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淞沪会战前的中日形势
2016-11-21 15:58:09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国民党中央军以及粤(广东)军、桂(广西)军、湘(湖南)军、川(四川)军、滇(云南)军、黔(贵州)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等等各方面的部队,在“抗日御侮”的口号下共同进行的。淞沪会战是我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四次重大会战之一,其战役规模之巨大,作战过程之持续,在国内和国际上影响之深远,在抗日战争历次战役中都是罕见的。在淞沪会战的进程中,我国军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气壮山河,表现了昂扬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配图

在淞沪地区进行的这场会战决不是偶然的。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对中国进行武装的以及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武装侵略中国的新阶段。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1937年7月,日本又挑起“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其速战速快的战略企图,在侵占北平和天津之后,除了在华北方面沿着平绥、平汉、津浦三个方向,对绥远、察哈尔、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进行猖狂进攻外,又在上海制造事端,挑起战火,企图攻占上海,夺取南京,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中,攻占上海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上海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日军所必攻之地。上海的军事战略地位,不仅在于它是从海上进人苏浙皖地区的门户,而且又是溯长江西进我国中南和西南地区的水路咽喉。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之处,扼长江之大门,为当时中国首都南京之门户。上海是当时世界上第五个、也是中国最大的军港,它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中部的枢纽地带。攻占上海,进而控制华东——华中战略方向,造成在战略上连结华北和华南的纽带,不仅会对中国形成严重威胁,也可为日军尔后实施“南进”政策,造成一个重要的后方基地。上海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是南京政府最重要的财政和税收的来源地,日军攻占上海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在于“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其对外联系”,促成中国“军队及国民丧失战斗意志”,[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译本第1卷第2分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页。]迫使中国无法坚持抗战而归于屈服。上海为一世界闻名的国际都市,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在这里都拥有政治和经济利益,彼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上海的得失,为世界观瞻之所系,将会在国际上造成重大的影响。

日本政府和军部为攻占上海,作了长期的谋划和准备,早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进行了很久。它的攻占上海的战略企图的形成,是与侵华战争的整个战略计划的发展密切相联的。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继承以往的对华作战构想,并进一步扩大了上海方向的作战规模和战役企图,其中规定;“对华中方面原来计划以第九军(三个师团)占领上海附近,但是这方面的中国军队增加了兵力,……因此,计划调新编第十军(二个师团)从杭州湾登陆,从太湖南面前进,两军策应向南京作战,以实现占领和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大本营陆军部》,中文稿译本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页。]以“八一三”事变为开端的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其目标,就是企图于淞沪地区与中国军队的主力进行决战,夺占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地带,造成进击长江流域的有利战略态势,贯彻其速战决战略,在短期内逼迫中国政府订立城下之盟。

南京国民政府自“七七”事变爆发后,终于走上了对日抗战的道路。1937年8月6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首次国防会议,确定了动员全国力量对日抗战的基本方针。8月8日,蒋介石以“告全体将士”为题发表讲话,表示要不惜最大牺牲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10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周恩来在11日的会议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作了阐述。会议决定以“持久消耗”为抗战的基本军事战略。

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以极大的积极性和前所未有的抗日决心,组织和指挥了这次规模巨大的会战。南京大本营于1937年8月20日发布了《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国军战争指导方案》和《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同年9月2日,大本营又发布《淞沪抗战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11月16日,大本营再次发布《淞沪抗战第三期作战计划》。上述各项指导方案和作战计划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指示和命令,提出和规定了淞沪会战的战略目标、作战意图和作战方针,以及各个阶段的作战计划。

南京统帅部对于淞沪会战的战略企图和作战方针,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概括而言,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项。一、淞沪作战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南京)及经济策源地(上海)”,以作“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1937年8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二、以淞沪作战吸引和调动日军相当部分的主力部队于华东地区,以牵制日军在华北的进攻,打乱其作战计划。作战要求和目标,“是要以主动的姿态,先把上海敌军根据地摧毁,然后再主动的向华北作战,即使不能将敌人根据地铲除,亦须吸引其兵力到这方面,以扰乱其既定计划。”[黄绍纮:《五十回忆》,中册,台湾龙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三、上海为我国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为支持抗战,亟须把工业装备和大量物资转移内地。淞沪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掩护沿海各省工业、物资向远后方撤退。”[唯真:《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四、以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而言,上海是一个国际性都市,东西方外国列强在华的矛盾和冲突集中汇集于此。“上海乃我经济重心,中外观瞻所系,故我不惜任何牺牲,予以强韧作战”。[陈诚:《八年全面抗战经过概要》,国防部总参谋长办公室印行,1946年版,第10页。]在淞沪地区进行一场大战,足以引起世界各国对中日抗战的注视。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日本与英美等西方列强之间矛盾的发展,以引发西方列强干预日本侵华,借以造成调停中日战争的契机。对此,蒋介石曾经寄予很大的希望。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1-21 16:00: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枣宜会战与张自忠殉国

下一篇:专家称1937年南京沦陷:中国守军并非不战而逃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