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金山位于大别山北麓,处于豫皖交界处的河南省固始县一侧,南北长四公里,东西宽两公里,主峰海拔高325.6米,因山上富含铜、磷、水晶石等矿物而得名。它东距史河六公里,北距叶(安徽的叶集)信(河南的信阳)公路五公里,南隔长江河与安徽省金寨县的开顺街相望。西北重重叠叠的群山蜿蜒起伏,向北逐渐降低成丘陵,经过一个马鞍式山峦,延伸至叶信公路旁,自然形成一道东西的天然屏障。富金山顶上有一古刹,名唤妙高寺,历史悠久,以其渊源绵长的佛教文化在豫皖鄂三省交界处声名远播。
别看这座小山不大,但因其扼制大别山北麓交通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经常频临战火,山上的妙高寺也经常遭到损毁,最近的一次损毁便是出现在1938年的9月,当时为了保卫大武汉,中日两军在富金山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史称富金山战役。而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只是一场残酷的阻击战,所以又称富金山阻击战。战斗历时10余昼夜,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很多,牺牲的将士也很多。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这件战事以前很少对外宣传,也没有多少人讲过这件事情,所以即使是富金山当地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改革开放后,随着台湾和大陆关系的不断解冻,越来越多的台湾老兵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祭奠曾经牺牲的战友,以每年的清明节最盛,场面十分感人。也有不少日本人在这一天来到这里悼念他们长眠在这里的亲人,庄重的态度让人感慨。这些人的到来,无形中扩大了富金山的声誉,富金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渐渐地,一件尘封在历史硝烟中的悲壮的史实也随之浮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一、阻击战的历史背景及双方的兵力部署
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迁到了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了当时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1938年4月,日本决定在实施徐州会战后实施武汉会战,试图将中国的抗日主力部队一举聚歼在武汉附近,迫使中国政府投降。7月4日,日军决定以冈村宁次的第11集团军为主攻,溯长江西进;以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2集团军为助攻,沿大别山北麓进攻,形成南北两路并进,会师于武汉城下。南路第11集团军辖69、27、101、106师团共15万人,在九江集结,溯长江两岸仰攻;北路第2集团军辖3、10、13、16师团及特种部队共12万人,沿大别山向西,意欲攻克信阳之后折而向南旋切武汉。8月22日,第2集团军在合肥集结后,兵分两路进攻大别山麓:北路的第10师团自合肥向六安、固始、光山、信阳进击,南路的第13师团沿安徽的霍丘至河南的商城一线向武汉北面推进。
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开展武汉保卫战。按照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部署,大别山区长江以北的防务由第五战区负责,第3兵团孙连仲等部驻守大别山北麓,具体部署是:宋希濂的第71军、田镇南的第30军、于学忠的第51军分别守六安、霍丘、金寨、固始、商城,张自忠的第27军团的59军守潢川,胡宗南的第17军团守信阳,滞敌西进。
武汉会战要图
1938年8月28日,日军攻陷六安后,即部署其第10师团濑谷部西攻固始,第13师团荻洲立兵部沿叶信公路进攻商城,敌两个师团中只要有一个得手,即可西取潢川,再取信阳,或西取商城,再取新县,从北面进逼武汉。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孙连仲命令宋希濂将71军的36师、88师、61师集结于商城峡口以东,叶集以西地区,以富金山为依托,阻敌前进;命令田镇南用30军的30、31两个师防守峡口以西地区,以峡口为门户,拒敌西进;命令于学忠用51军的113、114两个师防守金寨县的开顺街、八里滩。决心以此三军为犄角之势,强力御敌。
