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保险丝一样的命运
2018-04-21 15:57:42  来源:邢超  点击:  复制链接

        习惯于用炮舰说话

  “亚罗”战争爆发后,伦敦方面很快知道了消息。这时候,担任英国首相的是巴麦尊,他曾经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谋。听说中英之间再次爆发武装冲突,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巴麦尊仍旧主张对华使用武力,胁迫清政府答应“修约”的要求。不料,英国内阁的政策遭到了议会下院的否决。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下院要被解散,英国重新举行大选。结果,在新的大选中,支持巴麦尊的党派获胜,对华动武的决策在下院获得通过。英国的军舰再次驶向遥远的东方。

  1857年3月20日,英国政府委任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特使,前往中国,具体负责对华事务的处置。额尔金,出身英国贵族,1811年出生,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英国驻奥斯曼大使,他本人曾经担任牙买加、加拿大总督。巴麦尊交给额尔金的一项重要使命是:联络法、美等国,共同对华采取军事行动。

  法国同样有对华使用武力的意向,起因是“西林教案”。1856年2月29日,一名到广西西林县传教的法国神父马赖(马奥斯丁)被清朝当地官员处死了,罪名是擅自结社,勾结乱党。法国向来以天主教徒的护佑者自居,因为此事对清政府大为不满。法国不想单独发动战争,看到英国跃跃欲试,要对清朝动武,加上“利益均沾”的缘由,法国便有意和英国联合,想共同从东方捞取更多的好处。1857年4月20日,法国政府委任葛罗为特使,率领一支舰队前往中国。

  虽然美国代表伯驾一再怂恿本国政府出兵中国,美国政府坚持中立政策,最终决定不参加英、法联合军事行动,只是在外交上予以配合。为此,美国政府委任列卫廉为全权公使,接替伯驾,继续履行在华使命。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与英、法为敌的俄国人四处活动,参与了此次西方对华联合行动。英、美等国主要想从清朝攫取商业利益,俄国对清朝广阔的领土垂涎欲滴。在对华侵略中,英、法等国家相信炮舰的威力,而俄国采用的手段则更为阴险。

  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俄国政府致信北京,强调英、法等国即将对华动武,为了中俄共同利益,派遣特使普提雅廷前去斡旋,“如迟疑不从美意,必致别生事端”。清廷对俄国怀有戒心,拒绝了俄国人的“美意”。

  普提雅廷没有能够进入北京,只好于1857年11月南下,到达香港,在英、法、美三国公使中间进行穿梭外交。他对美国公使说,他可以调解中美关系,帮助达成“修约”的目的;他对英、法公使说,和清政府打交道必须动用武力,最好把炮舰开到天津海口,清政府必然不得不屈服,到那时俄国将配合英、法行动。英、法等国不希望俄国站到清朝一边去,欢迎俄国加入他们的阵营。

  普提雅廷(1803-1883):俄国人,参加过高加索战争,1842年,带领武装外交使团到波斯。1852年,率领舰队到日本,要求日本开放贸易。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派驻伦敦担任俄国海军武官。1857年2月,前往中国。1859年,晋升为海军上将。

  这样,英、法、美、俄四个大国组成侵华共同阵营,以英、法为主力,美、俄在后追随、协同,要共同出力,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清朝政府虽然忙于平定全国各地的反叛,对英、法方面的动态并非毫无觉察,叶名琛很早知道了额尔金要来中国的消息。不过,按照固有的思维方式,他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包令肆意在华寻衅,英国政府不满意其行为,中途换马,派额尔金“来粤定议”。出于这种考虑,叶名琛认为英国人不会有更大的行动,决定继续“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1857年7月2日,额尔金到达了香港。碰巧,1857年5月10日,英印度殖民地发生土兵起义,英国政府调集在亚洲的绝大部分兵力前去镇压,原定在香港附近集结、发动对华战争的英军被调往印度,额尔金跟随着一起去了。这次事件更坚定了叶名琛的判断:面对自己“以静制动”的策略,英国人黔驴技穷。

