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受降见诸当时各大报纸版面
日本降使在芷江受降现场
湘楚丘陵地,日寇滑铁卢。“烽火八年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 年8 月21 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人民抗日胜利受降仪式在湖南芷江举行,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受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派主持受降仪式。芷江受降伸张了人类正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日落芷江”,承载的不仅仅是无法忘怀的历史,更是引领中华民族阔步走向未来的信心和信念。作为抵御外来侵略胜利的丰碑,芷江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历史在那一时刻定格芷江
口述:舒绍平(文史作家)
8 月15 日, 中国政府外交部收到了日本正式投降电文。
当日,最高统帅蒋介石即电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并派何应钦上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8 月18 日,蒋介石再电冈村,要求日方代表必须在21 日到达湖南芷江,并规定日方代表不超过五人,飞行航线自汉口机场起飞经常德上空直飞芷江,对乘坐的机型、飞行的高度、飞行的时间、座机的识别标志以及联络方法等也做了规定。8 月19 日,冈村复电,告以今井座机的联络呼号并在飞机尾翼系以红布条作为辨识。
这一天, 蒋介石召见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授权何为中方受降全权代表,并急电驻守芷江一线的第四方面军王耀武、新六军廖耀湘等人加快准备。何应钦旋急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以陆军总部、军委会、行政院顾问团、各大战区长官以及美军驻中国作战司令部的高级军政人员,组成庞大的受降代表团,并邀请昆明、重庆、贵阳各大报社派出记者前往芷江;换句话说,艰苦抗战八年的中国朝野,决定用最隆重的阵容来完成受降仪式,让全体中国人分享百年来中国人初次受降的欣悦。
历史在那一时刻定格了芷江。遇上这么重大的事件,芷江是很幸运的。
“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紧张有序
口述:张自元(党史专家)
为了做好受降工作,何应钦除急电各战区司令长官务于8 月20 日赶往芷江参加受降外,还从国民政府各部、会中抽调了一批人参加芷江受降, 并令陆军总部副参谋长冷欣、蔡文治等一行先飞往芷江,负责组织“ 芷江保卫战”结束后诸多事项,其中包括降使的食宿安排。
冷欣、蔡文治等接受何应钦交给的筹备“日本投降签字典礼” 任务后,立即赶到芷江,从第四方面军和新六军中抽调了一批精干人马,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筹备处下设会务组、招待庶务组、警卫组等。
由于到芷江的人源源不断,为了保证“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安全,筹备处用红、粉红、黄三种颜色的布料印制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出入证”,严格按照规定发给有资格参加典礼的代表、中外记者和办事人员。
我参加布置受降会场
口述:杨序明
1945 年8 月19 日,芷江基地指挥部正式接到日军在芷江举行投降的通知。中美空军个个兴高采烈,整个芷江的军民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驻扎在芷江一线的国民党第四方面军和新六军共同担负布置洽降会场和会谈期间的接待任务,个个感到荣幸。
我被抽出来布置会场,上方的要求是会场要布置得庄重、简朴。我的同乡赵炎会美工,她用松枝扎的牌楼格外庄严,牌楼正中镶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正中悬挂四颗“和平永奠”的大字,十分注目。
