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4)
2017-09-06 09:05: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作者:戚其章  点击:  复制链接

四 70年代后期迄今:拓宽与深化

  1978年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学术禁区,甲午战争史研究也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重要的突破。从此,甲午战争史研究进入了拓宽与深化的阶段。

  如何评价刘步蟾问题的公开提出,标志着甲午战争史研究领域新变化的开始。先是1977年11月,在沈阳举行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书稿讨论会上,笔者宣读了题为《应该为刘步蟾恢复名誉》的论文,引起了与会的100多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的极大兴趣。从1978年起,全国许多报刊就如何评价刘步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几年内,先后发表的讨论文章近20篇。对于刘步蟾其人,或肯定,或否定,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虽大,但涉及评价刘步蟾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黄海海战中是否为自保而擅改阵形?二是他在黄海之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第一个问题是焦点所在,因此争论也最激烈。此问题源于北洋海军英籍洋员泰莱的回忆录《中国事记》。30年代初,张荫麟撰《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便采用了泰莱的记述。其后,范文澜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袭用是说,写道:“刘步蟾违反议定的阵势,发出信号,令舰队横列,主力舰居中。他是卑污的懦夫,企图居中躲避炮火。”(注: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258页。范老此书1947年出了第1版,至1955年出至第9版,故影响巨大。)从此,这似乎已成定论。讨论中,经过对《中国事记》所述进行考证和分析,始知泰莱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都歪曲了事实,且有不少捕风捉影之谈,是不能凭信的。再考察刘步蟾在黄海的战绩,更证明他并不是临阵怯退的懦夫,而是英勇战斗,战功卓越,可称得上一位爱国将领(注:参阅拙作《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近代史研究》1982年4期;《刘步蟾黄海战绩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2期。)。这一结论,逐渐在学术界形成共识。于是,这便成为甲午战争史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因为研究者为了正确评价刘步蟾,必须在详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细致地研究甲午各次海战的全过程和北洋海军的各个方面,例如北洋海军的性质、海军人物、海防思想、洋员与北洋海军的关系、海军建设与洋务运动等,从而拓宽了研究领域,也加深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将研究工作全面地向前推进。

  198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0周年。是年9月,在北洋海军的根据地威海市,举行了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首次以甲午战争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80多位中国近代史学者出席。从会后编辑出版的《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看,这次会议的讨论内容相当广泛深入,所涉及的问题有:战争的历史背景、国际关系及英俄两国的远东政策、日本的战争准备与挑起战争的手段、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东三省练军及辽东战场清军的后勤供应、帝后两党的战和之争、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三国干涉还辽的影响、台湾人民的反割台运动及对台湾民主国的评价、战争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与民族觉醒、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发展的关系、载湉、李鸿章、翁同龢、刘坤一、严复、黄遵宪、柯铁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而对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这一点却皆无异议。这正是此次研讨会的最大收获所在。

  以此次会议为开端,以后陆续举办了多次规模不等的甲午战争学术研讨会。其中,主要有以下5次:1.1990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甲午海战95周年学术座谈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共收论文25篇;2.199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海战与中国海防——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95),共收论文41篇;3.1994年9月,在威海市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共收论文85篇,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学者论文59篇,台湾地区学者论文7篇,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学者论文19篇;4.1995年9月,在大连市举行的“海峡两岸《马关条约》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海峡两岸〈马关条约〉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共收论文23篇,其中大陆学者论文16篇,台湾学者论文7篇;5.1998年8月,在威海市举行的“北洋海军成军11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了《北洋海军研究》一书,共收论文36篇,将于近期出版。

  另外,还要提及两次甲午战争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一次是1994年6月,在台北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95),共收论文33篇,其中台湾学者论文25篇,大陆学者论文2篇,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论文6篇;另一次是1995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日清战争与东亚世界的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日清战争与东亚世界的变化》(东京まに书房,1997),共收论文35篇,其中日本学者论文27篇,中国大陆学者论文3篇和台湾学者论文1篇,韩国、蒙古、俄、美等国学者论文5篇。