日军攻陷六安后,即强渡淠河,分三路向西进抵。敌右路袭扰六安以西地区,牵制六安国军各部不能截击;左路步骑兵2000余人,炮数门,向六安西北邬龙庙一带佯动,其主力则沿叶信公路向豫皖交界处的叶集急进。9月1日,日军第13师团荻洲立兵部进抵叶集以东地区,大别山北麓富金山近在咫尺了。
此时,宋希濂的三个师已布防于固始县富金山一线的垣墙岗、孙滩、石门口、汪岭、土门岭、后冲、大营,以及祖师、武庙、黎集等史河以西地区;于学忠的两个师已布防于金寨县的开顺街、八里滩、徐冲、全军等地区;田镇南的两个师业已布防于段集,方集一带。中日两军在富金山地区随成对峙状态。
71军军长宋希濂
其时,71军军部驻金寨县皂靴河,其36师师部驻固始县陈淋子后冲、88师驻固始县汪岭,后随着战况转变,相继移至富金山及其附近,71军指挥部最终设在了妙高寺。是年春夏之际,中国军队按照保卫大武汉的战略部署,在豫皖边区构筑了防御工事,修建了战壕、地堡等。中国军队虽有准备,但工事也大都是战前抢修的,如富金山、石门口的工事就是在9月1日拂晓后组织抢修的。为了阻敌前进,71军在后冲进口处设置了铁丝网,封锁了西进的通道。36师主力负责正面防守,扼守制高点富金山,61师负责左翼防守,88师防守右翼,整个战场南起安徽省金寨县的龙湾,北至河南省固始县的黎集,其中心地带是富金山一线。
二、阻击战的经过及双方兵力鏖战情况
富金山阻击战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9月1日至4日为第一阶段,是富金山以东外围战。
9月1日午后,敌步骑兵一千余,在炮火掩护下西进玉熊店(霍丘平岗),遭71军36师陈瑞河部迎头痛击,遂退回叶集以东。2日上午10点,24架日机飞临富金山,狂轰守军阵地。接着开顺街以东之敌3000余,向51军114师防守的开顺街阵地进攻,114师受到重创,午后放弃开顺街阵地。当日夜10时,日军一部渡过史河,向西岸36师阵地发动进攻,没能得手。3日拂晓,日军将51军114师防守的八里滩阵地攻占,并由开顺街等处西渡史河,夹攻36师,36师阵地一度失守。此时,史河以西之敌已达3000余人,敌人开始分左右两路进攻富金山:左路由王营渡口渡过史河,经大竹园、孙滩、红花的长岗、大干鱼岭、小干鱼岭,与宋希濂的军队短兵相接,激战一昼夜;右路从石家渡口两渡史河,侵入垣墙岗的白龙岗,向东北富金山的主阵地进攻。
富金山战斗中的日本通讯兵
71军某部三营阻敌于白龙岗、大营一带,战况激烈,双方在大营子的李家老坟展开白刃格斗。同时,日军第13师团在飞机、坦克和炮火的掩护下,突破国军在新集子与石门口的警戒阵地后,直扑36师坚守的主阵地富金山。这时,日军不但攻占了富金山周围的叶集、八里滩、开顺街、大干鱼岭、小干鱼岭、陈淋子、白龙岗等国军大小阵地十数处,还将51军两个师隔于长江河以南地带,切断了51军对富金山、石门口守军的策应。至此,日军完成了对富金山一线的钳形攻势,并不断向国军阵地发动攻击。鉴于前沿已无险可凭,国军被迫退至富金山、石门口一线阵地固守阻敌。
9月4日,战斗进入第二阶段,敌10、13两师团开始向国军坚守的富金山、石门口主阵地进攻。
4日拂晓,日军以武士道精神摇旗呐喊,向山头阵地猛扑,71军官兵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集中火力痛击敌人。中午,敌开始发挥火力优势,先是10余架飞机对富金山、石门口一线阵地轮番轰炸、扫射,之后20余门火炮向国军阵地猛烈开火。为了减少伤亡,国军都隐蔽在战壕中。炮火刚停,大批敌人蜂涌而至,国军士兵跃出战壕,与敌激战,空前惨烈。战至傍晚,富金山、石门口一线阵地仍在国军手中。
5日拂晓,敌13师团向富金山、石门口发动多次进攻,均被36师逐次击溃。中午,敌第10师团赖谷部步骑兵600余人,炮数门,窜至黎集渡史河西进,试图迂回包抄富金山、石门口。国军88师一部与敌激战于文家店、下板桥一带,由于敌强我弱,国军被迫撤离史庙子、噢口塘一线,此处阵地随丢敌手,敌继而逼近三里岗,企图夺取武庙集,切断叶信公路。88师一部急驰卧龙岗,猛击敌侧背,迫其退回原处。
6日晨,日军向71军61师坚守的三里岗堆子、大冲阵地进攻,61师师长钟彬率部英勇阻击,至敌败退。午后,敌13师团倾巢出动,从三面向富金山猛攻,战斗十分激烈。富金山至马鞍山一线阵地一度失守,这时36师师长陈瑞河率领师预备队强力增援,官兵与敌顽强拼杀,滞敌前进。国军另一部借机绕到敌人背后,攻击敌人。前后夹击下,敌终不能支,灰溜溜的败退山下,国军阵地失而复得。是时,武庙集东进之敌遭国军两面夹击也受挫。黄昏,36师、88师主动出击,将士如猛虎下山,冲进战壕与敌激战,迫使噢口塘一线之敌向西北马家畈、观庙岗一带溃退。富金山主阵地暂时处于稳定状态。
