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甲午到辛亥 天朝”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018-04-21 15:39:08  来源:雷颐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核心是“华夏中心论”,即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都是边缘,而且由“边缘”渐成“野蛮”。

  《尚书·禹贡》把天下分为五个同心而具有阶级性的地区,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夷夏对举始于西周,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说,严夷夏之辨却是春秋时期。约至春秋时期,“夏”和与其相对的“狄”“夷”“蛮”“戎”“胡”等(后简称“狄夷”或“夷”)概念的使用开始突破地域范围,主要用于区别于尊卑上下、文明野蛮、道德与非道德。“华夏”代表正宗、中心、高贵、文明、伦理道德;“夷”则代表偏庶、边缘、卑下、野蛮、没有伦理道德,尚未脱离兽性。

  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其他文明、文化的华夏中心论在处理、对待与他国的关系中,制度化为以中国为宗主、他国为藩属的“宗藩体制”,或曰“朝贡体制”,以此规范“华夷秩序”。这种“华夷秩序”中,中国的“皇帝”是承受天命的“天子”,“天子”是最高的道德“天道”在人间的化身、代表,代“天”来执政“天下”。所以,“天下”其他国家只能是中国的“藩邦”“藩属”“属国”。

  从文献记载来看,较为确实的朝贡体制从周代的五服制发展而来。汉唐时期,朝贡体制已得到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自汉武帝起,能否“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成为统治者是否英明、王朝是否盛世的重要标志,甚至是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所以,新王朝建立通常都要“诏谕”属国向新王朝称臣纳贡。到明代时,有关各种规制已相当精密,其主要内容是“藩属国”要按时、携带特定贡物、按照指定线路(贡道)到中国京城、住在指定馆邸、按照指定礼仪,将贡品向中国皇帝呈送。作为宗主国,中国皇帝要对朝贡国“还赐”;如果这些属国有新统治者即位要由中国皇帝册封,即颁发敕文(诏敕)承认其地位。据《明会典》所列,朝贡国超过100个。其中关系密切、定期朝贡的国家有几十个。如规定朝鲜一年三贡,由辽阳、广宁入山海关入贡;琉球二年一贡,由福建闽县入贡;安南三年一贡,由广西凭祥入贡;日本十年一贡,由浙江宁波府入贡……

  1644年,满清入关、定鼎中原,开始进入“华夏”、成为“天朝”的继承人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夷秩序”世界中的“天下共主”。在乾隆、嘉庆两朝《会典》,包括葡萄牙、意大利、英国在内的“西洋”,也被列入朝贡国家。虽然这些“西洋”国家并未向中国进贡,但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对世界的看法。

  其实,就在满清入关四年后,一个新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于1648年在欧洲形成。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了残酷的30年战争,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开始和谈,到1648年10月签订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根据这一条约,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维护领土完整、国家独立和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原则。根据这一条约,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该条约第一次提出了主权国家概念,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尊重民族国家主权的框架下,基于国家主权的世界秩序开始形成,首先是在欧洲确立了国与国之间的新秩序,此后随着欧洲在全球性扩张的同时也把主权国家的概念带到全世界,逐步形成了以后几百年的国际基本秩序。

  当然,几百年间国际关系的“实际”是弱肉强食的“实力决定”,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原则又一直是解决各国间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因此它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正式形成。在此条约诞生之前,对欧洲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早已在意大利发生,新大陆、新航线已经“发现”,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欧洲已经开始其全球性扩张……这些,都预示着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的“现代性”国际体系,迟早会与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的“华夷秩序”发生冲突。

  二、“天朝”开始崩溃

  鸦片战争以暴力打开了“天朝”的大门,“天朝”开始了缓缓崩溃的过程。面对这种“华夏中心”天朝体系的崩溃,清政府当然心有不甘,一直在痛苦地抵抗。“华夏中心”的“天下”观必然要在国家体制中得到反映、体现。由于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以中国对外传统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管理、接待藩属朝贡的机构由“理藩院”和“礼部”分掌。

