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明代抗倭诗里的舟山
2024-09-14 16:53:33  来源:舟山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元末明初,倭寇时有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至明嘉靖年间,由于极端海禁政策等原因,中国海商勾结日本封建主和海盗走私商人,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事走私贸易和掠夺活动。舟山地理位置特殊,明朝时期,舟山从属宁波府,是日本到宁波港的必经之地,因此中国海商勾结倭寇,时常集结于舟山双屿港,使得双屿港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海上走私基地,舟山也成为倭寇活动的重要据点和抗倭战斗的主要战场。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明朝特殊的历史背景促进了抗倭诗的产生。

  抗倭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新题材,它以抗倭战斗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高的文史价值。其中部分抗倭诗与舟山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抗倭诗将舟山作为诗中的纪实地点,以自然主义描写的纪实手法体现了抗倭诗的史料价值;其次,抗倭诗所描写的舟山抗倭遗址,见证了明代的抗倭历史和民族精神;再者,抗倭诗所体现出的海防文化,是舟山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

  一、纪实地点

  明代抗倭诗创作运用近于自然主义描写的高度纪实手法,与传统边塞诗多写意地点不同,明代抗倭诗大多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抗倭事迹的相关地点,以纪实为主的抗倭诗也因此成为了抗倭战争的实录。

  抗倭诗将舟山作为诗中的纪实地点,体现了抗倭诗的史料价值。如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咏海舟睡卒》一诗“日月双悬照九天,金塘山迥亦燕然”,其中“金塘山”指的是金塘岛,在舟山本岛西侧。这两句诗以壮志凌云的笔锋,描写了日月双照、山峦辽阔的境界;诗人遥望金塘山,联想到勒碑燕然的典故,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唐顺之的《至舟山经双屿山》(又名《双屿港》)是写从舟山至双屿港的行程所见,属于纪行诗。题目中的“双屿山”指今天的六横岛,是明代嘉靖年间东亚走私贸易的中心和海盗倭寇的盘据点。纪行类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中出现较多的真实地点。比如“已傍渔山泊,还寻马迹期”一句,“渔山”指的是今天的岱山渔山列岛;“马迹”即马迹山,在泗礁山西南,指今天的嵊泗诸岛,属于嵊泗县。“双屿厓门险,半洋礁石奇”中的“半洋”指的是今天嵊泗境内的泗礁岛和嵊山岛中间的海域。另外,结合诗歌的原题《自乍浦下海至舟山,入舟风恶,四鼓发舟,风恬日霁,波面如镜,舟人以为海上罕遇,是日行六百五十余里》,可以得知诗人的巡逻路线:“从乍浦登船入海,第二天傍晚停泊岱山渔山岛,过了一夜后,继续巡逻,方向是嵊泗的马迹山,然后从马迹山掉头向普陀的双屿。”韩伟表《舟山乡土语文读本》本诗地点翔实、路线明确,在引经据典的叙述和雄奇豪放的诗风中,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真实的海上巡逻的军事行动。

  李东阳和王宪的同题诗《题东溟一览》,诗中的“东溟”即东海。“‘东溟一览’疑是一处观海建筑,岱山东沙有海天一览亭”。舟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舟山诗粹》两首同题诗各有千秋:前者对仗工整、明朗壮阔;后者洒脱自得、宠辱不惊。两诗以不同的诗风表达了相同的愿望,即结束倭患,渴望和平。王宪在作《题东溟一览》一诗时已经退休归隐,却仍能写出“愿言挹取三千顷,洒向人间洗甲兵”,以回应杜甫《洗兵马》中“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永不用”的句子,表现了诗人虽已退休,仍愿为换取国家的太平盛世而奉献自己的拳拳之心。朱纨《赠卢镗》“梅港双龙伏,桃洋一斧开”,“桃洋”指的是舟山桃花岛一带的洋面。诗歌写于卢镗将军取得双屿港大捷、回师福建之时。“双龙”“一斧”不仅指梅花港与桃花洋的风貌,且暗喻卢镗将军千里奔袭一战成功。诗歌雄奇豪迈、意境开阔,在祝捷的同时不乏慰勉之意。

