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左右,西人报纸上淮军炮队的图片。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炮兵部队。
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以史为鉴,启迪未来。本文为历史学家迟云飞先生撰写的论文,从国情、国力、军力等方面论证甲午战争双方实力对比。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1938年,当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年的时候,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断言,这场战争中国不会速胜,也不会灭亡,而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华民族。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毛泽东的判断完全正确。毛泽东据以分析的,有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有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有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毛泽东就是从这些条件的对比,得出持久战的结论,他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甲午战争是很好的启示。不过笔者以为国际上对甲午战争的影响远不如抗战时大,因此本文主要就双方的国情、国力、军力展开分析。
军力:中弱日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首先是军力的竞赛。军队是战争的基本工具,我们不能不首先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
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另有伕役15万多。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
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l/3。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甲午战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
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但并不是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相差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在30年的洋务新政中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他方面,中国军队确实较日军相差甚远。甲午战争时,日本军事制度、组织都已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这种编制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诸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军事演习。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
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得多。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需要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清军战术上策略上屡屡失误,决非偶然,是因为中国军官不懂近代战争,其受教育的水平太低。
我们再看海军。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其一,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
其二,海军不统一。北洋海军实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与日本海军接近。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威海海军投降时,还发生了降将牛昶昞要求返还原属广东的广丙舰的笑话。
其三,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基本弱点。
中国军队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长期以来,它的作用是对内的而不是对外的。虽然自洋务新政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不是根本改变。当现实需要它转而对外——防御侵略时,就远远不能得心应手。军队的许多间题,都与它的职能有关。日本学者藤村道生评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鲁伯炮,所以,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但它不过是内战用的、示威用的军队。它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因此,它不能把兵力集中到一个地方,并且机动能力太低,部队转移时总是发生很大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进行运动战,退守防卫就成了它作战的中心。”李鸿章的美国顾问毕德格也曾谈论:“中国素不以与外国战争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各督抚主政兵部堂官并无调度会合之权。兵散则力分,故不能与外国争锋。日本改用西法,陆军、海军皆归部臣节制,故能通力合作,积健为雄。此中、东所以异也”。
中日军队的差异,经过甲午一役,中国也有不少官员看出来了。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就说,日本的胜利“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袁世凯说:“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张之洞说:“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者,固由其全国上下无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
总之,军力是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主要不是在武器上,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士气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
国力:中强日弱
战争是实力的竞赛,是军力的竞赛,又是国力的竞赛,因为军力与国力密切相关。国力包括经济力,也包括人口、国土面积和资源等。
人口:中国4亿多,日本4千万,中国为日本的10倍。
