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为了尊严,知其必败而战
2016-06-18 11:07: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7版  点击:  复制链接

现代城市,面目大多相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南京街头与中国其他都市无异。

然而,因为这里是南京,几处地名,拨动历史深处的心痛。虽然车流不息,人流不止,只要站到那几处,思绪便停顿,便回旋。

直到霓虹灯随夜色海一样漫过来。

抱愧中华门

从市中心出发,行车不过10分钟,眼前悠然出现一座古代城楼。

高大约6层楼,城墙绵延东西,三道拱门各宽将近4米。

青石累累,苔藓遍生,三个斑驳金字:中华门。门楼东西两侧城墙早已断开,人车得以通过。

导游任小姐习惯从明代讲起。南京不是个易于防守之地,一旦城东紫金山和城南雨花台失守,只能靠厚厚的城墙守卫。13个城门中中华门居正南,是南京的“南大门”。引以为豪的,是三道城门中27个藏兵洞。

“诱敌入城,请君入瓮,”导游说,中华门设计成一个“瓮城”,引敌人进入第二道城门,进入藏兵洞布下的陷阱。南京攻防自古如此。

然而,1937年12月8日,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下达总攻击令,飞临中华门上空的,是两三百架战斗机,90多门高射炮日夜轰炸。任你藏“兵三千,粮万担”,狂轰滥炸三天三夜后,城墙偏西的中华西门撕开近百米缺口,中国守军88师官兵随城墙坍塌坠落,日军由此疯狂涌入。冷兵器时代藏兵洞的百般心计,一无用处。飞机大炮来犯时,中国军人赖以抵抗的,还是明代城墙。

明代筑城时,为了坚固起见,墙向内微微倾斜,呈梯形斜坡,而非垂直地面。没想到,68年前的战斗中,这个倾斜更易于日军架设云梯,攻上城头。

正门墙石坚固,日军炮轰只在中间拱门上留下一处明显痕迹,青石炸裂,露出内层红砖。

守卫中华门的,是刚刚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87师和88师。他们在没有给养的情况下,徒步300余公里,来到南京。而日军方面则是装备精良、完完整整的9个师,30万人。

如今,城墙不再连贯,中华西门荡然无存。随导游手指,越过树林枝梢,隐约才见远处另一段城墙。

中华门马道,连接城门与藏兵洞明楼。任小姐说,马道是后来为了方便游览而修。若战时如此,就起不到阻敌作用。

要辨别中华门上新旧建筑,只需留意砖缝间的粘合剂。古代用糯米汁、石灰和桐油调和成剂,涂抹青砖之间,时间久了,便有白色粘液渗出。藏兵洞顶上倒挂下来、形似钟乳石的物质,便是古代粘合剂。

一进藏兵洞,膝盖发凉。深36米、高27米的拱洞,太阳只能照到洞口。城墙上新枝旧藤蔓延一片,古代现今粘合剂混为一“城”,同样令人产生倒错混杂之感的,还有藏兵洞口纪念品小摊上悬挂的日语招牌。

“他们也知道那段历史,”任小姐接待过不少日本旅游团,“日本游客听讲解时,大多神情肃穆。”

日军从光华门、中山门、中华门等多路攻入南京,作为南大门的中华门最后一个陷落。中华门历经千年风雨,毁坏最严重时期,便是抗日战争。

城头垛口,斑斑弹孔正对之处,是雨花台。88师262旅长朱赤,就在那里倒下。

血染雨花台

到达雨花台,正值夏日正午。白花花的阳光令人目眩,空气里有一丝浮躁。

乳白色花岗岩几乎覆盖了雨花台。不见朱赤的鲜血,也不见集束手榴弹爆炸留下的弹坑。

登上雨花台最高处,两军交战主战场。不过是一个坡度平缓的小山头。望下去,一马平川。飞机大炮发明以前,也许易守难攻。1937年12月9日起,日本第6师团在谷寿夫指挥下,猛攻雨花台。南京西、南两个方向的小山丘很快失守,雨花台危在旦夕。

日军头戴钢盔、手持三八枪,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从山脚杀上来。而守卫阵地的262旅此时只有沟堑战壕和有限的武器防守。

第一天,韩团长指挥下,敌人进攻失败,落日下的阵地,出现了暂时宁静。

天黑,朱赤亲赴战壕,组织战士们收集日军留下的武器。朱赤嘱咐手下,把军中所有手榴弹集中起来,准备做地雷用。

战壕就在今天脚下石阶下面。当晚,朱赤手下工兵连开始行动,把一箱箱集束手榴弹埋到地下,捡回一支支步枪。

天蒙蒙亮,日军攻势又起。集束手榴弹大显神威,一次次阻断敌人进攻。这样一个小小的山头,朱赤部队守了4天。

11日,日军再次发起猛攻,对雨花台阵地狂轰滥炸,朱赤只剩一个特务连的兵力,突围无望。

他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用绳子把导火索串连起来,摆在阵地前沿,等到日军进攻到阵地前沿时,几百枚手榴弹全部爆炸,日军血肉横飞。

