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那一场凄绝的常德会战
2014-03-20 17:14:19  来源:时代周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日本天皇闻常德久攻不下,极为恼怒,下令限日军第三师团两天内攻战常德,否则全体枪杀。据说,日军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向官兵训话时涕泗交流。后日军增至6万人,大炮400多门,对常德发起总攻。常德城一片火海,毒气烟雾弥漫,爆炸声天崩地裂。

  那一场凄绝的常德会战

  “城外两间西班牙修道院在中立的西班牙国旗掩护下幸而保存了,除此之外,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口的城里,寻一些未被摧残的东西,实在是难乎其难。”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如斯报道会战后的常德:“一片焦土,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腐臭。”

  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城里,发生了抗日战争时期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日军以“凄绝”形容常德保卫战,在电报中称“此次攻防战激烈之程度,不禁使人想起南京攻击时,‘重庆’军之战意,诚不可辱也。”

  奉命守城的57师师长余程万在为《常德守城战纪实》所写的序言中道,“冬11月初,倭寇集5个师团约10万余众之兵力,发动滨湖攻势。程万提师8千,奉命固守共16个昼夜,其间与敌作街巷争夺战者9昼夜。敌挟其优势武器,空炸、炮轰、毒攻,无所不用其极。我以有限人数、血肉之躯,与敌做殊死战……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砖石木棒,与敌人死拼。直至弹尽粮绝,援救无望……”

  日军觊觎

  日军所发动的太平洋战争和缅、印战争处处失利,恐将难以维持全线溃败的战局,因而寄希望于尽早结束中国战事,侵华日军总司令官认为,基于目前事态,只有“对敌采取攻势,杀出一条血路是能最迅速地解决中国事变唯一重要方策”。他在日记里写道:“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打算。重庆屈服的时机是不会到来的。”

  由于这一决策,常德境内和川鄂边境集中增至7个步兵师团和一个飞行师团的兵力,其中5个师团分三路进攻常德,2个师团对抗牵制鄂西守军。日军强调对常作战还为了“牵制中国军把精力转用到缅甸方面”。

  1939年,日军开始南下轰炸常德。6月23日,日机39架先后入侵常德上空,投弹500余枚,城内6处起火。1943年11月2日起,日军西起松滋东至华容,兵分三路,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向南推进,以期围攻常德。日军势如破竹,国民军节节败退,到11月21日,日军已攻至离常德35公里的桃源。分东路、中路和西路来到常德城一河之隔的南站和西门、北门。

  日军侵华派遣军在作战命令中写道:“常德是湖南省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为重庆军补给命脉所在。我军若将该地占领,东南可监视长沙、衡阳,西方可顾及四川东部,成为足以威胁重庆的战略要冲。”

  驻守常德

  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向罗斯福表示一定能守住常德。并电谕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与74军军长王耀武:“一定要保住常德,驻军必须与城共存亡。”

  1943年4月,国民党74军进驻常德地区。该军57师驻守常德城。

  当57师经过11昼夜兼程赶到城郊,常德百姓已疏散外地,城内空无一人。该师入城,首先将城内洞开的居民门户关闭,并下令非经指定,军士一律不得擅入民宅。鄂西大捷后,市民纷纷回到城内,该师派出士兵在各码头和要道为市民担运行李,不收分文。常德秩序恢复后,部队移居郊外,还协助郊区农民收割。

  11月初,日军再度蠢蠢欲动,常德局势日趋紧张。余程万率部由郊区入城,宣布敌军压境。为了民众的安全,城内不留一人。57师与地方机关配合,强制居民疏散,并发布纪律文告:“我们虎贲部队,一向有良好的军誉……常德城里的各家各户,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取物,如有故违,就地枪决。”为严肃军纪,余程万还按文告精神处决了为市民担送行李出城后,索要2块大洋的上等兵刘为才。

  孤城巷战

  11月24日,敌兵近抵常德城郊,以三倍以上的兵力,配合飞机、大炮、毒瓦斯、燃烧弹向常德城猛攻,57师在四面包围中顽强抵抗。敌人进扑三日均不得逞,又继续增援,这时敌人已五倍于守军,并在常德城各门集中200多门大炮和3万多人,配以施放毒气、飞机狂轰乱炸。57师死守住四门不放,打死打伤日军数千人。战争结束后,仅北门外就收敛了988具日军尸体,但57师也伤亡惨重。到26日下午,余程万点兵统计,参战时的8315名只剩500多人,重武器被敌人击毁90%,弹药也消耗多半。

