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甲午战争,让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从天朝大国的梦中惊醒。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在追问甲午战争为何失败如此之惨、教训如此之深刻时,不能不思考战略创新这一关系国家民族发展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甲午战争之败,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战略创新能力不足,如国家安全战略缺失、军事战略无法突破固有阻力、文化战略束缚创新脚步等。
那么在今天,我们如何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推进战略创新,他尤其指出:对军事斗争准备来说,军事战略是管总的,具有引导和牵引作用。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不断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
落实战略创新尤其是军事战略创新,当代军人责无旁贷。因此在甲午战争120周年来临之际,本版特集纳一批研究文章,审思甲午创新之失,探讨推进战略创新之法。
——编 者
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结束于1895年初,先后发生大小几十场战役战斗。作战结果,清军陆军无一胜绩,望风而逃、丢盔弃甲;北洋水师屡战屡败,终至全军覆没。对这场战争的沉重检讨,必须站在历史的、战略的高度来进行。
国家总体战略固步自封,极大影响了清军安全判断和战争准备
甲午战争前,以守成为主、注意力向内的清政府一直缺乏清晰明确的国家战略,尤其是缺乏对新形势的审视判断及对国家战略的丰富发展。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面对世界形势一日千里的发展潮流,盲目混沌不思进取,精于内斗疏于御外,只图眼前不顾长远,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被外敌侵入打败是早晚的事。
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模糊。甲午战前,清政府内部曾进行过两次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争论。一是海防与塞防之争,一为“洋务”与“清议”之争。争议的最终结果,好歹达成了“塞防与海防并重”、“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朝野共识。
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只停留在“防”的层面上时,其内部的虚弱性、消极性和保守性也就暴露无遗。实际上在甲午战争中日交战过程中,清政府的策略仍然只是“防”,而且是消极防御而不是积极防御,一步步守到自家门口,几乎没有任何主动进攻,处处被动挨打,终至一败涂地。
外交战略缺乏远见。对于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清政府来说,国际关系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们始终没有认识到,大国关系,只有利益,没有朋友;只讲实力,不讲道义。战前,李鸿章将避战的砝码投向英、俄、美等国,企图依靠列强的善意阻止日本侵略。殊不知各国表面一套,心里一套,最终把砝码都压在日本一方。
对主要安全威胁研究不够。甲午战前,即使在日本寻衅态势非常明显情况下,清朝政府也没有对日军的战争准备和作战企图进行详细的情报侦察。对于日本的侵略本质,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均提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清政府也始终未意识到,一旦中日开战,其成败将是中日两国争夺亚洲主导权的最终摊牌,整体上对与日作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握不了主动。1884年12月甲申事变中,清军曾成功击败朝开化党人和日军。但由于清政府的短见浅识,这一胜利并未转化成相应的外交成果。在随后的交涉中,日方强使朝鲜签署《汉城条约》,中日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日本获得了随时可派兵到朝鲜的特权。清政府胜仗败果,为甲午战争埋下定时炸弹。
军事战略与作战指导缺乏创新,导致清政府难敌已完成近代化的强敌
甲午战争所处的时代,是近代工业化大步前进的时代。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和全面西化战略洗礼,在军事上基本完成近代化,实现了战略指导、体制编制、战术战法等多方面的创新。同期的清军却仍然蜷缩在旧的藩篱之中,缺乏激活战斗力的创新。
不能与时俱进掌握敌情制定作战预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战前的清廷,不但不了解日本,连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底数不清。清廷中主战派大多只是对李鸿章的淮军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其装备有西式火器的陆军和“船坚炮利”的北洋水师,“尚可一战”。光绪皇帝更是昧于敌情,轻视日本,以为北洋练兵多年,与西方各强国相较或有不足,敌日本当可有余。由于心存轻视之心,对于日本军事上的步步进逼,清政府在军事准备上始终未做最坏之打算。既没有进行武器弹药储备增添,也未进行战前教育训练,更遑论进行战略预置和兵力补充调动。尤其是北洋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消极防御,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把争夺制海权作为首要任务。清廷连“知己知彼”四个字,尚不能与时俱进,焉有不败之理?