  但鸦片战争开始后,清政府不得不与英、法等国打交道,虽然中国打了败仗,但清政府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观念和面子还很强,仍视此时的西方列强为传统“狄夷”,不屑也根本不想与之“外交”,所以每当有中外交涉事件,由于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朝廷总是因事随时择人办理。但由于中英签订了不平等《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五口通商,中外交涉遽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是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当然不会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处理这些地方的中外交涉事宜。传统的对外体制,开始打开一个小小的缝隙。由于这“五口”都在南方,广州历来是对外交往较多的地方,所以五口通商大臣开始由两广总督兼任。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人的活动重心向此移动,因此从1859年起改为由江苏巡抚或两江总督兼任,如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就兼任通商大臣。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其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中国传统体制,而且从观念上说这样清政府仍有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即中国仍是“天朝上国”,那些“蛮夷之邦”只能与中国的地方政府打交道,而不能(因根本无资格)与中国的中央政府打交道。但这毕竟又表明,清政府被迫承认同西方列强间已不是传统“宗藩”关系。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又以中国惨败告终。中国在1858年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的权利,清政府又不得不增加了许多沿海沿江开放口岸,长江以南由原来的五口增设为13口,长江以北新开牛庄、天津、登州三口。清政府于是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设在上海,后来演变称为南洋通商大臣或南洋大臣;在天津新设“办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大臣”,后来演变称为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南北洋大臣都是为“通商”而设,仍反映清政府不愿承认与狄夷有政治关系。

  由于与北京近在咫尺,再加清廷仍是尽可能将对外交涉活动局限于地方,所以北洋通商大臣在天津设立之初实际就参与了国家外交活动。一些外交谈判的签约地都是天津而不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些国家原代表到了北京,清政府仍坚持要他们到天津。各国外交人员只能在中国的“地方”、并主要是与“地方官”打交道明显不合国际惯例,引起各国强烈不满,一再要求进京。但清政府为传统观念所囿,一直坚持与各国的交涉只能在国门天津而不能在国都北京进行。若想进京交涉,必须先在天津等候,由北洋大臣先向总理衙门呈报获得批准后方可进京。

  对外交涉由南、北洋大臣负责,核心之处是“列强”也只能与中国的地方政府打交道,尽量维护中国是“天朝上国”传统的“天朝”体制。

  清廷最反对的还是破坏“天朝”体制的外国公使进京。为避免外国公使到北京换约,清政府提出在上海换约。但是,西方列强坚持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公使一定在北京换约,因此,双方冲突不断,列强最终决定用武力达到目的。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下旬,奕代表清政府分别与英、俄交换《天津条约》并订立《北京条约》。英、法两国公使终于在武力护送下,来到北京,随后,各国外交使节也常驻北京。天朝惯例,又被打开一个缺口。

  由于俄国与中国早有来往,以前一直由“礼部”“理藩院”分管俄国事务,但1858年的中俄《天津条约》在俄国要求下,规定今后俄国与中国的外交往来不再由礼部、理藩院掌管,而由俄方与清军机大臣或特派大学士往来照会。与俄国的这种改变,使其他列强也提出类似要求。这样,清廷不能不建立一个中央级的专门对外机构。

  由于奕负责与列强谈判,因此对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格局有较深了解。他考虑到各国公使要常驻北京,再加列强要求中国成立一个中央级对外交涉机构,于是在1861年1月上奏,提出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交涉事宜。咸丰皇帝批准了奕的建议,同意“京师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咸丰皇帝有意加上“通商”二字,事实上坚持“天朝”与“外夷”间只能是洋人来华的通商关系,而不可能有政治关系。奕知道中外已不可能只是通商关系,于是坚请去掉“通商”二字。在奕坚持下,咸丰皇帝最终同意去掉“通商”二字。这样,清政府总算有了一个类似于外交部的机构,向现代体系又跨近一步。

  按照奕原来的设想,总理衙门应是一个权力较大的部门,各省督抚、通商大臣、钦差大臣等有关外国的报折应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直报总理衙门,但被咸丰皇帝否决。咸丰皇帝要求各地督抚仍只对皇帝负责,只向皇帝奏报,有关事件各地可同时咨行礼部,再由礼部转咨总理衙门。这一方面表明咸丰帝有意限制总理衙门,不令其与各省直接发生关系,以防皇上大权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表明咸丰帝仍想尽可能保留传统理藩旧制的某些因素,不愿完全走向现代体系。

