攻东门。

  相比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战斗力就差了不少。

  独立混成第7旅团平时主要用于地方卫戍,扫荡游击队,很少有正规作战经验。

  他们攻击的是防御力最弱的东门,又有5倍以上兵力优势,进展却最差。经过4月30日一整天的混战,第7旅团直到傍晚才靠近东门。

  一天的战斗中,第7旅团炮兵部队发射了上千发炮弹,火炮炮管都打的通红,却仍然无法突入东门。

  许昌城市不大,再多的兵力难以施展开,长野佑一郎师团长命令骑兵第4旅团在许昌南门集结,随时增援。同时,刚刚赶到战场的坦克第3师团一部,也在城外集结,等待天明发动攻击。

  到了4月30日,这已经是日军攻击许昌城的第二天。到了当天下午,日军已经从四面杀到许昌城墙附近,总兵力是守军近十倍。新编29师已经用尽全力,杀伤大量日军,但寡众悬殊,可以说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以小小的许昌城来说,城内不具备长久巷战条件,无法继续坚守超过8个小时,许昌城就要沦陷。

  更可怕的是诸如坦克第3师团在内的增援部队,也开赴许昌附近几公里内。

  在这种绝境下,新编29师官兵抱着必死决心,准备利用巷战做最后的抵抗,誓与许昌共存亡!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9-01-16 10:03: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许昌保卫战(上)(众神的黄昏,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五)

下一篇:许昌保卫战(下)(众神的黄昏,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五)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