富金山战斗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仓林部队三谷中佐
7日,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几天里,由于守军顽强抵抗,日军始终未能达成突破国军主阵地的目的。下午,敌向富金山阵地施放催泪瓦斯,妄图以此摧垮守军意志,突破防线。然而国军将士用准备好的湿毛巾紧捂口鼻,坚守阵地。当日,战况异常激烈,在马鞍山一线,守军将士与敌多次展开肉搏,杀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黄昏,敌人又向国军阵地反扑,调集火炮数十门轰击富金山,并发射燃烧弹,而后5000多名日军像潮水般涌向阵地,战斗极其残酷,国军局部阵地曾一度落入敌手,部分敌军已逼近富金山主峰,形势万分危急。这时,36师师长陈瑞河及两个旅的旅长分别亲临前线督战,实施反攻,战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反复拼杀,夺回了阵地。同时,另一股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右翼的石门口阵地进攻,守军将士固守制高点,英勇还击,使敌寸步难行。
由于9月6日日军第10师团攻占固始县城,日军随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南下攻击富金山以西的武庙集,严重威胁富金山阵地侧后。国军察觉后,宋希濂立即将71军预备队88师523团紧急调到日军南下必经之路的坳口塘设伏,予来犯之敌以重创,歼灭日军400余人,迫其退回固始。8日午前,敌第13师团和增援的第16师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向富金山猛攻,来势凶猛。国军扼守阵地,严阵以待,以掩体为屏障,集中火力还击。战斗数小时,敌受挫后遂停止进攻。傍晚,敌再次进攻,双方成胶着局面。战至9日,36师连还能开枪的轻伤员算上,仅剩千人了。宋希濂亲自到阵地上,告诉陈瑞河:“36师要永远站着,绝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们才能死而无憾。”从9日至10日,日军不分昼夜猛攻,36师浴血苦战,将日军的进攻尽数粉碎。
11日,日军进行大规模调整增兵后,再次向富金山、马鞍山发动攻势。拂晓,日军将36师与51军石门口结合部突破,双方战斗极为惨烈,守军伤亡极大。主阵地相继丢失,各部仍在顽强抵抗,虽欲夺回阵地,但已力不从心。午后,日军调集30余架飞机向国军阵地低空轰炸扫射,集中所有火炮向国军阵地开火,并再次使用窒息性毒瓦斯。而后其步兵全线发起进攻,国军守军顽强抵抗,多次与敌肉搏,固守阵地。至下午16时,36师除富金山主峰制高点外,其余阵地全告失守。就在这样的紧急时刻,陈瑞河师长还是组织全师残部实施了最后一次强力反击,虽给日军极大杀伤,但36师仅存800多名将士,难以再战。此时,宋希濂71军等部在富金山地区与敌激战了10昼夜,达到了迟滞敌人侵略武汉的战略目的,奉命撤离。宋希濂最后派61师增援富金山、石门口阵地,并从右翼发动攻击,抢占妙高寺一线高地,掩护36师后撤。日军施放毒气,掩护步兵向富金山突击。守军阵地成为一片焦土,黄昏,阵地落入敌手。随后日军继续向西进犯,陈淋子、祖师庙、武庙集、樟柏岭、段集、方集横遭劫难,200多名百姓丧生,2000多间房屋被焚毁,数以百计的妇女被蹂躏。日寇过后,惨状目不忍睹。
富金山战役被击伤的鬼子兵
三、富金山阻击战的成果、意义及影响
富金山阻击战是武汉保卫战的一部分,为武汉会战备战和军民、工厂、学校内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10昼夜的战斗,中国守军“以劣势装备,依托有利地形,彻底粉碎了日军越过大别山、迂回武汉的战略企图,创造了抗战时期阵地防御作战的成功战例”。这次战斗,国军将士阵亡2600余人,受伤12400余人,击毙击伤日军愈万人,内有大队长以上军官200余人,敌26旅团长沼田德重少将重伤被迫退出战场,所属4个联队长两伤两亡。这一仗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就连日本报纸也曾惊呼:“此役由于受到敌主力部队宋希濂部的顽强抵抗,伤亡过半,战况亳无进展。”因此,9月14日,蒋介石通令嘉奖:“……是则守军陈师之壮绩,已获得超出之代价,尤其精神上促使敌确认我愈战愈强,抗战精神,历久弥增,令其气短……”并号召全军学习36师之精神,“各奋英勇”,杀敌报国。71军军长宋希濂,36师师长陈瑞河,双双荣获华胄荣誉勋章。
