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2)
2017-09-06 08:53: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作者:戚其章  点击:  复制链接

二 从30年代开始:开创与奠基

  近代中国对甲午战争史的真正研究始于30年代。以此为起点,甲午战争史研究进入了开创与奠基的阶段。

  进入2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更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其御用文人大肆鼓吹侵略史观,为日本政府推行的军事扩张政策服务。其突出的表现是,美化、甚至神化那些在对外侵略战争中立过“大功”的文武大员。所以,出版人物传记,在日本出版界一时竟成为时尚。其中,一类属于人物传记汇编。如《日本新英杰传》(东京东亚堂书房,1912)、4卷本《明治功臣录》(东京,1915-1918)、多卷本《类聚传记大日本史》(东京,1935-1936)、《人物评传全集》(东京,1935)、3卷本《东亚先觉志士记传》(东京原书房,1936)等。凡是甲午侵华的重要分子,像政界的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陆军的山县有朋、大山岩、川上操六、山地元治和乃木希典,海军的伊东祐亨和东乡平八郎,无不传上有名。另一类是传主为一人的传记。当时集中歌颂两个人:一是陆将乃木希典,有《乃木将军传》(1927年刊本)、《将军乃木》(东京,1928)、《回顾乃木将军》(东京菊香吟出版会,1936)等;一是海将东乡平八郎,有《伟人东乡元帅》(大阪,1934)、《圣将东乡平八郎》(东京,1934)、《东乡元帅景仰录》(东京,1935)等。此时已称东乡为“圣将”,嗣后又将乃木尊为“军神”。显而易见,这是为日本下一步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预作思想动员。这些日本御用文人所写的书已经谈不上学术,完全与甲午战争史研究风马牛不相及了。

  不过,在日本学术界有一些正直的历史学家并不愿随波逐流,他们一秉治史者的良知和责任感,试图按历史的本来面目撰写一批有关甲午战争的学术著作。这里举出两本书为代表:一本是田保桥洁著《〈天津条约〉以后中日开战以前近代日华鲜关系之研究》,一本是信夫清三郎著《日清战争——从政治外交方面的观察》。

  田保桥洁系朝鲜京城帝国大学教授,从1923年着手研究明治时代的中日关系,重点放在甲午战争之起源至媾和这一时期,费六七年之功,屡加改订,始于1930年成篇。作者自称:“本篇为未定稿,供先辈同学诸氏之高阅。”盖为避讳当世文网之灾,预作退步也。此书虽为非卖品,却迅速流传,不胫而走,造成始料所不及的影响。当时,信夫清三郎还是一个刚过20岁的大学生,读了该书大受鼓舞,立志以此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该书也很快传到中国,于1932年译成中文,改题为《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正式出版(南京书店,1932)。译者王仲廉在书前“小引”中曾说明其翻译此书的原委:“译者于决心译出之前,曾细读一过,觉其立论尚公正,对中日两国现存之公文书及两国当局之记录或秘录,一一阐发无遗。于三十余年后之今日,于日人又进一步重施其故技于我东三省领土之今日,诚一不可不读之书也。此书所叙,纯系日本方面挑起战端之经过情状,为覈实计,易其名曰《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甲午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甲午战争究竟是谁先挑起来的?日本军方报告及官私著作一贯宣称:中国济远舰首先在丰岛海面开炮轰击日舰,挑起了这场战争。而田保氏则力驳这一谎言,认为:“济远……不独并未如日本海军方面所言整顿战斗准备,且对于数倍于自己之优势的敌舰队而谓为具有战意,亦属难以凭信。”他指出:“发炮时间孰先?亦不成重要问题。开战之责任在于日本舰队。当时日本国政府称济远首先发炮而开战端,努力将开战责任转嫁于清国政府者,大概欲努力将‘日本国起于被动’之概念传布于各国之故欤?”(中译本,188-189页)仅此一点,在当时已为空谷足音,弥足珍贵!故王信忠阅读后,大加称许道:“立论公正持平,允称佳作。”(注: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所附“参考书目”,北平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信哉斯言!