  12月,平定了印度土兵起义,额尔金从印度回到了香港,准备对华发动战争的英、法联军在香港附近集结完毕。英军集结了49艘战舰,舰上载有火炮549门,海军官兵6400人左右,地面部队4000人左右;法国军队集结了12艘战舰,舰上载有火炮216门,作战兵力大约为1000人(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兵力对比》)。这是英、法两国参加首期作战的兵力。

  值得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英军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舰全部是以风帆为动力的,只有4艘武装轮船是以蒸汽明轮为动力,作为拖船使用。17年过后,英军一半以上的战舰采用蒸汽螺旋桨为动力,只有少数战舰采用风帆为动力。也就是说,相比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战舰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性能更加优异。

  但是,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相比,清军的装备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所谓水师战船,仍然是以帆和桨为动力的木船,无法和英法军队的战舰相抗衡,有相当数量的战船年久失修,不堪驾驭。沿海各处的炮台仍旧保持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样式,很多地方的炮台“炮架、炮车多有破烂”,“各炮存放炮台,日久飘零并无遮盖,铁炮均已长锈,火门膛口间有伤损,是否可用,必须试演方知实在也”。

  清军使用的轻武器,仍然是传统的鸟枪、抬枪、弓箭、大刀和长矛。1860年,清军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检查通州的瑞麟军营,发现绿营兵军备不整,无法和英法联军作战。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

  通州驻扎八旗骁骑营官兵一千二百名,八旗汉军官兵八百名,均系弓箭刀矛,火枪甚少,抵此劲敌(指英法联军),难期适用。此项兵丁,拟待山海关马步官兵到齐,一并撤回守城,以节经费。

  在这样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清朝和西方国家的第二次战争又将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没有回来的苏武

  英法两国的舰队逐渐集结到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一切准备完毕,12月12日,额尔金和葛罗向叶名琛发出照会,提出三项要求:入城;赔偿英国损失,向法国道歉;派“平仪大臣”与英、法特使进行“修约”谈判。

  战争迫在眉睫,叶名琛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英国人的虚张声势,他们想敲诈一些钱财,然后求和;法国人这样做,“非出自本心”。基于这样的判断,12月14日,他拒绝了额尔金和葛罗的要求。

  12月15日,英法联军进入珠江以南地区,随后,停止了进一步行动。其间,英法联军一再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叶名琛却认为英法联军只是发出通牒,迟迟没有采取武力行动,足以说明洋人不过在恫吓。12月27日,他给咸丰帝上了一道奏折,声称“英夷现已求和,计日准可通商”,“乘此罪恶贯盈之际,适遇技穷力竭之余”,“一律斩断葛藤,以为一劳永逸之计”。他认为英法联军不可怕。

  12月28日,英法联军开始攻打广州。炮弹仍然眷顾两江总督衙署,衙署中的兵丁衙役听到炮声,又一哄而散了。叶名琛仍然不走,对人说:“只有此一阵,过去便无事”,一个人淡定自若地收拾散落在地上的文件。

  29日,英法联军攻入广州城中,城中的众多大吏见事急,希望由原来的行商从中说和,与洋人谈判讲和。叶名琛坚持“独入城一节断不可许”,不准城中士绅与洋人谈判,劝大家不要惊慌,“过二十五日(指农历)便无事”。

  英法联军逐渐控制了广州城,开始疯狂抢掠,藩库中的22万两白银被劫走。英法联军展开搜捕行动,搜寻城中的各个衙署,最终在副督统双喜衙署内找到叶名琛,强行把他带走了。叶名琛尽管被带到了英国军舰上,仍然保持清朝钦差大臣的威仪,要求接见英、法两国特使,和他们谈判。额尔金等人不理睬已经成为囚犯的叶名琛,把他关押起来。叶名琛最后被英国人劫往印度加尔各答,原因是:额尔金等人认为“叶名琛留在广州会使人心不稳,给重新恢复秩序和信心带来困难”。

  至于叶名琛后来的命运,《清史稿》这样记述:“名琛既被虏,英人挟至印度孟加拉(加尔各答),居之镇海楼上。犹时作书画,自署曰‘海上苏武’,赋诗见志,日诵《吕祖经》不辍。(咸丰)九年,卒,(英人)乃归其尸。”叶名琛最后绝食而死。据他身边的中国仆人说:

