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人物列传之——李鸿章篇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因而乃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历史拟推出系列甲午人物列传,回顾中日等各国决策者、参战者故事,纵观两军布阵、解析各方心态,以史为鉴,品评得失。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人物小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甲午事迹: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指挥者,战后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文/纪彭 《国家人文历史》副主编)
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大家又一次谈及李鸿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断发生变化。理解和温情虽然不是历史的全部,但是还原历史环境似乎一个观察者最基本的素质。
李鸿章被洋人捧为“领航员”,他自己则自嘲为“裱糊匠”。在绵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仿效西方,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却又一败涂地。
回望甲午,我们很容易指出李鸿章的种种失误,但是,在一个满洲人统治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的帝国里,李鸿章被日本人打败,似乎是一种对他个人较好结局。
这个位子得之不易
在剿灭“发捻”之后,曾国藩权倾一时,他身边不少人劝其自立,但他选择了退隐江湖。继承曾国藩政治军事遗产的是他的战友左宗棠和弟子李鸿章。尽管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这个大方针上并无分歧,但谁也不服谁。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争取清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换言之,左宗棠多吃一口,李鸿章就得少吃一口。
同治一朝,平回乱、收新疆,左宗棠占了上风。他以西征为由,向朝廷申报一千万两的军费。朝廷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胡雪岩就帮着“借洋债”, 洋债以海关税抵押,这下就把清政府最大的一笔“流动资金”弄走了。左宗棠借此还在兰州建立“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李鸿章这下着急了,有限的资源被左宗棠弄走,自己就啥要搞不了了!因此,他抛出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1874年,李鸿章提出日本这个大威胁:“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倭国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他提出组建北洋水师,并明确其战略对手就是日本:“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倭国起见。”但是,李鸿章挡不住左宗棠的西征,况且左宗棠的楚军很争气,真的收复了新疆。最终,中俄双方签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沙俄归还伊犁。同年,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左宗棠和李鸿章争夺资源十几年,互有得失。直到中法战争之后,左宗棠病逝。李鸿章才逐渐崛起。他在北洋创立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他的淮军几乎就是国防军主力。因此,李鸿章被梁启超称为“庸众中的杰士”,于近代中国关系极大,关联极广。但李鸿章自成体系,为朝廷所忌惮。慈禧太后为防淮系独大,有意扶持了张之洞,以南洋制北洋。李鸿章登上这个位置不容易,保住这个位置同样不容易。李鸿章自然明白得很!
动态平衡中的掌权者
甲午战前,日本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居于顺位第三,力压伊藤博文。
对此,梁启超给出的合理解释是:“日本像伊藤的人不下百人,中国只有一个李鸿章。”很显然,物以稀为贵。我以为梁启超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大清朝的制度框架之下,只能有一个李鸿章,最多有两个,多则必乱。”试想如果晚清蹦出几十个李鸿章,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谁听谁的?中国政治从来就是集权和一言堂,结果就是只有一个人“说话”,就他一个聪明,其他任不能超过他,否则就是自己找死。这就是专制体制下大清国的政治基因。
李鸿章的位置是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存在,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朝廷就能时时刻刻控制着大局,以平衡之术左右之。李鸿章既不能稍有懈怠,也不能一家独大。
我们很清楚,李鸿章的资源就是淮系。他的淮军,以及围绕淮军建立起的近代化军工体系、近代交通、运输、通讯、矿物企业等等,还有那只名震天下的北洋水师,支撑了李鸿章在大清国的地位。正因为淮系是李鸿章生存的基础。因此,李鸿章是一个极讲派系的人。所谓国家利益,或者说大清国的利益只能放在第二位。
这和爱国主义没啥关系,因为当时国家观念尚未形成,李鸿章心里能装着太后皇上就对了,装好多国家啊!人民啊!岂不是要造反的节奏!
李鸿章的核心利益就是保全淮系,并且以此为基础步步高升,掌握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大的荣耀。这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对于李鸿章而言,在他心里谁是敌人?自然不是日本人,他把日本当做“假想敌”无非是想引起朝廷的重视,分享更多的资源。李鸿章的敌人是左宗棠、是张之洞、是翁同龢。对于慈禧太后和大清朝廷而言,李鸿章是能臣,他最好能稳住大局,保障爱新觉罗江山万年,并且千万别太积极了,你一个汉人太积极了,你想搞什么?所以,朝廷就需要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们平衡李鸿章。
战败或许是次优选择
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但是,他一个外国人怎么懂得,这种精神状态正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如果真的有几十个李鸿章,摩拳擦掌要搞一番大事业,慈禧太后还不疯了!
所以说,东学党起义引发的朝鲜危机,在李鸿章眼里是“危”,我苦心经营二十年,就是为了大局稳定,现在乱了;对日本人来说这就是“机”,千载难逢的攻打中国的好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矛盾在朝鲜爆发,并且马上就要上升到一种军事冲突的边缘。此时,李鸿章绝对不想打仗。
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有以下三条:第一条, 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不能被打一场仗来搅和。这是中国政治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想打仗。第二条,他深知中国前三十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襟的破屋,实际上不足以战胜倭国。第三条,他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实际上,即便甲午年没赶上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李鸿章的淮军战斗力足以打败日本人,他的损失是可控的,李鸿章还是不愿意打这一仗。当时,李鸿章已经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他还是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爵,已经是位极人臣。如果李鸿章大获全胜,慈禧太后用什么赏赐他呢?你懂的!
李鸿章最希望的结局就是“平局”。如果李鸿章顶住了,像左宗棠收复新疆或者中法战争的不胜不败那样,最好!朝廷的稳定大局保住了,自己又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功,或许还能得到一些新的荣耀,扩展一下自己的权力,多得到一些资源。再过四五年,告老还乡。那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因此,李鸿章还没开战就想着这么调停、和谈。即便打输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清国还不至于杀了自己,最多是如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提前点退休。所谓“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也是很不错的结局。最糟糕的结局就是大获全胜。当初,太平军攻克金陵,咸丰皇帝发狠说:“谁要是克复金陵,不论满人汉人,直接封王!”等到曾国藩兄弟打下南京城,两宫太后假装忘记了自己老公的话,曾国藩更是完全不敢提醒一下那二位美女,“封王之事”。不仅如此,他还赶紧把军队裁撤,争取早早退休回家。
如果李鸿章大破联合舰队,把日本彻底消灭。问题可就大了,慈禧太后肯定不是“喜”而是“忧”。在满洲贵族统治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清国,一个汉人大臣如果获得不赏之功,他的下场很可能是吴三桂或袁世凯。
因此,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李鸿章那里已经是次优选择了。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8 08:51: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驳甲午战争日本“解放中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