国土面积:日本3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当时有1千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是日本的30余倍。
经济上,由于历史留给我们的资料太少,只能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但这几个方面尚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铁路:甲午战争时,中国铁路不到400公里。日本1890年为2753公里,1896年为4031公里。日本仅1894年修建的铁路就达423公里。
轮船航运:1893年,日本有商轮680只,吨位共110205吨。1894年,中国轮船招商局轮船26只,共22900吨,因为清政府的限制政策,民营轮船只有零星几只。
棉纺业:1894年中国机器纱厂4家,纱锭13万多枚;日本1893年有40家纱厂,纱锭38万多枚。1891年,日本棉纱产量超过进口量,并开始出口,在中国市场上与英国和印度的棉纱竞争。
生丝:明治政府推广机器缫丝,产品精美,出口日益增加,是中国丝的竞争对手。不过日本丝产量仍远低于中国(日1891-1895年平均年产量3006吨,中为5403吨)。
煤:1894年日本煤产量为426.1万吨。中国开平煤矿1896年煤产量为近49万吨,基隆煤矿年产量最高为5.4万吨。上海等地大量进口日本煤。但中国无煤总产量的统计,应较日本少得多。
钢铁:张之洞筹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已在湖北建立,不过1894年刚投产,未产生重大影响。日本当时还没有如此规模的钢铁厂(八幡制铁所1901年投产)。
军事工业:甲午战前,日本有4大骨干军工企业,即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筑地海军造兵厂。中国除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四大骨干企业外,规模较大的湖北枪炮厂在甲午战争中部分投产,另外还有山东机器局等16个军工企业。企业规模方面,日本军工企业1893年合计雇用职工10132人;中国据零星资料,1891年沪局3592人,1874年闽局2600人,八十年代金陵机器局700余人、天津机器局2500余人,合计21个军工企业,雇用人数当大大多于日本。日本1893年陆海军工厂的机器动力共2205马力,江南制造局一厂1891年便有4521马力。我们再比较东京炮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1887年东京炮兵工厂有6个车间,发动机15个,马力300。江南制造局刚建立就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厂、长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火箭分厂等,后又设汽锤厂、枪厂、黑药厂、炮弹厂、水雷厂等。1891年江南制造局有蒸汽动力机361台,总马力4521。
我们再比较造船。1884年至1890年横须贺厂造军舰七艘,其中除高雄号外都不到二千马力。同期福州船政局也造船七艘,其中除广甲、广庚外都在2000马力以上,且有日本所无的钢甲兵舰平远。江南制造局虽停造轮船,但1885年制造的保民号(钢板暗轮)也有1900马力,可见该厂的造船能力。除沪局和闽局外,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和广东机器局也造过轮船。中国的造船能力实大于日本。
总之中国军事工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应大于日本。不过中国的军事工业仍如军队一样,缺乏统筹规划,生产的武器规格也不统一。
财政收入: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字,日本1893年预算收入为8804.5万日元,决算为11376.9万日元。中国1893年为8867万库平两。若以一两白银约等于1.5日元计算,中国财政收入超过日本决算数1000余万两。
进出口:日本1893年进口8943.1万日元,出口9043.4万日元。按经济史家的修正值,中国1893年进口13506.5万(关平)两,出口12740.6万两。关平两比库平两略重,合计中国进出口值是日本的两倍还多。如果考虑到进出口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日大中小),那么这个比较反映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远远大于日本。
综计本节资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在新式交通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上远远超过中国,但大机器工业如军事工业及钢铁工业比不上中国。本节没有比较的农业、手工业总量中国肯定远远高于日本。总的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于日本,如果再加上人口、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力远远大于日本。有些学者曾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中国,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由此而来。但实际上日本自1868年维新到甲午还不到30年。经济发展还有限,由于维新,日本的政治组织力和军事制度见效甚快,但经济发展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见效的。
国情:中劣日优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笼统的概念,笔者在这里谈的主要是与战争有关的国内状况。两国战争的胜负,不仅直接取决于军力并受到国力的制约,还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各自的国情——内部状况的影响。
那么,中日国情的对比如何呢?
首先,是有备与无备。日本维新政权建立后,便以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其策略又是对欧美强国暂取妥协,而把中、朝作为首选侵略对象。同样发展军事工业,编练新式海陆军,中国只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并无向外之意,用李鸿章的话说:“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日本却明确是为向外扩张。日本海军先以中国为假想敌建设,打败中国以后便以俄国为假想敌,打败俄国之后,更以英美为假想敌。中国的缺乏准备,是战争中步步被动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政权稳与不稳。日本建立维新政权后,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局虽有动荡,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从未动摇。这使日本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进行对外战争,而且国内少许之矛盾,恰好在统治者的引导下成为向外扩张的动力。