  迨至九年二月二十日后带去食物已尽,小的们请在彼处添买,主人不允,且云:“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我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

  屡经翻译官将食物送来,一概杜绝不用,小的们屡劝不从,于二月二十九日得病不食,至三月初七日戌时病故。临绝并无别话,只说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

  自从被俘之后,叶名琛的行为举止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所崇尚的气节。后人大都不体谅叶名琛,视其为一个反面角色。对于叶名琛在广州城中的行为,薛福成讥讽地说:“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薛福成的话几乎成为历史对叶名琛的盖棺之论。

  的确,叶名琛在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有失误之处,没有及时把广州方面的实情向咸丰帝禀告。有些人笑话叶名琛愚蠢,其实叶名琛“性木强”,并不木讷,一个蠢笨的人是不会28岁中进士,41岁任巡抚的。就客观条件而言,叶名琛当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英军的真正意图,他只能依照自己的经验去揣摩,而英国人的若干次行动又令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加上他性格倔强,误判便发生了。

  叶名琛之所以向咸丰帝说谎,就像伊里布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所为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那个时代的惯常做法。只要有专制体制存在,就会有文官粉饰太平、武官谎报军情的事情发生。这种事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被杜绝,在37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仍然屡屡发生。

  关键是,如我们前面分析,叶名琛之所以“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实在是无奈之举,根本原因是清军敌不过英、法等国军队,而朝廷坚决不同意“修约”。而叶名琛又是一个倔强的人,是一个敬业的人,他要把自己的责任扛起来,为咸丰帝分忧,于是悲剧发生了。

  当初,三国的公使、代表曾经北上天津,希望见到咸丰帝,协商“修约”,得到的答复是拒绝。很明显,清廷不挨一次打,吃一次亏,是不会同意英、法等国的要求的,而英、法等国非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肯罢休。这样,夹在清朝皇帝和洋人之间的钦差大臣便普遍具有悲剧性的命运,只是方式不同,比如林则徐,比如琦善,比如耆英……叶名琛代表着钦差大臣的另外一种下场。

  被掳到印度之后,叶名琛要求自己效仿苏武,不要丧失气节。他比苏武做得更决绝,结局也更悲惨。苏武牧羊19年,最终回到了祖国,留下了千古美名;而叶名琛不食敌国的粮食,最后绝食而死,留下的却是埋怨和讥讽。

  延伸阅读

  叶名琛在加尔各答弥留之际写的一首诗:

  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

  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

  心惊跃虎笳声急,望断慈乌白影斜。

  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

  留在广州城内的巡抚

  广州沦陷后,咸丰帝接到广州将军等人的上奏,知道了实情。咸丰帝大吃一惊,因为他通过叶名琛得到的信息是英法联军“技穷力竭”,为此曾经下达谕令:“务将进城、赔货及更换条约各节,斩断葛藤。”时隔不久,他的钦差大臣居然被洋人掳走了,所以咸丰帝大呼:“览奏实深诧异!”

  接下来,咸丰帝马上罢免了叶名琛的职务,两广总督由广东巡抚柏贵署理。之所以罢免叶名琛,是因为叶名琛得罪了洋人,这样可以给洋人一个交代,令洋人失去继续寻衅的理由。这是他的父亲道光帝曾经有过的做法,也是专制的帝王惯常的、冷漠的做法。咸丰帝给柏贵下达谕令,要求他先以情理对英法联军进行开导,“相机筹办,以示羁縻”;如果英法联军不能退出广州,仍然肆意妄为,“唯有调集兵勇与之战斗”。

  咸丰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圣旨尚未到达广州,他的封疆大吏柏贵已经成为英法联军的傀儡。1858年1月9日,柏贵从观音山(越秀山)上回到巡抚衙署,和英法联军合作,共同治理广州。柏贵名为巡抚,真正权力由英国领事巴夏礼掌握。咸丰帝知道这件事后,束手无策,因为他没有兵力对付英法联军;曾经尝试发动民团,实际难以操作,最终不了了之。广州被英法联军占领,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柏贵,蒙古正黄旗人,1819年中举,担任过河南巡抚,1853年任广东巡抚。据查,1858年的广州巡抚衙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因为与敌合作备受指责,很多人称之为“汉奸”。可笑的是,在这种情形下,咸丰帝仍然维持柏贵署理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的任命,不知他是否认可了柏贵在广州城内的行为?