  信夫清三郎这个名字在中国学术界并不陌生。他一生著述甚丰,所主持编写的《日本外交史》上下卷和所著4卷本《日本政治史》,皆已先后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信夫氏出生在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家庭,祖父为维新时期的著名汉学家,父亲曾任外交官多年,兼从事外交史研究,后在早稻田大学讲授外交史与国际法。信夫氏秉承家学渊源,又受到田保桥洁的影响,还在九州大学读书期间,花3年的功夫便写出了这部《日清战争——从政治外交方面的观察》。此书于1934年10月出版,未料到仅一周便被日本政府查禁。当时在日本学术界,“外务省派外交史学”占有统治地位,而清夫氏的研究正同外务省及军部的观点相对立,自然会遭此厄运。其后,他被迫对该书进行修改,在史学前辈服部之总的指导下,易名《陆奥外交——日清战争外交史研究》,于1935年11月再次出版(东京丛文阁,1935)(注:1994年适逢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之际,笔者约请山东社会科学院于时化研究员,将此书译成中文,为了出版的方便,又改名为《甲午日本外交内幕》,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在再版序言中写道:“关于日清战争的研究至今几乎仍然是一个未开垦的领域。旧史学由于方法方面的缺陷,未能深入于现象的本质,或者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其观念被歪曲,这都是由其立场而带来的必然结果……拙著是在感到旧史学的上述缺陷的基础上,为填补我们的史学的上述空白,对于旧史学来说,是为了使被歪曲了的关于日清战争的叙述向事实真相靠近一步,我所做的一点点努力的成果。”直到晚年,他还回忆说,自进入学术界,“便对继续不断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分析,使之成为自己研究学问的出发点”(注:《甲午日本外交内幕》译者说明。笔者认为,信夫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但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也有可商榷之处。如他对“陆奥外交”性质的分析,即是如此。下文还要论及此事。)。确实,信夫氏的成果给日本的日清战争研究带来了生机,影响了一代历史学者。

  再看中国史坛的情况,就甲午战争史研究而言,所发生的变化更为显著。在此之前,《李文忠公全书》(光绪乙巳至戊申年刊本)和《翁文恭公日记》(1925年影印本)业已问世。陆奥宗光著《蹇蹇录》也被译成中文,易名《日本侵略中国外交秘史》出版(商务印书馆,1929)。德人佛朗克(O.Franke)著《三国干涉还辽秘闻》(Die Groβ ämchte in Ostasièn Von 1894 bis 1914,Berlin,1923)同时出版(中华书局,1929)。日人桥木海关所译编的《清日战争实记》中文本,大约亦在此期间问世。此书凡15卷,记述历次战役经过甚详,可补中国文献资料记述有关战事之阙漏。进入30年代后,《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2年起陆续刊印)、《清季外交史料》(1934年影印本)也先后刊印。鹿岛守之助著《三国干涉之检讨》(南昌,1934年印本)第一批外交著作也在此时陆续翻译出版。所有这些工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前丰富得多的资料,为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侵略步骤,日本作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更是野心勃勃,有一举灭亡中国之势。值此山河破碎、神州沉沦之际,中华爱国学人以借鉴历史,警醒国人,奋起而挽救祖国之危亡。于是,在缓慢起步之后,甲午战争史研究勃然而兴,进入了它的开创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10余年间,出版了一大批有关甲午战争的著作。主要有王锺麒(伯祥)著《中日战争》(商务印书馆,1930)、王芸生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大公报社,1932-1934)、吴兆铭著《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1934)、参谋本部第二厅编印《甲午中日战争纪要》(1935年排印本)、张荫麟著《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清华学报》,1935)、罗香林辑校《刘永福历史草》(正中书局,1936)、王信忠著《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1937)、朱国定著《甲午之战》(正中书局,1939)、钱安毅著《甲午战争的教训》(正中书局,1939)等。这些著作篇幅不等,体裁有别,各具特色。如王锺麒著《中日战争》虽只10余万字,却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叙述甲午战争过程的专著。《甲午中日战争纪要》也是全面介绍甲午战争的经过及结局,但重点放在军事方面,对历次战役的记述尤为详实,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甲午海战和陆战的专著。《刘永福历史草》则属于口碑史学,由刘永福口述,黄海安记录,后又由罗香林加以编校。其中,有两章专记刘永福渡海援台和势穷内渡情况,填补了黑旗军渡台抗日历史的空白。仅此数例,足以表明进入30年代后,甲午战争史研究比前一阶段前进了一大步。