  奕是朝廷内对世界了解最深、最多之人,但他仍认为列强不久就可能离开,中国仍回传统旧制。他在奏请成立时即说:“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而且,为了表示对外的轻视,它成立时的规制就一切因陋就简,暗寓不能与原来各衙门相比,以示中外仍有高低之别。所以,总理衙门的衙址也选定一民宅,由于其大门仍是民宅式样而非官宅,怕外国人抗议,于是仅将大门草草改成官衙式样。更重要的是,由于是临时机构,所以从总理衙门大臣到章京、郎中,全都是兼职。

  总理衙门的成立初步改变了中国从来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传统,是中国与现代国际体系接轨的重要一步,是中国外交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为1901年正式成立外务部打下基础。当然,这种体制的“接轨”并非易事,在成立总理衙门的同时,又保存了旧体制,在一段时间出现了新旧并存的局面。传统理藩旧制与现代体系并存主要表现在总理衙门与南北洋大臣的关系上。总理衙门与南北洋大臣之间并不存在统属关系,南北洋大臣绝非总理衙门之下属。只是在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决断时,南北洋大臣要咨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对于南北洋大臣也只是作为顾问和代陈电奏,不能直接指挥南北洋大臣。所以,总理衙门虽为全国最高洋务机关,但在体制上与南北洋大臣、各省将军督抚,基本上是平行的,可给后者以建议,但不能命令、指挥,而且建议和指示也都要奏报清帝批准。新旧体制并存,“外交”政出多门,是清政府对外交涉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决策机制的重大缺欠。

  各国外交使节常驻北京,一个重要问题随之而来。有外国驻华使节,他们觐见皇帝之礼迟早会提出来。清政府一直坚持外国驻华使节晋见中国皇帝时必须下跪行礼,显示中国仍是“天朝上国”。1873年2月,同治帝亲政,西方使节再次提出觐见皇帝递交国书的要求,对中国来说根本性的“礼仪”问题再也无法回避。这一次,各国使节采取公使团联衔照会总理衙门的方法,提出同治皇帝亲政之时,如果他们不代表本国亲见皇帝、递交国书,就是失职。而且,按国际惯例,一国使臣进入某国后,如该国元首不予接见并接受国书,显系不友好的表示。他们还专门提到《万国公法》:“兹在泰西各国,向为例准,应有优待之处。觐见之礼,最为崇巨,准否施行,有汉译之《万国公法》一书可稽。”《万国公法》是一本翻译著作,由美国在华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译自美国人惠顿(Henry Wheaton)的著作《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同治三年(1864年)京师同文馆刊行。此书出版,使清政府对当时的“国际法”有最基本了解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要求清政府接受“万国公法”,亦即迫使清政府屈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

  对此要求,清政府反复提出如要觐见,必行跪拜之礼,但为外国驻华使节严拒。于是中外双方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有关礼仪的激烈争执。

  总理衙门大臣奕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详陈了列强的强硬态度,同时一再说明自己据理力争:“告以惟拜跪之礼最关中国国体,首先议定。此外始可从容拟议。”“反复辩诘,几于舌敝唇焦。”不过,通观他的奏折,他的基本态度其实是知道此事只能按国际惯例办,委婉主张朝廷通融折中。所以,他对列强照会提出的行鞠躬之礼做出了颇有意思的解释:“所谓鞠躬,即彼国府首立地而叩之礼。”而且,国际惯例是三鞠躬,总理衙门要求五鞠躬作为妥协。

  由于事关重大,在这四个月之中,清政府各路官员也纷纷发表意见,激烈争论。综合内外各情考虑之后,清政府终于允许外国公使觐见同治帝,并行西洋鞠躬礼,而列强驻华使臣也同意“五鞠躬”而不是国际惯例的“三鞠躬”。但是,此时中国对传统的进贡国日本仍有“天朝上国”心态,恭亲王奕事先会见日本使臣时曾提出,日本使臣见中国皇帝时仍应按惯例行中国的跪拜之礼。结果,被日本使臣厉声拒绝。

  1873年6月29日,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顺序觐见清同治皇帝,未行跪礼,总共约半个小时。有必要一提的是,日本使臣只行了三揖之礼,其他使节则行五鞠躬之礼。虽只短短半小时,但这见皇上/天子不下跪的半小时却是划时代时刻,是“天朝”崩溃的重要标志。