日军占领富金山
这次战斗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和集体。36师整体表现不俗自不必说,在3日的作战中,右翼有一个连的官兵几乎伤亡殆尽,左翼有一个营的官兵伤亡惨重。36师朱英所带的营在战斗中防守安徽的叶集镇,朱英指挥全营官兵事先在穿镇而过的沙河(又称二道河)上架起一座木桥,战斗中,朱英指挥指挥机枪连在桥头堡上打了三天三夜,使敌人丢尸百具却始终不能过河。敌人妄图涉水渡河,又被打得寸步难行,成片藏身激流。战至第四天,日军集中10多门火炮猛轰桥头堡,并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桥头堡发动进攻。朱英见形势危急,操起一把大刀一跃而起,冲战士们高喊:“弟兄们,为国报效的时候到了,冲啊!”他带领官兵冲了出去,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近两个小时后,他们虽然杀死了百余名日军,却全营战死沙场,壮烈殉国!战后,叶集人民将朱英及其全营牺牲的官兵遗体掩埋于叶集小南海义地,还在小南海观音庙前竖起一块高2米、宽1米的石碑,上刻“少校朱英营长之墓”;为了纪念朱英,叶集人民把沙河桥命名为“朱英桥”,将当地的花园保改称“朱英保”,小学也改称“朱英小校”。
当然,这次战斗中也处决了一些败类。在日军的一次偷袭行为中,有120名汉奸给日军带路,并替他们作战,后来这股日军被88师528团打败,这120名汉奸被处决,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这次战斗中,有人说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在战斗后期来到了富金山现场慰问,带了几卡车弹药、机枪、步枪子弹、手榴弹等给71军,并且还带来了一支救护队。这件事只见一些报刊上和网上有传说,没见到官方文书上有记载。这件事的可信度应该不会大:一是宋美龄身份特殊,不可能在那种情况下被允许出现在那种场合,二是富金山附近没有机场,宋美龄怎么到的富金山前线的?即使有机场,作战状态下,她也不敢轻易上天,空中可有日军的作战飞机呢。三是若果她坐车辆到富金山,长途行车,难保安全,可能性不大。四是她若果真想慰问部队,当时武汉四周作战部队很多,不一定非得到距离武汉较远的作战区域来呀。五是即使要给富金山作战区域送救护队和其他作战物质,也用不着第一夫人。五是宋美龄应该想到她那时候上前线,会给前线指挥官带来压力的,从而使他们不能专心指挥作战。六是宋希濂在事后写的《富金山沙窝战役》一文和《鹰犬将军》一书中都没有提及此事,如果宋美龄真的到战场上去了,宋希濂能不提及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从诸多方面考虑,宋美龄都不可能在那个时候上富金山。当然,若此事真正属实,宋美龄的行为也是应该值得称赞的。
富金山阻击战几乎完全摧毁了山上的妙高寺,后来经过多次修复,才逐步恢复成原来的盛况。
富金山阻击战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也被历史的烟尘封锁了许多年,但当地的人们一直没有忘记它,特别是那些健在的亲历者们。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当地的几位农民出资修建了万人坑纪念亭,据说富金山战斗结束后,阵地上留下了上万具国军和日军士兵的尸体,当地百姓将这些尸体收到一起掩埋,即为后来的万人坑。2010年7月,在七七事变73周年之际,当地群众又自筹资金,修建了一座富金山抗日英烈纪念碑,以此来纪念在富金山阻击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们。纪念碑碑座高71厘米,代表为抗战牺牲的71军将士;主碑高3.88米,寓意战争发生时间1938年8月,碑文铭记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参考资料:2006年月12月28日蓼城文化《铁血战歌富金山》,2005年09月28日安徽日报《叶集阻击战》,宋希濂著《富金山沙窝战役》等)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3-21 11:17: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武汉会战日军到底损失多少人
下一篇:战役战斗:一·二八淞沪抗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