  在这里,需要特别介绍以下3部有关甲午战争的著作,即王芸生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王信忠著《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和张荫麟著《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

  王芸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既是资深报人,又是著名文史专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念国难深重,提议在报上开辟专栏,每天刊载一篇中日关系文字,以为警醒国人之助,由王芸生主笔。于是,他的这部专著先在《大公报》专栏连载,从1932年起出单行本,至1934年5月出到第7卷,历时两年有半。全书共7卷,约150万字。其前3卷写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议经过及战后瓜分危局。这是一部极有分量的多卷本学术著作。关于此书的写作动机和目的,张季鸾在序言中指出:“国家之可危可耻,百年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吾侪厕身报界,激刺尤重,瞻念前途,焦忧如焚。以为救国之道,必须国民全体先真耻真奋,是则历史之回顾,当较任何教训为深切。”应该说,这个目的是达到了。它的长久流传便说明了它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生命力。这部书出版后在日本也受到注意,前4卷很快被译成日文,题名为《日支外交六十年史》,从1933年到1937年陆续分册出版。刘大年评论此书说:“第一,此书在当时动员抗日斗争的舆论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虽有若干缺陷,并没有妨害它激发读者的爱国思想、民族感情。第二,它是那个时代的一部代表作。无论从思想、风格来说,都是这样。某些重大事件的真相,依靠它,才得以披露于世,为人们所知。”(注:刘大年:《王芸生先生和他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读后记》,《人民日报》1980年7月7日;又见《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8卷,三联书店,1982年,413页。)这是实事求是的评论。直到今天,王著仍是研究甲午战争乃至近代中日关系的必读书。

  《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是王信忠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作为“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丛刊”之一种于1937年4月出版。全书分10章,约45万字。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甲午战争历史背景和起因的专著。在此以前,作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甲申事变始末》(《清华学报》12卷1期)的长篇论文。由于运思成熟,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全书结构严密,写来得心应手。作者写作之前,已经读过田保桥洁和信夫清三郎的著作,并且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他的此项课题却又与二氏相同,这必然会增加研究的难度。但是,作者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作者在占有资料方面独具优势。二氏著作所用的资料以日文为主,兼及西文,极少使用中文资料。如田保氏所用的中文资料仅《李文忠公全书》、《中东战纪本末》等两三种,而信夫氏所用的中文资料也不过多了《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两种而已。而作者则对中文资料的占有具有优势自不必说,即使在日文及西文资料的搜集方面也不比二氏逊色。其次,作者的视野更为开阔,表现出深邃的洞察力。田保氏的著作是从中日《天津条约》写起,意谓《天津条约》为甲午战争的爆发预先埋下伏线,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信夫氏的著作以东学党起事作为开篇,意其为甲午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主要的问题在于:日本之发动大规模的甲午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天津条约》也好,东学党起事也好,不过是它挑起衅端的借口,以此分析战争的起因显然是不够的。王信忠则独具只眼,从日本国内喧嚣一时的“征韩论”写起;然后写日本推行大陆政策迈出的第一步,即实为甲午战争导因的最初起点的《江华条约》;再写日本在朝鲜取得了驻兵权的《济物浦条约》;又写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实际上被否定而日本可随时派兵赴朝的《天津条约》;最后揭露“陆奥外交”的实质是“利用外交手段以挑衅之狡狯策略”(该书179页)。通过这样层层揭示和分析,便可清楚地看出,日本之挑起甲午战争并非偶然,不能归结为偶发事件,而是明治政府长期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因此,此书较田保、信夫二氏之书更有分量,也更有深度。