我们还负责把七里桥一带的空军营房全部改作招待所,把存放在仓库的一批崭新的军毯、蚊帐取出来,按要求铺好、挂好,每个房间,打扫干净之后,随时保持干净。
赵炎他们连夜赶制中、美、英、苏四国国旗, 印刷了一大批印有V 字的日本投降签字店里的出入证。我们忙碌了三天,受降会场按指挥部的要求布置好了,他们看了,十分满意。
五十年过去了, 而今想起当年布置会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的父亲主持芷江受降
口述:萧毅肃之子萧慧麟
1945 年8 月10 日,蒋介石把我父亲从昆明召回重庆, 商量总反攻的事。但就在当晚,中国政府突然收到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晚他们商议的内容马上变了主题,变成了商议受降的事情。
8 月20 日, 我父亲来到芷江。21 日他接见了日本的降使。由于近代中国从没有接受别国投降的先例,也没有日本向他国投降的先例可供参考,受降前的晚上,中方特意把德国向美国投降的影像资料放映了很多遍。看完所有的过程,父亲开始自己设计受降程序。
受降当天, 父亲规定说, 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对日本来的降使代表接待要合理,但要冷淡。21 日,日本降使来到芷江,中国政府派一个少校把他们引到了中方受降的地方,然后开始让他们等。日本降使的伙食安排同国民党士兵一样。
下午2 点30 分, 父亲接见了日本降使。按照国际惯例,在受降的过程中,战败方敬礼,受降方可不回礼,所以我父亲他们在今井武夫敬礼后并没有回礼。在向对他敬礼的日本人说过“请坐”之后,中方给今井武夫念了中字第1 号备忘录,并在确认没问题后,要求日本降使把在华兵力部署图交出来。此后两天内,日本降使被留在芷江七里桥的受降地点受训,随时接受中方的询问。
芷江人民欢天喜地庆胜利
口述:蒋潭章
得知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芷江进行,整个芷江沸腾了。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奔走相告,喜笑颜开;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插上了红红绿绿的小彩旗或国旗;数支龙灯队、狮子队尽情起舞,鞭炮震耳、锣鼓喧天。
县长杨化育组织机关、商会、学校配合驻军在龙津桥的两头分别搭起了一座牌坊,巍然屹立在桥的东西两头。东边牌楼的上边写着“公理大道”,西边牌楼的上边写着“和平桥梁”,每个字都有一米见方大。桥两边的栏杆上均缀着比人还高大的红色v 字,v 字的周围也用狮子草加以点缀。
一位中学老教师还在县城通往机场的东门口两旁张贴了一幅巨大的对联,上联写着“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下联写着“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这幅对联吸引了不少过路群众驻足观看,大家不禁拍手叫绝,纷纷称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通往县城的各主要路口,都搭起了一座座用狮子草、松枝、翠柏装饰的牌楼、凯旋门。在县城中心,也用狮子草和松柏扎了座五级宝塔……到处是一派喜庆景象。
“胜利和平大宴”
口述:史芷文
芷江受降伸张了人类正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1945 年8 月23 日的下午7 时,何应钦在会谈大厅前的广场上举行“胜利和平大宴”, 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及其慕僚、各方面军司令官及其他军政要员、陆军总部的全部临芷人员和数十名中外新闻记者出席了宴会。
8 月20 日至9 月7 日, 何应钦率陆军总部机关迁驻芷江处理受降事宜的19 天里, 与日方代表“会商”了日军投降的各项具体条款,确定了受降签字时间和地点,转交和拟定了中字1-24 号备忘录,收受和处理了与蒋介石、冷欣及冈村宁次等人来往的40 余份电报,调运兵员开赴南京、上海等日占城市, 布置和检查了全国各受降区“办理受降事务”的情况, 完成了接受日军投降的实质性工作, 留待南京的只是履行签字的程序。
系白布的军刀
口述:舒绍平
1945 年8 月21 日上午11时,日本投降使者侵华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少将今井武夫,乘坐专机由南京飞抵芷江机场,在我方飞机的押送下,按指定地点降落。