  除上述有关甲午战争的学术讨论会以外,还先后举办过多次有关甲午战争人物的研讨会。其中,仅为纪念丘逢甲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就有3次:第一次是1984年12月,在广东梅县举行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丘逢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共收论文21篇;第二次是1994年12月,在广东梅州市举行的“丘逢甲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次是1996年3月,在台湾台中市举行的“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逢甲大学人文社会科教中心,1996),共收论文13篇,其中台湾学者论文8篇,大陆学者论文5篇。其后,广东省丘逢甲研究会编辑出版了3次会议的论文选辑《丘逢甲研究——1984年至1996年专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共收两岸三地与会学者论文42篇(其中重收第一次会议论文12篇、第三次会议论文9篇)。丘逢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者、教育家和诗人,关系到如何对他评价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丘氏所倡导的台湾民主国究竟属于什么性质?这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在中外政界人士及学者中间曾经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民主国是宣告脱离祖国而成立独立国家。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因为所谓“民主”,乃是“台民自主”之义,是在台湾被割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暂行自主”抗日保台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其动机是爱国的,其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注:戚其章:《关于台湾民主国的评价问题》,《北方论丛》1984年4期。)。这样的“自主”,“正是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而不是搞分裂”(注:孙克复:《论丘逢甲乙未保台斗争》,《丘逢甲研究》,144页。)。所以,将倡导台湾民主国理解为搞“独立运动”或成立“独立的国家”,是毫无根据的。第二,丘氏是否有卷饷而去的事?最早明确记述此事者为连横,谓丘逢甲“挟款以去,或言近十万云”(注:连横:《台湾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721页。)。一句“或言”,引起后人的争论不休。或信有其事,或著文驳辩,然皆举不出确证。故有论者主张不如任其“说者自说,疑者自疑”,而着眼于“探求丘逢甲在反割台运动中的实际表现”(注:《丘逢甲与台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87页。)似更有意义。这自是不得已的办法,但问题并未解决。主要的问题在于:丘逢甲是否有可能领到10余万两饷银?据丘氏给唐景崧、俞明震的几封信件,可知当时义军粮饷不继,拮据万分,连借饷几千两都很困难,从哪里能领到*

  10万两?再据范文澜考证,唐景崧就任时,藩库还存银40余万两,到他内渡时仅存24万两了(注:《中国近代史》上册,275-276页。)。那么,所少的16万两是否拨给了义军充饷?根据近年查到的日方档案,当时日军谍报已经查明,这16万两被唐景崧内渡前汇走了(注:《日军侵略台湾档案》,《中日战争》(续编)12册,中华书局,1996年,199页。)。一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这个历史谜团终于解开了。

