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保卫战中,赛虹桥发生过极其惨烈的战斗,牺牲的中国守军团长,其遗体只能装在木盆里草草安葬。”6月13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和3名小记者一起,在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孙宅巍研究员的带领下,寻访南京保卫战赛虹桥战场遗迹。
古桥成为血肉横飞的战场
如今的赛虹桥坐落在长虹路上,看上去并不起眼。桥北侧的“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座古桥,拥有一段沧桑的历史。
赛虹桥,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横卧在秦淮河一条分支水面上。相传明代巨富沈万三的儿媳妇用自己的私房钱造了这座桥。在时间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其公公出资修建的官方工程,因此叫做“赛公桥”。后来,人们又取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名句,改名为赛虹桥。
“就是这么一座充满着诗意的古桥,在南京保卫战中却成为血肉横飞的战场。中国守军在这里毙伤了大量日军,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孙宅巍说。
日军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发起攻击
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赛虹桥、光华门、紫金山都是战斗极为惨烈的地点。而守赛虹桥的,是中国守军74军第51师。“从12月10日开始,就有七八百名日军,沿着宁芜铁路攻击51师的左侧,赛虹桥战斗也随之打响。”孙宅巍说。
第51师以151旅302团以及305团一部,扼守赛虹桥至关帝庙以东一线。而进攻赛虹桥一线的日军部队,则是臭名昭著的日军第6师团23、45联队。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是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抗战胜利后作为乙级战犯在雨花台被处决。
第23、45联队的意图是沿南京西、南城墙内外,向下关方向平行攻击前进,因此,赛虹桥的中国守军是挡在日军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日军一定要攻下赛虹桥。“51师的士兵也是寸土不让,一定要守住赛虹桥阵地。”
从12月12日开始,日军集中火炮猛烈轰击赛虹桥,在10余辆坦克、2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步兵向赛虹桥中国守军阵地发起攻击。中国守军302团在程智团长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反复冲杀,战况之惨烈,前所未有。
大批将士在赛虹桥殉国
孙宅巍介绍,在这一天的战斗中,赛虹桥几次被日军占领,但每次均被中国军队夺回,一直到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赛虹桥上依然飘扬着中国的军旗。
“大批将士在赛虹桥殉国,其中包括守桥的主将、302团的程智团长。”孙宅巍介绍,程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一级上将程潜的族侄,黄埔五期毕业生。在投入南京保卫战之前,程智已经在淞沪战场上率部苦战。赛虹桥战斗打响前,他更是明确表示:“此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余决心以七尺之躯许国。”
赛虹桥战斗中,程智始终在一线指挥战斗,他的右手3个指头被日军炮弹弹片划断,血流不止,他只是稍微包扎,又返回阵地继续战斗。12月12日,日军发起总攻,战斗中,程智的腹部被日军击中9弹,肠子被打断流出,壮烈牺牲。由于战事紧急,在附近指挥战斗的306团邱维达团长赶来,找了一个大木盆,装上程智的遗体,草草埋葬于赛虹桥旁。
孙宅巍说,抗战胜利以后,程智的战友回到南京,却再也没有在赛虹桥附近找到程智团长的遗体。
据档案记载,在赛虹桥战斗中,中国守军共毙敌50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10余挺,自身也付出了16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5-04 11:57: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