  日本天皇闻常德久攻不下,极为恼怒,下令限日军第三师团两天内攻战常德,否则全体枪杀。据说,该师团长山本三男向官兵训话时涕泗交流。后日军增至6万人,大炮400多门,对常德发起总攻。常德城一片火海,毒气烟雾弥漫,爆炸声天崩地裂。

  后日军以云梯进入东门,惨烈巷战遂告开展。当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驻华记者这样记述:“在这城墙的战斗,日渐惨烈,甚至好像在欧洲中世纪时代那样,以手格手,以颊撞颊作殊死的血战。”

  常德研究者叶荣开说:“日军大放毒气弹,战士就用尿把衣服打湿,捂住口鼻。双方都躲在街屋中,相互凿洞射击。”只见弹尽粮绝,城破人亡,援军久盼不来。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当年的战地新闻报道说,“唯一的援军是利用阵亡将士的军服,穿在稻草人身上,夜晚树在堡垒上,天明时使日军望之有如活人一样。”12月2日,余程万决定带领身边仅存的8个人于凌晨突围出城,寻找援军。他留下169团团长柴意新留城牵制敌人,其团在于日军交战中,仅存的51人也全部阵亡。至此,坚守16昼夜的常德,沦于敌手。

  今年76岁的陈腊芝当时随父亲回到常德时,曾经的家已不见,她亲眼所见几千名阵亡将士如何安葬。“返回的居民和兵士一起挖了有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普通士兵埋一处,军官埋在一处。”她还记得,军官们的遗体都穿上灰色的军装,戴着军帽,放入棺材里,至少几百人,然后填埋。周围布满几千个花圈,大把大把的香分几处燃烧,仍挡不住尸体的腐臭味。

  后来国民党给阵亡将士建造了纪念碑。由四根钢筋水泥方柱组成,方柱之间的上方架着三块横匾,正中大匾是蒋介石所题的“天地正气”,左侧横匾是陈诚所题的“碧血丹心”,右侧横匾是白崇禧所题的“旗常炳耀”。至今树立在常德市内。

  “虎贲”余程万:将军百战身名裂

  今年4月,一个解密常德会战及国民党57师师长余程万不为人知内幕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时代周报记者辗转找到发帖人旷子鹰,他说文章的口述者,“就是家父旷文清。”旷当年是余程万的贴身副官,16岁开始跟随左右,出生入死,寸步不离。

  几经曲折,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到身在英国的旷文清。他跟随余程万从抗日战争走到国共战争,戎马倥偬十几年。后跟余程万一起隐居在香港,种菜养鸡为生,1996年随儿女迁居伦敦。“一直平静地生活在那里,几十年来也就回过大陆三次。”

  余程万是蒋介石钦点赴常德守城的国军57师师长,字石坚,广东台山人,生于1902年。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军校期间,曾加入“孙文主义学会”,与邓悌、胡宗南为该会活跃分子,后参加第一次东征,表现英勇。参加北伐后晋级极快,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是继李之龙后,最早进入少将官阶的黄埔生第二人。之后进入陆军大学九期学习,毕业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少将军官。

  1940年余程万升任57师师长。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多次会战中,他一次次地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得到将军们的赏识。特别是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冒着炽烈的炮火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此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与常德城共存亡

  余程万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以坚定沉着和善于固守著称,治军尤其严明。据当时参加过常德城巷战的警察回忆:“57师之所以能使常德的百姓这样系念,作战还在其次,平时的纪律好才是最大的因素。”

  常德市民,76岁的陈腊芝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余程万的照片,觉得心里“不好受”,因为深感“他在常德吃了大亏”。她清楚记得日军进犯,余程万的队伍疏散居民的情景。她说57师“很正规,纪律严得很”。有一天,有个军官在她家门口避雨,“我妈妈喊他到屋里坐,军官直摆手,说有女眷的家不能进,进了就要处分。”

  余程万率57师于1943年5月奉命赶往常德抗日,随即留驻常德接替防务,一面整训部队,一面构筑工事。当蒋介石令其“固守常德”时,余程万当即复电:“奉电寄重,保卫常德,本师官兵,极感光荣,均抱与常德共存亡之决心,达成任务,以副期望之殷。”

