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行营内一景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以史为鉴,启迪未来。本文为史桂芳教授撰写的文章,解读甲午战争对当时的东亚格局的影响。
(文/史桂芳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甲午战争及其《马关条约》,不仅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且对东亚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造成中日两国东亚地位的逆转,日本一跃而为东亚的“大国”,加快推进“大陆政策”,确立在东亚的“领导”地位,给东亚各国带来了连绵不断的动荡、战争和灾难。
一、甲午战争造成东亚格局的深刻变化,日本加速推进“大陆政策”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从“天朝上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历史的惯性,中国在东亚仍然保持着“中心”地位。直到甲午战争前,中国依然视日本为“蛮夷”、“蕞尔小邦”。
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朝鲜名义上取得独立,实则在日本的掌控之中,成为实现丰臣秀吉“大日本”构想的重要一步。台湾是中国的东南门户,战略地位重要,这里“土地肥沃、物产饶多”,有丰富的农业、林业资源,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日本占领台湾,助长了其继续向中国大陆扩张的野心。辽东半岛比邻朝鲜、俄罗斯,是日本长期觊觎的目标。外相陆奥宗光认为:夺取中国的辽东半岛,不仅可以威胁中国的首都,也使朝鲜的独立有名无实。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向日本付巨额赔款等等,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签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实现了“失于俄美者,取偿于鲜、满之地”、“与西方文明共进退”,从法律上取得了对中国的优势地位,从“周边”国家一跃而为东亚的“大国”,开始构筑自身为核心的东亚秩序。中国沦为东西方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彻底丧失了在东亚的中心地位。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大逆转,对这一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战争取代了和平,东亚各国无时不面临来自日本的侵略威胁。
二、甲午战争刺激了日本军事工业的发展,积蓄了继续发动战争的力量
甲午战争前,日本尽管经过了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发展,但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18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400多万日元,而战争经费预算高达2亿3340万日元,日本政府发行了1亿日元公债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取得总计2亿3千万两白银折合日元约为3亿5千万的赔款,相当于日本年度财政预算的4倍以上。前外务大臣的井上馨说:“一想到现在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地富裕” 。日本将这笔战争赔款的大部分用于充实陆海军军费,其中用于陆军扩张费是5680万日元,海军扩张费为13926万日元,军舰水雷补充基金3000万日元,临时军费7896万日元,合计达3亿日元以上。此外,还用2000万日元为天皇皇室基金,1200万日元为台湾殖民经费,1000万日元为教育基金 。
战争赔款为日本经济注入强心剂,日本出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高潮,1897年,日本确立了梦寐以求的“金本位”制,开始纳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大大增强了其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竞争能力。甲午战争后,日本以为战争是财富增长的最快最有效的手段,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外扩张,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从战争中不断获取新的利益。
甲午战争提升了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它不仅要做亚洲的“中心”,还要在世界发挥作用。甲午战争后,日本知识分子提出“雄飞”于亚洲和世界的主张,要从亚洲的日本,一跃而为世界的日本。1896年7月,《世界之日本》创刊,所刊内容都是要向亚洲大陆发展。在日本“雄飞”过程中,东亚各国首当其冲,成为日本对外扩张受害者。
三、甲午战争后日本国内鄙视中国思潮蔓延
甲午战争之初,日本国内不少人忧虑战争前景而反对开战。然而,伴随着战争进程,日本人对战争态度、对中国的看法开始转变,支持战争的声音越来越大,对中国由敬畏、仰视到贬低、蔑视,演变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福泽谕吉认为甲午战争是“谋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 。他鼓动国民踊跃捐款,支持战争,并任军费捐款运动发起人的总代表。8月1 日,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刊登“表诚义金”的募捐广告,带头捐出巨款1万日元,当时日本全国捐款在万元以上的只有5人 ,福泽谕吉在自传中说:“‘日清战争’这种官民一致的胜利,实在令人高兴,值得庆幸。只有活到今天才能看到这种事情,以前死去的同志朋友是不幸的,我真想叫他们也看看这种胜利” ,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文明富强的必然结果,是文明的胜利。还有人鼓吹甲午战争是日本“为明治维新的理想,为宝贵的古典文化遗产、为整个亚洲的复兴之和平理想而战” ,认为甲午战争日本目的不在于侵略中国,而是为了帮助中国复兴,共同对抗西方。
甲午战争一扫日本对中国的“敬畏”之心,鄙视、蔑视中国思潮在日本国内泛滥,甚至连小孩游戏时都唱:“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 等轻侮中国人的歌谣。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出现大量的神化天皇、赞美战争、歌颂军国主义的小说、诗歌、歌曲、漫画等作品,鼓吹日本取得胜利靠的是英明的天皇,靠的是忠于天皇的军队。日本军人在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被编进中小学教科书,成为“忠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不少报社、杂志社派出战地记者赴前线采访,其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战地记者、自由民权运动者川上音二郎一座在战争期间创作了《壮烈的日清战争》、《攻陷威海卫》等剧目,这些剧目在东京上演,引发了又一轮战争狂热。日本各地频繁召开庆祝会,“帝国万岁”成为流行的热词,日本对中国的认识,从孔子、孟子的“圣贤”之国,到“睡狮”之邦,鄙视、蔑视中国思潮迅速蔓延。甲午一役,福泽谕吉更坚信“脱亚”是日本的出路“现在随着我日本帝国之开化进步,已经起过了顽愚的支那,凌驾于固陋的朝鲜,不仅如此,这也是我国藐视支鲜两国,自诩为东洋霸主的资本” 。日本社会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演化成为新的排外狂潮,为日本继续向中国大陆扩张提供舆论支持。
四、甲午战争加剧了列强在中国新的争夺,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加剧了觊觎中国东北已久的沙皇俄国与日本的矛盾,由俄国发起的“三国干涉还辽”则引发了列强在远东更为激烈的争夺。日本并不甘心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有人甚至要在国会上出现了要追究伊藤博文内阁“归还”辽东半岛的责任。日本政府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全面进行“战后经营”,积蓄力量,与俄国再争中国东北。德富苏峰说:“归还辽东半岛,表明毕竟我国力量不如人,我深信力不如人,无论何种正义公道都毫无价值。而且我一刻也不想在返还他国的土地上逗留,搭船回国了。我在旅顺口的沙滩上,拣了些小石头和沙子,用手绢包好带回国,以纪念这里曾经一度是日本的领土”。 日本最早的右翼团体黑龙会的创始者内田良平表示:“我军以全胜战绩,使清国(原文如此)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但是,因为三国干涉导致不得不将辽东半岛返还,不能不令人愤然” 。内田良平只身前往俄罗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详细地调查了俄罗斯的经济社会状况,尤其是俄罗斯在远东的矿山、西伯利亚铁路修筑进展等情况,得出“俄罗斯不足惧”的结论。回国后,内田良平等组织了黑龙会,黑龙会最著名的口号是“到黑龙江去”,不仅要夺回辽东半岛,还要把东北、内蒙古与西伯利亚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日本终于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胜拥有强大陆军的俄罗斯,夺取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的大部利益。
甲午战后,中国为支付巨额赔款,不得不向欧美各国银行借款,列强在中国获得了铺路、开发矿山、经营电信业等特权,19世纪末,更是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领土从北到南被列强瓜分殆尽。美国提出了 “门户开放”政策,实现与列强对华的“利益均沾”,中国面临着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最严重的民族危机。
总之,甲午战争造成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逆转,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和平形势。日本接连在对外扩张中获得利益,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直到1930年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东亚带来了连绵的战争灾难。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8 09:50: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120年前日本大胜甲午舆论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