  张荫麟并非专治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在中国古代史方面。30年代初,他将泰莱的《中国事记》译成中文,以《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为题发表。从此,他更涉猎晚清海军与甲午海战的中外资料,于1934年撰《甲午战前中国之海军》一文,分两期刊于天津《大公报》之《史地周刊》。翌年,《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发表。此书一出,影响巨大。直到今天,研究甲午战争史的学者还不能不读此书。该书的重要性主要不在于其中的一些结论,而在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以往关于中日海战的记载,“不独中日双方之报告互有出入,即我国之记录,亦多牴牾。除极抽象之轮廓外,旧史所承认之细节,由今观之,几乎无一不成问题,乃知严格考信之需要与艰难,于近世史殊非例外。”作者主张将传统的考证方法用于近代史研究,以增加研究的手段,并亲自实践。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在这一研究领域必会有更大的成就。

  外国人士有关甲午战争的见闻和回忆,也有不少译成中文发表。主要有以下3类:

  第一,关于海战的记事和评论。张荫麟所译泰莱《中国事记》,以《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为题发表,已如上述。还有《香港孖剌新闻》(Hong Kong Daily Press)战地通讯记者肯宁咸(Afred Cunningham)的威海通讯,由李鼎芳翻译,题曰《乙未威海卫战事外纪》,发表于《大公报》(1935年5月3日《史地周刊》)。此外,《海事》杂志除刊出《汉纳根向北洋大臣报告公文》(8卷5期,1934)外,还译载了英国海军元帅贺伦比以及马汉和马吉芬对黄海海战的评论(9卷12期,1935;10卷3期,1936)。这些有关海战资料的翻译发表,有助于对甲午海战的进一步研究。

  第二,关于日军暴行的西方目击者记述。在这方面,最具影响的是艾伦《在龙旗下》中文本的发表。此书由费青、费孝通合译,题为《中日战争目击记》,在《新生》杂志连载(1卷、7、8、9期,1934)。后来兰言又重译,别出心裁地采用章回小说体,改题《旅顺落难记》出版。这样,便误导了读者,甚至使一些中外研究者把它当成文艺作品来读,认为不足凭信。其实,《在龙旗下》所述,完全是艾伦在旅顺经历的真实记录(笔者拟另撰文考证)。对照一下《中倭战守始末记》卷二所收的一篇《倭寇残杀记》,就十分清楚了。《倭寇残杀记》是《纽约世界报》(The New York World)记者克利尔曼(James Creelman)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原题The Massacre at Port Arthur(《旅顺大屠杀》),刊登在1894年12月20日该报整整两个版的版面上。当时美国舆论倾向于日本,作为日本政府批准的美国随军记者,克利尔曼起初相信日本军队是“勇敢而人道”的“文明军队”(注:James Creelman,Fight at Pingyang,The New York World,Oct.5th,1894.)。但是,当他随日本第二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并目睹了日军进攻金州和旅顺的战斗后,他的观点完全变了,因此写出了这篇著名的长篇通讯。将克利尔曼的《旅顺大屠杀》与艾伦的《在龙旗下》相印证,进一步证明了日军在旅顺所犯下的残暴屠杀罪行。在困难日益深重的30年代,将艾伦的书以《中日战争目击记》为题发表,不仅可补甲午战争中这一重大事件的文献之阙,而且也有警示国人的意义。