  如果想一想柏贵当时的处境的话,他也是令人同情的:当广州城里到处是荷枪实弹的英法联军,清军跑得一个不剩的时候,一个老官僚又能怎样?他只有两条路:要不和英法联军合作,要么一头碰死。想必身在广州的柏贵内心中充满着纠结与痛苦,1859年5月21日,他没有等到清军杀回广州,便在广州城中忧郁地死去了。

  英法联军虽然占领广州,其“修约”的目的仍然没有达成,于是在1858年2月11日,英、法、美三国上海领事一起照会清廷,要求派钦差大臣前往上海,就“修约”事宜进行谈判。清廷回复说:“上海非办理夷务之地,中国自有办理夷务之人”,要求三国领事前往广州。三国领事不再理睬清廷的这种答复,英法联军离开广州北上。4月20日,英、法、美、俄等国使节陆续赶到天津海河口,要求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前往会谈。

  谭廷襄(?-1870):浙江山阴人,183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1856年出任山西巡抚,次年任直隶总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僧格林沁弹劾,被革职充军。同治四年(1865年)后,历任工部右侍郎、湖广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咸丰帝感到左右为难,他不想和洋人谈判,但是形势逼人,“现在中原未靖,又行海运,一经骚动,诸多掣肘,不得不思柔远之方,为羁縻之计”。这里所说的“中原未靖”是讲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平定,“海运”是指当时实行的海运漕粮,这两件事都关系大清国的命脉。不得已,他派遣直隶总督谭廷襄前往天津,和各国使节谈判。咸丰帝嘱咐谭廷襄:要对四国使节采取分化策略,设法笼络俄、美使节,劝导法国使节,孤立英国使节。

  谭廷襄紧锁眉头赶往海河口,按照咸丰帝的吩咐去做了。谭廷襄这些清朝大员并不懂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谈判过程中常常出现滑稽的状况。美国公使列卫廉的翻译丁韪良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样说:

  会晤开始的时候,总督(谭廷襄)称呼我们的总统为国王(即属国的君主)。我提醒列卫廉先生对此加以注意。他要求总督要么直接使用“president”(总统)这个词,要么也用“皇帝”来称呼我们的总统。谭延襄磕磕巴巴地哼了一两次“坡-勒-西-添-特”,就嘲弄地使用起“你们的大皇帝”了。(丁韪良,《花甲忆记》)

  英、法、美、俄等国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谭廷襄的分化工作无法展开。因为谭延襄没有钦差大臣的头衔,英、法特使根本不予接见。咸丰帝只同意酌减关税,其余条款拒不让步,所以谈判陷入僵持之中。谭廷襄曾经向咸丰帝提出一个对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对洋人的攻势,其中包括在上海等地停止对外交易,以此给洋人施加压力。咸丰帝不许。谭延襄徒劳地四处游说,陷入局促之中。

  5月20日,英、法特使提出最后通牒,限令清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否则英法联军发动攻势。清军在大沽炮台附近拥有1万人左右的兵力,原本对英法联军的行动做了应对准备。英法方面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军对大沽南北炮台发动攻势,投入炮舰12艘,登陆部队1200人左右。

  战斗刚一开始,谭廷襄“坐轿先奔”,天津总兵跟着也跑了。两个小时后,英法联军轻松占领大沽炮台,附近的清军一哄而散。5月26日,英法联军沿海河西进,一路顺畅地进入天津。30日,英、法、美、俄等国使节要求清政府派遣“全权便宜行事”大臣,前往天津谈判,如不能满足要求,英法联军将进军北京。

责任编辑:张世昌 最后更新:2018-04-21 15:58: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下一篇:大清帝国的天鼓 日本间谍到大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