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
2018-04-21 15:11:08  来源:赵省伟  点击:  复制链接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过两个甲子,120年了。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对打,是两国为朝鲜前途开打,因而这场战争的是非曲直,不仅要听中日两国的意见,而且要听朝鲜人怎样说。如果没有超越性的立场,如果只是站在失败者的角度怨天尤人,肯定无法获得关于这场战争的真相,更无法汲取真正的历史经验教训。

  研究甲午战争,还需要注意的一个视角是,经过先前近三百年的扩张,东方对西方国家而言不再那么神秘了。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大量东移亚太,西方的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东方。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关于朝鲜前途的战争,但这场战争的观察者不再只是中日两国的近邻,而且包括不计其数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官、传教士、军人、商人,甚至还有比较职业化的新闻记者。这些人,几乎从纯粹的“他者”立场旁观了这场战争,他们的看法对于矫正中日两国因利益、立场而发生的偏执、误解,应该很有好处。

  过往的一百多年间,中日两国关于甲午战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日文的基本史料已大致穷尽。在今年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中日两国学术界对这场战争有许多不一样的解释,但是新史料的扩充在这两国似乎都很困难了。

  中日之外,西方国家也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档案记载,而且在过去这些年有不少先后公布于世。比如美、英、俄、德等国的交涉史料,对于重建历史极富意义。

  除了公私档案,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最大宗史料,无疑是那时各国的新闻报刊。长期以来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史料重视不太够,总以为新闻记者只是事件的外围观察者,他们并不切实知道历史真相,很大一部分报道往往是根据谣传,捕风捉影,夸大事实。

  确实,新闻记者很难获得高层政治决策内幕,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采访所得构建自己了解的事件轮廓。事后复盘时,新闻记者的记录难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可忽视的是,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外部观察,特别是对社会、风情、民意的体验,又往往超越冷冰冰的档案,显得更具生活气息,因而也值得格外重视。这正是新闻报道所特有的重要价值之一。

  在近年的中文出版物中,根据当年西方媒体记录编译出版的作品很受欢迎,因为这些西方人的记录给中国读者传递了很不一样的历史信息。同属编译作品的《海外史料看甲午》,相信也会受到读者的关注。

  《海外史料看甲午》的史料来源,主要是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作为19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最有名的新闻画报,《伦敦新闻画报》当年的报道中积累了大量素材,《海外史料看甲午》从中精心选择了两万多字战地观察者的报道和一百多张精美图片。此外,这本书还从英国著名讽刺画报《笨拙》、法国画报等书刊中选择了数十张图片以及随军记者、观察者的文字记录。西方人的记录、评判,毕竟提供了一个相对超越中日两国政治立场的观察视角,相信这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也会渐渐改变研究者的某些既定看法。这是这本书最有意义的地方。

  这本书的好看,首推其图片。19世纪末期的西方人已开始采用新闻图片的方式记录重大事件,这些图片虽然并不那么逼真、写实,但总体而言,还是留住了那个时代的记忆。书中关于朝鲜风光、建筑、民众、军队、官员的图片,让人们对那个神秘的“隐士王国”多了一点儿了解;关于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新建海军装备的图片,大沽口、旅顺、威海海军基地的图片,至今看来依然令人震撼。那时的中国,在武器上并非绝对不如他国,战场上的失败其实另有原因。

  从书中搜集的大量图片来看中日两国官员、将士、民众,不论装束还是面色、气质,我们透过纸面都能感觉到,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带给这两个东亚国家很不一样的结果。仅以军队为例,西方人的观察很犀利:

  日军士兵们秩序井然地下船来到凸堤码头,没有引起任何混乱。士兵们全副武装,对于他们的装备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他们身上所带的一切似乎都是最新的式样,甚至还带上了双筒望远镜。就像英国军队那样,他们都穿着靴子,还带有一双备用的靴子。他们身上背着普鲁士士兵所使用的那种带毛的阉牛皮旧式背包,还装备了有弹夹的步枪。这些士兵的体格比较矮小,但是长得很结实。