  再就是1988年在安徽合肥市举行的“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当时会议的主办单位确定了这一中心议题,看来是用心良苦,从这方面评价李鸿章比较好谈,但实际上要回避经济以外的问题是很难的。会后编辑出版了《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一书,共收论文27篇,其中与甲午战争有关的论文占了一半以上。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极其复杂的人物,所以对他的争论也最大。生前死后,毁誉相随。正由于此,对李鸿章的研究为数可观。据粗略统计,近百年来陆续问世的李鸿章传记、回忆录、年谱及有关专著不下30部,分别用中、英、日、德、法、俄等国文字发表于报刊的论文、评论高达400余篇。进入80年代以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盘否定的简单化做法逐渐少了,研究者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力求做到评价恰如其分。虽说如此,见仁见智总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从经济方面看,对他有肯定有否定,但基本上是倾向于肯定。许多论者认为,当时他所创办的近代工业具有积极或进步的历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潮流(注:参看张富强《建国以来李鸿章研究述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384、392页。)。所以,有论者称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建人”。但又指出:“令人遗憾的是,李鸿章放的中国近代化第一炮,恰恰没有放响,他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失败者”。从军事方面看,对他的评价是臧否参半。他创建北洋海军,构筑海防工事,是为了防范外来侵略,尤其针对东邻日本,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而由于他的避战求和和指挥失当,又是他“最严重的误国大过”(注:姜铎:《略论李鸿章》,《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10、15页。)。从外交方面看,虽然对他也是有肯定有否定,但基本上是倾向于否定,自不待言。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李鸿章是误国还是卖国?李鸿章误国说由来已久。当年,张謇参奏李鸿章“主和误国”,即有“非特败战,并且败和”之语,最为人传诵(注:黄浚:《花随人圣盦摭忆》,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4年,447-448页。)。其后,洪弃生撰《中东战纪》序,亦称:“清师之败,李鸿章有三误焉:一误于望和;二误于待和;三误于求和也……误国深矣!”(注:《中日战争》(续编)12册,378-380页。)那么,他有没有卖国的行为?具体地说,他是否真的接受了俄国人的巨额贿赂?或认为,俄国财政大臣维特(Count Sergius Witte)说李鸿章接受了贿赂,“但没有其他实证材料,只有俄方的孤证,没有旁证……如果维特所说属实的话,那就很难洗清李鸿章的卖国罪责。”(注:《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4页。)也有论者指出:“俄国档案中有着清楚的记载,但是善良的人们仍然不敢相信那是事实。”(注:孔祥吉:《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历史研究》1998年5期。)从俄国文献看,此事既见于《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第四章《我与李鸿章的交涉》,又见于《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三联书店,1957)第四篇《关于收买中国大臣李鸿章和张荫桓的电稿》,恐怕很难说是孤证。何况后者多次记述此事,对贿赂过程有着详细的交代,试看俄国驻北京官员寄回莫斯科的两则密电;其一称:“昨晚极秘密地将李鸿章请来我处,通过璞科第告他,如果和我国成立借款……当酬他银五十万两,作为他在办理此事时必需的秘密开支,李鸿章同意竭力协助;假使我国能按十足数借款,他保证大致可以成功。”其二称:“今天我付给李鸿章五十万两(按北京习惯所用市平银重量),计值四十八万六千五百万两(按银行所用公砝两重量折算);李鸿章甚为满意。”(注:《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204-205、209-210页。)这些密电不可能是虚构的。可见李鸿章这个人物确实太复杂了,今后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在当时的政坛上,与李鸿章同为朝野瞩目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翁同龢。1994年5月,“甲午战争与翁同龢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市举行,会后编辑出版了《甲午战争与翁同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一书,共收论文29篇。与会学者对翁同龢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他作为帝党领袖,在甲午战争中主战,而且赞成迁都,倾向于与敌久持,并不错。“说主战误国实属本末颠倒,甲午战败原因不在主战,而在战而不力,决策者没有把战争打到底的决心”(该书第319页)。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二:第一,如何看翁同龢的操守?一种意见肯定了“翁同龢为官四十多年操守廉洁的品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与外国人洽谈借款过程中有受贿的嫌疑。事实上,至今仍查不到翁氏受贿的确证。相反,从俄国档案记载可知,翁氏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是很警惕的。如称:“户部尚书翁同龢拒绝秘密会面,他怕引起怀疑,因为他与外国人根本没有私人来往。”(注:《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206页。)第二,翁同龢开缺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意见极其纷纭,也提出不少新见。一种意见认为,翁氏罢官是出自慈禧的决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刚毅。有论者强调这是后党破坏维新变法的重大步骤。另一种意见认为,翁同龢开缺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翁氏与光绪之间的裂痕形成冲突,而御史参劾翁氏与张荫桓朋谋纳贿,使光绪态度明显变化。有的学者提出,翁同龢开缺与康有为有关,康氏想取而代之,充当太傅。也有的学者认为,翁氏罢官,本人似有求去之意(该书第320页)。看来,对此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991年9月在福州市举行的“甲午战争中之方伯谦问题学术研讨会”,亦颇为学术界注意。会后编辑出版了《中国甲午海战中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一书,共收论文31篇。方伯谦之被军前正法,究竟是否冤案,一百年来聚讼不断。方氏死后不久,就有署名冤海述闻客者,撰有《冤海述闻》一书,为方氏辨冤,发出鸣冤之第一声。以后为方氏翻案者,多以该书为主要依据。到80年代,卢毓英《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稿本公布,又成为翻案论者的另一重要依据。于是,对方伯谦评价问题的争论形成高潮。福州的研讨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据会议综述,绝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方伯谦被杀是“历史上的一桩冤案,应该为之剖白辨冤”,并且“一致认为,方伯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人才之一,是具有爱国心的海军将领”。在会议的“致辞”中,有些话说得十分肯定:“大量中外史料证实方伯谦是中国近代海军杰出的人才,在捍卫祖国抗击外侮的甲午海战中,是英勇善战的指战员,绝非逃兵,他蒙冤被害是清政府腐败没落所致。国内外的观点已基本取得一致,这也是学术研讨上的一大新闻。”还有的论者评价更高:“方伯谦不仅在战略思想上是伟大的,高出中日双方的战争指导者,令人难望他的项背。”事实上,会议上也还有另一种声音。如称:“(方氏)未经允准而‘擅离部位’,中途退避,是违犯军纪军令的,‘仍当治以应得之罪’。”有论者针对翻案论指称:“如果没有可靠的史料证实其非,仅靠推论也同样无法得出‘方伯谦被冤杀’的结论。”(注:《中日甲午海战中方伯谦问题研讨集》,626、631、579、606、43、74页。)可见,与会者在根本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对立的观点,并不像“致辞”和“综述”说得那样轻松:“观点已基本取得一致”,“不少问题已经取得共识”。故有论者撰文称:“学术讨论应该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让各方都能够充分发表见解,不必、也没有必要匆忙做出结论。参加讨论者谁也没有资格自己宣布自己是胜利的一方。”(注:柯平、海莹:《也谈为方伯谦翻案问题》,《齐鲁学刊》1999年1期。)笔者认为,就目前情况看,双方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其一,《冤海述闻》、《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两书在关键问题上的记述有多大程度是可信的?其二,方伯谦在黄海海战中是否首先驶逃?如果这两个问题弄清楚,对方氏的评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这场争论估计还会时断时续地进行下去。

