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以史为鉴,启迪未来。本文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教授撰写的文章,反思甲午战败对中国海权意识的影响。
(文/黄克武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120年前所发生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捩点,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局势。众所周知,中国不幸战败,日本占据台湾、澎湖,势力往南延伸。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是中日国势之逆转,此后日本跃居东亚首强,乃至推行“大陆政策”、发动侵华战争,号称“日本第一”,其占据优势的时间超过一百年。至2010年中国大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日国力之消长才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中国重新成为东亚强国后,甲午战争以来所带来的历史问题(如琉球归属、钓鱼台主权之争,以及南海问题等),也逐渐浮上台面。
从百余年间东亚国际局势变化来回观甲午战争,近代中国从“海防”到“海权”之转变,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理解近百年历史的一个视角。从军事的角度来观察,中国自古为重视“塞防”的国家,以海为天险,故“海不必防”。自西力东渐之后才开始有“海防”的观念,师法洋人“船坚炮利”,建立海军。至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本侵台之后,其海防重心是以北洋为主,并将日本视为主要的威胁对象。
从1874至1894的二十多年之间,中国在洋务运动的旗帜下,积极从事海防建设,设立船政局、海军衙门,组成舰队等。在此同时亦派员出国学习驾驶与造船,并设立水师学堂,培训海军人员。在1890年代,北洋海军由淮军将领丁汝昌领军,拥有20多艘大小舰船,号称是世界第八、远东第一的舰队,其吨位超过日本舰队。不过在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因缺乏灵活运用之战略,“质重行缓”、炮弹极少”,以及政策上和战不定、以守待变,加上陆战的失利,终遭惨败。
这一场战争不只是两国海军的决战,而是中日双方国力的竞争。中国的失败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尤其关键的是军事技术因素之外的管理、行政上的问题、外交决策上的摇摆不定,以及中国专制统治内在满汉矛盾与翁同龢与李鸿章的恩怨等。整体来说中国内在分崩离析而国力不如人,只知消极抵御之“海防”,而缺乏整体规划的“海权”思想,是战败的根本原因。当时的西方报纸曾评论“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这一句话稍过其实,却有一定道理。“广丙舰”的故事颇能显示此点,该舰为福州船政局所建,为广东舰队支援北洋之舰艇。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港,广丙与其他清舰同时向日军投降。后来当事者致书日军,请求放回“广丙”,辩称此舰属于广东,而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这是当时各省疆臣的想法。基本上从中央到地方,国人只有本位主义的海防观念。
对长期从事海防建设的李鸿章来说,甲午之战也是他一生命运的关键。作为晚清政治领导者、北洋海军之最高统帅,李鸿章无疑地要为其成败负责。李鸿章为晚清同光以来“第一流紧要人物”,受传统教育,25岁成进士,师事曾国藩,因太平起事练淮军,取法洋人的“常胜军”而崛起,又办洋务、练海军,历任大学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与地方督抚。1901年李鸿章过世,当时流亡日本,政治立场与其相左的梁启超立刻撰写了《论李鸿章》。梁启超对他的评论是;“不避劳苦,不畏谤言”,“不好名”(与张之洞不同)故勇于任事,其缺点则是“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梁任公并将李鸿章与日相伊藤博文相比较,认为就才气来说“伊非李之匹也”,不过“伊有优于李者一事焉,则曾游学欧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伊所以能制订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且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盖棺论定,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缺乏新知识,“知洋务而不知国务”。
“洋务”与“国务”之别也是甲午战败给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刺激。少数知识分子开始体认到洋务派“船坚抱利”不足以救国,而中国面对列强威逼需有一套新的做法。对此认识最深的是李鸿章手下、主管天津水师学堂近20年的严复。严复出身福州船政学堂,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是一位杰出的海军专家,也是鲁迅所谓一位“感觉敏锐”的人。可惜返国之后因缺乏科举功名、又抽鸦片,严复不受李鸿章重用,长期担任教职而不与机要。战争之中严复多位同窗与学生丧命疆场,这对他造成莫大的心理冲击。他领悟到中国的失败不只是军事的落后,而有更深一层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师法西方,才能突破困境。在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写了一封信给长子严璩,一方面感叹“时势岌岌,不堪措想”,另一方面则说根本之计唯有通晓西方的学问,才能“治国明民”,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又说“终谓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在战后他发表了四篇影响深远的文章,分别是〈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与〈救亡决论〉,各文均环绕著中西文化的对比,并探讨中国积弱之缘由。文中他批评中国的专制、八股取士、鸦片,与缠足等恶习,提倡三项要政:“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后来梁启超的新民观念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想法均源于此)。
严复更积极地从事开民智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亦即翻译西书。严复所译介西书中影响最大的是甲午战后(1896-98年)所翻译《天演论》。此外,一般人较不知道的是严复约从1903年左右译介马汉的海权论。对严复来说,以海权为中心的国防才能突破洋务、擘划国务。马汉于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强调海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严复是我国最早接触与传播马汉海权论者,他除了通过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介绍与阐发马汉的海权理论外, 还借草拟代北洋大臣拟筹办海军奏稿之机会,阐述有关海权的主张。严复认为:一、海权关系到国家的贫富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下;二、不缔造海权,陆权也只能随之丧失;三、中国应在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海域建立制海权,规复海军,实行海上交通控制,拒敌于海洋国土之外。严复之想法体现了由传统消极的海防向近代积极海权的转变,并将海权上升到整体国家战略的层次,此一想法正是针对甲午战败的深入反思。
不过遗憾的是严复的海权观念在中国只发挥了非常有限的影响,他的观念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响,直至抗战胜利之后,中国始有《海权论》的译本,海权观念才逐渐发展。相对来说,日本对于马汉思想的译介远早于中国,1896年日本人即翻译马汉的《海上权力史论》上下册(东邦协会出版),提出“要在制海”的主张。
《太平洋海权论》
1899年又出版了小林又七翻译的《太平洋海权论》,该书甚至取得了马汉的亲笔授权。此外,此书由明治时代重要政治家、外交家副岛种臣写序,又亲提“武谋深识”四字于卷首。
日本海军的发展不但得力于海权观念的引介,在海军战术方面的译介也早于中国。最早翻译要追溯到1860年代末与1870年代初年。这样看来,日本早在甲午战前的三十年就细心经营海军,从战术、战略方面取法西方之长处。这是日本甲午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不仅只此,日本还非常重视军史的研究。今日甲午战争相关史料,包括双方几次海战的阵仗、装备与人员的损伤,日人都有详细的纪录。这样看来,战胜国对战争之记录与反省竟然要超过战败国,这也是值得警惕之事。
甲午战争结束已经120年了,这一段期间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日之国力也有了新的逆转,然而如何反思甲午挫败的根源与抚平马关条约带来的历史伤痛,仍然值得我们思索沉吟。2010年后中国在经历百年屈辱之后重新掘起,以海权之思维全面部署南北海疆,最近中日、中越之冲突均与此一局势有密切的关系。值此之际,中国如何扮演泱泱大国的角色,避免民族主义之过渡扩张,勿蹈日本之覆辙,亦应加以仔细思索。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8 08:53: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保平不争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