  余程万常训诫部属“军人之职为国守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备战前夕,他发表57师保卫常德文告,“各级官兵应有坚定的决心,应该认清生与死的界限。假如我们是为了保卫常德,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死,这死比生更有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是我们父母、妻子,也同样沾到光荣……总之,有虎贲存在,常德一定存在。”

  为了示范牺牲的决心和准备,余程万临战前给妻子写了绝笔书:“程万此次奉命保卫常德,任务固甚重大,但我以担负这个任务为光荣……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此诀别的时候,我谨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为如何?但念余从军二十余载,不治家产,景况萧条,高堂年老,以戎马倥偬,欠欠侍奉,但望吾妻艰苦支撑,以赎吾过……倘余果有不测,九泉之下再作孪涛。”遗嘱发出后,他即率领全师官兵宣誓:“非将敌寇驱退,决不生离常德”,并指嘱常德城一处高地为战死后的葬身之地。

  在保卫常德城最后关头,日军采取攻心战,向城内居民散发招降传单,“日军爱护汝等,宜速反对抗战,与57师将兵扬起白旗。”余程万在传单上批语,“黄埔军事教育,无悬起白旗之一语。”

  劫后险枪决

  常德城内经过日军14天的飞机轰炸、炮轰、毒气弹、燃烧弹,无数次的攻防战和白刃冲锋,生存下来的官兵已不足百人。后来余程万在常德城血战中写道,“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砖石木棒,与敌人死拼。直至弹尽粮绝。”而援军迟迟未到,派出去接引的人都失败而回或音讯全无。12月2日晚上,余程万宣布决定突围,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

  12月3日凌晨,余程万率领着旷文清等8名卫士,用木梯翻过南门城墙,分乘三条日军遗下的小木船,横渡沅江向南突围。上岸时,遭到日军的手榴弹和机枪轰击,其他人都跑散了,只有旷文清跟着余程万一起被逼向西北方逃跑。因余程万带兵突围,其他城内的官兵也突围出城,等到把散兵集合起来,点算共有83人。

  一周后,常德复克。当剩下的将士回到常德,断垣残梁中奇迹般走出300余名57师官兵。官兵望着国旗再度招展于残缺的中央银行大楼上,不禁失声痛哭。仅数日,军委会认为余程万遗弃部属放弃守土,下令将其拘押至重庆。旷文清回忆,所有突围退却的将校官长,一律按革命军连坐法处置,但在战后真正遭到惩处的仅余程万将军一人。

  第74军邱维达将军在回忆录中提到,蒋介石下令枪决余程万。后经74军前军长俞济时和军长王耀武求情,又得常德百姓签名和县长戴九峰联名求情,称常德会战时全城已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57师官兵守城为国捐躯,弹尽粮绝,实已尽全力。余程万被囚4个月后,离开重庆南岸土桥监狱无罪释放。随即任命为74军副军长之职。

  张恨水写《虎贲万岁》

  为了纪念常德会战,当时在重庆土桥监狱坐牢的余程万,觉得有责任把常德会战中的事迹记录下来,而名作家张恨水当时也住在重庆南岸土桥附近山中的一处草芦。

  “余师长就派我和李岳山参谋去找张恨水,希望他能够写下‘虎贲’军的感人故事。”旷文清找到张恨水,亲手交给他两包剪报、行军日记、地图、笔记和照片。在张恨水《虎贲万岁》的序言中,就写到这个故事,不过他略去了姓名。直到旷文清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现身说法,这些历史疑团才得以揭开。

  爱国将士的事迹使张恨水很激动,但他还没想以此来写一部小说。张以没上过战场,不懂得军事婉拒。旷文清说,“我为57师阵亡将士请命,张先生不能拒绝。”他一边照料坐牢的余程万,一边去土桥探访张恨水,送他日用品,也口述一些在战争中的见闻。张恨水也不再说拒绝的话了,只说先研究材料,等有时间再写。二年之后,张恨水就写出“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时间是真时间,地点是真地点”的《虎贲万岁》。 

责任编辑:周愉景 最后更新:2014-03-27 15:05: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老兵亲历常德保卫战 全师8千官兵牺牲殆尽

下一篇:牺牲在常德会战的第三位国军师长——孙明瑾将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