今井武夫降使一行专机机翼下各张贴有日本旗图一面,两翼末端各系以4 公尺长的红色布条做为受降信物。日机舱门打开,今井武夫神情沮丧,授受检查的他头戴拿破仑帽,挂少将领章,着草绿军服,足蹬马靴,腰上还佩一柄军刀。
围观中美军人和中外记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日本降使放下军刀!”“放下军刀!”“放下军刀!”愤怒的呐喊声如汪洋大海。
今井和他的随从们惊恐地向陈应庄少校乞求。这突如其来的情况,陈少校也不知怎么办,他没有接到命令,不敢贸然行事,又怕愤怒的军民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做出越轨之事,便立即催促护卫宪兵在前引路,一车在后保护,穿过茫茫人海,今井武夫头也不敢抬,慌将随身军刀偷偷藏好。
车子终于开到了住宿的地方。今井武夫下车住下后坐立不安,中餐也吃不下去,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有今日的下场。他哭了,随从桥岛立即向陈应庄少校报告。
陈应庄少校闻讯,赶忙走进今井的住房。上司曾经交待,要接待好日本降使,千万不能让降使自杀。陈少校用日语问今井,今井拭着眼泪说,中国军民要他缴上军刀,这是要他的命。
陈少校听了,觉得这事非同小可,立即报告陆军总司令部。
这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在司令部里,大家进行了激烈讨论。最后,何应钦想了个办法:今井武夫可以佩军刀,但是军刀上必须系白布条,表示已向中国军民投降认罪,缴了武器。陈应庄少校将中国陆军司令部的指令传达给今井武夫,他十分感激中国军民对他的宽宏大度。
下午三时多, 今井武夫一行被带往受降堂,路上今井脱下帽子拿在手里,腰间依然佩着军刀,只是军刀上系着一条十分令人显眼的白布条。在洽降过程中,我方代表也未提出要今井缴上军刀,大家心里都明白,今井军刀上的白布条便足以说明一切!
不久,9 月9 日,中国战区日军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总部礼堂举行,冈村宁次与今井武夫等侵略者,终于都缴上了屠杀中国人民的战刀。
芷江受降:中国人扬眉吐气的52 个小时
口述:梁建坤
1945 年8 月20 日上午,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卢汉、余汉谋、顾祝同、汤恩伯、孙蔚如等陆续到达芷江。下午5 时, 何应钦、陆军参谋长萧毅肃及陆军总部的主要幕僚、行政院的顾问团32 人,加上美国军方人员、记者团共50 多人, 分乘4 架运输机,由重庆飞抵芷江。当晚, 由何应钦召集军事会议, 设立“陆军前方司令部”, 又称“陆军前进总指挥部”, 负责全部受降事宜。因日军代表系副参谋长职位, 考虑两军代表军阶的大体对等, 便安排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直接出面会谈, 并指派新六军政治部少将主任陈应庄、中国陆军总部上校参谋陈昭凯、均改佩少校军衔负责对日军降使的警戒和接待工作。
8 月21 日上午10 日, 前来参加芷江受降的中美方代表,国内外新闻记者已陆续到齐。仅居住于城南汽车站附近东亚大旅馆, 佩带印有“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出入证”红绸带的中、英、美、法等国的新闻记者、电影摄影师就有上百人。交通部并特设了一所临时电报局,从辰溪王耀武所部调来军用电台供记者发稿之用。七里桥一带所有的空军营房全部改作招待所。为了不失战胜国的风度,陆军总部规定, 凡参加会谈的中方代表, 生活上按军事化的要求, 饮食起居按会期临时作息时间表实行, 以号音为准,造成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氛。
受降会谈在8 月21 日上午9 时, 芷江基地派出空军第五大队空军中尉周天民、娄茂呤、林泽光、徐志广及美空军上校葛兰芬与乐威驾驶的六匹“野马”战斗机, 由芷江机场起飞赴常德, 对日本降使的专机执行监护和引航任务。
当今井的座机刚飞临常德上空, 中美飞行员便发现了目标。随后在第五大队战斗机监护下, 朝西南方向飞行。11 时15 分, 中美混合大队和日本降使乘坐的绿色双引擎运输机依次于芷江机场降落。
机场上站着千名中美两国军人及新闻记者。日机在机场东部南北向的主跑道上慢慢的停了下来。11 时25 分, 在中方宪兵严密的监护下启开机门, 今井探出头来对负责接待的陈应庄少校说:“请问可以下机吗?”陈说:“可以!”