反观中国,则“国基不稳”。清政府是满族乘中原混乱而入关建立的政权,国内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六十年代,清政府虽然依靠湘淮军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的造反,但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反倒进一步加深。清廷对它的政权的存亡也就十分警惕。除了孙中山和杨衢云已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外,1894年至1895年上半年,就有多起乱事发生,如湖南武冈州“会匪猖獗”,广东韶州“匪乱”,吉林马贼扰长春,关外会党首领孟毓奇等谋在吉林起事,甘肃回乱等等。日本间谍泷川大尉的报告也说:清国“人心动摇不定,军队中也常听到有人发泄不满情绪”。对清政府来说,它不但要抵御外敌,还要时刻提防内部的动乱,特别是由于对外战争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而引发的内乱。日军也利用这一点挑拨汉族人民和清政府的关系,它在所到之处张贴告示:“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又号召所谓“十八行省豪杰”“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
清统治者担心的正是这一危机。战争后期在讨论和战的问题上,主和的官员最重视的是京师根本和沈阳的“陵寝重地”,所谓“宗社为重,边徼为轻”。皇帝说明马关和约的上谕也是以此为辞。除了苟安意识外,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一旦真的北京失守,朝廷就会威信扫地。他们的政权就会在混乱的局势中灭亡。不仅清政府,当时还有不少外国人认为如果日军攻占北京,中华帝国就会土崩瓦解,清王朝随之灭亡。换句话说,对内部不稳的担忧是使清政府缺乏长期作战意志的一个因素。
第三是统一与不统一。
此问题与第二个问题相关。日本通过维新,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强有力的新政权,而且国内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近代性的民族统一。明治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用于战争。中国清政府正处于自嘉庆以来的衰落过程中,特别是太平天国乱后,内轻外重之势已成,表面上有个集权的专制政府,但实际上财权、军权、用人权日益向地方督抚倾斜。这好比一袋土豆,看起来是个整体,但内部却是各自分离的。国家没有真正的近代性的民族统一(这种统一是大革命时期开始而至1949年完成的),政府没有能力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持战争。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一样,是一场局部战争。所以李鸿章发牢骚,说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最后一条,日本经过倒幕维新,权力结构经过重大转换,政府上下充满了进取和冒险精神,对国际事务有深入的了解。清政府则早已失去努尔哈赤和康熙大帝时的进取精神,腐败无能,苟安一时。日本为筹措军费,皇室可以每年拿出30万元来充军用,中国却为修颐和园而大量挪用海军经费。
从国内状况对比的几个方面看,都对中国不利,既不利于短期决战,又使中国难以进行长期战争。
胜负分析:速战与久战
我们前面比较过,日本的军力强于中国,它的军官和士兵的素质、军队的体制、训练、士气及对战略战术的掌握都优于中国,因而战争中中国常常失利,但是日本军队也有弱点,那就是兵员有限,这不仅是因为日本人口较少,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它财力有限,养不起更多的军队。甲午战争中日本几乎把所有军队派往国外参战,国内非常空虚。如果和谈破裂,日军可能会进攻北京,但由于兵力不足,这样做就要放弃山东或辽东,甚至两地都放弃,而从大沽或山海关直接登陆。这样辽东和山东的中国军队势必又会从侧翼威胁日军的安全。日军进攻牛庄、营口、田庄台一带时,凤凰城东路日军防守空虚,张锡銮便率杂牌军数营和团练接连收复宽甸、长甸、金厂等地,日军只能株守九连城和凤凰城,由朝鲜到辽东的日军联系通道只剩窄窄一条。如果张部军力稍强,这条通道便可能被切断。如果日军进攻京徽,类似的情况肯定有增无减,使它难以达到目的。可见兵力不足,确实是日军的严重弱点,使它不能支持长久的战争,它只能在冒险的速决中求得短期战争的胜利。
经济上,抗日战争时,“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但是甲午战争时,日本经济发展还很有限,它的经济力以至国力还小于中国。比起抗日战争时,它的国力更难支持持久的战争。虽然中国的财政也会十分困难,但若战争时间延长,则中国的潜力就会逐渐发挥出来。
从军力国力两个条件看,速战则日胜,久战则中胜,只要中国坚忍苦战,很可能取得最后胜利。这一点,当时就有许多人看了出来。如对中国事务有相当了解的赫德在开战前就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在这场新战争中,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取得最后胜利”。战争开始后的8月5日,赫德又写道:“如果战争能拖长下去,中国的资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难的本领,必能胜过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训练、组织能力”。
就甲午战争时军力国力的对比来说,中国的条件比后来抗日战争时好得多。但是清政府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而是屈辱求和?究其原因,又为国情所决定。
从清政府来说,它早已失去初创时的锐气,苟安目前,根本没有持久作战的勇气。同时,如前节所述,战事拖长又可能使它垮台的种种担心也影响了它的战争意志。
从中国社会来说,国民的民族意识尚处于低级阶段,人民如一盘散沙,前方浴血奋战,后方歌舞升平。这与后来抗日战争时有根本不同。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自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兴起,北伐及大革命时代成长,七七事变前后日本大举侵华之日,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高涨之时。因此,日军的侵略,正好促进中国各党各派的团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军虽然占了平津,占了沪宁,再占武汉、广州,却丝毫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斗争意志。这正如毛泽东所论,抗战之时,中国是进步的、向上的,但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人民却没有这样的觉醒。一句话,时代不同。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既不能在速战速决中战胜日本,又不能坚持持久战争拖垮日本,那就只有屈辱求和一条路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两国的军力、国力和国情决定的。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8 08:53: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从军制变革视野看甲午之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