终于弹尽,日军再往上冲,没有遭遇任何阻挡。朱赤身中日军子弹而亡,口袋里还放着结婚照片和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朱赤阵亡后,旅长高致嵩继续作战,亦血洒雨花台。南京保卫战中,88军6个团长牺牲3个。

12月12日雨花台失守。 

安魂光华门

光华已无门。

司机说,数百米开外,隐约可见孤残的城墙。南京城建所需,光华门城墙早已拆除。

1937年12月,原籍江西宜春的87师259旅长易安华奉命驻守中华门右翼阵地,即光华门、通济门一带。他把妻子和孩子送回老家,临别时说:“等着领我的抚恤金吧。”

12月10日上午,日军炮轰光华门。易安华率259旅、陈颐鼎率261旅奋勇抗击。教导总队长桂永清中将调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援助前方守军。

下午3时,日军推进到光华门下护城河。旅长易安华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261旅陈颐鼎旅长率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日军前锋被夹在城墙和易、陈两支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日军前锋与日军后援之间。

晚8时,又一支十余人的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团长谢承瑞率守军把汽油灌入城门洞,继而投下火种,火烧日寇。火未熄,便打开城门率领一排战士反击,全歼日军。

一场混战。一昼夜血战,入城之敌全军覆没。易安华头、腰、臂5处受伤,但坚持不下火线。

次日,日军猛攻雨花台阵地,三面包围中华门。12日,易安华得知雨花台失守,指挥部队向唯一的缺口莫愁湖方向出击。转移途中,中弹牺牲。

关于易安华阵亡处,一说光华门,一说雨花台,也有的说是莫愁湖。即便黄埔军校网站,也不清楚易安华生辰,有资料显示,他卒年37岁。

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将级军官,尸首都无处可寻。也可以说,南京处处埋忠骨。

不败挹江门

1937年12月28日,上海英文报纸《伦敦时报》报道,“南京挹江门边,尸体堆积成山,高及一米……”

自古以来,南京若是失守,从挹江门逃往长江,渡船而走,是唯一生路。战前,唐生智为了“破釜沉舟、死守南京”,让两艘可坐七八百人的轮渡开去汉口,只剩几艘小火轮,还交由36师看管,不许守城官兵私自渡江。然而,战事即起,他仓促逃离,10万守军溃败,原本称为“逃生之门”的挹江门成了死亡集中地。

南京代市长、宪兵司令部司令肖山令随人流涌到这里时,只见挹江门城门紧闭,下面挤满士兵百姓,秩序混乱。守城的军队还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不肯开门放行,有人借助水管攀爬,有人从城墙上摔下去,跌断了腿,有人掉进河里。

好容易城门开放,人群更加混乱,相互踩踏。溃败中的士兵,有的竟然向前面人群投掷手榴弹,“炸”开一条道路,踩着尸体通过城门。

兵临城下时,肖山令不愿随唐生智撤退。雨花台、紫金山战事吃紧,他急调宪兵部队支援。溃退江边,他更不许部队乱了阵脚,命手中没有武器的士兵后退,宪兵部队就地抵抗。

追杀的日军没有料到,败退之军还有心抵抗,并且是背长江水一战。

如今,挹江门下俨然一个花鸟市场。三三两两的人蹲在地上,守着鸟笼做生意,城楼拱门正好庇荫。“渡江胜利”纪念碑前,是个剃头挑子。

城楼不高,拾级而上,不过十余米。城下,一道护城河。“挹江”的意思,就是“扼住长江”。显然,从这里渡过护城河,就可进入长江。

即便到了中山码头,噩梦才真正开始。码头无船,日军在此射杀4、5个小时,5万1千多名中国军民死亡,长江水为之变色。随江水漂走的人数难以统计。

肖山令战斗直到弹尽,举枪自杀。死时,半截身子在江水中立着。

他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

■记者手记

意志与气节

重返南京保卫战旧址,脑海中拼接从各处觅得的历史碎片。愈发理解,关于实力悬殊、场面混乱的南京保卫战,谈论战略和战术并无意义,那是一场仗,打的是民族意志和气节。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蒋介石离开南京前,曾指点地图,告诉手下,南京地势,无险可守,与其投降,不如战败而亡。

68年前,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国父孙中山长眠之地。不抵抗就拱手相让,可以吗?

蒋介石希望南京能够坚持两星期。唐生智说要守3个月。败局都已料定,战斗是为了尊严。

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团以上指挥官有:饶国华,姚中英,朱赤,肖山令,华品章,司徒非,谢承瑞,易安华,李少霞……他们的尸首,都没能从战场上运出。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智慧之战、兵临城下的殊死顽抗,比比皆是。然而,纯粹为了“国家颜面”,流血到底,并不多见。

南京战士,并非无路可退。从卢沟桥开始,中国人的抵抗就带有悲壮意味。没有人不知道敌我力量悬殊。

抗日战争的硝烟散去已经60年,回访战场,遥想当年,那些把自己置于死地的搏杀,仍荡气回肠。

是不是因为,于一个民族而言,存亡不仅仅在疆土得失,而在于意志和气节,能否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6-18 11:09: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卢沟桥畔一声枪响 震醒了沉睡的中华巨龙

下一篇:腾冲战役:远征军攻克滇西要塞全歼6千余日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