首先下机的是穿藏青色西装的日本翻译木村辰男, 接着便是头载拿破仑帽, 佩少将军衔, 蹬马靴, 着草绿色哔叽翻领军服的今井武夫, 跟在他后面的是随员陆军中佐桥岛芳雄和少佐前川国雄。最后下机的是航空员社原喜八少佐、准尉久保善辅、小八重正里、雇员中川正治, 并同时从飞机上带下5 口小皮箱。
今井被引到一辆插有白旗的美式吉普车上, 坐在前排的司机台旁, 后面坐着前川、桥岛和翻译木村。另一辆车也插着白旗, 载着其余4 个日本人和行李。陈少校所率领担负警戒的宪兵班, 分坐在最前和最后两辆车上。4 辆车成纵队形缓缓驶出人群, 向住所开去。从机场到宿舍的路上, 到处都是宪兵的岗哨和围观的中外军人。由于人们竞相观看日本降使, 常常阻挡了车队的行进,吉普车也只得开开停停。据后来今井武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 内心充满了“绝望的孤寂感和不安的心情”。
下午3 时25 分, 今井武夫及3 名随员在陈应庄少校的带领下, 分乘两辆吉普车从4里外的住所开赴受降会场。受降大厅是一间长20 米, 宽约8米的木房。大厅右边的正中墙上挂着一张很大的孙中山半身像, 前面排列成弧形的几张桌子, 上面铺着洁白的桌布, 在案台前不到两米的地方, 面对着摆有4 张黑色的椅子, 是投降代表的座位。
在大厅的另一端专门为新闻记者预备了一张大的餐桌,靠墙还有一圈椅子和凳子。桌上没有花瓶和烟茶, 明显地标示出这是接见投降代表的地方。
3 时35 分, 在严肃的气氛中, 今井、桥岛、前川和翻译木村与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副总参谋长冷欣、中国战区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等进行了受降会谈。汤恩伯、张发奎、卢汉、王耀武、杜聿明、吴奇伟、廖耀湘、郑洞国、张雪中等高级军官列席了会议。
萧毅肃等用中日英语高声宣读何应钦交给今井转送给冈村宁次的“中字第一号备忘录”。备忘录宣读完毕后, 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受领证》和毛笔墨盒, 由萧毅肃的翻译递送到今井的面前。
上百双眼睛的视线, 一齐投到了今井的身上, 无数的摄影机的镜头, 也瞄准了他。今井忙在《受领证》上签名并加盖了一个椭圆形的朱红名章, 摄影师快速地拍下了这一镜头。这一镜头,从此也就永久地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史册之中。鉴名后的《受领证》,一份由萧的翻译收回,另一份和备忘录仍放在今井的面前, 又继续进行有关通讯联络方面的会谈, 萧并交给今井一份电讯说明书。
第一次受降会谈历时1 小时20 分钟。会谈中, 今井对中美方代表所提出的问题, 基本上都作了答复。但在整个谈话过程中, 今井始终避开“投降”二字以“作军事上的接洽”一语搪塞而过。
4日晚8 时30 分至11 时30 分, 蔡文治、钮先铭、林秀栾、刘廉一、王武等赴今井住所,就军需物资、武器装备、资料移交、旅华日侨遣送问题进行了长达3 小时会谈。
8 月22 日上午, 冷欣中将和美国柏德诺准将及王武上校前往今井住处, 就在南京开设前进指挥所, 接收军需物资、装备以及美军战俘现状、待遇等问题进行了约40 分钟的会谈。当日, 还有空军上校张廷孟和有关参谋分别到今井住处进行个别谈话, 就有关南京、上海等处机场的状况及通信设备进行了事务性的联系。
8 月23 日下午, 何应钦在陆军总部的一间客厅里接见今井及翻译木村, 陪同何接见的有萧毅肃、冷欣、蔡文治及柏德诺。会见完毕, 今井等日方代表乘坐插有小白旗的吉普车, 驶向停留在芷江机场上的日机。14 时30分,日机起飞,沿来时航线而归。
今井武夫一行在芷江逗留的时间长达52 小时。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10-29 16:12: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500将士浴血奋战河洑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