  学术活动如此之活跃,给甲午战争研究增添了活力,从而将研究工作大大地推向前进。据粗略统计,在这个阶段中,已发表的有关甲午战争的论文为1000篇左右。据笔者涉猎所及,出版有关甲午战争的著作主要有:韩俊英等编著《甲午战争研究备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7),戴逸、杨东梁、华立著《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石泉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孙克复著《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杨惠萍、穆景元、郑学元编著《从甲午战争至甲辰战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关捷著《甲午风云与近代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北洋舰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孙克复、关捷著《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主编《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孙洁池等主编《甲午英烈》(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郭铁椿著《甲午大连之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杨念群主编《甲午百年祭: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知识出版社,1995),辽宁鞍山市政协文史委编印《中日甲午陆战辽海战事纪》(1997),陈伟芳著《台湾乙未战纪》(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等。从近代军事史方面研究的著作有:张玉田、陈崇桥等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张墨、程嘉禾著《中国近代海军史略》(海军出版社,1989),吴杰章、苏小东、程志发主编《中国近代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胡立人、王振华主编《中国近代海军史》(大连出版社,1990),姜鸣著《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编辑部编著《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戚其章著《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鲍中行著《中国海防的反思——近代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朱来常著《淮军始末》(黄山书社,1984),樊百川著《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等。有关人物研究的著作有:孙孝恩著《光绪评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895),徐彻著《慈禧大传》(辽沈书社,1994),谢俊美著《翁同龢传》(中华书局,1994),苑书义著《李鸿章评传》(人民出版社,1991),董守义著《李鸿章》(哈尔滨出版社,1996),刘成功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大连出版社,1994),成晓军著《李鸿章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李鸿章家族成员、武职》、《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黄山书社,1995),安徽肥西县政协文史委编《肥西淮军人物》(黄山书社,1992),冯天瑜著《张之洞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马东玉著《张之洞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刘敬坤著《丁汝昌》(新蕾出版社,1993),萨本仁著《萨镇冰传》(海潮出版社,1994),廉成灿等主编《民族英雄左宝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山东威海市政协文史委编《邓世昌》(1990),杨万秀、吴志轩著《刘永福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徐博东、黄志平著《丘逢甲传》(时事出版社,1996)等。其他有关著作亦甚多,如王晓秋著《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振坤、张颖著《日特祸华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谋略谍报活动史实》1卷(群众出版社,1988),李生辉、刘镇传《甲午战争诗歌选注》(大连出版社,1994),关捷、刘志超编著《沉沦与抗争——甲午中日战争》图片集(文物出版社,1991),曲传林等编《旅顺万忠墓》(文物出版社,1986),柯平编《威海甲午战争遗址》(文物出版社,1991)等,难以一一列举。