对近代情报战缺乏基本概念。在军情收集上,清朝的军事指挥员从上到下,都不重视情报工作。国家及军事体系没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和情报人员。反观日本,其在清国内长期派驻大量间谍和招募奸细,广泛搜集清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在战前,日本商人岸田吟香到上海和汉口开设了“乐善堂”,既是药房,也是出版社,同时也是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民间间谍总部。这些日本民间间谍打扮成中国渔民,硬是把从渤海到山东沿岸的海岸线,用铅锤线测量个遍,并画了海图。他们的情报详细到每个村庄有多少人、几口水井。
同时,清军对情报密码保护几无所知。战后,清军才知道日军破译了清军的电报密码。清军统帅部与前线的所有往来电文悉为日军所截获,清军的作战部署、兵力调动以及相互推诿扯皮的内容均为日军掌握。这样的作战,不败才是怪事。因此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可被认为是清军情报战的失败。
军队缺乏近代化的全面训练。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交锋,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打过一个胜仗,缺乏严格的与近代化军事发展相适应的军事训练、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北洋海军组建之初,在洋教练琅威理的严格要求下,训练水平很高。但在琅威理被不愿受管束的北洋将领排挤离开后,海军训练水平每况愈下。战前,操课训练形同虚设。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而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士兵近代化教育程度比中国士兵高得多。
落后的军队编制体制决定了清军战斗力水平低下。在编制体制上,对日作战的淮军完全继承了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湘军体制,而湘军沿用的是明代戚家军制度。这种建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具有明显中古特色的军队体制,即使使用了枪炮等现代化火器,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淮军最大的建制单位为营,没有统一的军制、编制和装备,兵种相对单一。与日军具有现代意义的军师旅团编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军当时已基本完成近代化改革,军制、编制、武器和装备相对统一,组织指挥比较灵活。因此袁世凯多次强调,清军之败“虽由调度之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在指挥系统上,清军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没有通信兵,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临阵拍脑袋。诸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协同训练,也从未进行相互配合的军事演习。旅大和金州战役,清军一线互不统属之指挥员达9人之多,没有统一指挥,群龙无首。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战斗力减弱几何,未可知也。”
缺乏战术创新导致清军伤亡惨重。甲午战争中,清军实行的始终是消极保守的作战指导,暴露出清军根本没有战术创新,一切都是按老路子。如此怎能应对已经实现近代化军事变革的日本?在对日宣战后,清军的作战指导为:集结海军主力于黄海北部,以扼渤海之口,并掩护军事之输送;陆军则集中平壤附近,以击败在朝鲜之日军。这样的作战指导,一方面过于保守消极,一方面又暴露出清军无海陆协同军事素养。反观日本,当日本军舰向朝鲜半岛大规模运输军力时,其海军舰艇佯动至威海卫外,对我炮台进行牵制性打击,从而吸引清海军注意力,避免北洋舰队前出对其运兵船只进行打击。
后勤不继是清军惨败的又一原因。淮军是清军的主要国防力量,后勤建设却相当简陋,清军主要靠清兵本身或雇用临时工担负战场上野战部队架桥、搬运炮具和行李任务。由于这些民工没有编入军队组织体制,不受军法制约,导致战争一旦不利就四散逃命,不但影响了作战行动,还带动一些清军逃离战场。日本则为侵华战争建立了“军夫”体制,军夫编入正规军内,组成受制于军法的有组织集团。甲午战争中日本共派遣15万军夫,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清军没有明确的卫生医疗编制,军队内的医疗处于涣散无组织状态。战争中,清军陆军战场医疗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北洋海军医务人员,以文官不属于提督为由,临战先逃,外国院长反而服务至最后。反观日军各级均设军医部,有效支援了战场医疗。
落后的思想观念是甲午惨败的文化根源
延绵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但也积淀了许多保守、消极、内向的文化特点,有的甚至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国民性格,时刻在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质量。
不能破除重文轻武之积习。重文轻武之风,是“历代封建王朝积沿已久之恶习”。统治者为了专制政权的稳固,往往在用武力取得政权后,便逐渐废弛军备,重文轻武。专制政体擅长培养溜须拍马、会作八股官样文章的儒酸文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介武夫”“粗鄙武人”,无论在庙堂还是乡野,向来为主流文化所轻视。北洋水师顾问、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曾这样评论中国海军:“中国文官每藐视海军将弁,以为赳赳武夫,何足与论大事?”重文轻武之风,使当时进入武人行列的大多非奸即盗,或是功名未就、求仕不成而投奔军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清朝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不能破除重内轻外之久弊。封建王朝内部,往往重视内患的弹压,而忽视对外敌的抵抗;往往重视近忧的处理,而忽略远患的消除。清朝军队也不例外,其军队不是真正的国防军,其作用主要是镇内的而不是御外的。有清一朝,可以举全国之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捻军起义,却不能举全国之力以抗御外侮。日本学者藤村道生评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鲁伯炮,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但它不过是内战用的、示威用的军队。”在主要作战目标为对外的海军建设上,清政府从上至下都表面重视而实际轻视。1891年,慈禧转发户部的奏疏:“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二年,解部充饷。”台湾巡抚刘铭传听到这个消息顿足叹道:“人方图我,我却自决其藩,亡无日矣。”
不能破除重陆轻海之痼疾。就地缘政治而言,中国是一个有辽阔海疆的陆海复合国家。在冷兵器为主的数千年里,由于受到了西部高原和东部大洋的双重保护,一直处于亚洲地缘政治板块的中心位置,这使得中国一直自负于中央帝国的宝座而不求自新。统治者认为国防的重心在陆不在海,“皆舍海而注意于陆”。因此,中国古代先民虽创造了高度繁荣的大陆文明,但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却很淡薄,长期以来有海无防。“海禁”“片帆不得下海”的做法大行其道。清末虽然建立了北洋水师和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皆为不懂海军业务之人,且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
不能破除重虚轻实之学风。19世纪60年代,日本幕府第一次派代表团到中国来考察。一个名叫高杉晋作的代表团成员,到上海书摊买魏源的《海国图志》,书店老板称不知此人此书。魏源的《海国图志》写好后,在中国无人问津,在日本反倒成了畅销书。高杉晋作又要买抗英名将陈化成、林则徐的书,还是没有。高杉由此感慨中国人的思想和“中华的正道”相差太远,认为中国知识分子“陶醉空言,不尚实学”,思想还停留在许久以前。晚清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大力推行洋务运动,最后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清流”认为李的行为是在推广“奇技淫巧”而千方百计地加以抵制。
总之,缺乏安全战略创新、军事战略革新、文化思想的脱胎换骨,是甲午战争失败战略层面的重要原因。假如清政府在上述三个领域保持清醒的头脑,历史即可能重写。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29 15:45: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战争夹痛的是国人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