  与日军的情形不一样,西方人对清军的观察是:

  中国的正规军,即驻守北京、天津和各个省府的八旗兵,能够集结的总兵力远远低于十万人。唯一的后备力量就是营兵,即绿营兵,有时被称为绿旗或兵勇。分布在十八行省里的绿营兵,可能总共凑得出17万人来打仗,但是这些士兵平时训练不足,大部分人手持短柄小斧、长矛、弓箭、火铳或大号的火绳枪。其中有些人是新抓来的壮丁,在前往战场的进军途中,他们抢劫、杀人,还犯下了其他的暴行。老百姓害怕清军绿营兵甚于害怕日本士兵。(《伦敦新闻画报》1894年11月24日第105卷《清军抓来的壮丁们》)

  至于日本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几十年摆脱中国上千年影响,重构国家体制,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西方人的观察也很有意思:

  在所有国家的历史上,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找不到一个比日本更加突出的例子,即通过采用新方法和勇于实践,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把由幕府大将军或大君等未开化封建首领所统治的极其封闭的国家改造成机构紧凑、充满活力的君主政体,不仅成立了一个具有民主面貌的议会,而且还有类似于欧洲国家的行政管理系统。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不仅限于军事方面,而是扩展到了社会文明的所有方面。(《伦敦新闻画报》1894年11月24日第105卷《日本军队的进化演变》)

  这些观察、记录,当然并不一定能反映中日两国的全部真实情况,但这样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何以败、日本何以胜,恐怕不无意义。

  甲午战争是近代世界历史上最具全局意义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也给即将到来的20世纪注入了新的因素。日本正是通过这场战争而迅速崛起的。在那时,日本的崛起对西方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实际上没有人说得清楚。西方人对这场战争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碍于各种特殊原因,不论英、美,还是德、俄,都没有在战前给予有力的干预,从而制止战争。那时的世界还没有一个多边安全协调机构,而且日本在初战得手后渐渐改变了方针,不再以朝鲜脱离中国为唯一诉求。而中国被迫卷入一场国运之战,之前几十年以学西方、走向富强为宗旨的所谓“同光中兴”因此经受了严峻的检验。结果表明,洋务运动只是一个花架子,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堪一击,东亚格局由此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现代化也由此转向。120年过去了,不仅甲午战争,连两次世界大战也已成为往事,痛定思痛,中国应该汲取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走好现代化的每一步。这是我阅读《海外史料看甲午》的一点儿感想,写出来与各位同好分享。是为序。

  第1971期

  《世界画报》(周报)1894年1月5日

  中日战争

  LA GUERRE SINO-JAPONAISE

  日本军官在询问抓获的中国俘虏

  平阳战场的一角

  患痢疾的日本士兵

  第2053期

  《全球画报》(周报)1894年7月28日

  中日冲突

  LE CONFLIT CORÉEN

  朝鲜皇室成员

  北京和上海恢复电报通讯后,终于得以获悉有关中日冲突的确切消息。之前关于开战在即的传闻,已经得到证实,绝非虚言。目前形势十分紧张,战争似乎不可避免。

  中国公然进行作战准备。上海道台已正式通知各国领事,必要的时候,中国将随时封锁吴淞口。

  12000名士兵在大沽口登船前往朝鲜。士兵们乘坐的船只由8艘炮舰护航,后者收到命令,一旦日本舰队阻止登陆,便发动攻击。

  新的增援即将源源不断地从复州(大连)出发。

  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一触即发。

  日军营地内部

  架起枪束(休息)的中国步兵

  汉城(朝鲜)景福宫大门

  和平取决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件

  尽管英国政府明确表示要严格保持中立,但可以肯定英媒是倾向于中国一方的。英国报刊试图影响日本政府,使其认为不能指望法国和俄国的支持。倘若英国继续公开站在中国一方,那么该论断是否准确则有待观望了。

  汉城(朝鲜)皇室出行

责任编辑:张世昌 最后更新:2022-12-22 14:59: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战争对远东格局的影响

下一篇:中日冲突下的朝鲜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