  在此期间或稍早,台湾也出版了一批有关甲午战争的著作。主要有: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1编《中日甲午战争》(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王家俭著《中国近代海军史论丛》(文史哲出版社,1984)、《李鸿章与北洋海军》(近期即将出版),王尔敏著《淮军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林子候著《甲午战争前之中日韩关系(1882-1894)》(玉山书局,1990),池运在著《袁世凯与中日甲午战争》(台北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1977),林明德著《袁世凯与朝鲜》(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李国祁著《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李守孔著《李鸿章传》(学生书局,1977),雷禄庆著《李鸿章新传》(文海书局,1983),梁中英著《李鸿章对日外交政策之研究》(台北,1970),郑天杰、赵梅卿著《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文化事业中心,1979)等。

  此外,还翻译了部分国外出版的有关著作。如藤村道生著、米庆余译《日清战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A.Gerand)著、袁传璋、郑永慧译《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89),英国学者杨国伦(Leonard Kenneth Young)著、刘存宽、张俊义译《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迪肯(Richard Deacon)著、姜文灏、赵之援译《日谍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美国学者罗林森(John L.Rowlinson)著、苏小东、于世敬译《中国发展海军的奋斗(1839-1895)》(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1993),刘广京、朱昌崚编、陈绛译《李鸿章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等。

  有关甲午战争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出版工作,成绩也斐然可观,规模空前。就私人文集来说,苑书义主编的12卷本《张之洞全集》已经出版(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电稿部分已出版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987);安徽正大力重编2000万字的《李鸿章全集》,不久当可问世。已经出版的还有:戚俊杰、王记华编校《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河北省政协文史委、张家口市政协文史委合编《民族英雄邓世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戚其章辑校《李秉衡集》(齐鲁书社,1993),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丘晨波主编《丘逢甲文集》(花城出版社,1994)等。至于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以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甲午中日战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2),张侠、杨志本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两种较为重要。盛宣怀时任津海关道,是李鸿章办理外交和军务的主要助手,其档案所记内容十分丰富,且多系李鸿章文集中所未载,故此编为研究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书。《清末海军史料》搜罗广泛,内容涉及海军建设、舰船购造、海防思想与防务设施、海战纪略等,可大大省却研究者翻检之劳。

  这里,还需要介绍一下作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之一的《中日战争》的编辑出版。此书的缘起是,80年代初,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Fairbank)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建议,认为中国50年代编辑出版的大型资料丛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贡献很大,仅在美国就培养了200名历史学博士,但后来新资料不断发现,《丛刊》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应该组织编辑出版《丛刊》的续编。李一氓很重视费正清的建议,立即着手制订实施计划。这套《中日战争》续编就是其中之一种,当时委托笔者担任主编。全书共12册,近600万字,已全部出齐(中华书局,1989-1996)。“续编”主要收原先《中日战争》7册中未曾编入的重要资料。其中,除选自清宫的硃批奏折、电报档、谕旨汇编、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洋务档及总理衙门档以外,还有盛京将军衙门档、吉林将军衙门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山东巡抚衙门档、江苏巡抚衙门档等,都是首次整理公布。其他中文资料,如《张謇致翁同龢密信》、《吴大澂文札》、《甲午威海倭警电报》、《龟蔽褊言》、《慎宜轩日记》等,也皆系过去从未披露过的。这样,有关甲午战争的重要中文官私档案文书,可以说基本上都搜罗入编了。译自外文的资料,约占全书近一半的篇幅,以官方档案为主,兼及私人文书及其他资料。如日文资料,除收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第27、28两卷、伊藤博文《机密日清战争》、杉村濬《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外,还收了《宗方小太郎日记》、《向野坚一回忆录》及其《从军日记》等;英文资料,除收《英国外交文件(1894-1895)》、《欧格讷外交报告》外,还收了科士达(John W.Foster)的日记及其在马关议和期间写给夫人玛丽的信件等。其中,有些资料在其国内也尚未公开发表,甚至还没有发现。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6 09:06: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3)

下一篇: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5)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