  “藩属”的脱离,是天朝体系崩溃另一个重要方面。早在鸦片战争前,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展,东南亚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向“天朝”进贡的国家越来越少。终于,鸦片战争后,原本与中国密切的进贡国也渐渐停贡。1853年,南掌(今老挝)因太平天国阻碍贡道,由此停止进贡;1869年,暹罗(今泰国)正式停止进贡;1875年后,已被英国殖民统治的缅甸再未向中国进贡;1879年,琉球被日本正式吞并;1884年法国迫使越南与之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越南主权丧失殆尽而且规定越南与中国脱离宗藩关系,1885年法国又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不得不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正式放弃了对越的宗主国地位。这样,1885年后唯一实质性的“进贡国”只剩朝鲜。

  三、“天朝”的最后崩溃

  总理衙门的建立、允许外国在中国建立使馆,突破了天朝体制。允许外国使节晋见中国皇帝不行跪拜之礼,突破了天朝礼仪。除朝鲜外,全部“藩属”都已脱离。因此,天朝的体制、礼仪已经破坏,藩属只剩朝鲜,成为“天朝”唯一一块基石。

  但是,这唯一的一块基石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立即出现“征韩论”,吞并朝鲜成为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首要目标。1876年,日本逼迫朝鲜签署《江华条约》,朝鲜被迫向日本开放了几个港口通商,日本在汉城设立使馆,日本人在朝鲜享有治外法权,这是近代朝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朝鲜仍奉中国为宗主国,按期遣使向中国朝贡,对带有“皇”“敕”等字样的日本国书拒不接受。

  清政府意识到朝鲜的地位已经危险,在“以夷制夷”政策主导下,催促甚至直接参与了朝鲜先后与美、英、德、俄、法签订通商条约。清政府企图在朝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上写明朝鲜为中国属国,以确保列强承认自身的宗主国地位。但清政府这种努力并未成功,只是由朝鲜政府在签约后单方面发表明确中朝宗藩关系的照会,意义委实有限。

  1882年7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国、日本先后积极介入。事后,日本胁迫朝鲜签订了《仁川条约》,进一步对日本开放,日本在朝鲜享有更多特权,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日本使馆驻兵。

  《仁川条约》签订后,日本侵朝野心已昭然若揭,朝鲜危机进一步加深。如何制定朝鲜政策,清政府内部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以张謇、袁世凯等人为代表,主张东征日本,为朝毁约,然后将朝鲜废藩置省,直接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或者设立监国,派人直接管理朝鲜内政外交。第二种意见是朝鲜独立,各国共保。具体说就是让朝鲜“自主”,与中国脱离传统的“宗藩关系”。第三种意见是保持传统宗藩关系,加强对朝鲜的干预、控制。经过反复讨论权衡,清政府最后决定采取第三种办法。

  1887年,在列强压力下,朝鲜政府决定向日、美、英、德、俄、意、法派遣驻外使节。清政府表示反对,迫使朝鲜向管理藩属的礼部呈递咨文,先征得清政府同意。随后,李鸿章亲自拟定了清朝与朝鲜驻外使节体制的《应行三端》,主要内容是:第一,朝鲜使节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具报,请中国公使协同赴所驻国外交部。第二,遇有外交宴会,应随中国公使之后。第三,交涉大事关系紧要者,应先密商中国公使核示。此皆“属邦”分内应行体制,与各国无关,各国不能过问。不久,清政府迫使朝鲜政府将不遵守《应行三端》的驻美公使召回免职。通过加强对朝鲜驻外公使的控制权,企图迫令列强各国承认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

  今天看来,清政府要朝鲜与各国签订通商条约、但又要求朝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上写明朝鲜为中国属国,清政府为朝鲜制定的《应行三端》,都是荒谬之举。但历史地看,这种“荒谬”恰是“天朝”体系被动地、不得不向“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过渡的反映。

  1894年,日本终于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第一款确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天朝体系,最终崩溃。

  天朝体系的最后崩溃,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成为唯一公认(再次强调,是“公认”的原则,国际关系“实力决定”的实际与公认原则尚有距离)的国际体系,是东亚地区中日实力此消彼长、新兴的日本挑起侵略战争的结果。直到20世纪前半叶,当新的力量崛起、地区旧有平衡被打破时,多是以战争的方式重新“定格”,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当新的力量崛起、地区旧有平衡被打破时,人类应有智慧不再以战争的方式为之重新定格。

责任编辑:张世昌 最后更新:2018-04-21 15:39: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到辛亥总体性失败

下一篇:从甲午到辛亥、“现代”与“前现代”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