  二、抗倭遗址

  明代抗倭诗中出现的舟山抗倭遗址是抗倭历史的载体,它以直观的物质形式承载着明代舟山人民御倭的顽强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御倭历史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抗倭诗所描写的舟山抗倭遗址,见证了明代的抗倭历史和民族精神,其中有一部分是今天现存的抗倭遗址,如洪懋《题平倭关口》:“今何有,平倭关口,黄叶纷纷走。”题目和诗句中的“平倭关口”,位于今天的舟山金塘岛,明嘉靖年间,以王直为首的走私商人曾据此为巢。嘉靖三十二年,浙闽提督王抒、参将俞大猷等取得了沥港大捷后,改沥港为“平倭港”,后又建平倭碑,这是舟山抗倭史上首次大捷的历史见证。今天的平倭碑位于舟山金塘镇沥平社区平倭路,碑上覆盖瓦檐,两侧砌有青砖,“碑正中偏下阳镌‘平倭港’三个大字,字顶端刻碑铭共200余字,简略叙述明朝兵部侍郎胡宗宪部属、副总兵卢镗及子卢相等率部在金塘岛沥港诱擒辛五郎、俘斩倭寇数百的史实。”杜美燕《舟山明清海防遗迹调查报告》。

  另有一些诗中所提到的遗址,现今已经毁坏,如“受降亭”。胡宗宪《受降亭》诗云“十年海浪喷长鲸,万里潮声杂鼓声。圣主拊髀思猛士,元戎讵意属书生。身经百战心犹在,田获三狐志幸成。报国好图治安策,舟山今作受降城”。胡宗宪是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和余姚知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力御倭,通过招抚诱降、剿抚并举等措施,剿灭了对于明王朝威胁最大的王直等倭首,为抗倭全面胜利奠定基础。诗歌以受降亭作为题目,高度凝练地描写了抗倭战役的惨烈,表达了自己灭倭平乱的雄心壮志。据《定海厅志》记载:“受降亭,在观山,嘉靖时受王直降建。”明天启《舟山志》:“嘉靖四十年(1561),卢都督镗建。今废。”由此可知,受降亭原址在舟山的定海城南观山,明嘉靖时为纪念王直投降所建,明天启年间已经毁坏。

  抗倭遗址是明代沿海地区人们抗击倭寇的历史见证,也是重要的国家文物和旅游资源,具有永续利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但目前抗倭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大多处于蓄势未发的阶段,我们要注重抗倭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运用,在结合当地特色对其进行合理开发的同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海防遗存

  明代抗倭诗体现的海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历史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舟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海防要塞和军事要地,在抗倭战争中留下了许多海防遗存。

  抗倭诗所描写到的舟山海防遗存,有张可大的《舟山城工告竣喜赋》:“金城百二控蛟关,酾酒能开壮士颜。粉蝶直连霞外嶂,绮楼高并海中山。戈船说剑春涛静,羽扇论兵白昼闲。从此东南归锁钥,不飞片檄下三韩。”张可大是明代抗倭将领和文学家,万历二十九年(1601)武进士,调守舟山期间,尽心防务,主持修建了舟山城墙。此诗即为庆祝舟山城建工事告竣而写。诗歌引用“秦关百二”的典故,极言舟山城墙之坚固和位置之险要。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城池建设是加强海防的重要手段,舟山城建完工后,国家海疆得到巩固,这对于国家海防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全诗洋溢着一种喜悦和自豪之情。颈联“戈船说剑、羽扇论兵”更是表现了诗人的从容闲逸和儒将风度。结尾引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三韩”的典故,将诗歌主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表现了诗人坚信必将平定海患的壮志豪情。

  曹时中《临沈家门水寨》曰:“才微身老一书生,水寨春深坐训兵。山到极边看有色,潮回大海听无声。分屯里堡三军肃,斗舰云旗五色轻。击楫中流思共济,敢于生死负王明。”沈家门水寨是明代重要的水师驻地。明嘉靖年间,倭寇时犯舟山,去来皆停泊于沈家门港,俞大猷于此处设水寨以重兵守之。本诗是曹时中担任副宪镇守沈家门水寨时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结构严密、对仗整齐,尤其是颔联“山到极边看有色,潮回大海听无声”,与王维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颔联在实写水寨周边景致的同时,又以自己饱经风霜的人生经验和久经沙场的将领的敏感性,表现了此地大战将至“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预感。结尾“击楫中流”典出《晋书·祖逖传》,原指东晋祖逖率军北伐,渡江至中流,敲击船桨,立誓恢复中原,后以“击楫中流”比喻报效国家的壮烈情怀。诗人借此典故表明自己将不负重托,同时以“敢于生死负王明”这一反问句,强调自己“生死不负王明”的衷心。

  总之,明代抗倭诗是反映明代抗倭事迹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将其置于古典诗歌史来看,明代抗倭诗多用纪实手法,突破了传统诗歌写意的创作方式;明代抗倭诗以抗倭事迹、抗倭遗址和海防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拓宽了我国古代边塞诗的题材类型。可见,明代抗倭诗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诗学价值,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舟山这一地域也因屡见于抗倭诗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意蕴,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文史价值与抗争精神的魅力。

责任编辑:周琳 最后更新:2024-09-14 16:54:3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台州文史丨戚继光台州抗倭故事(五)

下一篇:南通抗倭英雄谱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