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硝烟已经飘散了120年,但直到今天,依旧挥散不去。可以说,在国人心中,没有一场战争比甲午战争更加难以忘怀,没有一次失败比甲午战争更加刻骨铭心。究其原因,甲午战争,是卡在国人心中的一支铁夹,一直在夹痛国人的心。
为什么痛,不仅仅是因为战败的伤痛,更是因为太多的迷乱和困惑挥之不去。
第一痛,为什么小国能战胜大国?泱泱帝国,一直禀承着千秋大业、皇恩浩荡,独自享受着“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的荣耀和尊崇,历史上日本还是中国的附属国,怎么突然就敢上房揭瓦,太岁头上动土了?尽管日本在“脱亚入欧”的战略政策主导下,国力日渐昌盛,但中国也并未原地踏步,通过“洋务运动”也取得了经济改革的局部成功,一度还出现过“同治中兴”的繁荣局面,有数据说,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日本的1.5倍,怎么一下子就不行了,一对垒就败下阵来了?
第二痛,为什么平静安逸的日子突然就“平地惊雷”,一下子打乱了生活,从此国运衰落、满目苍夷?有一个说法:甲午海战前夕中国的GDP世界第二,仅次于当时第一的世界头号强国英国。清朝后叶,由于1864年“剿平”了太平天国运动,封建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重科举、轻税赋、办洋务、兴实业。一时间,全国上下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赋税降低、鼓励耕作,打开国门、与西方列强交流合作,创办企业、实业救国。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到:“曾氏同治元年五月七日日记,详论洋务,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云云。”可见当时国力强盛、民众富裕、军备充足,社会的表面也呈现出莺歌燕舞、一派祥和、歌舞升平的“中兴盛世”假象。但这种假象是“绣花枕头不经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什么,从中兴到衰落,几乎没有过渡期,一下子就跌落低谷?
第三痛,为什么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谦谦君子”就是打不过“武士道精神”塑造的东洋人?尽管出现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高喊着“撞沉吉野”向敌舰撞去,但最终结果我们还是没打赢?是不是由于清军士气低落、军心不振?甚至一度临阵脱逃、不战溃败成风,上下貌合神离、军令违抗,致使丁汝昌自杀前喊出了“众心溃乱,不能作为”的绝唱。难道我们倡导的“君子文化”只尚空谈,一遇真刀真枪就当“缩头乌龟”了?
这三痛其实也是大清之败的原因,就象三支利箭,招招直奔命门。
其一,大国要有大国的体制和胸怀。在清政府的国家体制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不是改变自己,而是制服别人。殊不知,别人也在变,不但没有制服别人,反而连自己都找不到,完全迷失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导致清政府是以“顽固不化”的心态在“改革开放”。日本“脱亚入欧”、清政府“洋务运动”,好象都是在改革开放,刘亚洲将军说“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小国之所以能打败大国,是因为小国怀大国之心,而大国仅有小国之心,徒有大国其表,只是一味以“家国天下”来论事,把国事都当成家事(如兴建北洋水师还不如兴办慈禧太后的寿辰重要),以封建之心学现代之技,满足于皮毛的浅尝则止,岂有不败之理?
其二,繁荣不等于强大。表面的国家富强、民众富足给清政府造成了错觉,认为“国泰民安、八方来贺”的“太平盛世”来了。殊不知,兴盛之极、衰败之始。清政府沉醉于荡平“太平天国”的胜利喜悦中,沉醉于西方各国使节来访来贺的“妄自尊大”中,沉醉于市井繁荣昌盛、民众熙熙攘攘的热热闹闹中,完全没有觉察大厦将倾的隐患。不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只是在边边角角搞些花边,一味求平,不愿意承担“不破不立”的风险与挑战,最终朝不保夕、自身难保。
其三,国家文化和社会风气应该务实,“坐而论道,只尚空谈” 的“清谈之风”只会误国误民。几千年的君子培养没有错,但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可能更需要血性和斗士。在国家层面,清政府一直以大清帝国自居,好象对战争从来都是不在乎,从来都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交战之后,无论输赢,都要给对方让渡一点好处,极尽大国之风范。1884年,朝鲜发动甲申政变,其实就是日本在后面驱使和操纵,企图掌控朝鲜。尽管袁世凯率清军打败败了日军。但清政府还是非常“谦谦君子”地和日本人签定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须互相通知,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共同行动的权利,这个条约就为十年后的甲午战争埋下玄机。而在社会文化层面,清谈之风大行其道,清朝的一些人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自居,“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一上战场,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继而干出临阵脱逃、投降保命的勾当(如“广甲”号管带吴敬荣不战脱逃)。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甲午战争前的社会风气在当代应该警醒。
回味战争的硝烟,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尽力规避战争。
回望战争的伤口,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要忘却心头的伤痛。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29 15:32: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面对甲午古战场的强军之思——北海舰队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失于创新:甲午战争焉能不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