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甲午战争史研究中,正在争论的热点问题还很多,如黄海海战的布阵、帝后两党和战之争、英俄对中日冲突的方针等问题。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其规模之巨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持久,在世界海战史上是罕见的。因此,在我国史学界也是讨论较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黄海海战的研究中,许多论者对北洋舰队的布阵问题展开了论争。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究竟是以何种阵形接敌的?对此问题,大致有五种看法:一、英人泰莱在《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中关于“诸舰相并列”(19)的说法,说是“横列”阵形或“一字形阵势”(20)。二、同意泰莱关于“诸船相并横列”的说法,但把它看作与丁汝昌所说的“夹缝雁行阵”(21)是一回事,解释为“二列横队的一种交错配置”(22)。三、根据总教习德人汉纳根向北洋大臣所作海战报告中关于“提督采取最能展开之后翼梯阵”(23)的记述,认为北洋舰队以后翼梯阵接敌“是没有什么可疑的”(24),但又认为后翼梯阵与犄角雁行阵是一致的。四、同意《冤海述闻》中关于“令作犄角雁行”(25)阵形的说法,但把犄角雁行阵理解为鹰扬右翼阵,即类似八字去掉左半边的阵形(26)。五、认为北洋舰队的接敌阵形“接近于人字形”,“因其形状像楔,像英文字母V,故外国人或称之凸梯阵”(27)。在上述诸看法中,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意见比较切合实际情况。根据记载,丁汝昌确曾下令改以夹缝雁行小队阵接敌。但是,改阵是一个运动过程,需要一定的完成时间,由于种种原因,舰队是在改阵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接敌的。“北洋舰队变阵的结果,整个舰队形成人字阵”,“它始终没有真正形成夹缝雁行小队阵”(28)。这个问题还正在讨论之中。
帝后党争,是甲午战争中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它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性质,史学界看法多有不同,也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对此,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认为是一场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帝党主战,要在战争中削弱后党,后党主和,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两党借和战争夺权力”(29)。二、认为“不是封建最高统治集团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而是反映了两种对立的政治势力的斗争”,其性质是爱国与卖国、抵抗与投降之争(30),“不能把帝后两党之争看成是没有曲直可言的狗咬狗的斗争”,“把帝、后两党等量齐观,否定帝党的爱国和进步作用,是不正确的”(31)。三、“帝后党战与和之争,也含有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成分”或“动机”(32)。四、认为对于帝后党和战之争应进行客观的评价。帝党是积极主战的,但不能知己知彼,一味只讲进攻,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克敌制胜方针,不讲究斗争策略,乱加攻击,甚至天真地认为换掉几个人即可解决问题,表现出十足的书生气。后党则主张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不讲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只能导致失败。所以,从当时情况看,无论帝党还是后党,都无法使中国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获胜(33)。
关于英俄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早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有研究者著文认为,俄国政府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采取了“纵容”、“不干涉”乃至“支持”的政策(34)。另一种意见认为,俄国在甲午战争期间对待日本的基本态度是“抵制”、“干涉”乃至“反对”(35)。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甲午战争期间,沙俄对日本的态度,既有‘利用’、‘支持’的一面,但更有矛盾的一方面。”(36)关于英国政府的态度,一种意见认为“是扮演着一个支持的角色”(37)。一种意见则认为,战前“英国力阻中日爆发战争”,“日本开战后,英国宣布中立,实际上不再阻止日本发动侵略战争”(38)。至于英俄两国的关系,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由于英俄矛盾,“英国非常害怕俄国夺取朝鲜,建立军港,南下与英国抗衡”,因此“不惜纵容甚至唆使日本向朝鲜北进”,“借日本之力钳制俄国”(39)。一是认为由于“都要维持远东现状,英俄还在远东出现暂时携手的形势”(40)。有的学者认为,所有这些意见都有其合理的因素,问题是既不能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也不能把合理的部分加以绝对化。要正确认识英俄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必须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否则是不行的。无论是英国还是俄国,都有其既定的远东政策。俄国想推行的扩张路线,要改变原有的远东国际秩序,而英国则想维护在远东的优势地位和既得利益,两国必然要发生利害冲突。这是问题的基本方面,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因此,英俄矛盾和对峙成为当时远东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俄国为在远东进行扩张,或利用、支持一下日本,或静观待变,皆是策略上的需要,并不影响其执行既定的远东政策。同样,英国为抵制俄国的东进南下,或利用中国,或支持日本,也完全是策略上的需要,并不意味着改变了英国既定的远东政策。当然,英俄也有其利益共同的一面,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有可能实行暂时的联合。这是问题的次要方面,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可见,对于这个问题,还应该进一步做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出真正合乎实际的结论(41)。
注释:
①董蔡时:《有关甲午中日黄海海战的两种史籍的考释》,《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②(20)(2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258页。
③戚其章:《应该为刘步蟾恢复名誉》,《破与立》1978年第5期。
④孙克复、关捷:《再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⑤戚其章:《刘步蟾黄海战绩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⑥杨志本、许华:《论丁汝昌海上战役指挥失误问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⑦⑧廖宗麟:《丁汝昌和旅顺之役》,《复旦学报》1982年第1期。
⑨张凤翔:《丁汝昌之死考析》,《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⑩《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403页。
(11)李鸿章曾指示丁汝昌保舰,自定进退。见《中日战争》(三),第192页。
(12)戚其章:《论北洋海军战役指挥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3)戚其章:《关于丁汝昌之死的几个问题》,《日本研究》1989年第2期。
(14)许华:《李鸿章“避战保船”辨伪》,见《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一书。
(15)何平文:《略论李鸿章与甲午海战》,《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
(16)《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18卷,第28页。
(17)《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31页。
(18)《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卷,第62页。
(19)《中日战争》(六),第45页。
(22)吴如嵩:《谈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江苏师院学报》1979年第1、2合期。
(23)《汉纳根向北洋大臣报告公文》,《海事》第8卷,第5期。
(24)郭毅生、汤池安:《论甲午黄海大战与中国北洋海军》,《文史哲》1957年第6期。
(25)《中日战争》(六),第87页。
(26)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第38页。
(27)戚其章:《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
(28)戚其章、孙克复、关捷:《甲午黄海之战北洋舰队阵形考》,《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29)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263页。
(30)祁龙威:《从〈张謇日记〉看中日战争时帝后党争》,《江海学刊》1962年第9期。
(31)任茂棠:《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帝党》,《晋阳学刊》1980年第2期。
(32)吴廷桢、何玉畴:《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甘肃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
(33)戚其章:《论甲午战争初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34)米庆余:《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历史研究》1979年第8期。
(35)刘恩格:《试论甲午战争期间沙俄对日本的基本态度》,《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6)王魁喜:《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远东政策》,见《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37)叶昌纲:《中日甲午战争与英国》,《晋阳学刊》1987年第3期。
(38)(40)洪邮生:《英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立场》,《历史教学》1988年第12期。
(39)陈伟芳:《甲午战前朝鲜的国际矛盾与清政府的失策》,见《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41)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四十年》,《历史教学》1991年第2期。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10 09:16: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