  第三,西方传教士的回忆录。甲午战争时在华的西方传教士,其中不少人后来都出版了回忆录,但译成中文本的则不多。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医师司督阁(Dugald Christie)的回忆录《奉天三十年记》(Thirty Years in Moukden,1883-1913)一书中有关甲午战争的部分,由陈德震译出,另以《甲午战时辽居忆录》为题,发表于《大公报》(1937年6月11日《史地周刊》)。其中,除详细地介绍了左宝贵的治军和牺牲情况外,还记述了日本军队“起初发生许多暴行。人们被粗暴地赶出家园,财产被劫掠,家具被烧毁,妇女的处境也是不安全的”,直到后来日本士兵才被“严格地约束”。这些记载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

  与此同时,在中国史坛上,有关甲午战争的论文也大量出现,而且选题趋于广泛化。这些论文,大致包括6个方面:1.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如惜阴《光绪甲申朝局之变更》(《人文月刊》2卷5期,1931)、陈烈甫《甲午以前的中日邦交》(《新亚细亚》3卷9期,1934)、王信忠《甲午战前之中日外交政策概说》(《社会科学》2卷1期,1936)、问渔《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人文月刊》3卷9期,1932)、魏建猷《朝鲜问题与甲午之役》(《国专月刊》5卷4期,1937)等。2.北洋海军与甲午海战。如归与《中日黄海海战纪略》、《中日威海战役纪略》和《中日海战史料》(《海事》8卷5期,1934;10卷9、10、11期,1937;9卷6、7、10、12期,1935-1936)、晨园《甲午战役轶闻》(《海事》5卷7-8期,1932)、张荫麟《甲午战前中国之海军》(《大公报》1934年9月21、28日)、张其昀《甲午黄海战役回顾谈》(《外交评论》6卷3期,1936)等。3.国际关系与外交。如张忠绂《甲午战争与远东国际关系之变化》(《武大社会科学季刊》2卷3期,1932)、张禄编译《甲午战争中之俄国外交》(《国闻周报》11卷29、31、35、37、39期,1934)、左舜生《中日外交史上的李鸿章》(《外交评论》6卷3期,1936)、王信忠《中日马关议和》(《人文科学学报》1卷1期,1942)等。4.战争失败的影响和历史教训。如吴景贤《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学风》1卷9期,1931)、冯节《甲午战争之检讨》(《新亚细亚》10卷6期,1935)、宋云彬《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国民公论》2卷1期,1939)、于炳然《甲午战争的教训》(《新动向》3卷6期,1939)、陈辛慕《甲午之役的教训——〈清宫外史〉读后》(《新华日报》1943年3月21日)、陈恭禄《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武大文哲季刊》3卷1期,1933)、千家驹《中国财政史上的一页重要教训——甲午战争与中国财政》(《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4卷2期,1937)、周天放《甲午战后之东北与日本》(《行健月刊》1卷3期,1932)、登璈《甲午战争及其所予今日东北事件之教训》(《新亚细亚》6卷4期,1933)等。5.有关人物研究。如惜阴《书合肥轶事》(《人文月刊》3卷7期,1932)、曾士莪《书翁李相倾事》(《国闻周报》12卷27期,1935)、张健甫《谈甲午战争的李鸿章》(《前锋》创刊号,1940)、刘熊祥《甲午战前李鸿章的海防建设》(《中国青年》10卷4期,1944)等。6.专论。如杨松《论第一次中日战争》、翦伯赞《论中日甲午之战》(《群众周刊》4卷18期,1940;10卷2期,1945)等。

  在此阶段不到20年的时间里竟有如此众多的研究论著发表,是前一阶段所无法比拟的。此时的研究领域也趋于开阔,选题涉及军事、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国际关系等方面。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史研究已成为历史学科中的热门课题之一,不仅推出了一批具有深度的高水平学术专著,而且许多论文思虑周详,论述深刻,堪称优秀之作,表明当时的甲午战争史研究已经进入了它的开创时期,为此后研究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6 08:53: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1)

下一篇: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3)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